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尋找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父親

2020-12-18 江蘇頻道

75年尋找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父親

一位80歲的老人孫壽山想要尋找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父親,唯一的信息就是父親犧牲在徐州。清明前夕,記者專程來到淮海戰役紀念館,幫助老人尋找75年裡魂牽夢縈的父親。

徐州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這裡展示著86名烈士生平事跡,而在紀念塔,銘刻著三萬多烈士的英名,這裡會不會有父親的線索?在紀念館,工作人員的一句話讓大家欣喜萬分。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86位烈士中一共有27位山東籍的烈士,濟南濟陽縣人,在86位中有一位烈士。

濟南濟陽,這正是老人父親的籍貫,可是順著工作人員的指引,卻發現,這位烈士叫朱寶承。隨後我們又來到烈士烈士名錄的管理部門——文保部。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編研文保處工作人員:烈士名錄上沒有孫建民烈士的信息,所有(其他)烈士紀念館的消息都是從我們紀念館摘取下去的。

據了解,淮海戰役中犧牲的官兵有13萬多人,而有記錄的烈士僅有3萬多人,孫壽山老人的父親難道就在這沒有記錄的10萬人之中,難道尋找之路就這樣斷了嗎?抱著試一試的心情,我們又來到了淮塔下,在烈士名錄中,孫姓的烈士佔了幾乎半面牆,孫建連、孫建明,孫建珉,在名錄裡,王字旁孫建珉這個名字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同音不同字,這兩個名字有沒有可能就是一個人呢?我們又回到了文保部。

山東濟陽縣耀德莊,就是這個莊的。

濟陽耀德莊,團衛生隊,軍醫,1948年11月16日在徐州犧牲,所有的信息都吻合,這個孫建珉就是老人的父親。父親找到了!

孫壽山老人的父親找到了,75年的尋找終於有了結果。

相關焦點

  • 助英魂歸故裡 頭條尋人幫淮海戰役中犧牲烈士李方興找到親人
    助英魂歸故裡 頭條尋人幫淮海戰役中犧牲烈士李方興找到親人 2018-12-13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張明敏 近日,今日頭條「尋找革命烈士後人」項目與淮海戰役紀念館合作,為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山東威海籍烈士李方興尋找親人。尋親消息在烈士家鄉彈窗後,在當地誌願者幫助下,最終找到李方興(李芳欣)烈士親人。
  • 淮海戰役紀念塔管理局聯手江海晚報尋找英烈家人
    南通網訊 「為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們尋找親人,是我們淮海戰役紀念塔管理局的職責和義務。目前,我們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整理並補錄對淮海戰役作出重要貢獻的革命烈士近百人,其中,就有海安籍烈士徐行。」10月30日下午,淮海戰役紀念塔管理局工作人員向江海晚報記者介紹說,「我們希望能找到徐行烈士的家屬和後人,幫助英魂回歸故裡。」
  • ...李傳信:大伯李健明在淮海戰役犧牲 名字能否進入烈士英名錄
    由徐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徐州廣電傳媒集團共同發起的全媒體特別行動《幫英烈尋親 送英烈回家》正在進行。這幾天,記者在幫助首批徐州籍英烈尋找他們的後人的同時,我們也接到很多熱線電話,是一些烈士的後人來尋找先烈的。
  • 淮海戰役簡介,淮海戰役的地點在哪裡?
    戰役結束,解放軍共消滅或者俘虜國民黨軍約55萬人,不過自身也傷亡有十餘萬,敵我損失比約4:1。因此,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殲敵數量最多的、士兵犧牲也最嚴重的戰役。淮海戰役碾莊碾莊戰役作為淮海戰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對於我軍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具有決定性意義。碾莊戰役發生在華東地區,作為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主戰場,全數殲滅了國民黨軍的黃百韜兵團,戰爭極為激烈,華東野戰軍也死傷無數、損失重大。
  •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紀念館
    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臨城,南達淮河的方圓約8萬平方公裡的廣大地區,進行了偉大的淮海戰役。以60萬軍,就地殲滅國民黨軍主力80萬重兵於長江以北。雖然我們只有60軍隊,但民兵、支前民工就有534萬。陳毅的那句名言,「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 徐州淮海烈士戰役紀念塔補錄烈士名單
    《徐州日報》記者 孫井賢 攝    3月24日,徐州市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將17位烈士名單補錄到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碑廊內。自2001年淮塔管理局開始烈士補錄工作以來,迄今為止共補錄了7次,共有86位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被刻入碑廊,重新「歸隊」。
  • 悼念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牛雙全烈士!(牛秉富口述 牛保紅整理)
    破舊的老屋裡父親一個人枯座在桌前,一行老淚從布滿溝壑的臉上流下,流過花白的鬍鬚,最後滴滴落在信紙上: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烈字第零陸伍壹號牛雙全同志於一九四七年三月參加革命工作,在四十五師一三三團一連任通訊班長,不幸於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五日在上甘嶺戰役中光榮犧牲,除由我軍祭奠英靈外,特懷哀悼之情報貴親屬
  •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為何說淮海戰役最為重要?
    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不斷把國統區變成解放區,基本上每一次戰役都能取勝,在看看國民黨,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間爆發的三大戰役時,國民黨就不可能取得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淮海戰役是主要在徐州進行,東起連雲港,西、北分別以商丘、棗莊作為邊界的一場與國民黨重兵集團進行正面交鋒的規模巨大,奠定了最終勝利基礎的戰役。
  • 決戰淮海風雷烈——細數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的「六大鎮館之寶」
    淮海戰役紀念館北門今年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最為激烈的淮海戰役勝利70周年。要想親身體會當年淮海大戰風雷激蕩,最直觀的辦法莫過於參觀位於徐州市鳳凰山東麓的淮海戰役紀念館。《大決戰》中我軍集中發射飛雷筒第三名:「飛雷筒」。它是淮海戰役中我軍最著名的自製武器,電影《大決戰》中曾有專門鏡頭。
  • 「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紀念淮海戰役勝利70周年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區域內,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進行了一場被稱為「南線戰略決戰」的淮海戰役。2017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時深有感觸地說,革命勝利來之不易,靠有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一大批將帥之才和戰鬥英雄,更靠人民的支持和奉獻。淮海戰役就是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我們要好好回報人民,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2
  • 習近平瞻仰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 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
    其間,習近平來到徐州鳳凰山東麓,瞻仰了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參觀了淮海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戰役,為解放全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烈士紀念塔前,習近平向淮海戰役烈士敬獻花籃,並三鞠躬。在紀念館,習近平重點參觀了戰前形勢、戰役實施、人民支前等板塊,他一邊聽講解,一邊詢問有關細節,不時駐足端詳、凝神思考。
  • 淮海戰役不可思議一幕:全連犧牲後,指導員帶著12名俘虜繼續戰鬥
    淮海戰役是解放軍在兵力和裝備都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同國民黨展開的決定性的戰略決戰,解放軍以處於劣勢的軍隊數量打敗國軍800萬大軍。1948年冬,淮海戰役仍在激烈的戰鬥中,陳賡大將率領四縱隊向黃維兵團的核心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陳賡率領4縱先是採用炮火的進攻方式,利用炮火的掩護全員發起衝鋒,29團1營6連作為進攻的先鋒隊伍首先深入敵軍中心,殲滅了100多個敵人人,並且俘虜了敵人12人,為後面的進攻部隊打開了突破口。
  • 淮海戰役解放軍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他倒下後,一參謀站出指揮!
    在偉大的淮海戰役中,解放軍殲敵55.5萬餘敵,敵損失128位將軍,其中敵司令和軍長死傷十幾個,那麼,與之對陣的解放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又是哪一級的呢?1948年11月,中野一縱殲滅敵181師後,沒來得及補充和休整,就接到總前委命令:在兩天內趕到蒙城、板橋、唐集,憑渦河、淝河組織防禦,正面狙擊黃維兵團,爭取3天時間,掩護野戰軍主力集結和展開。16日中午,一縱主力進到蒙城、板橋地區。2旅為一線防禦;1旅為二線防禦。
  • 父輩的1949:探家時給父母留下軍餉,烈士胡春亭犧牲在勝利前
    近日,由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徐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項目組聯合推出的「父輩的1949——戰火中的青春夢」尋訪烈士後人融媒報導行活動正式啟程。
  • 葉永烈:金門戰役中解放軍並未「全部犧牲」
    我在2010年第2期《名人傳記》上讀到《湯恩伯與蔣介石恩恩怨怨》一文,內中稱 1949年10月24日(應是25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九千餘人登陸金門之後,「全軍官兵全部犧牲。國民黨方面指揮金門戰役的主管正是湯恩伯。」
  • 這兩位淮海戰役烈士的家人,你們在哪
    年介濤供圖      烈士是一個民族的脊梁和靈魂。近日,多年來義務為無名烈士尋親的「中國好人」「安徽好人」年介濤發布了兩名山東濟南籍烈士尋親線索,兩名烈士均犧牲於淮海戰役。年介濤希望能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幫兩位烈士尋找到親人。如果您有相關線索,可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以便幫助烈士回家。
  • 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丨探訪永城淮海戰役陳官莊紀念館
    淮海戰役共分為三個階段,陳官莊地區殲滅戰是淮海戰役中繼碾莊殲滅戰和雙堆集殲滅戰之後,對杜聿明集團進行的最後決戰,是整個戰役持續時間最長、消滅國民黨軍最多、勝利最大的一個戰役階段。作為淮海戰役的決戰場,解放戰爭在這裡邁出極為關鍵的一步。60萬軍民浴血奮戰、3萬名解放軍壯烈犧牲。
  • 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用小船槳...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靜妍/文 顧煒/攝  90%檔案史料首次公布,《人民必勝》支前檔案選編叢書首發  這是江蘇首次大規模公布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檔案史料。其中主要是支前檔案史料,總共684件,時間跨度從1948年9月到1949年7月。記者了解到,90%的檔案史料都是首次公布。
  • 回訪淮海戰役紀念館:總書記參觀過後,來館人數翻了三四倍
    「人民的情懷特別重」為了紀念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1948.11.6~1949.1.10)的偉大勝利,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和英雄們的革命精神,1959年,國務院決定在淮海戰役的主要發生地——江蘇徐州興建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淮海戰役紀念館。
  • 淮海戰役紀念館:一場選拔,更是一次紅色精神傳承
    5月10日,江蘇省第二屆紅色故事宣講大賽淮海戰役紀念館選拔賽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多功能廳拉開帷幕,經過前期發動,廣泛徵集,最終10名專業組和5名志願者組選手進入現場比賽環節。選手們自然大方的颱風,震撼人心的講述,吸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贏得了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