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均在這片土地上默默佇立千年。濟南,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醫扁鵲、名將秦瓊、名相房玄齡……著名詩人李白、杜甫、黃庭堅,詞人李清照、辛棄疾,著名小說家劉鶚,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濟南生活工作遊歷,故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之佳譽。
濟南,不僅人傑輩出,更有天賦地靈,風景秀麗,泉水眾多,城內72名泉爭湧,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譽。千佛山峰巒秀麗,守護南界;大明湖潤物無聲,滋潤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為濟南的獨特風光。
濟南,在40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留下諸多古老建築、千年大樹、特色名吃、名家橋段、奇人軼事、雋永典故。
濟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書畫卷。即日起,大眾網濟南站推出人文地理類新聞欄目——《城·事》,在現實中勾勒濟南背影,在往事中講述濟南印象,在歷史、現在、未來的穿越交錯之間,記錄濟南,愛上濟南。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帥
一提起有軌電車,相信許多人腦中立刻就會浮現出這樣的情景:民國時期的老上海,繁華的市中心,叮呤叮呤的電車駛過,人們悠閒地或坐或站,許多故事也從這裡展開……
而不久後,這樣的場景也會在濟南出現了。
日前,濟南發布《新建至濟陽區(先行區)有軌電車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相關支撐性專題報告編制及後續服務招標公告》。公告顯示,新建至濟陽區(先行區)有軌電車工程途經濟陽區、先行區、歷城區,線路全長約35.5公裡,設站16座。據悉,這將是黃河北首條有軌電車。
這也意味著,在濟南,現代有軌電車真的要來了。
全長約35.5公裡,位列濟南市級重點項目
1月19日,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2020年度市級重點項目安排》,今年濟南全市共安排270個重點建設項目,尤其引人關注的是,「新建新東站至濟陽(先行區)有軌電車項目」躋身重點預備項目名單。此前,在2019年度濟南市級重點項目中也曾列出濟南有軌電車1號線項目。
記者了解到,新建新東站至濟陽(先行區)有軌電車項目全部位於濟南市內,途經濟陽區、先行區、歷城區,線路全長約35.5公裡,設站16座。按照此前公開的報導,有軌電車比較確切的起點為濟南東站,引出後跨黃河進入濟陽區。為減小施工難度,節省時間,首條有軌電車線路將充分利用鳳凰黃河大橋上預留的軌交通道。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因為有軌電車項目需省級單位核准批覆,在我省尚屬首次。目前濟南正與省裡進行溝通,積極推進有軌電車工程。
已有軌交地鐵,為什麼還要建有軌電車
目前,濟南的軌交地鐵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高速路網也逐步形成規模,那麼濟南為什麼還要建設有軌電車呢?
「有軌電車雖然運載量不如軌交,但空間尺度大,適合在商河縣、平陰縣、鋼城區、萊蕪區等不適合建軌交的地區建設,方便市民出行。」在2019年參加濟南電視臺電視問政後,濟南軌道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思斌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這樣表示。
據了解,濟南軌道交通全域線網規劃包括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中運量軌道交通(有軌電車、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現代有軌電車是採用電力驅動並在軌道上行駛的輕型軌道交通車輛,不同於老舊的「鐺鐺車」,這是一種現代化的軌道交通形式,相當於輕量級的地鐵,具有舒適、節能、環保等優勢,是濟南軌道交通全域線網規劃中的一部分。
作為城市新興的一種先進的公交方式,有軌電車憑藉可靠、舒適、節能、環保等優勢,在世界範圍內普遍應用。在國內大連、天津、上海等很多城市,有軌電車都是城市交通中一個重要的方式,在成都,有軌電車蓉2號線一期開通運營以來,眾多市民紛紛為舒適的乘坐體驗拍手稱快,直呼「簡直穩到靜止!」
陳思斌表示,濟南的有軌電車將邊建邊摸索,先建一條看看,再比較一下哪種交通制式更合適。
有軌電車+地鐵 打造「軌道上的先行區」
新建新東站至濟陽(先行區)有軌電車項目起點為濟南東站,引出後經先行區跨黃河進入濟陽區。這對先行區的發展意義重大。
3月8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投資1670億元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六大園區開工建設。其中配套及基礎設施總投資約905億元,已籤約產業項目總投資約765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320億元。可以說,今年是濟南先行區重點產業項目集中落地的一年,一個動能轉換、產城融合、綠色生態的國際化、現代化智慧新城正在破土而起。
而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是先行區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提升城市品質和市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民生工程。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 (2018—2035年) 草案》顯示,先行區規劃有5條跨河的軌道交通走廊、8條中低運量交通線路,建設通達交通網絡。有軌電車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作用不言而喻。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人士表示,先行區將打造成軌道上的先行區,發揮軌道的骨幹運輸作用,以軌道站點為中心進行高強度混合開發,居民可通過慢行交通便捷到達站點,真正形成15分鐘生活圈。
延伸閱讀
濟南謀劃六個有軌電車項目 山東省能自主審批
事實上,隨著國家對地鐵項目建設的收緊,近兩年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延伸城市發展框架,濟南一直在積極推進建設有軌電車系統。
去年12月,濟南軌道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思斌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濟南將集中謀劃周邊區縣中運量軌道交通項目。這些項目包括至先行區(濟陽)、萊蕪至鋼城、長清至平陰、濟陽至商河、濟南至齊河(德州)、章丘南至章丘北等六個有軌電車項目。目前已啟動至先行區(濟陽)中運量軌道交通項目,並加快推進立項批覆和開工準備工作。
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中提到,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除有軌電車外均應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並履行報批程序,有軌電車項目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審批(核准),並做好與相關規劃的統籌銜接。
這也就意味著,有軌電車不需要國家發改委的批准,山東省就能自主決定建設事宜。這樣一來,審批速度會快很多。
作為城市新興的一種先進的公交方式 ,有軌電車憑藉可靠、舒適、節能、 環保等優勢,在世界範圍被普遍推廣,法國斯特拉斯堡、瑞士日內瓦以及我國的天津、上海等城市都在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濟南人也可以享受這種先進的出行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