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連評水滴籌:網絡籌款是「及時雨」,不要因「小惡」否定「大善」

2020-12-21 站長之家

央媒連評水滴籌:網絡籌款是「及時雨」,不要因「小惡」否定「大善」

近日,梨視頻拍客臥底網絡籌款平臺水滴籌,拍客視頻中顯示,一段時間以來,水滴籌在全國 40 座以上城市招募大量正式和兼職「收款顧問」,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

對此,人民日報評論稱,網際網路眾籌這類新生事物,對一些因貧困而無法救治的人而言,不亞於「及時雨」。但這種救助模式要持續發展,就必須嚴格規範流程和管理,剷除違規行為滋生的土壤。

新華每日電訊也發文表示:現在還遠不到否定網絡眾籌模式的程度。我們不放過可能破壞社會互信的「小惡」,也沒必要因管理漏洞否定網絡眾籌的「大善」。

央媒的接連發聲,為此次事件定了調:要一分為二的看待水滴籌。

水滴籌的是與非

作為一家公益屬性很重的公司,水滴籌從成立至今三年多的時間,累計幫助患者籌集了 235 億元的治療金,幫助很多無錢醫治的大病患者度過難關,這一點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而讓水滴公司從一家創業公司迅速成為和拼多多、快手等同樣體量的「下沉市場四大天王」之一的原因,則在於他自下而上的解決了大病用戶的切實需求,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他正在嘗試解決一個難解的社會問題。

人民日報曾引用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的觀點認為,保險保障對下沉市場用戶發揮了「保護網」的作用,讓消費者從「想消費」到「敢消費」:「水滴有人患上大病,這個家庭的大多數收入都會花到治病上,整個家庭都不會有多餘的錢用於其他消費,因此為已經得了大病或者還沒有得病的用戶提供一份保險保障就很有必要了。」

我國絕大部分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這和水滴籌平臺大部分用戶所在區域重合度非常高。公開資料顯示,水滴籌三四線用戶佔比超過80%。

下沉市場的大病患者,往往年紀偏大、網際網路使用率較低,無人輔助很難順暢的完成籌款發布工作,這也是水滴籌方面解釋發起地推團隊的原因。

但人員多了、市場大了,難免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梨視頻報導中展露出來的,地推團隊為了所謂的「業績」掃樓,對患者情況審核不夠充分等。

筆者認為,這不是大病籌款行業的錯,而是水滴公司管理上的疏漏。

事件曝光當天( 11 月 30 日),水滴籌立刻發出整改聲明:視頻報導中提到的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嚴重違反了水滴公司價值觀、準則及相關規定,調查清楚後我們將給以嚴懲。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

隨後, 12 月 2 日,水滴籌再次致歉並認錯,水滴表示這類問題核心是公司的管理問題,水滴公司管理層自身必須對此負責,承擔相應管理責任。並將調整績效管理方式:捨棄原有以服務患者人數為主的績效管理方式,調整為以項目最終過審的合格通過率為依據,考核圍繞籌款全過程,側重項目真實合規和服務質量維度。同時成立獨立的服務監督團隊,發現和查處不同渠道反饋的問題。

公益和商業水火不容?

有人質疑水滴公司以籌款業務獲客,轉化後為保險業務牟利,其實作為一家商業公司,需要盈利以保證自身健康持續的運轉。畢竟,水滴籌是一家商業主體而非社會組織,由籌款業務向保險業務的轉化,也是在保險保障教育場景下的合規動作。

公益和商業本沒有辦法「涇渭分明」,有商業助力的公益才是可持續的,商業才是最大的公益。

縱觀國內公益組織,以阿里公益和騰訊公益為例,其背後也是有國內兩大頂級網際網路公司的商業收入作為支撐。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看,公益應該純粹,如果有人願意免費做這件事,往往會得到輿論的盛讚。但是,這種行為又能持續多久呢?我們不應該因為一家公司同時擁有商業和公益兩部分屬性,就本能的發起質詢和抵制。

商業與公益的邊界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徐永光老師稱之為「商業向左,公益向右」。水滴籌的這次輿情危機,則提出了警示,商業與公益再模糊,還是要有一條線。簡單說,應該就是可以用公益的心來做商業,但不能用商業的心來做公益。

水滴公司的創始人兼CEO沈鵬,將公司的使命定為「保障億萬家庭」,水滴籌的成立初衷,也是為了那些得了病看不起的窮人。水滴籌從誕生第一天起,便堅持 0 服務費,不向籌款用戶收取一分錢(當時行業內的其他平臺普遍向用戶收取2%-5%左右的手續費,以維持正常運營)。對於水滴籌團隊而言,他們不僅想為困難大病家庭提供求助的工具,還想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額外給用戶一份來自水滴籌平臺的善意。

中國唯一一所慈善大學貴州盛華職業學院校長孫偉說,公益難為,作為一家社會企業更難。他在朋友圈說:「我自己也在做公益,也是一條極其艱難之路。我多次使用水滴籌,水滴籌對於籌款人捐款人分文不取。在這個最基本的事實上,竟然還會出現爭議和負面消息。我堅決無條件支持水滴籌。」

據公開報導,水滴籌所在的水滴公司今年已經拿到近 16 億元人民幣的總融資,出資方包括博裕資本、騰訊、高榕資本、IDG資本、藍馳創投、創新工場等。投資者要回報,壓力之下如何才能不蒙眼狂奔;公益心之下如何才能走出公眾認可的商業模式,這都是擺在管理層面前的重大問題。

最後,引用新華每日電訊一句話送給水滴籌:相關平臺一定不能把網絡眾籌當成一門普通生意,任何一次負面新聞,都可能破壞行業形象。水滴籌的當務之急,是要重塑社會信任。在現行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之前,網絡眾籌平臺應有更多主動作為。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水滴籌的「小惡」與「大善」
    近日,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被推上風口浪尖,有媒體報導,水滴籌線下志願者在醫院「掃樓」,吸引患者籌款,過程中存在漏洞。  對此,水滴籌回應稱,組建線下服務團隊是發現一些年紀偏大、網際網路使用水平較低的患者,在陷入沒錢治病的困境時,還不知道可以通過水滴籌自救。
  • 大病眾籌需平臺自律法律規範,去「小惡」揚「大善」
    近幾年,網絡眾籌平臺逐漸成為公民表達愛心的重要渠道。但是,用「按單抽成」「末位淘汰」等企業績效考核方式,以及「掃樓」「地推」等營銷手段發展網絡眾籌,確實容易給人不良觀感。一旦有這樣的指揮棒,平臺本身也難免遭到「反噬」。
  • 阿門組詩《大善與小惡》 登上《中國作家》頭條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江鳥)近日,《中國作家》雜誌今年第7期在頭條刊發我縣著名詩人阿門的組詩《大善與小惡》。《中國作家》是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國家一級大型文學期刊,是國內目前容量最大、包含創作類型最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學刊物。
  • 連央媒都點讚!江門這個小女孩的視頻火了!原來是...
    連央媒都點讚!江門這個小女孩的視頻火了!原來是...... 近日一段江門萌娃做作業時開心地手舞足蹈被老師發現後「一秒端正」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
  • 從零開始提升格局02 - 勿因小惡而放棄大善
    有時跟同時進公司的同事去食堂吃飯,在路上他就抱怨說,工作好累啊,幹的活最多公司發的錢還少,真不想幹了,當然他說這話只是抱怨一下罷了,並不會真的辭職走人,但我認為,他看到的只是公司不好的一方面,然而公司好的一部分呢,比如公司安排培訓,怕工作不好開展設計指導人制度,過節福利豐厚,上班時間較寬鬆等等,這些都是公司的優點,也是我們心目中的大善,他只是看到了尋常中的小惡,而否定整個公司,是不全面的。
  • 智慧法語:不要輕視小惡小善 大惡大善皆由此成
    編者按:你經常會忽視生活中的小惡小善嗎?你相信因果毫釐不爽嗎?請看今天鳳凰網佛教的《智慧法語》,修行人應該從細微處入手培養因果正見,很多事情就是因為看起來很小,往往被人忽視。但就事物的性質而言,小善、大善本質都是善,小惡、大惡本質都是惡,決不能因為小而忽視了它的實質。
  • 遊東山訪詩路 緣文化見上虞——央媒記者帶你走進上虞
    2020年12月24日至26日,央媒「浙東唐詩之路」研討會召開,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法治日報》、《環球人物》雜誌社、《中國旅遊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央媒體記者走進上虞採風,了解「詩源東山,文化上虞」的獨特魅力。
  • 央媒點評馬保國現象,B站不講武德欺負老人家,要注意耗子尾汁!
    人民日報人民銳評欄目點評馬保國現象的背後:B站、抖音們,要耗子尾汁!作者:財經有料哥。以「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 自詡的傳統武術大師馬保國,如今在網際網路上的知名度躥升。從他所謂的招數屢屢成為熱梗,到馬氏語言在網絡熱轉,有人說這已然是「馬保國現象」了。針對上述的「馬保國現象」,今天央媒人民日報在人民銳評欄目發表了一篇題為《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的評論文章。
  • 大惡之人,必有大善 請給惡人一個善良的機會
    然而這句話被很多人否定,畢竟這句話有縱容的觀念在裡邊好像壞人變好就可以原諒他的一切。然後換一種角度思考,這種說法確實是正確的。歷史也證明很多大惡的人,並不一定是純粹的惡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如果加以引導也會是一個大善之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出現過很多惡人。然而惡人最多的年代莫過於亂世,而中國最長久的亂世莫過於三國時期。
  • 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催淚文案」代寫、顧問線上拉客!
    近日,兩家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和輕鬆籌推廣人員在河北某醫院內發生肢體衝突的視頻在網絡熱傳,事件最終以「水滴籌員工收到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而收場。鬧劇之下,皆是輸家,眾籌行業的亂象隨著此事件再次被揭開。
  • 千萬不要遺漏!
    大家好,我是志願者楊曉芸,一名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工作原因,平時也會給一些要籌款的患者一些建議,到目前為止已經3年了,期間也已經幫助了800多名患者發起籌款(現在應該1000了吧),之前有說過大病救助,也有一些人私信問我,可能大家還不太明白,今天就再詳細說一下。
  • 央媒怒批:欲蓋彌彰
    央媒怒批:欲蓋彌彰網紅雖然不是明星,但有很多網紅的影響力甚至比明星還大,所以網紅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網紅和明星都是公眾人物,所以說話做事都要萬分小心,但對於這點顯然丁真並沒有意識到,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直播的時候就好不估計的抽菸。
  • 人民網再評「飯圈」:尊重個性 不可簡單否定
    (原標題:人民網三評「飯圈」之二:尊重個性,不可簡單否定)
  • 網際網路大病籌款平臺的軟肋:公益行為不能嫁接在流量變現這棵大樹上
    但其實部分籌款平臺在操作過程中,對客戶資料審核不嚴,信息虛假甚至作假的案例屢屢被人詬病。這次事件看起來好像是一個操作問題,是個別事件,但仔細考究就會發現,這是遲早也要發生的事件,是蘊含在網絡籌款平臺的商業邏輯中的,商業模式不改,此類事件還會上演。
  • 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珍稀動物引央媒省媒關注
    「近日,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小黑山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收集整理了布設在保護區的紅外相機,他們發現2019年10月19日,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等珍稀野生動物,其中兩隻黑熊打鬧的畫面十分有趣……」1月4日,題為《雲南保山 紅外相機拍攝到兩隻黑熊玩鬧畫面》的電視新聞在CCTV
  • 麗江「反殺」案:勿以惡小而不懲,勿以善小而不揚!談教化論善惡
    通過現象看本質,那是因為我們大都有過這樣的困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到別人的挑釁、辱罵甚至是毆打,即便報了警,卻因構不成輕傷而不了了之——正是社會上的這種「小惡」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創痛,這種創痛甚至過了數年仍不能平復。這種心靈的創痛一旦遇見這類案子便極易擦出「共鳴」的火花,於是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獲金星認可央媒黨媒集體點讚 肖順堯越來越讓人期待了
    上周,由優酷、東方衛視、燦星聯合打造的混齡男藝人競演綜藝《追光吧哥哥》迎來哥哥們的初舞臺競演,演員、歌手肖順堯憑藉一首獨特的說唱《197653》致敬英雄,強勢炸場,並獲得「人民網」、「光明日報」等眾多黨媒、央媒點讚, 連一向嚴格的金星老師也流露出對其的認可。
  • 央媒緣何頻頻「點讚」濟南
    從高鐵交通到黃河戰略,從城市夜景到夜間經濟,從旅遊消費到假日生活……這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通過新華社、央視、人民網等央媒的報導全面展現在全國網友面前。央媒為何如此高頻率「點讚」濟南?「點讚」背後,又體現出濟南哪些新變化?
  • 何為大善?!何為小惡?!
    以前我的觀念一直是:拾金不昧得隨事而變了,撿到小款金額,自己拿上就行了,失主不會在意,自己也沒多大負擔,但當天降巨款時,千萬不能朋,一來失主著急,說不定是救命錢,二來自己拿上也忐忑不安。可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三次丟錢,徹底推翻了我之前的觀念。
  • 央媒關於「晉江經驗」的報導在泉州市引起熱烈反響
    央媒的報導,聚焦了實體經濟的堅守者——泉州企業家,這也讓人們對晉江乃至泉州堅守實體經濟的不變信念有了更感性的理解。「強大的精神力量將催生新一輪快速發展。」作為晉江第一代民營企業家,恆安集團執行長許連捷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5年來晉江經濟的發展。他說,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聚焦「晉江經驗」,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