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五言古詩·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2021-02-08 中華書局1912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①,   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②,   開軒臥閒敞③。

            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④。

            感此懷故人⑤,   終宵勞夢想⑥。


【作者簡介】


孟浩然 (689—740),名浩,以字行。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曾隱居鹿門山。開元十六年(728),至長安應試,落第回鄉。二十八年,友人王昌齡自嶺南赦還,相見歡飲,食鮮疾發而卒,年五十二。孟浩然可謂一生布衣,過的雖是隱居與漫遊生活,但並未忘情仕進。他和王維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並稱「王孟」。他的詩風格衝淡清幽,但「衝淡中有壯逸之氣」(《唐音癸籤》卷五引《吟譜》)。尤工五言詩,現存詩二百六十餘首,有《孟浩然集》傳世。


【注釋】


①山光:指傍山而落的太陽。

②散發:古時男子束髮戴冠,暇時常將頭髮散開,閒適自由,不受拘束。

③軒:長廊之有窗者,此指窗。閒敞:清靜寬敞。

④鳴琴:《張七及辛大見訪》詩云:「居士好彈箏。」是辛亦知音,故取琴而思辛。知音:用伯牙、鍾子期故事,此指辛大。

⑤故人:指辛大。

⑥終:一作「中」。


【評析】


這是一首夏日懷人詩。前六句敘夏夜南亭納涼情景,恬靜閒適,如詩如畫。後四句寫懷友人,情由景生,形諸夢寐,可見彼此相知之深,交情之厚。「恨無知音賞」,於平淡中寓不平,所謂「衝淡中有壯逸之氣」,孟山人亦非渾身靜穆!「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向被譽為佳句,王壽昌更盛讚其「當與日星河嶽同垂不朽」(《小清華園詩談》卷下)。所以妙絕者,乃在此二句逼真地描繪了夏夜納涼靜謐閒適的意境。「開軒臥閒敞」,靜臥養神,何勞睜目四視,但荷香而微,風送時聞;翠竹滴露,清脆悅耳,完全訴諸人的嗅覺聽覺,「羲皇上人」夏夜納涼悠閒自得的形象活現眼前。


(本文選自《唐詩三百首》卷一  五言古詩)




長按二維碼

進入京東商城快速購買連結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夏日南亭懷辛大》作者: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註解】(1)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詳。(2)山光:傍山的日光。(3)池月:池邊的月色。(4)東上:從東面升起。(5)散發:古人男子平時束髮戴帽,這裡表現的是作者放浪不羈的愜意。(6)開軒:開窗。(7)臥閒敞:躺在幽靜寬敞的地方。(8)清響:極微細的聲響。(9)鳴琴:琴。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是孟浩然的五古名篇。在如此清涼幽靜的夏日傍晚,一位超凡脫俗的詩人懷念他的知音朋友,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孟浩然的這首詩,將畫面美、音樂美、抒情美完美地融為一爐,營造了很好的藝術效果。【注釋】辛大:孟浩然的朋友,一般認為是辛諤,曾多次在孟浩然的詩中出現,如《都下送辛大之鄂》、《西山尋辛諤》、《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山光:山中的日光。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想來那時,根本沒有空調此物事,如何避暑必是大問題,人,終究是靈長類,深山密林有野風,近水樓臺得清幽,最好的避暑勝地原來在「自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 孟浩然懷念老朋友,用白描法隨手寫了一首詩,渾然天成,堪稱精品
    #唐詩鑑賞#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李白曾用「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樣的詩句讚頌孟浩然。孟浩然的詩以巧奪天工、自然天成著稱。一首《春曉》,是兒童必讀古詩,可謂家喻戶曉。他還有一首五言古詩《夏日南亭懷辛大》,是一首懷念老朋友的詩作,娓娓道來,完美呈現,情真意切,渾然天成,堪稱經典,入選《唐詩三百首》,一起來欣賞欣賞吧。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經典詩詞賞析
    【賞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張九齡為相,孟浩然西遊長安,作此詩相贈,意在求得張九齡的引薦。前兩聯寫秋天的洞庭湖:八月的洞庭湖水漲得與岸齊平,它煙波浩淼,遠遠望去,水光天色難以分清。它的水氣蒸騰,滋養哺育了廣大的雲夢澤,波浪澎湃鼓蕩,撼動了坐落在湖邊的嶽陽城。
  • 孟浩然最美十首詩,清幽含蓄,寧靜致遠
    出自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這句詩彈琴而無知音欣賞為喻,表達了其懷才不遇的痛苦之情。 出自唐·孟浩然《歲除夜有懷》。詩句描寫除夕之夜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情。「亂山」、「殘雪」、「孤燭」,都是哀景。借哀景而寫哀情,表面無哀字,而實際上悲哀之情盡在其中矣。 6、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出自唐代孟浩然詩《夏日南亭懷辛大》。
  • 詩詞納涼:李白放浪、王維禪意、陸遊享受、孟浩然孤獨
    炎炎夏日,日長慵懶,詩人們難道真的就「睡起無情思」嗎?縱觀夏日詩篇,總逃不開「納涼」二字,在這炎炎夏日,他們都渴望尋找一處「涼」,反倒讓他們的夏日詩篇中生出一股清涼禪意。今日給大家分享幾位大詩人關於「納涼」的趣事,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李白的放浪、王維的禪意、陸遊的享受、孟浩然的孤獨,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絲清涼。
  • 唐代山水詩代表人王維、孟浩然的30句經典古詩詞,你學過幾句?
    而孟浩然,字浩然。文學上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田園詩中的山水詩,內容是詩人遊歷大江南北時對當地山水的描寫,以清淡平和的語言描寫清幽絕俗的意境,力求一個「清」字。最膾炙人口的詩歌便是《過故人莊》。因其詩歌境界不如王維的廣闊,故雖年長於王維卻排在其後。介紹完「王孟」的相關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位山水田園詩人的古詩詞名句,自檢一下,你知道幾句?
  • 把夏日美景描寫到極致,既真情又有哲理,這首唐詩堪稱經典
    《唐詩三百首》017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①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②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③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⑤題解這是一首夏日懷友詩,是寫給友人辛大的,作於南亭。南亭一般認為是襄陽城南峴山附近的亭子,在孟浩然的隱居地。
  • 孟浩然的詩,美到極致
    來源 古典文學與詩詞 古籍金句 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和王維合稱為「王孟」。細讀孟浩然的詩作,只覺清新空靈。孟浩然最會捕捉生命中的詩意感受,簡淨的文字,疏淡的語言,在孟浩然的筆下,卻獨具雅致空靈的氣韻。
  • 孟浩然的一首詩詞《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大家都熟悉,他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最擅長寫山水田園詩,在寫景的同時,能夠把個人情感融入其中。這樣一種創作詩詞的手法,不僅讓他的詩詞畫面感很強,同時也讓我們從他的詩詞當中,感受到作者所經歷的悲歡離合,如同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一般感同身受。
  • 古詩分享:夏日炎炎,不敢外出?古人的閒情逸趣你想像不到
    他們的方式很高級:泛舟遊園,閒臥聽風,手掬清泉灑蕉葉,烹茶煮酒樂逍遙,更有狂放如李白,棄了羽扇林中袒露……一起來品品夏日裡的樂趣吧!山亭夏日 (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春曉》孟浩然 講解 翻譯 賞析
    【賞析】《春曉》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杜甫說他、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又讚嘆他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遣興》)。皮日休則稱: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幹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
  • 孟浩然十大經典名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十大經典名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一、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出自《與諸子登峴山》。代謝:新代替舊的更迭變化。出自《夏日南亭懷辛大》。微風帶著荷花的香氣吹來,竹子上的水滴,滴落髮出清脆的響聲。十、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揖:作揖,表示尊敬。清芬:指花香,這裡喻指孟浩然具有的高尚品格。你的品格如高山一般讓人豈止仰慕而已,我只能以這首詩來表達對你高尚品格的敬仰。
  • 夏日荷花飄香,美景愉悅心靈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李重元《憶王孫·夏詞》山蜂愁雨損蜂兒,葉底安巢更倒垂。 只有荷蜂不愁雨,蠟房仰臥萬花枝。--詠荷花中小蓮蓬(宋代:楊萬裡)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 唐代孟浩然《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孟浩然簡介: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注釋:百裡聞雷震,鳴弦暫輟(chuò)彈。江潮如雷,聲震百裡,隆隆滾過,手中的鳴琴呀,暫且停止了彈撥。
  • 寄情山水的隱士孟浩然 | 古詩詞漫談
    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賞析: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