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茶葉,為何立頓成為老大

2020-12-23 砍柴一生

這篇文章給大家捋一捋全球茶葉的產業鏈。茶葉源於中國,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曾經是絲綢之路的核心產品,中國茶葉的種植面積佔全球的60%,產量超過40%。有20個省份,900多個縣域產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生產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黑茶六大茶葉品類的國家。但是全球茶葉品牌銷量排行第一的卻不在中國。是歐洲聯合利華的立頓茶包,市場份額達10.6%,第二第三名分別是印度的TaTa集團、英國聯合食品公司的紅茶Twinings。那麼中國的茶葉究竟輸在哪裡呢?首先我們來看全球茶葉的產業數據,2019年全球的茶葉產量達600萬噸,中國的產量約280萬噸,中國國內市場的銷售規模有202萬噸,佔據產量的72.5%

,銷售額達到2739.5億元,而出口僅有36.65萬噸,佔比13.1%,約合人民幣142.8億元,2019年立頓紅茶的全球銷售額達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億元,一個國家的茶葉出口額還不及一個品牌的全球銷售額,從這裡我們看出兩個重要的信息。

第一個,中國的茶葉內銷產能是巨大的。第二個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茶葉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優勢,中國目前有8000多萬茶農,7萬多家茶葉企業,中國的茶葉加工走的是手工搓捻的模式,採茶,炒茶,揉捻全靠手工,沒有規模化的效率,沒有標準化的體系,中國六大茶裡上

百種香味,口感千差萬別,那麼聯合利華是如何打造立頓茶品牌的呢,立頓作為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是由英國人湯姆斯·立頓1890年創立,1892年開始全球化推廣,1972被聯合利華收購,從此搭上了聯合利華的全球渠道,開始強勢的擴張,1992年立頓進入了中國市場,作為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中國,立頓僅僅用了五年時間就成功地拿下了中國市場,份額位居其第一。作為來自歐洲的立頓茶主要以紅茶、奶茶、果茶為主,在短短的時間就佔有了中國白領人群的巨大市場,成為了諸多白領喝茶的必選產品。它們是如何運作的呢,主要是以高端場所作為突破口,在電影、電視、時尚雜誌和網際網路當中投入了大量的營銷,潛移默化的把立頓的品牌植入到客戶的心智中,中國人是拿著茶葉在做品牌,而立頓是完全研究市場和研究用戶過後再來打造

品牌,真正打造出標準化的產品和精準的用戶人群,這是它們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三個方面我們看看立頓是如何做標準的,立頓茶走的是工業模式,機械化的採摘,這樣的標準有利於走向全球化的市場。第一個,就是它們固定的口味不變,為了保證消費者喝到的茶口感一致,立頓建立了標準的品控,以立頓紅茶為例,產地有斯裡蘭卡、肯亞、中國等不同國家,立頓在英國的拼配中心用不同產地的茶葉,拼配出基本固定的口感,以確保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在各個季節都能夠買到,統一口感和品質的茶葉。

第二個方面,立頓為茶葉統一規範了全球的安全標準檢測。

第三個方面就是立頓打造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茶園,全球所有的供應商統一國標NGO的「雨林聯盟」認證,對所有的茶葉上可追溯系統,可以追溯到土壤,農藥的所有使用記錄,立頓的成功是因為它是最早將茶葉進行標準化、規模化、工業化生產的品牌企業。

第四個跟大家分享一下立頓茶葉的產業鏈,立頓的茶葉基地遍布全球,除了最早在錫蘭,也就是今天的斯裡蘭卡,在中國也有三個茶葉種植基地,可見立頓茶葉的產業鏈中種茶的可能還是中國人,但技術指導、產品標準、產品追溯全部都是品牌方參與的,價值鏈中最賺錢的地方被品牌方拿走了,反過來把產品賣到中國的市場。說到這裡很多就會問了,那麼,中國的茶葉未來的路在何方呢。一個幾千億級的大市場,一個擁有幾千年文化沉澱的產業是時候開始變革了。

2019年像小罐茶、喜茶、奈雪等很多茶葉的新興品牌,布局了年輕人的市場,未來的茶葉市場將是年輕消費者的天下。因此,所有的茶葉品牌都應該思考,如何讓消費人群從中老年人群轉向年輕人消費的人群呢,茶葉行業要想走得更遠,不僅僅要做好產品的標準化,更應該將品牌、文化、用戶思維、用戶場景以及網際網路的元素融為一體,網際網路驅動的茶葉產業鏈的變革不僅僅是通過電商模式,拓展茶葉的銷售渠道,更重要的是重購茶葉的產業鏈,特別是在短視頻,社交商業的新環境下,這個千年的產業孕育著諸多的新商機。

相關焦點

  • 立頓如何成為世界最大的茶葉品牌?
    安溪鐵觀音、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雲南普洱、廬山雲霧、恩施玉露……數不盡的茶葉種類,隨便挑一個出來都絕對能夠吊打其他國家的茶葉。 但是,儘管我國茶園面積和產量都在全球佔大比重,我國卻沒有一個國際級的茶葉品牌。 因此,也流傳過一句話「中國七萬家茶企敵不過一家立頓」。
  • 為何到了今天,我們知道「立頓」,卻很難說出中國的茶葉品牌?!
    隨著外商的不斷湧入,外國低廉商品對於中國本土商品也有了嚴重的壓迫,加之賦稅的高昂,茶葉作為高檔農作物,也自然受到了衝擊,不少茶園因此關閉。1890年,印度茶葉佔了全球茶葉的一半, 1921年,中國茶葉出產量只有8.79%。
  • 立頓已老,中國需要怎樣的茶文化自信與茶葉消費文化?
    中國是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但卻在茶品牌的打造上卻輸給了「洋品牌」?立頓的袋泡茶打動不了「茶大國」立頓於1890年在英國創立,是一家130歲的「老字號」。同時,如今的袋泡茶已經提升了「內涵」——多選用完整的茶葉,配以立體的茶袋,使得茶葉在茶袋內也有足夠的空間舒展。茶包 圖源:Pexels立頓憑藉20世紀後期的全球化浪潮,僅靠一款行銷全球的紅茶單品就成為了全球第一大茶品牌。
  • 立頓「再造」立頓
    圍繞茶這個品類做多元化創新,是立頓的發展動力。今年10月,立頓推出的高端系列「茶語暖意」罐裝散茶,成為立頓對現有茶品類的補充。《拜託了冰箱》是時下熱門綜藝節目之一,這個充滿溫度和活力的綜藝與立頓的品牌形象非常契合,立頓成為了節目中的「溫暖擔當」,是圍桌談天中必不可少的拍檔。
  • 深度解讀中國茶:手握金山,七萬茶企為何不敵一個立頓?
    在小罐茶未來的規劃中,建設中國茶再研發中心和中國茶葉工業化研究中心,從工業化到數位化和智能化,最大程度地實現中國茶的效率革命。」飲茶是中國人的傳統生活方式之一,全世界茶葉產量中的接近一半都來自中國。但中國7萬茶企加起來的出口總額,卻仍不敵一個立頓全球銷售額的一半。
  • 立頓茶葉被指涉有高毒性農藥殘留 超市照常銷售
    「立頓的市場遍布全球,這樣的茶葉在歐洲肯定不允許出售。立頓正在將這些達不到歐盟要求的產品賣給無數不知情的中國消費者」,該環保組織茶葉農殘項目主任王婧毫不客氣地指出。實際上,該環保組織今年以來對中國市場上茶葉的「刨根問底」,並非只針對立頓。據其此前公布的中國名茶檢測顯示,包括吳裕泰、張一元、中國茶葉、天福茗茶等9個「名茶」均被指涉嫌被檢出違禁農藥殘留。
  • 聯合利華關於立頓茶葉符合國家標準的聲明
    上海2012年4月24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綠色和平組織於今日發布了關於立頓的報告。這是繼4月11日其發布的《2012年茶葉農藥調查報告》後,針對茶葉中農藥情況的再次發布。對此聯合利華中國聲明如下: 聯合利華中國遵循嚴格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 立頓茶包被檢出禁用農藥 三問茶葉「農藥門」始末
    追蹤報導  追蹤立頓茶包被檢出「禁用農藥」事件  近日某國際環保組織透過檢測中國品牌乃至全球最大茶葉品牌「立頓」在華的產品,把茶葉中的「禁用農藥」和農藥殘留問題曝光,讓業界和消費者的神經緊繃。昨日,本報記者採訪事件中的關鍵方還原事件背後的博弈。
  • 立頓被棄,但中國袋泡茶的好時候才剛剛開始
    文|新消費內參 張思琪聯合利華茶業務(除去即飲茶)要被出售,其中就包括全球茶包巨頭品牌立頓。一年可以貢獻20億歐元收入的這一板塊,預計將在2021年底完成出售,正在引發各界關注。年銷售接近30億美元的立頓即將被轉手,將會給全球茶飲格局帶來新的變數,更為中國式茶飲帶來思考和啟示。
  • 有果味的茶葉!不用殺蟲劑, 給立頓紅茶做原料!貴州的茶不得了!
    說到紅茶,相信大傢伙都聽說過英國的立頓紅茶,但您知道嗎,立頓紅茶裡的紅茶原料,就是出自我們黔西南普安縣的普安紅茶葉,優質的茶葉品質,讓本土茶葉與英倫紳士來了一次完美結合有著黔茶第一春美譽的,就是普安的茶葉了,由於海拔較高、氣候適宜,所以比一般春茶提前20天就進入了採摘的旺季。說到這裡的茶葉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之久,2萬多株野生的古茶樹,幾經洗禮,奠定了這裡深厚的茶文化根基。由此傳承而來的普安紅茶,更成為了這裡茶葉中的翹楚。
  • 7萬茶企為何做不到像星巴克、立頓這樣的國際品牌?
    中國為什麼沒誕生出「星巴克」、「立頓」一樣的國際品牌?昨日和朋友閒談,一時間聊到星巴克和立頓,怎滴一想還是有點納悶。作為中國文化:茶,為何不受歡迎,且出口不出去?在中國的茶葉生意中,被反覆提到、被絕大多數人推崇備至津津樂道的,是玄乎的茶禪一味、是茶氣、是繁複優美如同舞蹈的茶道表演、是悠久的歷史不可反駁的傳承……7萬家茶企不如立頓但是有一個國外茶品牌後來居上,就是立頓。
  • 【隨想專欄】立頓的紅茶傳奇
    1972年,在老立頓開始向全球擴張品牌的的80年後,全球最著名的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收購了立頓的全線品牌,立頓品牌的歷史發生了戰略性轉折。因為搭上「聯合利華」這艘全球性的消費品巨輪,立頓茶葉一發不可收拾,躍上了世界的巔峰。結合立頓和聯合利華的營銷特長,立頓茶葉到目前暢銷於110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知名度、品牌價值還是銷售量,都是當之無愧地世界第一茶葉品牌,比第二名品牌的銷量多出一倍以上。就是全球飲料市場上,立頓也是消費者最多選用的第三大非酒精類飲料,排名僅次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 英國茶「立頓」憑什麼打敗了四千多年的中國茶?
    2016年,中國近7萬茶企業出口總額為14.8億美元,而這個數據不及立頓全球銷售總額(30多億美元)的一半。 正因如此,才有了「中國七萬茶企不如一個立頓」的說法。 面對巨大市場機遇,「中國七萬家茶企不敵一家立頓」的巨大差距背後,中國茶行業的從業者更需要學習立頓的成功之道,讓中國傳統的茶行業煥發新生,培育出本土真正的品牌「巨頭」。 中國七萬家茶企為何不敵一家立頓? 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立頓的成功之道。
  • 獨立潮頭的小罐茶,會成為中國的立頓嗎?
    中國人提到茶,仍然是黃山毛峰、西湖龍井……反倒是一個英國品牌立頓,成為國際級的茶品牌。根據《2018年度中國茶葉消費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茶葉市場銷售額達到2353億元,對比國外的袋泡茶品牌立頓,其全球年銷售額200多億元,無論是產值還是知名度,都遠超中國的茶品牌。可見,年輕人是不排斥茶的。他們排斥的只是不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
  •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中國立頓?-虎嗅網
    國際茶葉委員會2018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卻不在中國,而是歐洲聯合利華的立頓茶包,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印度的TATA集團和英國的紅茶品牌Twinings。 相比立頓等工業化茶企,中國茶企在生產和渠道上還顯得很「原始」,傳統飲茶文化和正在觸達年輕用戶的加工茶飲之間還有著天然的割裂。
  • 七萬家茶企不抵一家立頓?關於立頓,你是膜拜?還是傲慢與偏見?
    立頓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茶企。多年以前,立頓全球銷售額就突破30億美元,行銷於全球超過150個國家。一方面,立頓作為全球茶葉品牌,擁有較為廣泛的知名度,同時它在中國相對年輕的茶葉消費群體尤其是辦公室一族中也有較高的品牌影響力,讓許多人羨慕不已,經常提出要向立頓學習;另一方面,立頓在中國茶葉同行眼中,褒貶不一。最近幾年來,「七萬家茶企不抵一家立頓」這樣一句話,讓不知多少同行憤懣不已。如果將時間向前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那麼「立頓入口,龍井洗手」這樣一句話也曾流傳一時,令人瞠目。
  • 傳統茶葉銷量持續走低,立頓紅茶能佔領中國茶葉市場嗎?
    隨著各種現代飲料充斥市場,茶葉在中國飲料市場的主導地位漸漸喪失。通過歷年以來茶葉的銷量數據來看,隨著80後90後,這兩代人逐漸開始成為消費市場主力軍,茶葉的銷量一度呈現斷崖式暴跌。取代茶葉的是可樂,咖啡,奶茶,抹茶,還有速溶茶等飲料。
  •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力戰英國立頓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力戰英國立頓) 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其實,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卻並不在有著數千年飲茶史的中國,而是一百多歲的歐洲企業聯合利華旗下的的立頓。
  • 英國「立頓」品牌發展歷程對我國茶文化的啟示
    立頓是一個自我奮鬥的故事;立頓是一個產品徵服市場的傳奇。1972年,立頓的歷史發生了轉折性的改變——全球個人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收購了它的全線品牌。從此,立頓搭上了聯合利華這艘巨大的全球巨輪,走上了更為強勢的擴張之路。結合立頓和聯合利華的營銷經驗,立頓茶葉類產品如今行銷於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無論品牌知名度還是銷量,均是全球第一大茶葉品牌,比第二大品牌的銷售額高出至少一倍。
  • 7萬中國茶企,為什麼不如一個外國的立頓?
    想不到,我們可能這麼快就要見到立頓成為「時淚」的這天了。對,就是那個用小小的袋泡茶打天下,「中國7萬茶企不如一個立頓」的立頓。1992年,立頓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最開始,立頓茶包只是出現在上海、廣東等地一些經常接待外賓的賓館內,立頓也沒有在有悠久茶歷史和厚重茶文化的中國市場拼專業,而是用袋泡茶的新形式直接打入年輕消費者,尤其白領人群市場,讓茶成為快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