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為什麼指數頻創新高,帳戶卻在不斷虧損?美國換帥,將如何影響A股?全球經濟復甦勢頭不減,企業盈利復甦疊加不再寬鬆的貨幣將引導市場走向何方?
2021年,如何擺脫韭菜命運,守衛財富?
新浪財經年度巨獻,推出年度策略會,邀請200+金麒麟分析師、50+優秀基金經理專場直播,為投資者打造「全明星陣容」,全面透析2021年A股機會和風險。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參加新浪財經年度策略會,在大國博弈背景下,詳解2021年宏觀經濟與大類資產展望。
李超認為,大國博弈是提出跨周期調節的最大背景。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第一年,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國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大國博弈深刻影響著我國經濟各重要變量。「跨周期調節」提出,政策與過去相比更加節制,貨幣政策可能收緊以應對金融穩定問題,預計2021年貨幣政策中介目標M2增速或略低於GDP增速+CPI,社融增速也會隨之下移。
他指出,相比於其他經濟體,我國疫情控制最好,經濟修復最快,國際收支改善最快,人民幣應該處於升值通道。緊貨幣環境 人民幣升值,人民幣核心風險資產將會有相對突出的表現。
其中,股票呈現結構性慢牛,細分行業龍頭將受益於小企業訂單轉移、外資流入改善局部流動性及估值提升。 債券市場隨著央行從「緊貨幣」逐漸向「緊信用」過渡,市場利率的拐點可能早於經濟基本面的拐點,利率債走向牛市格局,信用利差逐漸走擴。
另外,李超還對2021年的經濟增長情況作出預測,他認為,預計2021年全年GDP實際同比增速8.9%,四個季度分別為19.4%、8.1%、6%、4.8%。我們測算,前三個季度基數因素影響幅度分別約為13-14個百分點、2.8個百分點、1個百分點,四季度基數影響較小甚至為負。2021年經濟增長節奏比結構更重要,政策強調跨周期調節,過度寬鬆的政策退出,意味著經濟增速在一季度受基數影響大幅上行後,全年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
三駕馬車中,消費將成為2021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保持向上改善勢頭;雙循環大邏輯下,中國供給優勢填補海外缺口及訂單回流的邏輯繼續強化,出口將保持高速增長;投資方面,預計2021年基建、地產投資增速趨穩,製造業回升幅度有望加速,主要受益於利潤回升帶動弱庫存周期及行業出清對數據的拉動。
觀看完整視頻,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