這位96歲的老人家是袁鷹 你小時候學過他的課文嗎?

2020-12-19 騰訊網

10月28日是當代著名作家袁鷹96歲生日。為了把滿滿的敬意和祝福獻給這位一直奮戰在文學戰線上的淮安籍作家,27日,中共淮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淮安區文聯主席傅振舉、淮安市楚州實驗小學師生代表一行6人專門赴京為袁老祝壽,把濃濃的親情、鄉情送到了老人心坎上。

在袁老家裡,中共淮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淮安區文聯主席傅振舉向袁鷹老人獻上鮮花和生日蛋糕,並與楚州實驗小學師生代表一起為老人戴上壽星帽子,點燃生日蠟燭。一行6人溫馨地圍著袁老,唱起了《生日歌》。傅振舉還代表家鄉百萬人民祝袁老健康長壽。他說,家鄉人民一直掛念袁老,感謝袁老情系家鄉,關心家鄉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淮安市楚州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副總校長、辦公室主任鹹高軍代表集團向袁老匯報了第四屆袁鷹作文獎評審情況,並告訴袁老,第五屆袁鷹作文獎將於本月30日啟動。楚州實驗小學校長陳國永代表全校師生感謝袁老為學校「小紅花藝術團」的題籤。聽說10月30日,學校舉行「小紅花藝術團」建團50周年慶祝活動,袁老還即興拍攝了寄語視頻,祝賀故鄉的「小紅花」逐夢花開,香飄萬裡。楚州實驗小學的學生代表丁繹喬、張雨桐現場為袁老表演了精彩的節目。

欣賞了孩子們的節目後,袁老拿起筆,在贈送給孩子們的中國童詩卷——《給孩子們的詩園》的扉頁上親筆題籤,並拉著孩子們的手,和孩子們親切地交流,希望孩子們好好讀書,做新時代好少年!通訊員鹹高軍 陳國永 王強 揚子晚報/紫牛記者 馮可

相關焦點

  • 前幾天,我們學了《白楊》這篇課文
    前幾天,我們學了《白楊》這篇課文。它是當代作家袁鷹的作品,選自於《風帆》散文集的其中一篇。 表面上看這篇課文在描寫白楊,但是深入觀察,深入思考,其實它是在讚揚、歌頌了紮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哪兒需要他,他就在哪兒很快的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他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句話使我感受深刻。
  • 袁鷹:70年的文學情緣
    十四歲時,他跟隨父母從杭州搬到上海,當時正是「孤島」時期,因為家裡比較拮据,他讀的書全靠借閱和在書店裡白看,「我是福州路文化街上的常客」。書店裡有大量中外文學名著和進步書籍,買不起書的人可以站在那裡看,店員決不會攆人或者給白眼。每天下課後在開明書店的店堂裡站著讀書,成為少年袁鷹的一大樂趣。成年後回想起來,袁鷹認為,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可以慢慢對一個人的思想、生活發揮作用。
  • 課文《愛因斯坦小時候》
    課文《愛因斯坦小時候》 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從小喜歡鑽研問題,做那些需要動腦筋、花力氣才能做好的事情。愛因斯坦五歲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指南針給他玩。他拿著搖來搖去,發現裡邊的小針總是指著一個方向。他想看看是什麼東西吸著小針,打開一看,什麼也沒有。難道是小針在作怪嗎?他開始對科學發生了興趣。
  • 著名作家袁鷹為家鄉中學題詞
    原標題:著名作家袁鷹為家鄉中學題詞   新華報業網訊 在喜迎新春佳節之際,當代著名作家、詩人、散文家,91歲高齡的袁鷹先生,為家鄉淮安的範集中學題詞——「萬裡鵬程追中國夢」,並為該校鵬夢文學社、《鵬夢報》題寫了社名和報名,送上了一份文壇老兵的珍貴新年賀禮。
  • 小時候沒讀懂的課文,是長大後人生的坑
    01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曾有這樣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11歲的小男孩,像往常一樣,跟隨父親去一個小島上釣魚。當你開始漠視規則,規則也會選擇漠視你。還記得河南平頂山動物園的悲劇嗎?年僅9歲的小男孩趁著姥爺沒注意,翻越一米多高的護欄,獨自跑到黑熊遊覽區。結果不慎被黑熊當場咬掉右臂,被逼做了截肢手術。
  • 周恩來紅軍小學舉行「袁鷹書屋」建設成果研討會
    袁鷹是當代淮安籍著名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他一生追求光明、關心兒童,其多篇詩歌、散文都曾入選我國中小學語文課本,廣為流傳。他的祖父田魯漁等人創辦的淮安第一所慈善教育學校——江北慈幼院是周恩來紅軍小學的前身,2009年,袁鷹欣然為剛剛創辦的周恩來紅軍小學題詞「發揚江北慈幼院精神,辦好新時代的教育」,此後他多次向學校捐贈著作,幫助學校籌建「袁鷹書屋」。
  • 首屆袁鷹文學獎頒獎
    原標題:首屆袁鷹文學獎頒獎9月28日下午,備受關注的首屆袁鷹文學獎頒獎儀式在淮安市淮安區舉辦。袁鷹,原名田鍾洛,1924年生,淮安區人,是現代散文大家,又是著名編輯家。他的散文《井岡翠竹》《小站》《渡口》《白楊》《黃河的主人》等,都曾入選中小學課本。
  • 學生時代學過的語文課文裡,哪些地方和哪些風景,最令你嚮往呢?
    因為學生時代我們學習過的語文課文,就是最好的旅遊宣傳。那麼,在學生時代學過的語文課文裡,哪些地方和哪些風景,最令你嚮往呢?提到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一些曾經學過的課文,比如說桂林山水、荷塘月色、紫藤蘿瀑布、濟南的冬天(秋天)、我與地壇、蘇州園林、威尼斯的小艇、日月潭、美麗的大興安嶺、望廬山瀑布……等等。
  • 那些因課文而聞名全國的景點,你去過幾個?
    可是有多少路是你讀了萬卷書之後才想去行走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景點是因為課文而聞名全國。第一:廬山廬山三疊泉小時候我們曾經在課文裡學習了兩首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蘇軾的《題西林壁》,於是廬山的瀑布和峰林便藏在了每一位學子的心中。
  • 第二屆「袁鷹文學獎」頒獎
    袁鷹,原名田鍾洛,1924年生,淮安區人。上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文學創作,以散文影響最大,迄今 為止,他已出版文學創作、評論隨筆的集子40多種,散文集、兒童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性的優秀文學獎 。建國後,曾任《解放日報》文教組組長,《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散文世界》主編、中國作家協 會主席團委員。自上世紀40年代文學創作以來,以獨特的文風蜚聲文壇。
  • 原來小時候學過的課文,是長大後才讀懂的人生
    龍應臺說:「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我猜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後,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沒有聲音的老屋。」我相信最初的我們,都曾自信滿滿地許下過「孝」的誓言,以為來日方長,我們可以從容盡孝。
  • 96歲臺灣老兵盼回鄉,打了一通電話,問侄子:我沒錢你還養我嗎?
    鄧雪桂,而今96歲的他卻仍在臺灣孤獨地生活著,望著遙遠的家鄉。面對侄子的詢問,他卻問出這句:「我沒錢,你還養我嗎?」,令人心酸不已。參軍入伍卻遠離家鄉幾十載鄧雪桂,湖南常寧人,出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是家中長子,小小年紀的他便學著扛起家中生活的重擔,然而日子還是越過越拮据。
  • 曾經的小學語文課文你還記得多少呢?這些小學課本你還有印象嗎?
    70後、80後和90後上過的小學語文課以及曾經用過的課本,你還有多少印象? 每中國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在革新,就連學生的課本也在不斷改版。如果一直使用一個版本,恐怕學生是很難學到新的知識,並且,這個國家也很難跟緊時代的潮流。
  • 【老王說隴史】歷史上的甘肅清官 這位武威太守活了96歲
    【老王說隴史】歷史上的甘肅清官 這位武威太守活了96歲東漢李恂  古人的壽命多不長。原始社會人均壽命二十多歲,到封建社會,五十歲的已經是高壽了,七十歲已經是古來稀。令人想不到的是,東漢時期,一位叫李恂的武威太守竟然活了96歲高齡。  安定郡太守去世後 他千裡送靈柩回鄉  這位甘肅的壽星爺,就是李恂。李恂字叔英,安定臨涇人。安定臨涇在今甘肅鎮原南。這是個千年古縣,公元前二世紀設立縣,明代洪武二年廢縣(1369年),經歷了1500多年的滄桑歲月。在東漢時期,臨涇也是安定郡涇州的治所。
  • 十個故事告訴你,小學語文課文裡一共有多少假課文?
    小學語文課文裡一共有多少假課文?十個故事告訴你符合假課文的定義的,我認為是與歷史事件不符的課文,或者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課文。這裡說的是另一類課文,他們是披著羊皮的狼,宣揚正能量,當然沒錯,但是不要忘了,「真善美」裡「真」排在首位!
  • 作家、中學課文《散步》作者莫懷戚病逝 享年63歲
    作家、中學課文《散步》作者莫懷戚病逝 享年63歲 2014-07-28 08:48:03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相信這段話會讓很多人回憶起自己的中學時代。重慶籍作家莫懷戚寫的這篇名為《散步》的文章,被選入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因其細膩溫馨的風格,走進很多學子的心中。7月27日,作者莫懷戚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63歲。引發眾多讀者感懷。「一篇《散步》,是我學過最美的課文之一。願莫老走好!」
  • 老王說隴史丨歷史上的甘肅清官 這位武威太守活了96歲
    歷史上的甘肅清官這位武威太守活了96歲古人的壽命多不長。原始社會人均壽命二十多歲,到封建社會,五十歲的已經是高壽了,七十歲已經是古來稀。令人想不到的是,東漢時期,一位叫李恂的武威太守竟然活了96歲高齡。東漢李恂安定郡太守去世後 他千裡送靈柩回鄉這位甘肅的壽星爺,就是李恂。李恂字叔英,安定臨涇人。安定臨涇在今甘肅鎮原南。
  • 75歲環遊世界,87歲考大學,105歲生活自給自足……這個男人了不得!
    生命可以是任何一種姿態它需要你突破,突破,再突破只要不放棄,任何起點都可以創造輝煌這位看似普通的老大爺有著十分不普通的人生這位老人名叫趙慕鶴出生於書香門第的他從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36歲,參加徐蚌戰役,和死亡擦肩而過39歲,背井離鄉來到臺灣
  • 你知道嗎?小學課文裡《五彩池》形成的理論是錯的
    相信小時候大家應該學過一篇課文,叫做五彩池,至於五彩池的形成課文裡面也給出了詳細的解釋,那麼至於這個解釋到底對不對呢?院長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原課文如下,「同樣的水,在不同的池子裡怎麼會顯出不同的顏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