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桃狸IRIS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杜牧《山行》
山石小路彎彎又斜斜地伸向充滿深意的山間,遠處白雲繚繞的地方隱約還有幾戶人家。停下車來欣賞被晚霞映襯著的楓林,層林盡染,竟然比二月裡的春花還要紅火。
杜牧的《山行》寫的本是湖南長沙的嶽麓山,但走在一路蜿蜒向上的九溪,我竟然滿腦子都是這首詩。感覺詩裡的每一處場景用在這裡都無比貼切。
九溪是隱在西湖群山與錢塘江之間的一條山間小路,從江邊開始,一路蜿蜒曲折,兩旁是籠罩在迷霧中的青山,高低成嶺的茶園,叮咚流潺的溪水……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樹。
說的便是這裡。
到了九溪煙樹,九溪路一分為二,一路伸向十裡琅璫以及龍井村,一路伸往楊梅嶺以及滿覺隴。
九溪當然不是第一次來了,在杭州生活了這麼多年,一隻手肯定是不止了。不過往常來都是在兩邊茶園裡的嫩芽剛冒出尖尖的時候,秋天來的次數也不少,但每次都趕不巧,像這樣正好趕著最紅火的光景,還是第一次。
南方的秋天本就來得晚,北方已經開始寒風蕭蕭北雪飄零了,杭州人還在對著漸漸泛黃的銀杏葉望眼欲穿,眼看著"大雪"都到了,才開始入場。
杭州的銀杏葉,最好看的要數夕霞小築院子裡的百年古銀杏了,但楓林,唯九溪最佳。
坐上地鐵4號線在水澄橋下車,離九溪也就不遠了。九溪的楓葉,跟九溪的景一樣,由外及內,由淺入深。入口的都是開場,越往裡走越吸引人,到了陳布雷墓附近一帶,就是精華了。
從西湖群山裡緩緩流下來的"十八澗",在這裡匯聚成一條寬寬的淺淺的溪流。雖然淺,但一點不妨礙它的清澈,映著兩邊高高低低的楓林,時不時地再帶走幾片飄落的楓葉……
從來沒有在秋天去過日本京都,也不知道秋天的嵐山,紅楓美到什麼樣的程度。不過一個小小的西湖群山裡的九溪,我就已經夠手忙腳亂了。
成排的楓葉雜亂無章,紅的黃的互相簇擁,扛著相機找了好多個位置,拍出來的都不及眼裡看到的十分之一。竄上竄下地一通亂拍,還不如坐著靜靜地欣賞。
比起京都的嵐山,比起帝都的香山,九溪雖小,也無甚知名度,但也有它與眾不同的一處。沿著九溪蜿蜒曲折的,除了潺潺的溪流,還有兩邊一年四季都不會褪色的茶園。
你可能想像不到,碧綠的茶園,和紅紅火火的楓葉,也可以相互襯託,成就了一組高飽和高對比的作品,而且在日頭的照耀下,顯得更加紅火了。
只要沿著九溪路一路向上,一直都可以看到兩邊的紅葉,但最好拍照的,除了陳布雷墓附近的"黃金地帶",還推薦九溪煙樹附近的茶園間,甚至更驚豔。
一片綠色的茶田間,立著幾棵巨大的楓樹,平時毫無存在感,但這個時節就顯得特別地突兀,遠遠地就可以看見,你一定不會錯過。樹下有小橋、流水,還有成片成片的茶園。用來拍寫真,簡直太酷。
杭州有很多網紅樹,九溪就有兩棵,每次去都是營業狀態。這裡的楓葉雖然不多,但零星的幾片背後,就是奇幻的"迷霧森林",又是跟茶園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所以杭州人都愛說,九溪是杭州最佳的徒步路線。這話放到現在一點不假,短短一公裡,一步一景,可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