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義大利人戴勝喬中國打假記

2020-12-13 中國網

插圖/ 阿東

  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智慧財產權部「打假」品牌之一「託斯卡尼」的宣傳頁。產品聲稱來自託斯卡納,卻放了一張威尼斯圖片。圖/ 新華

  從義大利人的觀點來看,那些虛構義大利產地、品牌或者故事來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足夠嚴重。但在中國,它們是不是如此嚴重,戴勝喬並不清楚。但他清楚的是,在此之前,虛假行為早已存在,很多人都知道,卻沒有解決

  義大利人戴勝喬出入於北京的各種展會,常常被奉為座上賓,但少有人知道他的工作與打假有關。

  兩年前,當義大利經濟發展部決定在多個貿易夥伴國開設智慧財產權辦公室時,53歲的機械工程和工業產權的雙料碩士戴勝喬被選中擔任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智慧財產權部北京工作室的負責人。

  在來華工作前,這位酷愛二鍋頭、痴迷中國樂器的義大利人曾四次到中國出差,並於2006年前開始通過培訓班學習中文,雖然現在他中文能力還是「基礎」,但這不並妨礙他對中國的興趣和熱情。

  在他看來,只有學好中文,才可以理解中國人。他也承認自己對中國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就像近來他無意中掀起的打假風潮,同樣起源於對中國的了解過程。

  雖然,戴勝喬說,「打假對於我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他沒想到的是,正是他來華以來開始的「打假」工作,讓他在中國變得有名起來。

  展會上的「收穫」

  戴勝喬的辦公室在北京東三環的京廣中心。一間不足六十平方米的寫字間,被玻璃牆分為三個部分。助理休產假後,這裡就只有戴勝喬和律師皈鏵以及兩位實習生了。這僅有的幾個人維持了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北京智慧財產權辦公室的工作。

  「我們一共設立了14個這樣的代表處。」戴勝喬特意用中文向《中國新聞周刊》強調了14這個數字。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的網站顯示,在世界各地設立「智慧財產權辦公室」,是義大利政府為在世界範圍內促進和保護「義大利製造」的利益而採取的多項措施的一部分。

  到任後,收集法律信息,編寫法律指南佔據了他大多數精力。但他沒忘記尋找和走訪在華經營的義大利企業,而北京鱗次櫛比的各種展會成了他最好也最有效率的選擇。

  2010年12月18日,和往常一樣,戴勝喬參觀了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2010中國創業加盟品牌展覽會」。在眾多參展商家中,「來自義大利,世界的嘉加夢……」這讓戴勝喬備感親切和興奮。這家生產床上用品的企業還在展會宣傳資料中明確使用了「Italy」字樣。

  然而,進一步了解後發現,這家宣稱源自義大利的品牌竟與義大利毫無關係。「嘉加夢」商標是在中國註冊的,所有人為「義大利路易斯貿易有限公司」,其住所為義大利佛羅倫斯市布奧茲路2號5014室。然而,通過佛羅倫斯商會證實,該公司子虛烏有。

  戴勝喬當時就意識到,以後的工作可能要增加一項,發現那些看起來是但實際上不是來自義大利的公司。

  於是,在完成主要工作的同時,戴勝喬撥出一定精力,來收集這些案例,並逐漸積累了一批涉嫌借用義大利名義進行虛假宣傳的企業。

  2011年4月28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了面向駐華使館、在華商會和企業的業務溝通會,戴勝喬參加了這次會議,並在會上陳述了當下存在的、在中國運營的企業冒充義大利製造並藉此高價銷售的現象。

  會上,戴勝喬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國際協調司副司長張志成就相關情況進行了交流,並約定專門安排時間進行詳細的溝通。

  「如果你們有具體的信息和線索,可以提供給相關中國政府部門,供我們在執法和管理工作中參考。」張志成對戴勝喬建議說。

  基於此,2011年7月1日,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北京智慧財產權辦公室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對口部門提交了第一批10個涉嫌虛假宣傳的案例。同時,這些名單一併發給了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外交部、警察等部門。

  這些涉案者並非都是中國大陸企業,也有一部分是香港臺灣企業,還有一家是韓國企業。它們在宣傳時號稱自己是來自義大利的品牌,但事實上這些品牌在義大利根本不存在。

  「我會在展會上拿到參展商的資料,跟他們談一談,這樣一般都能發現他們跟義大利毫無關係。」戴勝喬說。

  藉助網絡資料庫查詢,戴勝喬讓很多企業的虛假宣傳行為露出了原形。因此他認為,他從事的「打假」工作並不是什麼難事。

  「每個人都能做,不需要花一分錢,也不需要註冊登錄名和密碼來登錄這些資料庫。」戴勝喬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的證據都來自公開資料,這些資料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獲得。

  除了展會、商場等,消費者投訴也是另一案例來源。在第二批提交的案例中,鞋業品牌Stella Luna的入選,就來自一位義大利消費者的投訴。該品牌自稱是2006年正式在義大利註冊成立時尚品牌,但查證後發現其與義大利毫無關係。

  Stella Luna為九興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該公司最初成立於臺灣,目前為總部設於香港的、開曼群島註冊的有限公司。自2006年起,九興控股通過自有品牌Stella luna成功進軍內地鞋履零售市場。

  2011年4月中旬,Stella Luna已在其官網上撤回了與義大利品牌有關的宣傳。

  戴勝喬於2011年10月18日和2012年2月29日,先後提交給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二批和第三批各10個案例。

相關焦點

  • 中新社在義大利創辦《中國新聞周刊》雙語月刊
    今年2月,中國新聞社下屬《中國新聞周刊》在義大利羅馬創辦《世界中國·中國新聞周刊》中意雙語月刊。這是中新社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在國外創辦的第四種外文版《中國新聞周刊》。  《中國新聞周刊》此次創辦中意雙語月刊,採取了與義大利當地成熟媒體版權合作的方式進行。它與在意有一定影響的中意雙語月刊《世界中國》以版權合作方式辦刊。
  • 義大利打假查獲逾200萬張中國印刷假火車票
    原標題:義大利警方開展打假行動 今年前七個月共查獲5300萬件假貨假冒偽劣商品一直是讓我們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而遠在歐洲的義大利同樣不堪其擾。今年一月開始,義大利警方持續加大打假行動的力度,在前七個月共查處了5300萬件假貨,其中涉假商品五花八門。
  • 《中國新聞周刊》
    新世紀的第一天,2000年1月1日,《中國新聞》周刊創刊號正式出版。旨在構建中國權威時政傳媒,與進步中國同步的《中國新聞周刊》,以其敏銳、深刻、犀利、獨到的精神坐標在國內新聞周刊中獨樹一幟,其個性化標籤「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已鮮明地印刻在讀者心目中,成為中國期刊界的優秀品牌。
  • 《中國新聞周刊》推英國版 中國新聞類雜誌首進英國
    月25日,《中國新聞周刊》英國版正式出版發行。周兆軍 攝   中新網倫敦6月25日電 (記者 周兆軍)中國新聞社旗下的《中國新聞周刊》25日正式在英國推出英語月刊《中國報導》(《China Report》),這是中國新聞類雜誌首次進入英國。至此,《中國新聞周刊》已經形成在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義大利、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出版的多語種集群。
  • 中國新聞周刊:探秘義大利美妝之谷
    20世紀初,義大利著名哲學家克羅齊曾說過,「藝術與科學既不同而又互相關聯,它們將在審美這一方面交會。」不久前,攝影師安德魯·弗拉澤塔就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探訪了美妝之谷——倫巴地。   「我並不是一個時髦的人,但生為義大利人,又出生長大在米蘭,不可避免地,我會留心時尚的變化。」安德魯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 中國新聞周刊:一個瀕臨破產國企的「復活記」
    中國信達證券公司原董事長高冠江從頭到尾參與了中核鈦白從債轉股到破產重整的全過程。談及中核鈦白陷入困境的原因,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個企業出現危機與行業周期有關,但是主要還是企業體制問題。「為什麼同樣的企業,人家管理得就很好,他們就一塌糊塗?」
  • 職業打假人王海:網紅帶貨多涉假 辛巴羅永浩都被打臉
    王海 : 戴墨鏡的男人本刊記者/李靜發於2021.1.11總第980期《中國新聞周刊》一副小框墨鏡隔開了兩個人。在某商場的經理辦公室,王海曾被不明身份的人一把揪住衣領:「小子,你把這個當飯吃了是不是?信不信,我弄死你X的!」那時,還傳出有南方賣假貨的老闆出20萬元買王海的項上人頭。25年間,這種威脅從沒斷過,只不過換了方式。王海年輕氣盛時也因此和人起過衝突,現在的他平靜地邊看自己的微博私信邊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有不少人在網絡上威脅、謾罵他,他採取的方式就是起訴,現在已經起訴了50多個。
  • 蔡當局打假新聞 為的是逃脫責任和拯救選情
    蔡當局打假新聞 為的是逃脫責任和拯救選情 2018年10月11日 09: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只要不利於民進黨的新聞、消息、事件,統統認定為是假新聞假消息假民調,並將這些責任怪國民黨、怪馬英九,甚至甩鍋大陸。其實,蔡當局高調打假新聞就是轉移執政敗績,逃脫政治責任。選前信誓旦旦,諾言連連,選後就換位置換腦子,搞雙重標準,背棄信任,違背信任,怪東怪西的心態竟然不自己照照鏡子。
  • 中國外賣小哥登《時代周刊》封面,這背後的「深意」,你可知曉?
    首先拋開美國政界問題不談,但要說起美國的《時代周刊》,那在新聞周刊界,還是比較有威望的,它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先出現的新聞周刊之一,特為新的日益增長的國際讀者群開設一個了解全球新聞的窗口。《時代》是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之一,內容廣泛,對國際問題發表主張和對國際重大事件進行跟蹤報導。
  • Supreme 打假勝利,但義大利的造假品牌可不只有它
    這不,第一炮就是打假 。   Supreme 義大利山寨製造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像 Instagram 情報帳號 @supreme__hustle 透露的品牌要在義大利開設官方門店的原因,Supreme 的打假第一站就設在了義大利。
  • 《中國新聞周刊》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結伴」
    中新社倫敦12月22日電 中國著名時政雜誌《中國新聞周刊》、英國富中傳媒21日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締結媒體夥伴關係,籤署了三方「媒體合作諒解備忘錄」。在英國富中傳媒推動下,「媒體合作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
  •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小鎮上的越南新娘
    楊七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著,抱起5歲女兒吳美香,吳阿建正在簡陋的廚房裡給妻子熱飯菜。1978年,越南爆發史上最大的排華運動,一部分華人被驅趕到深山的「新經濟區」,一部分華人偷渡去第三國,但更多人的選擇還是回到中國,那一年歸國的越南難僑共約26.3萬人。楊七妹的七個表叔就在同一艘回鄉的船上,在返鄉之前,表叔和父親通融了關係把安置地點選在了廈門。
  • 方舟子「打假」鍾南山?
    1999年,32歲的方舟子,在新語絲上開設了「立此為據」專欄,將炮口對準中國科學界、教育界的學術腐敗現象,開啟了學術打假的職業生涯。這一年,大學畢業2年的方玄昌,也走上了新聞媒體之路,批判偽科學。這一年,44歲的肖傳國,在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做泌尿外科主任,距離他推出「肖氏反射弧」的醫學概念,還有兩年。
  • 辛巴、羅永浩接連被「打假」背後的職業打假人什麼來頭?
    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的背後,「職業打假人」究竟什麼來頭?專業打假還是只為牟利?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那什麼是職業打假人?百度百科顯示「職業打假人」是運用自身學習相關法律知識,通過法律途徑主動打擊市場流通的假冒偽劣產品,對市場消費環境起到淨化作用的一群人。但也有人稱,職業打假人是知假買假的一群人,他們利用法律,故意買不符合規範的產品,進而索取賠償,以此牟利。
  • 《中國新聞周刊》:臺北故宮——美在善解人心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那天來到捷運臺北車站轉車,走在人行道上,目光被牆上一幅畫作「法象威儀」(釋迦牟尼佛坐像)吸引,原來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佛教文物複製畫,再仔細一看,旁邊還有四幅小複製畫,有翠玉白菜、青瓷蓮花式溫碗、碧玉瓜瓣杯及四庫全書,這四幅畫鑲在牆壁中
  • 戴勝到底是一種什麼鳥?它真的很臭嗎?
    戴勝戴勝的種類從生物學分類上看,戴勝是鳥綱佛法僧目下戴勝科的總稱,看到佛法僧目,相信有些小夥伴會比較感興趣。在這四個亞目下,最常見的就是翠鳥了,而戴勝則是在佛法僧亞目下。戴勝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鳥類,在非洲、亞洲、歐洲都有它們身影,而正是分布如此之廣,戴勝的種類也有很多。
  • 中新社代表團在俄舉行座談 為《中國新聞周刊(俄文版)》創刊預熱
    王修君 攝   中新網莫斯科6月20日(記者 王修君)由中國新聞社主辦的《中國新聞周刊(俄文版)》近期將在俄羅斯出版發行。當地時間6月20日,中新社副社長、副總編輯夏春平率中新社代表團在莫斯科與在俄華文媒體、各界華人、華僑代表舉行座談會,為《中國新聞周刊(俄文版)》創刊預熱。
  • 燕窩事件脈絡|性情帶貨人與職業打假人的真假辯論
    辛巴這邊氣勢洶洶並證據齊全,難道他真的被人誣陷了嗎?然而就在這時職業打假人王海出手了,行家一出手上來便丟出一通檢驗報告,並勸辛巴耗子尾汁,直接把辛巴嚴選變成了,辛巴瞎選!經過一周的隔空論劍,11月27日燕窩實錘為假貨,辛巴發布賠償方案!
  • 《中國新聞周刊》召開外文版研討會 長春市委書記與代表會談
    7月27日下午,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王君正在長春會見參加《中國新聞周刊》外文版「一帶一路」國際傳播研討會的代表,並與代表進行座談。《中國新聞周刊》是中新社旗下時政類周刊,除了中文版外,目前以英文、法文、俄文、日文、韓文、義大利文和阿拉伯語七種語種在海外出版發行九個外文版雜誌。
  • 職業打假人獲十倍賠償,走紅判決書引熱議
    在判決書的說理部分,審判法官對「知假買假的職業打假人是否屬於消費者」「職業打假人通過訴訟獲利,法院要不要支持」等熱點問題的論證廣受熱議。有人認為「說理語言直白、透徹又通俗易懂」,甚至稱其為「漂亮、完美的優秀裁判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