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烏幹達 共贏在東非!浙江—烏幹達貿易投資論壇在杭舉行

2021-01-10 浙江在線

  11月15日上午,「浙非合作 攜手共進」浙江—烏幹達貿易投資論壇在杭州舉行。烏幹達駐華大使克裡斯普斯·基永加、浙江省商務廳廳長盛秋平出席會議並致辭。論壇共吸引來自烏幹達出口促進局、華立集團、富通集團、杭州中非橋電子商務、中非民間商會等近70家機構和企業代表130餘人參加。

  盛秋平指出,近年來,浙江與烏幹達經貿關係不斷向前發展。一批浙江企業紛紛「走出去」到烏幹達投資建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就業增長作貢獻。隨著中烏關係提升為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我們願與烏方加強溝通,進一步深化在貿易、投資、產業、人文等多領域的交流,推動實現更多互利互惠合作。特別是在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方面,通過華立集團在烏幹達即將打造的境外工業園平臺,帶動兩地優勢產業和人力資源對接,促成共贏發展。我們將繼續支持浙江企業到烏「抱團」發展,也歡迎更多烏幹達企業來浙江考察投資。

  基永加表示,烏幹達地處非洲腹地,是東非市場的門戶,擁有豐富的自然和礦業資源,勞動力成本低。希望攜手浙江共同努力,促進在貿易、投資、農業、旅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在發言中表示,華立將東非工業園選址在烏幹達,既符合烏幹達政府「擴大出口」「代替進口」的產業政策,也符合浙江相關產業「騰籠換鳥」的需要。華立願與廣大有意投資烏幹達的企業一道,以成本更低、風險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式走進烏幹達,實現「抱團發展」。

  烏幹達目前正在實施國家發展規劃(NDP II),鼓勵外國企業在農業、旅遊業、礦業、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本開發等領域進行投資。

  會前,盛秋平廳長與基永加大使進行了會談,並參觀了烏幹達特產展區。

  烏幹達都有哪些特產呢,一起湊近瞧一瞧。

  浙江與烏幹達經貿往來情況

相關焦點

  • 中國—烏幹達經貿投資合作論壇聚焦基建領域合作
    新華社坎帕拉8月16日電(記者張改萍)第二屆中國-烏幹達經貿投資合作論壇16日在烏幹達首都坎帕拉舉行,與會者就加強兩國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促進雙方產業對接和共同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在論壇上感謝中方為烏突破發展瓶頸所提供的幫助。他說,中國幫助烏幹達建設的卡魯瑪和伊辛巴水電站將確保該國有足夠電力支持工業化發展。穆塞韋尼說,烏幹達正著眼於在中方幫助下建造標準軌道鐵路,鐵路將大大降低該國運輸和生產成本。他希望中國企業繼續加大在非洲的投資。
  • 烏幹達表示支持南蘇丹加入東非共同體
    新華網烏幹達恩德培11月18日電(記者袁卿)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18日說,烏幹達將支持鄰國南蘇丹爭取加入東非共同體的努力。
  • 在烏幹達感受肯亞的經濟吸引力
    本周正在非洲五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0日抵達首站東非第一大經濟體肯亞,期間與肯亞總統肯雅塔和外交與國際貿易部長阿明娜會見,提出中肯可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對接與技術轉讓、可再生能源、生態環保、人文交流以及和平與安全七個領域優先合作。
  • 烏幹達概況
    (2)民主變革論壇(The Forum for Democratic Change):由原改革議程組織、議會鼓動論壇和全國民主論壇於2004年8月8日合併組成,簡稱「論壇」,烏幹達最大反對黨。口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該黨吸收了烏前軍隊司令蒙圖、前國家安全局長普科爾等曾居運動政府要職的運動元老和重量級政客,並推舉比西傑為其臨時執委會主席。
  • 烏幹達投資環境概況及注意事項
    7月,烏就保留「運動制」或實行多黨制舉行全民公決,92.5%的民眾贊成開放黨禁,烏至此進入多黨制國家行列。(三)經濟概況烏幹達自然條件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適宜。農牧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分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0%和出口收入的95%,糧食自給有餘。工業落後,企業數量少、設備差、開工率低。
  • 在烏幹達感受肯亞的經濟吸引力
    本周正在非洲五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0日抵達首站東非第一大經濟體肯亞,期間與肯亞總統肯雅塔和外交與國際貿易部長阿明娜會見,提出中肯可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對接與技術轉讓、可再生能源、生態環保、人文交流以及和平與安全七個領域優先合作。
  • 經濟增速保持世界前十位—— 烏幹達誠邀中國投資和遊客
    穆塞韋尼總統談到,烏幹達在過去30年裡經濟增長率保持在6-8%,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10個國家之一。烏幹達市場能夠有效輻射東非地區,乃至非洲自貿區12億人口的市場。他相信,本次會議將為中國和烏幹達的旅遊運營商之間建立溝通的網絡,同時使大家探索其他的投資機會。  據了解,烏幹達位於非洲東部,國土面積24.2萬平方公裡,人口約4500萬。雖然橫跨赤道,但境內多為海拔900-1500米的高原,全境湖泊、沼澤面積佔18.3%,素有「東非高原水鄉」之稱,因此,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植被茂密,被譽為「非洲明珠」。
  • 烏幹達政府修繕礦業法案 大幅吸引礦業投資振興經濟
    與東非鄰國相比,烏幹達吸引了最多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其中大部分投資流向了咖啡和採礦業。由於烏幹達政府認識到一個強有力和透明的法律框架對其礦業部門的重要性,礦業公司開始逐步被吸引到烏幹達來。作為烏幹達廣泛立法改革的一部分,該國政府於2018年實施了一項修訂後的採礦法,這將有助於吸引該國採礦業的進一步投資。
  • 「東非解放軍」揚名之戰,反推烏幹達,大敗卡扎菲
    在黑非洲,有這樣一支軍隊,號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嫡傳弟子,部隊的武器裝備、訓練建設、戰略戰術都與解放軍很相似,被譽為「東非解放軍」,這支軍隊就是坦尚尼亞國防軍。1976年開始,坦尚尼亞與北方鄰國烏幹達發生邊界爭端,後來由總參牽頭,組建中國駐坦桑軍事顧問團,指導坦尚尼亞軍隊。當時的烏幹達總統阿明是有名的暴君,狡猾奸詐,且生性殘暴,喜歡親自動手用錘子砸死反對者,關押犯人的密室有地道直接通向阿明的別墅,以便阿明對反對者用刑。
  • 烏幹達的國家概況介紹
    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烏幹達一詞最初是東非沿海居民對巴幹達人的國家-布幹達的稱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人將其含義擴大到鄰近地區。烏幹達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東非大裂谷的西支縱貫西部國境,谷底河湖眾多。裂谷帶與東部山地之間為寬闊的淺盆地,多沼澤。
  • 【SMM翻譯】烏幹達政府修繕礦業法案 大幅吸引礦業投資振興經濟...
    SMM11月12日訊:烏幹達國內生產總值(GDP)以每年4.25%的速度穩步增長,該國採礦業有潛力帶來進一步的經濟繁榮。與東非鄰國相比,烏幹達吸引了最多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其中大部分投資流向了咖啡和採礦業。由於烏幹達政府認識到一個強有力和透明的法律框架對其礦業部門的重要性,礦業公司開始逐步被吸引到烏幹達來。
  • 烏幹達概況
    (2)民主變革論壇(The Forum for Democratic Change):由原改革議程組織、議會鼓動論壇和全國民主論壇於2004年8月8日合併組成,簡稱「論壇」,烏幹達最大反對黨。口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該黨吸收了烏前軍隊司令蒙圖、前國家安全局長普科爾等曾居運動政府要職的運動元老和重量級政客,並推舉比西傑為其臨時執委會主席。
  • 東非「烏幹達」部落,當地男性以「娶處女為恥」,當地人不穿衣服
    但是非洲地勢廣闊,可分為東非,南非,北非,西非和中非的,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風俗,比如東非的「烏幹達」部落,當地男性以「娶處女為恥」,不允許當地人穿衣服。在烏幹達,男女老少都不穿衣服,如果有人穿了衣服避羞,會被其他人逼迫下,當場把衣服吃了。很多遊客來到東非後,會被當地人的狂野嚇壞。
  • 「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系列報導之三:卡魯瑪水電站將為烏幹達...
    卡魯瑪電站開工紀念石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週遊、巴哈吉)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將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出了中國與非洲在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金融、綠色發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 烏幹達希望吸引更多中國遊客
    新華社坎帕拉4月26日電(記者 袁卿)烏幹達旅遊與保護野生動植物部部長伊弗雷姆·卡蒙圖25日說,希望加強與中國的旅遊業合作,吸引更多的中國人來烏旅遊。  卡蒙圖在龍舟節活動新聞發布會上說,近年來,烏幹達在基礎設施、教育、安全和援助等多個領域受益於同中國的合作。
  • 「一帶一路」視野下的肯亞—烏幹達經濟走廊
    烏幹達地處非洲「十字路口」,位於東非沿海通往北非、中部非洲的交通要衝。兩國均非常需要建設連接蒙巴薩港與烏幹達內陸的鐵路幹線以促進經濟增長。中國支持建設的蒙內鐵路、內馬鐵路建設以及沿線工業帶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蒙內鐵路連接奈洛比和蒙巴薩港,是東非鐵路網的起始段;內馬鐵路由奈洛比至烏幹達邊境城市馬拉巴。
  • 烏幹達總理:中烏友誼源遠流長是鮮血凝成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陽】2013 年7月3日應中方邀請,烏幹達共和國總理阿馬馬·姆巴巴齊(Amama Mbabazi)率烏政府代表團訪華。中聯部與烏幹達駐華大使館共同舉辦中國——烏幹達經貿合作推介會,旨在全面深入推進中烏兩國的政治與經貿關係發展。
  • 中企承建烏幹達要道竣工
    圖為該公路通車當天,一輛烏幹達貨車行駛在嶄新的瀝青路面上。  (中建二局東南非公司供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田士達報導:12月1日,由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烏幹達布波比至盧瓦哈卡44.5公裡公路升級改造項目舉行通車典禮。
  • 《非洲烏幹達風景》兩頭蛇-協助拍攝
    烏幹達,位於非洲東部,橫跨赤道,東鄰肯亞,南接坦尚尼亞和盧安達,西接剛果(金),北連南蘇丹,總面積24.15萬平方公裡。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烏幹達一詞最初是東非沿海居民對巴幹達人的國家-布幹達的稱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人將其含義擴大到鄰近地區。烏幹達與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與盧安達組建了東非共同體,於2010年建立了統一的經濟市場,並將傾力於2015年合併為統一的聯邦國家--東非聯邦。烏幹達曾被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稱為非洲明珠。
  • 美媒:烏幹達擔憂大量中國男子湧入該國 與當地女子「假結婚」
    【環球網綜合報導】過去十年,大量中國商人及投資者湧入非洲東部國家烏幹達,為該國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但由此造成的一個「弊端」正引起烏幹達移民部門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中國男性與當地女子結婚,藉此「獲得當地居住權以及商業利益」。美國「石英」新聞網12月7日報導稱,過去十年,有大量中國承包商、小商人、投資人和企業家湧入烏幹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