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2020-12-13 東方網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時間:2019/6/21 8:42:22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朱穎婕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講臺上,復興高級中學歷史老師顧超平緩緩念誦著馬克思在17歲時寫下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責時的考慮》,將學生們的思緒帶回19世紀那段動蕩的歷史時期;不一會兒,語文老師陳珠靜接過教棒,運用文本分析法梳理此文的邏輯結構,剖析馬克思強大的目標感究竟從何而來;最後,政治老師張尚達"粉墨登場",和學生共話新時代青年人的擔當和抱負。這堂語文、歷史、政治"混搭"教學的融合育人課,正是當前復興高級中學挖掘各學科育人價值、加強學科德育滲透的鮮活案例。

頭一回上這樣別出心裁的課,高一學生張詩媛感覺十分新奇,"三門不同的學科獨立而連貫,比平時單上一節課信息量大得多",更意想不到的是,課程的內容給了她不小的啟發。"其實我接下來馬上要面臨選專業,本來我考慮的主要因素是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以及家長的建議等,但這堂課讓我想到了一些平時沒有考慮到的因素,比如我們所選的專業和時代社會的關係等。"張詩媛感慨,寫下這篇文章的馬克思不過是17歲的年紀,但他能夠跳出小我、小家的範疇,考慮到社會和國家,這樣的擔當精神是值得自己學習的。

"融合育人課最主要的優勢在於,能夠彌補單一學科課程的不足。"陳珠靜提到,在教授一些涉及家國情懷的語文課文時,學科要求往往是做到文本精讀、邏輯梳理、理解作者的意圖等,但關於時代背景的拓展了解,以及思想的進一步升華等,課堂留給這些部分的時間不多。

記者從復興高級中學了解到,目前學校已經構建起聯通課內課外、融通校內校外、貫通線上線下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大德育"工作格局,統領學生發展、課程建設、隊伍建設、管理保障等主幹工作。首先搭建課程支架,抓好學科育人,真正做到"門門都是德育無痕課"。眼下在課程建設上,學校建立了指向"思想引領""文化涵養""關愛成長""社會拓展"四個目標的德育課程框,發揮跨學科融合的綜合育人功能;在課程實施上,特別加強學科德育滲透,實施"高低結合"策略,通過情景化、結構化、脈絡化的教學設計;在課程評價上,基於"學分績點制評價",建立"學程護照",對學生共性化和個性化的學程進行跟蹤記錄與綜合評價,為成長狀態提供可視化的參照依據。

在校長陳永平看來,進行融合育人課的探索和嘗試,主要有三個目的和亮點:擰好協同育人"一股繩",構建家庭、學校、社會聯動共育機制;織好課程育人"雙面繡",構建全面、全程、全員學科德育機制;架好活動育人"三稜鏡",構建多元、多維、多層主題教育機制。"面對具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個體,復興的各種校本化主題德育活動像三稜鏡一樣把教育方針這束『白光』分解成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個性特點的七色光,促使每個學生朝著符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方向發展成長,成為既具備核心素養的基礎,又各有專長的新時代人才。"

相關焦點

  •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時間:2019/6/21 8:42:22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朱穎婕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
  • 南科大:科研與育人水乳交融
    作為一所承擔著探索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雙重使命的新時代大學,南科大把回答好「錢學森之問」作為立校辦學的重要使命之一。該校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引導全校教職工共挑思政擔,科研與育人水乳交融,打造大學工、大思政、大協同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範例,聚力鍛造具有濃厚家國情懷的拔尖創新人才。
  • 努力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 把時代新人思政課打造成太原...
    「時代新人」思政課正在成為太原教育改革的一張新的名片。從2017年11月開始,成成中學開啟了時代新人思政課的探索。原本枯燥的「數學優選法」,在成成中學曹煥英老師的思政課堂上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曹老師結合華羅庚運用優選法改良白酒釀造方法為國家節約大額酒稅的故事,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探索數學本源,引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的數學本真,鼓勵學生學習科學家嚴謹治學的態度,為報效祖國打基礎。這是成成中學40多堂思政精品課中的其中一堂。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成成中學探索了從思政課到課程思政化的新時代育人模式。
  • 元濟高級中學魏俊梟:用心教學 真情育人!
    元濟高級中學魏俊梟:用心教學 真情育人!致敬築夢人魏俊梟是海鹽縣元濟高級中學物理教師,2002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18年的教學生涯中,13年擔任班主任。
  • 崇明區城橋中學「藝體科融合、適性育人」成為特色品牌
    這所創建於1978年的遠郊高中在不斷摸索中走出了一條「藝體科融合、適性育人」的特色教育之路,幫助海島少年一圓大學夢,也由此改變了無數個農村家庭的命運。  人人都有無限可塑性  城橋中學不是市重點,無法選擇生源——曾一度享受農村孩子「降分」紅利錄取學生。
  • 實踐育人激發思政課無限活力
    深入挖掘師生戰疫過程中的先進典型和感人故事,將戰疫蘊藏的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轉為育人實效,是該校構建思政實踐、社會實踐以及專業實踐「三合一」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  早在幾年前,武漢紡織大學就邁開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探索步伐。2019年,學校進一步加強思政課實踐環節的頂層設計,專門成立思政課實踐教學課部,同時淘汰實踐「水課」,努力打造實踐「金課」,致力於構建綜合性、開放性、社會性的實踐課程體系,進一步規範思政課實踐教學。
  • 構建新時代育人新格局——一中舉行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學術研討會
    育人之本,在於立德鑄魂。當今的教育,應當怎樣培養人?11月26日,由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合肥市第一中學聯合主辦的合肥市第二屆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合肥一中隆重舉行,一線名師們示範講課,與會專家學者現場講評分析,同共探討如何將課程思政的育人新理念融入到各學科的實際教學當中。
  • 聚焦思政課育人工作「同心圓」,構建「三全十育人」網絡大格局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一、實施時間2017年以來,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規律和人才培養需求,按照「05方案」推進思政課建設,建立了嚴格的新教師試講制度、集體備課制度、教師聽課互評制度,努力建設網絡教學資源,探索形成「一主三維
  • 傳統的育人邊界需要實現三重突破,展開全域融合
    我試圖找到全域育人的密碼,以下四個方面可以展示出我的探索路徑。傳統育人邊界在哪裡?過去的育人都是發生在學校、在教室,取決於教師,但現在更加關注家庭和家長,這都是傳統育人邊界所在地。 為什麼需要突破傳統邊界?
  • 崇明島上城橋中學:適性育人,讓學生找到「最好的自己」
    2018年,城橋中學高考上線率達到99.1%。這所創建於1978年的學校在不斷摸索中走出了一條「藝體科融合、適性育人」的特色教育之路,不僅幫助海島少年一圓大學夢,還為全市中小學輸送了一大批藝體專業骨幹教師。 尋找不同的「增值點」
  • 【七秩·芳華】益陽醫專三全育人系列③|科研育人:催綻滿樹繁花
    前行的足跡裡,我們更多地是感受到學校堅持守正出新、融合發展、打開大門辦學的雄心壯志,特別是通過科研育人,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勇於擔當的那份豪情…… 步履堅定,科研育人實現融通融合 「真沒想到,不但能聽到院士講座,還能面對面向院士提問,太激動了……」2020年7月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以《健康中國時代的機遇與挑戰》為題,給益陽醫專學子帶來了一堂高質量的講座,學生難掩興奮之情。
  • 「新工科」探索育人新模式
    而怎樣實現「新工科」的目標,實際上高校的探索實踐才剛起步。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成為首批項目試點院校。用好「新工科」發展契機,以教學模式升級為突破口,成為了該校在建設區域有鮮明特色、行業有重要影響的應用型高水平大學過程中的探索。
  • 宿城第一初級中學政治教研組開展思政課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相融合...
    為深入推進學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12月14日,宿城第一初級中學政治教研組進行了思政課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相融合的主題教研活動。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全組教師聽取程偉老師的示範課;第二階段,全組教師集中評課並探討思政課如何與意識形態教育相融合。
  • 山東電視臺山東直通車報導:威海市實驗高級中學
    威海市實驗高級中學副校長/大成課程基地首席教師常強說道:「我們根據教學實際,將信息技術課和通用技術課進行了一個有機的融合,開設了普惠創客課程,每班每周固定一節,面向全校所有學生,讓每個孩子都體驗科技創新的氛圍。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讓科技創新滲透到方方面面,讓每個孩子都有科技創新意識。其中王子駿同學獲得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 三全六度十育人!復旦大學探索新時代育人之道 | 你身邊的「十三五...
    (劉小琴/攝)新時代,如何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2018年9月,復旦大學入選全國首批10家「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兩年來,學校黨委謀劃布局、系統探索新時代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體系、新思路、新方法。
  • 崇明區城橋中學關注學生發展潛能 藝體科融合育人
    他們的故事,是城橋中學「藝體科融合,適性育人」特色教育的鮮活寫照。經過十多年耕耘,城橋中學摸索出一條特色教育之路,2017年,創造了本科上線率99.5%的紀錄。填寫「志願」確定目標城橋中學生源不算好,曾一度享受農村孩子「降分」紅利錄取學生。
  • 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2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徐匯校區逸夫樓舉行,我校副校長王慧鋒和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分别致辭。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華為上海研究所相關領導,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侍洪波、教務處及信息辦負責人、相關學院教學副院長,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的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
  • 濟南中學唐冶校區高三年級德育團隊獲「潛心育人榜樣」榮譽稱號
    一個好的榜樣,就是最好的宣傳。12月17日,首屆「濟南教育榜樣」選樹活動頒獎盛典隆重舉行,會上對各項榜樣獲獎單位及個人予以表彰。山東省濟南中學唐冶校區高三年級德育團隊獲評「潛心育人榜樣」榮譽稱號。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城市的溫暖底色。
  • 棗莊學院:實踐育人譜新篇
    近年來,棗莊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和建設力度,逐漸形成了立足棗莊本地特色文化資源開展觀感類實踐教學、積極探索基於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勞動類實踐教學、利用援疆實習支教拓展實踐教學的運行機制和模式,大大提升了實踐育人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 璧山實驗小學「青雅」三大論壇彰顯「個性化育人...
    發言深入淺出,內涵豐富,加深了大家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理解,為學校做好「三全育人」提供引領。智育分論壇: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什麼是智育?百度百科上,指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受教育者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