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牛肉拉麵不完全手記

2021-02-16 換個意見

北京最早的「網紅」店,是一家名叫「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的館子,它坐落在今天的隆福寺一帶。90年代初期,外國連鎖餐飲開始登陸北京,夾雜著這家售賣麵條的館子。

我準確記得它剛開業的那段日子,門口站著黑壓壓的人群,足有幾百,店內也是黑漆漆的一片,昏暗的燈光根本照不清桌上的吃食,三五撥兒素不相識的人擠在一張油膩的餐檯上放肆地吞咽。

稍微側目,便與你身旁站著的,等著你屁股挪開的席位的人目光交織。牛肉麵三塊五一碗,這個價格在當年不算便宜,不過也就一塊肯德基雞塊的價格,肉和面的味道早已記不清了,只記得湯很鹹,肉也幹,不像今天的廚房有各路花式的加工處理。

很多年後,我去到加州,一家牛肉麵館也尋不見,偶然碰到日本拉麵店和唐人街的川麵館,都不是那個姓李的華僑開的。但無論如何,這碗面仿佛倡導了一種標準,塑造了腸胃,使牛肉麵在北京成為主流。

北京有四大牛肉麵館,排名幾乎不分先後,東有宇飛,西有柴式。這兩家店主營的都是醬油湯牛肉麵,卻在口味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後者是典型的回民風味。

甘家口柴氏風味齋可以算是全北京佔地面積最大的麵館,主要經營餄餎面,餄餎面來自晉南,麵條略粗卻十分爽滑,躺在湯汁裡給人一種「白胖子沐浴」的觀感。

柴式貴在牛肉,人均100元往上,店家自稱擺在犄角的大鍋「自民國開始就沒關過火」,坊間傳聞這鍋湯頭能賣到300萬元往上。牆上90年代外國人拍的老照片,記錄了這家店在80年代地攤時期市儈的樣子。

價格不菲的碎肉和圓白菜是吃麵的標配,切碎的牛肉可以選擇肥瘦,大廚穿著沾滿油漬的制服漫不經心地把肉摔在案板上,胡亂地切上數刀擺入盤中,接下來他們會小心翼翼地盛出一勺「百年肉湯」,澆在上面,像是一道具有儀式感的工序。

吃麵這事兒豐儉由人,常見有人熟練地吸著一碗素麵,十幾塊錢搞定一頓便飯,他們大多是住在附近的西城居民,腸胃對這口兒日常的吃食很是依賴。

稍遠趕來的客人,則必點這盤爛肉,三五筷子夾著不過癮,才一股腦將混著碎肉的湯汁倒進吃了一半的面裡,囫圇吞下,偶爾的一兩滴芥末油也足以延長那口中的餘香。

像多數的麵館一樣,這裡的面不適合打包或者外賣,不常來甘家口的人,唯有吃到肚歪才善罷甘休。前些年柴式攻佔了三裡屯,受限於商務風格,面量縮了一半,味道也打了些折扣,畢竟吃飯的氛圍變了,對手成了主打28元工薪蓋飯的鋪子,卡路裡是這裡的硬指標。

而「宇飛」常給人一種「難以接受」的北京市儈感。這家店位於垂楊柳的一片六層老居民區之間,周遭的粘麵包子和炒肝豆汁構成了現代朝陽區內最為隱秘的老北京氣場,壓癟了嗓子說話的大爺大媽和計程車司機比比皆是。當然他們早已不是宇飛牛肉麵的常客,因為如今在這裡排隊的,都是舉著手機從各地趕來打卡的潮流青年。

宇飛主打牛肉麵,紅燒湯汁給人一種香料十足的感覺,這種做法不同於日常人家的燉肉口味,卻風味十足,有點東北。滾燙的湯頭澆在泛黃的麵條上,泛起一股水霧,待到水汽散去,方能看到面上漂著的牛肉塊,像一場近景魔術。

兩塊錢一瓶的黑加侖幾乎在各大超市消失,卻是這裡的固定搭配,滾燙的麵條和帶著冰碴的汽水撞擊出舌頭上的冰火兩重天。

偶有些瘋狂的麵條愛好者,點上五份、十份麵條,一股腦地倒入一個巨大的超市塑膠袋裡,打包回家,站在一旁排隊多嘴的大爺會問上一句:「到家不都坨了?」那人滿臉堆笑,回道:「家近,家近,住望京。」

每逢夏季的深夜,男女老少站滿一條街,煙霧繚繞合著吸麵條的哧溜聲呼嘯於居民樓間。

提到「囂張」,要數右安門拉麵。這家位於陶然亭地鐵出口處的麵館,因原址得名,後來取了個新號「屠大碗」。2013年之前,它還沒有今天這般「豪華」,只是一家舊報社門口的臨建。

第一次來到這家麵館只是深夜神遊的一次偶遇,走進那個狹長逼仄的面堂,便一下子被它散發出來的氣場所吸引。兩三點,人們花花綠綠地出出進進,的哥,帶著大金鍊子的社會人,文身青年,帶著女伴的搖滾青年,失意的人,癱倒在一片綠色瓶子裡的酒鬼,組成一幅生動的南城夜宴圖。

人聲鼎沸時,必是深夜。我戰戰兢兢地走過這群人,來到取面窗口,透過那個不大的窗戶向裡望去,幾個西北小夥子熟練地揉捏著滑鼠大小的麵團,他們抻面時瀟灑得像音樂節上的搖滾明星,屋內的蒸汽讓他們敞開了廚師服的懷襟,露出一些結實的肌肉。

吃拉麵懂得選擇寬窄,是麵館裡的上流人士,特別是在「屠大碗」吃麵,選對一碗寬窄適合自己的麵條,拉麵的小哥也會高看你一眼。

扁面分大寬、中寬或韭葉,從6釐米到3釐米遞減,寬面嚼頭好,也難入味。牙口好的小年輕喜歡挑戰,他們是這種麵條的擁躉,說來這面也會帶點硬芯兒,和義大利人追求的口感無差。

圓面分為二、三細,細面和毛細,橫截面直徑從3毫米降至0.5毫米,二細最筋道,也是這裡的標準粗度,線繩一般的毛細在湯中泡軟後,變得如老人和孩童偏愛的面線糊。如果不提需求,拉麵師傅會主動給你端上一碗標準的二細,順便打量一下你是不是懂面的人。

與別處蘭拉不同的是這裡的清湯,鹹鹼度和小茴香等香料的比例獨特,只要在湯水溫度降到室溫之前吃完,這個濃度剛好可以緩慢地泡發堅硬的鹼水面。我曾親眼看見一個久居北京的蘭州男孩吃完面淚流滿面思鄉的窘相。

如果只匆匆點了碗拉麵,便錯過了這裡的另一張王牌——涼菜。香乾、花生、蘿蔔皮、芹菜等等混合「沙拉」,最可口的十餘種小菜幾乎都被廚師開發了出來,可店家每次只提供8種選項,如果碰巧遇到10種或是更多,食客會像撞大運一樣為其瘋狂。

初到麵館時,自選三拼涼菜的單盤售價是6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今年的10元。服務生小妹像是不滿這個調控一樣,只會不斷地往上疊加,直到客人說「好了好了,端不了了」,才會罷手,常見有新手手捧涼菜走回座位時,菜塊豆粒稀裡譁啦掉一地。

2011年6月23日,北京下了一場罕見的暴雨,據說當年好多臨街的餐廳都在忙著排水,因為大量雨水衝進了餐廳,右安門拉麵也不例外,大水順著三節臺階爬進飯館,後來網上流傳著一張照片,沒膝的大水中間,十幾位固執的客人蹲在椅子上,吞面喝酒,那是「右拉」鼎盛時期的寫照。

後來,右安門拉麵搬進了旁邊的底商,裝修了快一年的時間,透過精緻的裝修、舒適的卡座、冷菜和肉串低溫櫃,能感到一絲文明的徵兆。等了一年饞瘋了的客人,不斷擠進新店,讓點餐的夥計不得不倒班,才能紓解耳邊此起彼伏的「加肉!」「兩碗!」之類的叫喊聲。

關於這排名第四的麵館,我一直猶豫不決。

心目中的第四名西直門橋頭拉麵早已不復存在,而新興的「老張」似乎還沒混成北京面界老炮兒。就像電影裡講的,成為老炮兒都得有個標準,要麼麵館常有名流出入,要麼經歷過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事。

西直門橋頭拉麵人稱「西拉」,它曾坐落於西直門橋的東側,兩間屋子不到40平方米,擺了十幾張臺子,出入這裡的大多是計程車司機和來打牙祭的夜貓子,他們大多是吃過晚飯的,拉麵不過是夜生活的一場助興而已。

這很像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把麵條歸於點心類,也像周作人在《南北的點心》裡提出的,麵條只是零嘴。

對於麵條,清代文人李漁有點「兩面派」,他待客用雞、魚、蝦幹和乾料蔬菜做成八珍面,而自己日常只吃醬、醋烹佐的五香面。

在西拉,吃麵向來平等,因為印在牆上的菜牌選項有限,10元一碗的拉麵,讓食客沒有一絲階級區分。無論是誰,坐在那裡大口吃麵時,都會在咀嚼「碳水」時產生一種富足之感。

不過,悲情也發生在一瞬間。5年前的某個夏夜,這裡聚集了很多往日的食客,他們來到這裡不只是想吃一碗拉麵,更像是對近10年沒有打烊的夜生活告別。老闆仍舊面不改色地端著面,收著錢,他似乎也無法體會,那些深夜吃麵的人,終究是怎樣一種情懷。

不過沒多久,西直門老拉麵館又回來了,就在遠處的商鋪裡,菜價幾乎沒改,環境變了一些,吃食也不再和腸胃敏感的人對立,客流不算少,卻很難再吃出昔日髒館子的味道來了。

老張,算是網紅拉麵裡的新勢力,它位於朝北大悅城以南,據說每逢11點,老張一家才懶洋洋地打開店門,而那時人群早已排成長隊,常見的是一排豪車停在門口,數十個穿著限量款潮牌的年輕人恭敬地站成一排。

那裡的肉丸子常常脫銷,面算不得爽口,吃上一口,便感到一股毫無章法的味道,想必有人貪圖它的便宜,也許還因為它是那裡唯一一家在深夜冒出溫熱的館子。

相關焦點

  • 北京:「東方宮」牛肉拉麵請律師打「李鬼」
    張儒向記者表示,「這一行門檻不高,但是賺錢難。你說挨這麼近開好幾家店,這生意還怎麼做?」  「東方宮」請律師打「李鬼」  兩年前才打入北京市場的「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兩年之間「跑馬圈地」,目前已經在北京開張了110家門店。
  • 美食專家:如何評價牛肉拉麵裡牛肉很少的現象呢?
    牛肉拉麵主要有蘭州牛肉拉麵和西部馬蘭牛肉拉麵,這都是我愛吃的。對於大家比較糾結的牛肉麵裡面牛肉少的問題,我作為一個小編也說兩句。牛肉拉麵曾經是我25年前認為最好吃的拉麵之一,那時候在我們醫院附近就有5塊錢的蘭州牛肉麵賣,主要是肉還是整片的,大約5釐米大小的五六片,而且湯鮮面細還筋道,尤其是肉湯的味道比較濃鬱。
  • 「蘭州牛肉拉麵」突然成商標,4萬家同名拉麵館要哭著改名?
    近日,北京知產法院一審宣判,「蘭州牛肉拉麵」是註冊商標!此消息一出,全國4萬多家蘭州牛肉拉麵館齊齊發抖:以後「蘭州牛肉拉麵」這一店名我們都不能用了麼,是不是明天就要開始張羅著改名?其實不然,「蘭州牛肉拉麵」的商標是由獨特的圖案和文字拼音組合而成的,其中的中文和拼音並不具有專用權,商家單獨使用「蘭州牛肉拉麵」這六個漢字或拼音,完全不會構成侵權行為。
  • 蘭州牛肉拉麵多賺錢?北京一家小店年入近200萬
    蘭州牛肉拉麵多賺錢?北京一家小店年入近200萬 原標題:   未來網北京3月9日(記者 謝青 實習記者 劉文靜)「青海的拉麵和蘭州的拉麵有什麼區別?」
  • 蘭州牛肉拉麵哪家好吃?鼎氏牛大蘭州牛肉拉麵飄香十裡
    說到蘭州,腦海裡出現的一定是「蘭州拉麵」,似乎,蘭州拉麵已經成為了蘭州的一個代名詞了。來到蘭州你會發現,蘭州的大街小巷遍布著大大小小的牛肉麵館,在每一個清晨,不論是晴天還是雨天,牛肉麵店總是最熱鬧的地方。蘭州牛肉拉麵要說做的最好吃的是哪家,小編不得不提的一家就是「鼎氏牛大蘭州牛肉拉麵」。為什麼要推薦他家的面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 蘭州拉麵金大碗牛肉麵
    中午路過一小區,見到一門面上醒目的六個紅色大字,金大碗牛肉麵。進店一看原來是蘭州拉麵,蘭州拉麵,哨子以牛肉為多,有些門店牌子上寫的是蘭州牛肉拉麵。拒說蘭州拉麵,老闆原來是回民,不吃豬肉,以牛肉為哨子,面是以拉麵為主,後帶了幾個徒弟,徒弟出師後,自立門戶,開了麵館,由於生意好,吃麵的人也多,有些客人,不吃牛肉,要吃豬肉,還有的要吃素哨子,有的要吃扞面,有的要吃扯麵,顧客是上帝呀,要滿足上帝的要求,所以就不完全是牛肉哨子拉麵了。金大碗牛肉麵,加盟店,國際連鎖。
  • 今年甘肅繼續加大蘭州牛肉拉麵職業技能扶貧培訓
    6月15日下午,和路謹一起來自全省貧困地區的100名學員,參加了「甘肅省2020年蘭州牛肉拉麵職業技能扶貧培訓班」開班儀式。甘肅興隴蘭州牛肉拉麵職業培訓學校的學員正在練習拉麵技術。蘭州牛肉拉麵作為甘肅特色餐飲,傳承久遠、品味獨特、群眾喜愛、市場認可,經百年發展,已具有一定產業規模,品牌影響巨大,成為我省在國內外的一塊「金字招牌」,並且正在逐步成為中國飲食行業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大產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約有4000多家蘭州牛肉拉麵店,年營業額約120億元,從業人員約4萬多人。蘭州牛肉拉麵在國內開店約5萬家,遍布全國各個省份。
  • 鄭州牛肉拉麵TOP10出爐
    緯五路【楊記拉麵】總店,麵條筋道,湯好喝,一碗下去基本上也吃不下別的了,不過小編一般都是2個人點一碗,吃完還能來點兒肉串腰子啥的,最後喝碗湯,舒服。 農業路正光街【本穆青海牛肉拉麵】,一般都上正常粗細的面,如果喜歡特別細的,可以交代一聲,拉麵勁道,湯美,愛吃肉的點個精品牛肉麵,上面有大片的牛肉,不過他家的牛肉完全值得多點一份,稱重賣的,想吃多少切多少
  • 在蘭州吃牛肉拉麵
    入住酒店後,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吃蘭州拉麵去。 外出旅行,到一個地方當然是看風景,品美食。記得一次去北京旅行,專門去一家炸麵館去吃炸醬麵,兒子說味道一般。牆上有介紹蘭州牛肉拉麵的宣傳畫板,介紹拉麵的來歷和風味特點。品種價格一欄裡,有不加肉的拉麵8元,加肉的16元,如果是套餐,是25元。面是單獨下好的,肉放在一個小碗裡,自己取,另外還有雞蛋、小菜,2元一份。我要了一份牛肉麵,2元一份小菜。
  • 這才是蘭州牛肉拉麵的正確吃法,不知道的都虧了
    北京一碗蘭州牛肉拉麵,一般的價格是13元左右,無論是東方宮的還是其它連鎖,價格和品質都差不多。這個是我在一家蘭州拉麵館點的拉麵,圓圈內是牛肉。我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吃蘭州牛肉拉麵,一定先挑肉吃,一定先挑肉吃,一定先挑肉吃!
  • 為什麼蘭州牛肉拉麵和沙縣小吃飄香中國?
    王鈺迪攝「小吃」不「小」,個體經濟「聚」起來就強大1988年,一對從甘肅來到北京的年輕夫婦,在宣武區北線閣租下幾平方米的門面房,憑藉從父親手上傳承的牛肉拉麵手藝和3000元,辦起清真牛肉拉麵鋪。這對夫婦就是西部馬華餐飲集團的創始人馬華夫婦。
  • 蘭州牛肉拉麵中吃出「綠光牛肉」,顧客想換竟遭老闆懟,不識貨
    導語:蘭州牛肉拉麵中吃出「綠光牛肉」,顧客想換竟遭老闆懟,不識貨麵條是一種常見的美食,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喜歡吃麵條的人特別多,而且全國各地都有本地的特色麵條,如果你想吃遍全國不同的麵條,估計要吃一個月。
  • 「蘭州牛肉拉麵」開創品牌之路
    從飲食到產業  不久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發布了關於撤銷「蘭州牛肉拉麵」商標無效宣告請求裁定,這份判決書撤銷了2017年11月3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對「蘭州牛肉拉麵」商標無效宣告請求裁定。
  • 蘭州牛肉拉麵產業孵化園啟動
    蘭州牛肉拉麵在百年發展歷程中,不斷傳承創新拉麵技術、湯料烹飪工藝,形成了「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特色,也衍生出了各色蘭州牛肉拉麵品牌,深受國內外大眾的喜愛。但是,蘭州牛肉拉麵多年的發展多以小作坊式經營,自成一體,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沒有形成產業化發展,散而不強。
  • 蘭州牛肉拉麵創始人後代回河南
    《河南商報》「味道河南」刊發《蘭州牛肉拉麵源自博愛小吃》的新聞後,便不斷在河南、甘肅兩地引起「地震」,並引起了焦作市以及博愛縣當地政府的高度關注。日前,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政府在當地召開「蘭州拉麵歷史淵源與博愛飲食文化傳承座談會」,蘭州牛肉拉麵創始人第六代孫陳九如攜家傳秘方與河南商報記者受邀出席了本次座談會。
  • 蘭州牛肉拉麵VS日式拉麵,捫心自問,你更想吃哪一款拉麵
    這就不得不讓人想到咱們大中華的各種麵食,咱大中華有很多名聲在外的麵條,全國那麼多個省市,每個省市基本都有自己這個省市的代表麵條,譬如杭州的片兒川、武漢的熱乾麵、陝西的臊子麵和油潑麵、福建的沙茶麵、山西的刀削麵、蘭州的牛肉拉麵……今天咱們要比較的是蘭州的牛肉拉麵和日式拉麵,蘭州牛肉拉麵VS日式拉麵,捫心自問你更想吃哪一款拉麵呢?
  • 北京的蘭州牛肉拉麵,味道是不錯,就是價格有點略貴
    這三種美食是大家吃來吃去都吃不膩的,最吃不膩的當然就是蘭州拉麵,喜歡吃麵食的朋友都知道蘭州拉麵的味道特別好吃,湯也是很不錯的,幾乎所有的面都是手工面特別好吃,但是要吃到做的比較香比較好的蘭州拉麵是比較難的
  • 牛街的記憶 之七———「牛肉拉麵」
    說起牛肉拉麵來,我可是有著優先的發言權。早在十年甚至二十多年前,中民大廈的牛肉拉麵就在牛街西邊的白廣路那條街火火地暢銷著。我知道,每位來店用餐的客人,首先都要品嘗一碗牛肉拉麵。這裡的牛肉拉麵二十多年來一直享譽在北京的南城。
  • 牛肉拉麵
    蘭州最有名的小吃莫過於牛肉拉麵,到蘭州旅遊一定要去嘗一嘗。蘭州牛肉麵的最大秘密在於湯,自本世紀初馬保子做出第一碗牛肉麵至今,這湯的配方是代代相傳,秘而不宣。所謂清湯並非開水混鹽,而是幾十種佐料與牛肉原湯配製而成,也許您不相信,這其中唯獨沒有大香!正如武功,它的至高境界就是返璞歸真,這""清""自然淳厚無比。
  • 世界上最長的面,蘭州牛肉拉麵的故事!
    蘭州牛肉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1999年,蘭州牛肉拉麵和北京全聚德烤鴨、天津狗不理包子被國家確定為中式三大快餐試點推廣品種。蘭州牛肉拉麵由此晉升為「中華第一面」。2010年5月,國家商標局通過「蘭州牛肉拉麵」的註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