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文裡一共有多少假課文?十個故事告訴你
符合假課文的定義的,我認為是與歷史事件不符的課文,或者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課文。這裡說的是另一類課文,他們是披著羊皮的狼,宣揚正能量,當然沒錯,但是不要忘了,「真善美」裡「真」排在首位!
一、《愛迪生救媽媽》
在愛迪生7歲那年,他媽媽得了闌尾炎,由於情況緊急,他媽媽來不及去醫院,只好在家裡進行手術,醫生說房間裡光線太暗,沒法做手術,於是聰明睿智的愛迪生和他的小夥伴拿了很多面大鏡子來聚光,在聰明睿智的愛迪生的幫助下,他媽媽得救了,愛迪生救媽媽!
這篇文章沒有註明作者,更神奇的是根據愛迪生的出生年份,他7歲時就媽媽的時間在1854年左右,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在1886年,遠遠晚於救媽媽的時間。
二、《地震中的父與子》
這篇文章最初的開頭是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然而在1989年,洛杉磯根本就沒有發生地震,後來這個開頭被修改成了1994年,在1994年,洛杉磯確實地震了,但是地震的時間為凌晨4:30,而地震中的父與子的場景是在教學樓,有哪個學生會凌晨4點在教學樓,後續的修訂也十分有趣,2005年開頭變成了「有一年」,2009年開頭變成了「一場突如其來以來的大地震」,2012年開頭又變回了「有一年」,2016年開頭又變回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另外,這篇課文裡兒子的名字阿曼達是女子名,玩過《底特律:變人》的觀眾應該深有體會!
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亞里斯多德認為重的物體下落快,這一觀點長時期統治著學術界,而伽利略為了證明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無關,在嘲笑聲中走上比薩斜塔,同時釋放兩個質量不同的鐵球,最後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但是事實上,沒有任何可靠的文件可以表明伽利略做過比薩斜塔實驗,這篇課文的初衷是希望讓學生不要迷信權威,像伽利略那樣敢於質疑,但是諷刺的是,他也成了向學生傳輸假故事的權威!
4、《烏鴉反哺》
《烏鴉反哺》的典故出自《本草綱目》: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由於成為了很好的孝順長輩的材料,《烏鴉反哺》的故事泛濫成災,然而比較科學的解釋是,烏鴉在自己已經吃飽的情況下會把食物分給同類,這只是為了積極的繁衍,卻被某些人一廂情願的認定,是敬愛父母!
五、《華盛頓和櫻桃樹》
小華盛頓的父親送了他一把鋒利的小斧頭,為了試一試這把斧頭,小華盛頓砍倒了花園旁的櫻桃樹。他的爸爸看到被砍斷的小樹,非常生氣,但是小華盛頓勇敢地承認了錯誤,於是父親原諒了他,好孩子,你的城實讓我很欣慰,因為即使是1萬棵櫻桃樹,也比不上一個誠實的孩子。雖然這篇課文是為了宣揚誠信,但是它本身就是假的,根據在華盛頓故居考古了三年的考古學家的觀點,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華盛頓家附近種植過櫻桃樹。在文獻角度上,除這篇課文外,找不到任何可以證明這個小故事的文獻。據推測,華盛頓砍櫻桃樹是美國出於政治需要而杜撰的故事,無獨有偶,蘇聯還仿造了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6、《天火之謎》
在這個故事裡,富蘭克林與雷電交加的一天讓風箏上了天,被電了之後還欣喜若狂的喊,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
在查閱富蘭克林自傳後發現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我的書之所以聲名鵲起引起普遍關注,是因為達裡巴爾和德洛爾兩位先生在馬爾利把書中建議的從層吸引電的實驗做成功了,另一句話是不久之後我在費城用風箏成功的做了類似的實驗,由於富蘭克林對此語焉不詳,沒有人知道他所謂的類似實驗到底是怎樣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富蘭克林並不是第1個用實驗來捕捉閃電的人。此外,雖然被雷劈後有90%的存活率,但是要知道雷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閃電直接擊中人或手持物品,另一種是旁側雷擊,它造成傷亡多,但是單體致死率沒有直接雷擊高,假如真的分分鐘被雷擊,能夠欣喜若狂的喊的人腦子多半是被劈壞了。
七、《長城磚》
這篇課文裡最有名的莫過於一位太空人的話,我在宇宙飛船上從天外觀察,我們的星球用肉眼只能辨認出兩個工程,一個是荷蘭的圍海大堤,另一個就是中國的萬裡長城,它在太空中居然可以分辨僅僅寬5米的長城,楊利偉和NASA都曾明確表示,在太空中看不到長城,但是民族自豪感卻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讓誤會流傳甚遠。
八、《旅鼠之謎》
在位夢華寫的這篇文章裡,旅鼠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動物,為了維持鼠口,他們會集體自殺,具體表現為停止進食,主動挑釁天敵,毛色變紅,以及旅鼠死亡大遷移。原文為: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位置!2003年,一篇發表在science上的文獻,證實了旅鼠並不會像課文裡一樣集體自殺,最重要的是旅鼠tmd會遊泳!
九、《達文西畫雞蛋》
這個故事的版本很多,有畫三年的,也有畫6年的,但是沒有任何文獻表明,達文西曾長期畫雞蛋。達文西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天才,在美術音樂,建築,數學,物理,天文,地質等諸多學科都有簡述,但是有些人們經常把他的成就歸功到努力上,努力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藝術方面,天賦顯然更加重要。
十、《草帽計》
說的是紅軍長徵期間,賀龍用計謀,不費一槍一彈,使敵人自相殘殺的故事。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我還很佩服賀龍的神機妙算,但是多年以後發現,這篇課文無論是從真實性還是從邏輯而言都漏洞百出。首先是除了這篇課文以外,沒有任何關於草帽計的文獻記載。其次是時間錯誤,紅軍長徵開始於1934年10月10日,而這篇課文描述的時間是1934年的炎夏,那時候長徵尚未開始。還有邏輯漏洞,草帽計是敵人飛機飛行員把自己人當作紅軍開火,那麼問題來了,敵人飛機飛行員為什麼會把自己人當作紅軍?如果能看清草帽上的紅五星,那麼飛行高度要多低?既然能看清草帽上的紅五星,難道看不清自己人和紅軍在服裝樣式、顏色、裝備上的差異?如果看不清,僅憑戴著草帽就認定是紅軍,那是紅軍智謀還是敵人飛機飛行員太蠢?
除了這些課文外,還有一些流傳盛廣的類似故事,據說愛因斯坦小時候很笨,考試只考一分,但是在德國的評分體系裡一分就是接近滿分,三分優秀5分及格;蘋果沒有砸牛頓,萬有引力也不是一砸就可以簡單研究出來的;李白沒有遇到磨鐵杵的老奶奶,把鐵杵直接賣掉可以換一堆針;愛迪生的確說過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但是這段話被人斷章取義,他的後半段因為過於真實而很少被人提到,但那1%的靈感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文章最後,引用一下竺可楨在《科學之方法與精神力》說的話:不盲從,不附和!如遇橫逆之境遇,但不屈不撓,不畏強御,之吻是非,不計利害,專心一至,實事求是,不做無病之呻吟,嚴謹整飭,毫不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