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死後,部下為他掃墓半世紀,甚至說:我死了就讓後代繼續掃

2020-12-20 指點江山

自從河姆渡氏族、半坡氏族之後,中華民族由母系氏族逐漸演變成了父系氏族,之後的多年裡,女人的地位在封建禮教之下漸漸變得低下了。

甚至,在古代男人的眼裡,女人就像衣服一樣,破了就補,爛了就扔,一個人不能只有一件衣服,要有很多件換洗。所以,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男人可以有多個妻妾,而女人一生只能守著一個男人過活,並且,還要和眾多女人去分享這一個男人。一旦,這個女人不受這個男人的喜愛,那麼,她就要在別人的冷嘲熱諷下苟且活著。

在這個封建社會裡,男人一生只鍾情一個女人的情況恐怕是鳳毛菱角。不過,歷史總是這樣的神奇,總會在不可能當中創造可能。不少的男人也會將一生所有的感情投注在他的妻子身上。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山西的大軍閥閻錫山與徐竹青,他們兩個相知相守的深厚感情可謂是當時的一個典範。

陳列在山西民俗博物館中的一副對聯,是閻錫山為其妻子徐青竹所做的:

「竹青四時真味在,鶯芳一室古香存」。

在這幅對聯裡,這位政治家把他的妻子比作四季常青的翠竹,存有古香的鶯芳,以此表達妻子就是他一生不能缺少的另一半。

閻錫山小名叫萬喜,山西武備學堂招生,回家後,父子倆商量了一夜,第二天就決定讓閻錫山前去報名。因為閻書堂素日迷信,就又想到該給兒子算個卦,看能不能考取,順便請算命先生幫助起個官名。之後,閻書堂把閻萬喜的生辰八字,告訴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認真推算了一番後,說閻萬喜五行缺金,這次考試一定得中。

之後,閻書堂又請算命先生結合閻萬喜的命相,給兒子起個官名。算命先生搖頭晃腦了半天,經過再三推敲商酌,最後,決定叫「錫山」。從此,閻萬喜就改名叫閻錫山了。

徐青竹是閻錫山的第一任夫人,是山西五臺縣大逢村的名門望族,距離閻錫山的老家只有十裡路。不過,他們不像當時趕時髦的年輕人那樣追求的是自由戀愛,可以說,他們的愛情是封建婚姻的產物。更令人驚訝的是,徐竹青大閻錫山六歲,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樣女大男少得婚姻,夫妻兩能夠相親相愛,男子能夠始終如一,確實非常不容易,也令一些不相信愛情的人狠狠感動了一把。

不過,老話說得好,萬寶全書缺個角。結婚了多年,徐竹青始終未能生育,在這個封建家庭裡,女人肯定要為先人繼承香火,那麼,這沒有孩子怎麼辦呢?那就納妾啊,一個不行就兩個,這麼多人,總有一個人會生得出來兒子。不過,閻錫山可是正人君子,他堅守與妻子徐竹青的愛情,只納一個隨了父母的願,以此保證閻家的香火傳承。

不過,這納的姑娘年齡實在太小了,只有十四歲。完婚之後,將自己的姓改成大老婆的娘家姓,名字也改了,這小姑娘最後改為徐蘭森,並且,和徐竹青以姐妹相互稱謂。不過,這也算抬高了徐蘭森的地位,這裡,有一條可就不近人情了,人家生的孩子要管徐竹青叫媽,管親媽叫姨媽,這可有點說不過去了。

也是因為這件事,為後來他們的一系列的爭吵埋下了伏筆。

要說這徐蘭森,也是一個懂事乖巧的人,還是一個好生養的媳婦。為閻家一口氣添了五個男孩、一個女孩,但是,這些孩子都管徐竹青叫媽。徐竹青也不是一個善妒的女人,因為,她自己沒有孩子,所以,對這些孩子她也當作親生的孩子對待。

在蔣和閻兩人的中原大戰中,閻錫山戰敗了。失敗後的閻錫山逃往大連,徐蘭森作為妾室,帶著老四、老五跟隨閻錫山到大連。但是,在閻錫山帶著家小從大連輾轉回來之後,徐竹青發現這兩個孩子在自己的背後稱徐蘭森為親媽,這是對自己地位的挑戰,徐竹青這次可真的火了。之後,她去找閻錫山評理,結果沒談成,大怒之下,用雞毛撣子將兩塊玻璃打碎,哭了一整夜。

從此,徐竹青開始了和閻錫山的分居生活,不過,兩夫妻之間雖然有了矛盾,閻錫山還是對徐竹青像以前一樣,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給她打理,外面有什麼重要的集會,也都是有徐竹青代表自己去。

一九四八年二月九日,徐蘭森突然病故,這一天正還是農曆的臘月三十,為此,閻錫山親書輓聯:  

「上有老,下有小,責任未盡身先逝;左無從,右無和,餘緣未盡影空留。」

徐蘭森在太原去世之後,徐竹青又再次的回到了閻錫山的生活當中,一直陪閻錫山走完七十八歲的人生,四年之後,徐竹青也跟隨閻錫山去了。他們的愛情到此終結,之後,他們葬在了一起。

閻錫山死後,其在朔州的部下——老人張日明每天堅持給這對夫婦掃墓上香,這件事,他已經堅持了五十八年,甚至,這個老人還說:我死後,我的後代還會堅持下去。閻錫山不是一個感情史豐富的人,對於他自己的人生伴侶,他只是在自己的日記裡稀疏的寫上了幾筆。或許,徐竹青就是他所需要的一生的伴侶,也是這個女人一直陪伴在他孤寂的生命裡。

參考資料:

『《閻錫山——民國政壇「不倒翁」》、《閻錫山的一妻一妾》』

相關焦點

  • 閻錫山死後,此人堅持掃墓58年,並說:我死後,後代也一直堅持!
    閻錫山死後,此人堅持掃墓58年,並說:我死後,後代也一直堅持!所以,一旦受了恩惠之後,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些人會不安,這是重情重義的表現,有些人會用實際行動報答對方,而有些人則是忘恩負義。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為長官上墳58年,並表示:會一直堅持到底,這個人到底是誰呢?閻錫山,控制山西長達38年,在如此長的時間中,他和無數的梟雄都交過手。
  • 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全殺光
    而每個皇帝都是很受後代的爭議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康熙年間的故事。關於康熙這個人,大家應該也是不陌生的了。今天要說的,就是關於康熙的故事。此人死後,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殺光,這是為什麼呢? 此人就是朱元璋,我們都知道,那個時候的明朝開國皇帝。他死後,被葬在江南。
  • 司馬懿死前最後一計:墓地不立碑後代不掃墓,現在看真是老奸巨猾
    他咽氣前,留下了最後一個精明的算計。司馬懿告訴兒孫,他在首陽山已經為自己選了一個位置,死後就埋葬在那裡,不給用立碑,更不能建陵墓;死後,穿平時衣服下葬,妻妾死後,不準和他合葬,兒孫永遠都不許掃墓。
  • 本是中國人,死後卻被葬在日本,後人掃墓,德川家康後代還得陪著
    他的真實心態,在流亡日本後給德川光國的書信中也作出了明確的表述:他拒絕朝廷徵召,並非沽名釣譽,只是不願意與那些噁心的人同流合汙罷了。朱舜水為了積蓄抗清的力量,頻繁往返於日本外有清政權,內有農民起義軍,在如此雙重打擊下,明王朝以崇禎皇帝自縊為標誌,終宣告滅亡。
  • 司馬懿立遺囑:子孫不準為我掃墓!過了1769年,發現真是老奸巨猾
    司馬懿去世前,在首陽山為自己建了一座陵墓。後來還在《宋書·禮志》中保留了一個奇怪的記載:「晉宣帝遺詔,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這句話的意思是,司馬懿不允許在子孫後代為自己燒木,這到底是為何?祭奠祖先一直是一種傳統。
  • 這個侵華日軍,死後竟葬入烈士陵園,還有人自願為他掃墓七十多年
    這份名錄中,有一個人的名字一經公布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個人就是宮川英男。一看名字就是一個日本人,為何日本人成為了抗日英烈,而且他死後還下葬於濟南石麟山北坡的長清區烈士陵園?這一切都源自宮川英男的一個身份,「日本反戰同盟盟員」。1939年,受日本軍國主義的影響,出身貧寒的宮川英男應招參軍,成為侵華日軍中的一員。
  • 司馬懿死前告誡子孫:不準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知他多高明
    掃墓一方面不僅意味著後人的孝道,更加意味著故去之人的地位和價值,在死後還依然有人記得有人惦念,因此古人通常不僅在墓葬和葬禮規模上要極盡奢華,還要後人祖祖輩輩都祭奠下去。
  • 阿姨批評掃墓人死了這麼久幹嘛要拜 網友全怒了
    清明節即將到來,許多人會在這個節日團聚,一同追思先人。不過,有網友近日發文表示,自己的母親與朋友在討論清明節的準備事宜時,對方竟批評人死了這麼久幹嘛要拜,讓網友全都怒了。原在網上發文,因為家中有宗親會,所以每到清明節總會有上百人團聚,要準備相當多的供品,日前聽到媽媽在和朋友講電話,對方阿姨質疑準備這些供品很麻煩,並批評家庭是神經病,人死了這麼久幹嘛要拜。
  • 清明話掃墓:日本掃墓一年得掃好多次,日中掃墓文化不一樣
    中日頻率不一樣:中國每年1-2次,日本人年掃五次日本人沒有清明節,卻一年掃好幾次,新年、彼岸(春分與秋分前後為期一周,稱為彼岸)、盂蘭盆節(類似臺灣的中元)、還有故人忌日,一年至少就有5次,但日本年輕人口外流嚴重,平常都在都市工作,回家一趟舟車勞頓,不見得會次次都掃,若趕不上這5段時間,通常會在有空回老家時才掃。
  • 他爸爸是華人,他在泰國建立吞武裡王朝,死後預言即將實現
    《水滸傳》裡曾經說過,梁山好漢「混江龍」李俊在宋江死後帶領部下轉戰海外,在暹羅國創建基業,李俊成為暹羅國國王!這個倒是小說家的編寫的,但是也不是空穴來風,確實有歷史原型,這個人就是鄭信!鄭信高舉義旗,借力華僑和泰人發起反擊,擊敗緬軍,建立泰國第三代王朝,時稱吞武裡大帝。但是後來,鄭信稱帝後期好大喜功,他幹預柬埔寨內政,結果柬埔寨發生內亂,鄭信扶植的柬埔寨國王被殺害,而此時的另一個強國安南也藉機準備吞併柬埔寨,於是鄭信派二十萬大軍出兵攻打安南!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泰國內部也出了內亂,鄭信的大軍在外,被迫退位!
  • 國民黨93師的後代,為何沒有國籍只有難民證?他責任重大
    這些人是被稱為「泰北孤軍」,是原國民黨93師官兵的後代,他們沒有中國國籍,也沒有泰國國籍,所持的是難民證,他們之所以會成為一群沒有「祖國」的人,跟曾經的93師師長段希文有很大關係。可以說段希文對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多數可能對段希文一無所知,甚至不曾聽說過這個人,在國民黨將領裡面段希文可以說是寂寂無名,像他這樣的少將師長根本不算什麼。
  • 他終生未娶,為梅豔芳掃墓至死,他們的友情令人動容,少有罕見
    梅豔芳不管是在唱歌還是演戲方面都是特別的優秀的,然而上天卻沒有眷顧這個肯努力的人,她給世人留下了很多優秀的歌唱作品和影視作品,但是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最終卻因為宮頸癌被奪走了生命,就這樣一代天后就此香消玉殞。
  • 秦始皇死後,他後代都死光了嗎?紛紛改名換姓,死也不敢姓「嬴」
    身份低賤的人只能與低賤的人打交道,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奴隸、女人被當做物品隨意買賣,與現在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所以說時代在發展,文明在進步,每一個時間點都有促進文明發展的顯著事件。秦始皇一生充滿傳奇,在其死後也存在許多一點,關於繼承人問題,後世已經確認是趙高等人密謀篡改遺旨,導致秦二世而亡,百姓痛苦不堪,還有一個一直困擾世人的問題就是嬴政的真實身份,為什麼名叫嬴政,後世卻很少有「嬴」這個姓氏呢?
  • 司馬懿立遺囑:子孫後代不能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發現他有多聰明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曹魏陣營裡的全程,為魏國稱霸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司馬懿字仲達,是當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司馬懿自幼聰明好學,因為漢室被曹氏控制,司馬懿曾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後來因為支持曹操稱帝獲得了曹操的信任。
  • 過了1769年,才發現他的高明
    在歷史的長河中,震驚古今的人不在少數,特別是在戰亂年代,這些人的功名成就,往往是由無數的屍骨堆積而成的,如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等。死在他們手中的人不計其數,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但人終將有老去的一天,他們也很清楚這個道理。他們一生中殺了太多人,樹敵無數。死後害怕敵人的報復,為了自己的安寧,他們會在死前留下遺囑,目的是讓後人找不到他們的墳墓!
  • 日媒:奇特日本人活著辦葬禮死後不入墳
    人不能決定自己的生,但可以決定自己的死。在這一點上,選擇「0葬」的日本人算是做到了。  文章摘編如下:  人,無論是什麼人,一出生從0開始,在畫過一個圓滿地圓(0)後,又一切都歸於0。就連威震歐亞非三大陸的凱撒大帝,臨終前都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
  • 他為什麼要殺了孫策的後代?
    孫權,東漢末年吳國的建立者,他是孫堅的次子,他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哥哥小霸王孫策,在三國也是一員猛將後來去世後,孫權才成為一方霸主,孫權雖然沒有哥哥有一個超級漂亮的老婆,但也可以說是人生贏家有七位老婆,而有傳聞說孫權殺了孫策後代這是怎麼回事呢?
  • 日本葬著一位中國名人,他的後代去掃墓時,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說到日本,就不得不想到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給我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給我國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災難。而日本至今也有著許多中國人的後裔長期定居於此,就像是劉邦的後代劉阿知曾經就在日本繁衍生息,他的後人雖然改了日本的姓氏,但祭祖的時候還是會回來祭拜劉邦的。
  • 人死後為何都穿壽衣,而且不能露手?原來是這樣
    老話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逃不過的,人們一直對死亡這個話題諱莫如深,其實我們應該正視死亡,讓它順其自然,不要去害怕死亡,更不至於「談虎色變」。說到死亡,就不得不說說身後事了。
  • 人死後會去到哪裡,他是真的死了嗎?
    死亡,大多數人都帶著恐懼的。不能說是怕死,只是人類本能的恐懼。畢竟死去之後,就什麼都不復存在了。相信大家也都有聽說過,人死了以後,我們的大腦意識是還沒有消散的,所以才會有在搶救的人感覺到自己靈魂出竅這樣的例子。那麼人死之後,我們的大腦意識到底能持續多久呢?就讓我來給大家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