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世界知名墓園和紀念性景觀設計案例

2020-12-12 騰訊網

本文轉自ASA建築研習社

——前言:墓園與紀念性景觀——

公墓反映了一個地區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色,墓地作為人生旅途的最後歸宿之地,它在埋葬死者的同時,更承擔了一種維繫感情的紐帶,是文化傳承的場所,公墓還有緬懷和紀念的功用,因為不論是盛名在外的名人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都值得被後人銘記。

紀念性景觀是一個城市歷史的見證、文化的體現,是城市居民「群體記憶」的物化。

當人們走入它,感受到的是對死亡的思考,對生命的渴望,對歷史的尊重和對文化的傳承。

這些建築景觀類型的項目,在空間的營造上往往靈活運用各種景觀設計因素,並側重於情感溫度的營造,它是有溫度與靈性的空間,是有思考、情感、精神和社會功能的場所,是一個回憶往事、哀悼、沉思和集會的地方。

作為城市規劃中的一部分,紀念性景觀具有其特殊的意義,並將在無形中為城市做出巨大的貢獻。這就是景觀作為營造紀念性體驗強有力元素的原因,不僅讓使用者感受過去,還會在現在營造出一種切實的體驗。它的內涵與靈性在某種程度上代表的是一段歷史,通過景觀互動性讓人們與這段歷史產生共鳴。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盤點幾個世界上著名的,墓園和紀念性景觀作品吧。

卡洛·斯卡帕設計的布裡昂家族墓園

布裡昂家族墓園設計(Brion Family Cemetery 1969-1978)這是建築大師 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的一個家族墓地的設計。

有人說,現代建築師從本質上講是無根的,因為其無條件地疏遠了自然,疏遠了土地,疏遠了能產生和激發建築本質的東西。而對於斯卡帕來講,本土是他深深依賴和眷戀的。他認為,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有歷史感。許多建築師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建築歷史的縱軸上表現出與前人呼應、讓後人感動的力量。

他的學生勞斯在斯卡帕的專集中這樣寫道:「卡洛·斯卡帕是運用光線的大師,是細部的大師和材料的鑑賞家,從本質上來說,他並不是一位純粹的建築師,而是一位藝術家,是一位有著建築房屋衝動的藝術家。」對於墓地的設計手法,本次就不做介紹,原因是,對斯卡帕作品的解讀有太多太多。還是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到實地去看一下,自己去感受。

臺灣宜蘭縣立櫻花陵園

以地景之觀念處理公共陵墓園區之規劃及設計,不僅對地貌環境保育有所貢獻,在建築空間上亦表現出豐富的人文景觀及其對人及土地的關,形成獨特的地景美學。

上山的途中先經過的這部分是由「高野景觀」設計的階梯式景觀墓區

D區個人式納骨廊,依山而建,造型與山勢融為一體

櫻花陵園是臺灣唯一的墓園露營區,山上可以一覽整個蘭陽平原,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太平洋中間的龜山島。等到櫻花開滿陵園,這裡的景色會更加美輪美奐。

墓區道路蜿蜒有趣,景觀視野開闊

材料多選用當地石材,與自然貼近

屋頂舒展柔和,與太平洋的長浪相互呼應

空間呈半開放式,空氣可以自由穿梭流動

納骨廊看似自由的分布,滿足對不同風水方位的需求

園區分布著不少這樣的觀景休息平臺

依山勢漫步的過程中,不斷透過縫隙遠眺風景

納骨廊隔間與隔間之間的空隙,有的設置了洗手臺

宜蘭多雨,難得遇上雨後天晴

陽光下人與靈魂可以平等地交流,寧靜追思

控制建築高度,不至於對山勢破壞太大

很容易被忽略的橋

弧面造型,材質展現著混凝土粗狂的質感,保留著澆築模板的印記

走到最下面是個溪谷,往上看扭曲的造型張力十足

林瓔 越戰紀念碑

1980年的冬天,耶魯大學。一名建築系大二的女學生,為了完成一項本科課程的討論,她用600字的篇幅構思了一個位於華盛頓的越戰老兵的紀念碑,實際上當時這個項目並不存在。

隨後,美國政府開始了這個紀念碑在全國範圍的競賽,鬼使神差地,她把她撰寫的這600字的描述加上自己畫的一些草圖寄出去了。

這個紀念碑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兩片光滑的黑色的花崗巖切開地面,仿佛一道大地的傷痕。紀念碑上按時間順序刻上了為越戰獻出生命的男男女女,在兩片花崗巖的最高點,1959年和1973年(越戰開始與結束的年份)「相遇」了,圍成了這場戰爭的時間環。

借景是中國古典園林裡老生長談的一種極具創意的造景方式,而在林瓔的設計裡紀念碑一端對著的是林肯紀念堂,另一端是華盛頓紀念碑(方尖塔)。低矮、平實的越戰紀念碑與高聳、孤立的華盛頓紀念碑產生了必然的時空聯繫。

1982年在施工現場

這個設計是如此的讓人震驚,它缺乏許多戰爭紀念碑的傳統元素,譬如愛國文字和英雄雕像,旗竿和裝飾性雕塑。設計者的亞裔身份也是一個敏感問題。在1982年紀念碑揭幕儀式,人們甚至都沒提到她的名字。最後迫於公眾壓力,決定將她的設計和第二名的設計一起在華盛頓特區建造,但落成後,第二名的設計只是三名越戰士兵的塑像,無人問津。

但是這個紀念碑卻是許多退伍軍人的精神歸宿。一位退伍士兵說:「這是一個我能靜靜地悼唁我的朋友的安靜的地方。那是我所希望做的。」

倫敦海德公園內的黛安娜王妃紀念泉

櫻花陵園開放的景觀環境,有著屬於每個人的開闊風景,追思的同時登高望遠,讓生者靜下心來看見生命的自然純粹,隨著自然四季更替,了解生命的本質意義。

由Gustafson Porter事務所設計的黛安娜王妃紀念泉,於英國王妃黛安娜辭世7周年之際建成,該噴泉也成為倫敦最熱門的旅遊景點。

其設計理念基於黛安娜王妃生前的愛好與事跡,以「Reaching out-Letting in」為概念,設計了一個順應場地坡度的、在樹林中落腳的淺色景觀閉環流泉。整個景觀水路經歷跌水、小瀑布、渦流、靜止等多種狀態,反映了黛安娜王妃跌宕起伏的一生。

這條由545塊巨大的花崗巖石材砌築的、長達210m的橢圓形水渠,線形飄逸動蕩。水流從水渠南端的最高點噴出,然後分成兩股,流向不同的方向,在中途還有補水。水渠東部的水流通過池底表面凹凸不平的巖面,奔流跳躍;而噴泉西部的水流則寧靜平穩,兩股水流最終匯集於水渠低處稍寬闊的水面之中。不同的水流形態、不同的水速、不同的水聲,正是黛安娜王妃表現出的多樣的個性。

泉水多數是一層水膜,最深處不過1英尺(約30cm),石材的表面都經過防滑處理,目的是希望遊人能進入噴泉之中,特別是孩子們能在水渠中嬉戲。噴泉的周圍是開闊的草地,以便容納儘可能多的遊人。

渠中每一塊石材的形狀和尺寸都不一樣,石料用計算機技術切割而成。白色的水渠石條帶在大地藝術般起伏的綠色草地上蜿蜒,充滿生機和雕塑感。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萊克伍德公墓陵園景觀設計

2013ASLA專業獎傑出獎。由 Halvorson Design Partnership設計.

萊克伍德公墓始建於1871年,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式的「草坪規劃」墓地。在這裡,大片大片寬闊的草坪上處處點綴著一些精緻的紀念碑,碑的四周被樹木和大而寧靜的湖泊所圍繞。這種風格是19世紀50年代由辛辛那提的春天的樹林陵園首創的。而萊克伍德公墓正是這一經典墓地類型現存的最純淨的範例。

認識到了這個景觀的價值和重要性之後,萊克伍德公墓的託管人於2002年委託一個由景觀建築師為首的團隊製作了一份《歷史景觀報告》和一份全面的《景觀總體規劃》。他們的目的是要明確這個墓地最重要的特徵,為墓地未來的管理和發展提供指導。全國範圍內的歷史性墓地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不損害國人深愛的景觀的價值的同時使之帶來持續的收入。

通過與客戶緊密溝通合作,園林建築師對建築師的選擇過程給予了建議,並作為設計團隊的成員參與,從前期設計一直到項目完工。這一過程的結果是產生了一個有深遠意義的整體建築和景觀設計方案,這個方案徹底改變了一個惡化的、「沉沒」的空間,從而創造出了一個詩意般的現代化景觀,在一個充滿意義的環境中為人們提供了慰藉和美麗。一個新的陵園和接待中心被融進了空間中現存的斜坡上。沿著街道這個建築群大部分漸漸淡出視線,只有5500平方英尺的花崗巖亭子在保存完好的橡樹樣品中間映入視線。

美國9/11紀念廣場

9/11紀念廣場,設計師以「倒影缺失」的概念,讓人強烈地感受到「失去」的感覺。兩個下沉式

空間,象徵了兩座大樓留下的倒影,也可以理解為兩座大樓曾經存在過的印記。

將原來雙子塔的位置上設立了龐大的瀑布,四周被樹陣所包圍,用湍流不息的水流、蔥鬱的森林廣場去紀念紐約世貿中心曾經的繁榮和對逝者的緬懷。

彼得庫克景觀設計事務所用簡單的綠色設計構建了一個生態的,多結構的紀念地:綠色屋頂下面有地鐵車站,停車場,設備間等等。

廣場的一排排橡樹,體現了季節的更替變化。

水池細節圖和樹陣鋪裝圖

紀念廣場就是一個巨大的綠色生態屋頂廣場,

充分利用雨水去灌溉植被。

夜晚用鐳射雷射射原世貿中心雙子塔的建築。

-END-

相關焦點

  • 全球10個經典紀念性景觀設計
    關於紀念性空間,或許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1 美國科羅拉多州 · 萊克伍德公墓陵園 景觀設計:Halvorson Design Partnership
  • 【HNAD讀圖】清明時節雨紛紛-世界知名陵墓建築及紀念性景觀設計賞析
    該項目旨在設計一個新的到達大廳為該處綜合體的10,000個現存墓地和一個存放150,000個附增骨灰盒的海洋館服務。主入口拾級而上,穿而過四座尖拱中的一座進入陵墓,遊覽者進入到了一個巨大的八角形空間,中心擺放著紀念性的石棺(真正的棺材就在石棺正下方)。另外,除了陵墓功能以外,這座建築還是政府和軍隊的典禮活動場所。
  • 盤點|世界十大知名景觀設計公司
    作為景觀設計公司想知道你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嗎?作為學生、景觀人你想知道有哪些可以學習榜樣嗎?哪一家景觀設計公司是你心中的NO.1呢?全球的設計公司你知道多少家呢?園林景觀行業越來越受到關注,小編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世界上頂尖的十大景觀設計公司吧,供大家參考。
  • [分享]城市景觀失敗設計案例資料下載
    奎爾公園 安東尼奧·高迪在1900年 查看詳情 盤點歷史上有名的15個景觀設計案例 查看詳情
  • 訪世界著名的花園式墓園——德國漢堡奧爾斯多夫墓園
    但在國外,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墓園,被當地人稱為花園式墓園,它在歐洲非常著名,它就是位於德國漢堡的奧爾斯多夫墓園,它打破了傳統陰森的墓園,是會讓人感覺身心放鬆和休閒娛樂的花園式墓園,也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此地遊覽!
  • 銘記歷史、敬畏死亡,24座打動人心的紀念性建築設計……
    座國內外紀念性建築 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 也為了明天更加美好的未來。遺址公園通過極為簡潔的設計手法,營造出具有強烈紀念性的空間環境,忠實記錄了這場災難和逝去的24萬生命,以告慰死難者,供後人憑弔與反思,也給生者以生活的勇氣和希望。
  • [分享]哈佛大學景觀設計案例資料下載
    哈佛大學景觀設計案例專題為您提供哈佛大學景觀設計案例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哈佛大學景觀設計案例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她在美國馬塞諸塞州的劍橋和英國倫敦擁有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她的作品充滿著獨特的藝術氣息,在全球享有盛譽,並且已經贏得眾多的國際設計大獎。
  • 【設計案例】校園景觀設計技巧,以後做校園設計就不會發愁了!
    看到下面的校園設計案例心裡想的卻是「時間倒流」 校園景觀之所以區別與其他景觀,我覺得關鍵在於其交通集散功能、讀書休閒功能和象徵意義功能。景觀設計本質不在於形式,因此絕不能說校園景觀就應該是自然式或規則式,或簡單的就用直線與曲線來代替。
  • 世界知名藝術大師設計的水晶作品亮相2019「藝術北京」
    烈威的水晶作品「石頭記-四界」鍾欣攝中新網北京5月1日電 (記者 應妮)萊儷藝術攜手世界知名藝術大師艾瑞克·烈威(ArikLevy)等人合作的藝術品系列,亮相此間的2019年度藝術盛典「藝術北京」。現年56歲的藝術大師艾瑞克·烈威生於以色列,1986年特拉維夫的首次團體展覽後,他由是在歐洲奠定個人地位,並在巴黎建立了自己的藝術和設計工作室。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如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同時也有在公共空間的永久陳列。他目前正在為莫斯科的冬宮現當代博物館創作一件具有紀念性的作品,將於2019年年底在博物館展出。
  • 解析:下沉景觀設計四大景觀設計原則及精彩案例
    另外,下沉空間設計也可以改善空間環境和舒適度。 不同高度水面與跌水還有那地面和牆面以及屋頂都存在的綠化,這裡宛然一個水與綠的三維劇場。輕垂的柳枝成為天然的屏障,保護泳池隱私。天然石材和天然木材是硬質景觀的主材,它們被精心運用而具有豐富的細節,為用戶提供了一個質樸同時品質的戶外空間
  • 世界最美墓園——臺灣金寶山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以千佛石窟的雕塑聞名,是國內外許多機構團體考察的重要墓園之一,已故藝人鄧麗君女士便是長眠於此——鄧麗君墓園(筠園)。金寶山墓園的地理位置優越,金寶山寶塔大門面對大海,順山勢而下,依山而建自然風光美麗。園區設有露天座椅,可以觀賞大海的美麗景色,文化廣場提供民眾談天說地和合家歡樂的角落。是我國臺灣地區首創藝術景觀墓園。
  • 咖啡廳室外景觀案例調研分析_2020年咖啡廳室外景觀案例調研分析...
    咖啡廳室外景觀案例調研分析專題為您提供咖啡廳室外景觀案例調研分析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咖啡廳室外景觀案例調研分析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景觀筆記127】一趟精神之旅——瑞典斯德哥爾摩森林墓地Skogs...
    我們繼續梳理世界範圍的經典紀念景觀,如果在世界範圍內的紀念景觀中,如果讓小螞哥選出一個印象最深刻,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定是今天我們要說的瑞典斯德哥爾摩森林墓地。沒有之一! 在1923年到1940年之間教堂和服務設施又陸續加了進去。 建築師對自然景觀的使用創造了一個非凡的寧靜美麗的環境,這對世界各地的墓地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Asplund和Lewerentz的研究來源不是「高級」建築或景觀設計,而是古代和中世紀北歐墓葬原型。
  • 盤點魔獸世界遊戲歷史上那些知名的薩滿
    盤點魔獸世界遊戲歷史上那些知名的薩滿 發布時間:15-07-14 05:58 來源:網絡 作者:
  • 公園景觀設計案例-哈爾濱體育公園景觀賞析
    【哈爾濱體育公園景觀設計案例賞析】一、哈爾濱體育公園景觀主題:「城市的活力源 」——躍動的生活,健康的時代引入「能量流」的景觀概念,將體育公園比作為整個區域的「活力源」,人們在公園內通過健身鍛鍊不斷的補充著自身的能量,而充滿了能量的人們
  • 五大著名濱水景觀設計案例
    濱水景觀一般指在城市中同海、湖、江、河等水域瀕臨的陸地建設而成的具有較強觀賞性和使用功能的一種城市公共綠地的邊緣地帶。營造濱水城市景觀,即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把人工建造的環境和當地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增強人與自然的可達性和親密性,使自然開放空間對於城市、環境的調節作用越來越重要,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下面這5個世界著名的濱水景觀案例,熱愛設計的你不能錯過。
  • 建築學家何鏡堂解讀災區紀念性建築設計思路
    新華網廣州5月11日電 (記者詹奕嘉)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來臨之際,針對如何在重建過程中紀念這場災難和救災壯舉,記者近日專訪了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何鏡堂。何鏡堂院士是中國建築學界的設計大師,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著名建築的設計者。
  • 圖文:兩蔣五指山墓園案草草決標 明年6月底完工
    中新網11月29日電 臺軍方日前完成了兩蔣移靈奉安案中的墓園招  據臺灣媒體報導,中標的廠商將墓園為雙穴設計,規劃兩蔣與夫人合葬,兩座墓園大小相同。墓座採「外圓內方」處理方式,狀如兩枚串在一起的古代銅錢。墓園入口處豎立高約15米的大型紀念碑,上方設有白色十字架發光體。據了解,蔣家認為這個設計過於華麗,但還是配合臺軍方予以決標,等日後再作修改。  據了解,蔣家後人今年1月向臺當局提出遷葬請求,希望能移靈到五指山軍人公墓。
  • 案例盤點 | 生態修復十大案例
    案例盤點 | 生態修復十大案例 景觀物語 2019-10-15
  • 盤點那些年伊利送給世界名校的禮物
    (原標題:盤點那些年伊利送給世界名校的禮物) 如今,中國越來越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