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處方開到馬來西亞 網際網路醫院搭起了「便捷橋」

2020-12-25 易居網

7分鐘左右完成一次線上問診,慢病患者在線被醫院管起來,線上電子處方和快遞藥品最遠到達馬來西亞……湖北省武漢市第一醫院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架起一座「廉便橋」。

線上處方開到馬來西亞

該院網際網路醫院的線上電子處方藥,近日通過快遞抵達馬來西亞患者王先生手中。這是該網際網路醫院上線半年後,開出的第一單海外線上處方,也是電子處方藥品配送最遠的一單。

王先生第一次到該院看病是在9月23日。他因為腹股溝和臀部長皮疹,按溼疹用藥後不見好轉,聽說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很有名,特地通過該院網際網路醫院遠程問診。

皮膚科醫生薑紅浩線上接診後,初步診斷為股癬,確診需要做真菌檢查。但按規定,對初診患者只能提供諮詢和指導,無法開具處方。姜紅浩建議王先生在當地醫院做真菌檢查明確診斷。

10月15日,王先生再次上線該院網際網路醫院,將他在馬來西亞當地醫院的就診病歷、檢查報告單等拍照後上傳圖片。接診醫生根據其真菌檢查結果陽性以及典型的皮疹表現,診斷為股癬。電子處方開出後,王先生手機上完成繳費、提供快遞地址,藥品直接快遞到家。

「外地患者越來越多。」姜紅浩每周坐診網際網路醫院,明顯感受到線上患者的地域大大拓寬,以往線下患者多來自周邊省市如河南、江西等地。據統計,該院網際網路醫院線上電子處方已配送至全國各省份。

該院院長魏力介紹,患者通過武漢市第一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就診後,對比傳統線下動輒幾小時的就診過程,整個線上問診所花費的時間在7分鐘左右,真正做到方便快捷。

皮膚病專家團隊號已上線

「在當地查一下肝腎功能,兩周後再來網上複診。」11月24日,女孩小潔還在上課,她的母親通過網際網路醫院代她完成了複診。

小潔因為身上大面積長紅色皮疹,於8月17日進行了第一次面診。網上預約掛好號,父母帶著小潔提前一天自駕7小時抵達武漢就診,小潔被診斷為慢性蕁麻疹。小潔的母親介紹,路費、住宿費等來回花銷近3000元。

慢性蕁麻疹需要定期複診,醫生得根據治療效果加藥或減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病情非穩定期7天複診一次,病情穩定後常規每半個月複診。第一次為小潔面診的姜紅浩當即推薦了該院網際網路醫院。

自第一次面診後3個多月的時間裡,小潔的母親與姜紅浩共進行了7次網上複診。經反覆調整用藥量,小潔的病情控制得非常好,藥品均快遞到家,她也不用耽誤學習。

「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問診,為慢性病患者的複診、病情管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姜紅浩介紹,以往很多患者住院治療時,病情控制好了,出院後沒有維持治療,病情很快復發,不得已再次入院。如此反覆,增加了患者醫療負擔。

自該院網際網路醫院上線以來,100多名慢性病患者通過線上進行了複診。線上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開具相應的檢查和治療項目,患者完成相應項目的自助預約後,抵達線下檢查和治療場地,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更重要的是,慢病患者進入目標管理患者群後,系統會主動提醒患者複診、發送健康宣教內容。

目前,該院網際網路醫院的全新產品皮膚病專家團隊號已上線。與以前由一位專家為一位患者提供診療服務不同,新產品是由3人~5人的專家團隊為一類患者跟蹤管理病情。魏力表示,「網際網路+慢病管理」模式,有望讓慢病患者依從性更好,從而達到控制病情、降低嚴重併發症,以及幫助醫保省錢、幫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輔醫」服務引入線上候診間

據統計,截至12月4日,武漢市第一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共開設線上科室39個,上線醫生656名。線上問診總量達到62761單,開具處方總量22062個,配送藥品合計17951單。疫情暴發後,這家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加速。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其線上問診量一直處在穩定的上升中。

該院優化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問診流程,創新性地將「輔醫」服務引入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候診間。「輔醫」在診前完成對患者進行預問診,即由人工智慧與專業醫生共同完成,引導患者完成診前智能問答、填寫病情概要、上傳患處圖片,智能生成診前電子病歷。這一做法有效解決了目前網際網路醫院普遍存在的醫生接診效率低、候診等待時間長、用戶體驗差等問題。

此外,該院網際網路醫院還積極拓展即時通訊問診渠道,以語音溝通和視頻連線為主,輔以文字說明和圖片傳輸,創新推出「多維度即時通訊線上問診模式」,大大減少了患者以圖文或電話等單一方式問診的局限性。

魏力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意味著對在線診療的需求、對「網際網路+疫情防控」的需求將在一個較長時期內處於較高水平,網際網路醫院將成為一個得力平臺,方便醫院統籌調配醫療資源,精細測算線上線下醫生投入,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便利、優質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記者 毛旭 通訊員 譙玲玲)

相關焦點

  • 足不出戶便捷就診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揭牌
    據介紹,年初,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根據疫情需求,該院積極應對,利用「網際網路+醫療」模式率先推出了「線上諮詢」服務,減少患者外出需求和在院就醫時間,避免看病聚集,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提升了醫療服務效率和患者滿意度,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初具雛形。
  • 合肥市濱湖醫院獲批「網際網路醫院」
    6月5日,安徽省網際網路診療質量控制中心專家一行四人對合肥市濱湖醫院網際網路醫院進行現場評審,合肥市政協副主席、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團醫院院長戴夫,合肥市衛健委副主任張曉峰、合肥市濱湖醫院執行院長於衛華及醫院相關人員參與迎檢。
  • 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新推出七大平臺 線上義診送專家號
    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新推出七大平臺 線上義診送專家號 發布時間:2017-02-16 15:58:52 星期四  來源:杭州網     ——浙一網際網路醫院上線一周年,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新推浙一網際網路醫院分級診療平臺、國際病理會診中心、國際影像會診中心、護理學院、老年健康管理中心、慢病管理中心、處方審核與藥物治療管理中心七大醫療服務平臺,首創網際網路醫院分院模式,推進國家分級診療。
  • 在「網際網路診室」看病是怎樣的體驗?滬上首家實體社區網際網路醫院...
    隨著籤約患者發起網上診療請求,家庭醫生接診、視頻問診溝通、在線診斷開具處方、網上支付結算、藥品配送啟動等一系列流程的完成,標誌著滬上首家實體社區網際網路醫院在靜安區正式建成。圖說:滬上首家實體社區網際網路醫院完成建設,落戶靜安區。
  • 運城市中心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讓您足不出戶輕鬆複查
    原標題:運城市中心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讓您足不出戶輕鬆複查   「這些年,隨著自己年齡增長身體上常出現各種不適,經常反覆前往醫院進行排隊複診、現場取藥,不勝其苦。
  • 購買處方藥更便捷
    「遠程電子處方」服務系統。按照規定,藥店需憑處方才能銷售處方藥,但醫院不會輕易讓處方「外流」,廣安市民想要購買處方藥並不方便。「開通『遠程電子處方』服務系統後,替我解決了這個問題。」市民周長祿今年65歲,患有高血壓,需長期服用降壓藥。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處方流轉」讓就醫更方便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探索醫療衛生機構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促進藥品網絡銷售和醫療物流配送等規範發展。為解決面診購藥、複診續方、診後服務等「因藥就醫」的問題,我院推進處方流轉平臺建設,通過提供便捷、安全、可及的智慧化服務,改善患者「因藥就醫」的問題,提升患者診後醫療服務水平,彌補醫院診後管理建設的不足,提升醫院運營管理效率和醫療服務水平。
  • 柳州市工人醫院 實體醫院網際網路+探索實踐
    (iHospital),通過在醫療模式上的創新,改變傳統就醫模式,推進醫院線上線下服務的打通,實現涵蓋預約掛號、全流程繳費、在線諮詢、預約檢查、報告查詢、電子處方流轉等功能的便民移動醫療平臺,成立「人工智慧醫學聯合實驗室」進行深度創新服務探索,形成以大型公立醫院帶動基層醫療機構的醫院+網際網路新模式。
  • 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打造線上線下新服務模式
    隨著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數位化的進步催生了「網際網路+醫療」模式。網際網路醫院的建設打破了傳統醫療時空限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診療延伸到院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
  • 中日網際網路醫院助力推進「健康吉林」建設: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就醫
    線上線下一體化 院內院外無差別中日聯誼醫院秉承「線上線下一體化、院內院外無差別、臨床信息全面共享、應用系統復用、安全至上」的管理理念,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新模式,結合區域健康信息化成果,利用電子居民健康卡和人臉識別技術,實現患者的身份精準識別和居民健康檔案動態應用。
  • 沒有處方居然也能線上買處方藥
    近期,一則「寵物照片充當處方竟能網購處方藥」的報導引發了輿論關注。這到底是不是個例?    長沙的劉女士出差時蕁麻疹復發,便在網上藥店購買治療過敏的藥物。「一開始還擔心這種在醫院開的處方藥會比較難買,沒想幾分鐘對方就開好了電子處方,然後就發貨了。」她說。
  • 購買處方藥不需要處方?線上線下無病購藥無阻力
    浙江在線 記者 劉子瑜 見習記者 何泠瑤不需要處方就可以買到抗生素、高血壓等嚴管的處方藥物?浙江在線新聞熱線85311890曾接到知情人士投訴電話,稱在網際網路平臺及線下實體店可以輕鬆購買到本應嚴管的處方藥。現實情況真的如此嗎?
  • 線上線下一體化醫院試水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南開醫院與京東健康聯合搭建的「南開京東網際網路醫院」上線。雙方攜手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模式,為天津及全國用戶提供在線複診、健康諮詢、隨訪管理等服務。
  • 武漢微醫網際網路醫院開通國醫館服務,網上複診還能代煎中藥
    中醫藥經歷數千年的傳承,不僅在防治瘟病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在常見病和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康復上也具有獨特優勢。為方便患者複診、開中藥,3月26日,武漢微醫網際網路醫院上線「國醫館」專區,武漢用戶尤其行動不便的中老年患者,足不出戶、用手機或電腦就能獲得線上複診、中藥處方外配、在線支付、中藥代煎、藥品配送到家等便捷服務。
  • 在線複診 藥品快遞到家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
    人民網成都9月28日電 9月21日,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得知這一消息後,家住廣安市的60多歲的李女士立即在網際網路醫院掛號就診,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黃斌通過圖文方式,在線交流病情、查看病歷資料,在線為李女士開具電子處方,藥品直接由順豐第二日快遞到家。
  • 在線問診量位列市級醫院第一,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練成的?
    此前,在華山醫院,通過規範治療,朵兒的病情得以控制,但年初的這場疫情讓身在老家的她突然要面臨艱難的複診路。 「疫情暴發,我也不敢冒險出門;不複診,擔心舊病復發。」華山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給朵兒解了困,申請線上複診後,接診醫師根據她的病情給了她「定心丸」——按原治療方案開具電子處方,完成在線繳費,藥品快遞上門。 朵兒不是個案。
  • 在線售藥APP調查:無處方可買處方藥,分分鐘在線開處方
    曾因用戶使用過量導致死亡,引發社會關注的秋水仙鹼片,也有平臺不需要處方就能一次性購買多瓶。  「線上購藥痛點和亂象的根源在於病患上傳處方的真實合法性難以鑑別。」多年從事網際網路醫藥行業的張丹(化名)表示,「多家平臺都是患者自行描述或勾選線下已確診疾病情況,醫生僅是簡單地諮詢幾句就能開具處方,這種流程不能確定患者病情真偽性,並不合規。」
  • 線上建網際網路醫院、線下開診所,字節跳動能做好醫療嗎?
    在小荷APP的介紹頁面裡,么零貳四網際網路醫院宣稱是首個加入中國醫院協會的網際網路醫院,也是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認證的綜合性網際網路醫院。醫院擁有一級學科7個,遠程診療中心1個,形成了完善的、基於網際網路便捷高效特性的醫療服務模式。同時,醫院具備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備案證書。今年8月,么零貳四整體併入字節跳動。
  • 網際網路平臺可買處方藥?無處方單不能下單
    網際網路平臺可以買到處方藥了?  記者多個平臺測試——無處方單不能下單  長沙晚報記者 周輝霞  根據我國的藥品管理制度規定,處方藥必須憑醫生處方購買,網際網路平臺是禁止銷售處方藥的。近期,有消息以在網絡上成功購買到處方藥而推測網售處方藥的政策有調整。
  • 多項指標名列前茅 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煉成的
    1.4萬多張處方背後,是對患者焦慮等待的「應答」運行10個月,華山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的就診量穩步攀升,在線問診突破1.6萬人次;網際網路處方量突破1.4萬張,位列成人綜合醫院第一。1.6萬餘在線問診人次、1.4萬多張電子處方的背後,正是醫院對患者焦慮等待的「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