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地環保!推動生態墓園融入城市景觀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隨著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和公墓用地資源緊張的矛盾,以及傳統殯葬方式、祭掃形式帶來的環境壓力,我國開始大力推廣生態安葬。

  2016年,民政部等九部委發布《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推行不佔或少佔土地的生態化骨灰安葬方式。要求城鎮公益性公墓提供樹葬、撒散、骨灰存放、小型墓等多樣化節地生態安葬方式。

  在政府大力推廣和財政補貼下,節地生態葬數量逐步攀升。與此同時,人民群眾也開始對生態葬的供給和品質提出更高要求。

  但是在中國,傳統公墓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恐怖陰森的,除了清明節等祭祀節日,鮮少有人主動前往。這就導致了一旦有公墓經營,周邊區域地價普遍較低、經濟活動低迷的尷尬局面。而對於公墓經營企業來說,難以宣傳不好獲客,行業「天花板」低。如何破局,這是令整個行業頭疼不已的問題。

  殯葬行業專家、泰康健投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紀念園執行官陳平很快就發現了根本性的原因:國內墓園缺少讓人駐足的內容。於是他決定,要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改變這個行業的面貌。

  顛覆,從泰康收購的第一個陵園廣東惠州羅浮淨土人文紀念園開始。園區裡有一處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千年寺院,泰康歷經2年擴建、打造,通過各種途徑挖掘歷史沿革,為羅浮淨土賦予更多的歷史文化內涵。緊接著,中國首家生命學院、主題5D影院、嶺南生命文化博物館也先後推出。至此,羅浮淨土的文化旅遊連點成線,脈絡形成。羅浮淨土推出後,廣受群眾好評。

  有了羅浮淨土的成功,「旅遊+紀念園」的模式就更加堅定了,這一模式被更高效地應用在了北京、湖北等地的項目中。可以說,泰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為解決老舊傳統公墓鄰避效應、帶動周邊經濟帶來了轉機。

  在公墓1.0時代向2.0版本進階之時,「把公墓變公園」的理念逐漸在殯葬業中廣泛實踐,大部分陵園都開始往園林化、藝術化的方向發展,以泰康模式模式打造的生態墓園,不僅有效破解了行業經營難題,還進一步緩解了用地和環境壓力。

  陳平表示,泰康的生態墓園模式恰好可以契合這一行業發展趨勢,助力我國殯葬業改革,實現政府、企業、群眾多方共贏。他總結說,這種模式就是以地域文化特色為核心,通過巧妙的規劃設計,將原有墓區進行美化遮蔽,使旅遊景觀帶和墓地在區域上近在咫尺卻又在空間上巧妙分隔,輔以文化教育互動場所,打造旅遊文化產業,助力當地經濟增長。

  不過長遠來看,殯葬改革的關鍵還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理念。陳平認為,這涉及到文化認知問題,要把殯葬和生命文化相結合,做好死亡教育,引導人們從更新的角度來看待人的生與死。

(責任編輯:梓莘)

相關焦點

  • 2020年節地生態安葬比例將達50%
    自然葬是本市綠色節地生態安葬的一種典型方式。除此之外,還有骨灰撒海、樹葬、花葬、草坪葬、骨灰格位立體存放等多種綠色節地生態安葬形式,可以不佔或少佔地、少耗資源,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如今,骨灰安葬方式正逐漸從以傳統骨灰碑墓葬為主向綠色節地生態安葬轉變。市民政局表示,到2020年,力爭本市的樹葬、海葬等生態化安葬比例達到年安葬量的50%。
  • 明年北京有墓地的區均建生態墓園 生態安葬率或超50%
    明年北京有墓地區均建一處生態墓園節地生態安葬率已達44%,明年有望突破50%;今年新增5家公墓開展自然葬服務4月2日,京津冀聯合骨灰海葬活動舉行,逝者家屬在拋撒可降解紙花。近年來,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以及政府的推廣宣傳,越來越多人將目光轉向節地生態安葬。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33家經營性墓地均有開設生態葬區或提供生態葬服務。據統計,2017年北京節地生態安葬率已達44%,2020年有望突破50%。此外,今年北京還新增5家公墓開展自然葬服務,目前正在進行節地生態公墓建設驗收。
  • 提供公路生態、環保、景觀、旅遊一攬子解決方案
    為充分發揮公路沿線景觀的旅遊價值,部交科院牽頭組建了交通、景觀、環保等多學科團隊,將景觀生態規劃方法融合公路交通規劃方法,以全島公路旅遊資源保護性評價為基礎,對海南旅遊公路進行謀劃布局。  「為充分挖掘海南省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類型,研究團隊按照海南省公路建設管理特點將旅遊公路分為環島濱海旅遊公路、山地雨林旅遊公路、濱河沿江旅遊公路及其他旅遊公路四種類型,有針對性地制定建設規劃。」
  • 清明節長沙免費提供231個節地生態墓穴
    免費提供231個節地生態墓穴紅網時刻3月30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劉雙)記者從長沙市民政局獲悉,今年清明節長沙將向社會提供231個免費節地生態墓穴(格位),主要包括格位(壁)葬、花葬、集中撒葬等類型,4月5日前可撥打相關墓園對外服務諮詢電話了解詳情
  • 【兩山理論】生態文化篇: 繁榮海洋海島生態文化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兩山理論】生態文化篇: 繁榮海洋海島生態文化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09月29日 17:18: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構建主題鮮明、支撐有效、體系健全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全面推進我區生態化戰略工作,在保護
  • 壁葬將成為今後墓園的主導
    臨近清明,各地的墓地銷售正在緊張的進行中,隨著國家對綠色環保殯葬、節地殯葬的重視,在國家的倡導下,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了,綠色環保葬
  • 陵園樹葬冷熱不均 墓園稱增加墓碑後售賣仍艱難
    ­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宣教處了解到,北京市的生態墓園從去年10月份正式開始試點,各形式的生態墓葬均涉及。由於季節的原因,各墓園樹葬進展不同。其中一個試點墓地是八寶山人民公墓,現在已經形成規模。今年,北京市的各墓地均要跟著示範點開展工作。目前,剛到植樹時間,全市將全面進行。
  • 南京部分公墓遇無地尷尬
    可以說,這裡是整個墓園風景最好,視野最開闊的地方。但是這裡的生態葬,兩年下來,一個都沒有。在普覺寺墓園,每年能賣出去1000多個墓,但生態葬也同樣無人問津。記者了解到,目前僅雨花功德園有38人選擇了不豎碑、不留名、不留墓體的生態葬,他們的骨灰已融入泥土,回歸了大自然。
  • 中華寺公益墓園 一座百姓放心先人安心的佛教園林墓園
    瀋陽中華寺公益墓園一座市級城市公益性公墓,它為推進殯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建設,節約殯葬用地,保護生態環境,改變群眾傳統墓葬觀念,倡導文明節儉喪葬新風尚,同時也為解決我市公益性公墓不足,減輕群眾負擔過重問題,滿足群眾安葬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文科園林:我國景觀及生態環保行業基本處於起步階段
    公司回答表示,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景觀及生態環保行業基本處於起步階段。二十一世紀以來,景觀及生態環保行業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2002年原建設部發布了《關於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為行業的市場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 盤點那些世界知名墓園和紀念性景觀設計案例
    本文轉自ASA建築研習社 ——前言:墓園與紀念性景觀—— 公墓反映了一個地區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色,墓地作為人生旅途的最後歸宿之地,它在埋葬死者的同時,更承擔了一種維繫感情的紐帶,是文化傳承的場所
  • 王爾琪:鮮花立體景觀 城市融入自然
    青島花鳥園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爾琪演講現場中國園林網11月8日消息:11月8日上午,2015中國蘇州·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暨博覽會主旨報告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來自於青島花鳥園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爾琪
  • 高價墓地遇冷 京畿廊坊推綠色環保生態葬
    記者從河北省廊坊市部分墓園了解到,高檔墓地的銷售量與往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選擇中低檔墓地的購買者居多,另外廊坊市正力推花葬、樹葬等綠色環保生態殯葬方式。  中低檔墓相對受歡迎  近日,在廊坊市萬桐園墓園,墓園負責人李興穎告訴記者,墓地的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 城市水系景觀生態設計
    由於水系景觀在生態上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在對其進行景觀設計時,應充分考慮生態方面的設計。景觀設計師需要在思想中樹立生態的觀念,從而在對城市溼地系統的景觀設計中,做到美學與生態兼顧,使自然與人類生活環境有良好的結合點,使人與自然達到和諧。自然溼地生態系統對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城市規劃中對水系景觀進行生態設計,能充分發揮其生態和社會效應。
  • 中華寺公益墓園 樹文明殯葬新風
    中華寺公益墓園一座市級城市公益性公墓,它為為推進殯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建設,節約殯葬用地,保護生態環境,改變群眾傳統墓葬觀念,倡導文明節儉喪葬新風尚,同時也為解決我市公益性公墓不足,減輕群眾負擔過重問題,滿足群眾安葬需求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示範性作用。
  • 龍泉古園:國有生態墓園穩定保靠服務高端
    龍泉古園是瀋陽難得的公園與墓園相融合的大型國有森林生態式墓園,也是省民政廳、環保廳評定的首批「生態公墓」。它擁有各式以遼海文化為主線的國內獨有人文景觀,是瀋陽地區頗具盛名的國有墓園。2019墓園團購會期間,在龍泉購墓可贈送有機蔬菜卡、體檢卡、隨葬品套餐,墓園還推出22項便民服務。
  • 生態鹽田環保賦能!鹽田區表彰10位「環保達人」
    2020年12月16日,鹽田區第五屆「環保達人」評選活動頒獎儀式在鹽田會堂舉行,10位「環保達人」及10名「環保衛士」獲表彰。據悉,為充分體現「碳幣」對生態文明行為的量化、激勵及惠民作用,本次評選活動特別融入「碳幣」元素,參與活動的選手均可獲得一定數量「碳幣」獎勵。
  • 宿州多點發力加速融入長三角生態環境保護「朋友圈」
    ,加強生態空間共保,推動環境協同治理,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多措並舉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用實實在在的成果融入長三角。強能力,加快推進環境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融入長三角生態環境一體化管理新體系。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
  • 劉宏、鄧豔娟: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如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黨中央作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決策,給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帶來了最重大、最直接、最實惠的歷史機遇。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一定要牢牢抓住這個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為湖南整體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發揮「橋頭堡」作用。
  • 湖光山色映射公園生態環保科技人文之美
    【新聞縱深】龍頭寺公園:展示現代科技生態環保人文之美 科技點亮未來,科技讓現代生活更美好。報名參加2017尋找重慶最美公園活動的渝北龍頭寺公園,就是一座定位為以科技、生態、環保為主題的大型綜合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