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無唐人街 新生代移民歷史不長(組圖)

2020-12-12 搜狐網
上世紀20年代,一些中國商人和打工者的合影 供圖/拉爾斯
「香港飯店」今天仍在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香港飯店"的牆上,仍掛著創始人張先生的照片


  新生代移民歷史不長融入當地社會獲認可 力求融合華人無需「小中國」

  「二戰」至今的數十年裡,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大勢所趨,移民德國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目前德國已有15萬華人居住。但在漢堡這個最早發現「中國角」的地方,如今居住著的一萬多華人卻未能重現「小中國」的輝煌,甚至在整個德國都未再建立唐人街?

  「德國沒有移民國家的歷史根基,缺乏形成華人聚居區的基礎。」漢堡中國協會副會長陳求義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目前在德的華人大多為最近二三十年移民過去的,不像荷蘭、英國、法國那樣擁有悠久的移民歷史。

  中國駐漢堡總領館副總領事邢偉平則告訴本報記者,漢堡的一萬多華人極好地融入了當地的主流社會,德國華人對於唐人街並沒有強烈的現實需求。

  典型案例

  新生代移民立志扭轉中餐館形象

  「目前在德的華人中,有很多像我一樣,是最近二三十年間剛過來的新生代移民。」

  當選漢堡中國協會副會長5年的陳求義來德國不到10年,卻已在漢堡擁有一家最受當地人歡迎的時尚餐廳。

  和大多「標準老華僑」的經歷一樣,陳求義一家幾代人也經歷了一輪「連帶移居」。先是爺爺1905年到荷蘭做生意;接著大伯於上世紀50年代過去,開起中餐館;然後是父母於上世紀70年代遷去,也經營餐館。陳求義1985年也跟著哥哥去了荷蘭上學。

  上學的同時,陳求義的哥哥也在當地學餐飲管理,並掌握了葡萄酒釀製的工藝。隨著荷蘭中餐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陳求義的哥哥陳正義發現鄰國德國的中餐業幾乎是空白。

  當時,在德國經營中餐館的多為一些出身貧寒、受教育不多的華僑,他們甚至不會說德語,難以融入主流文化。他們靠低廉的成本經營餐館,用餐環境簡陋、菜品千篇一律,口感粗糙,中餐一時間幾乎成了「廉價快餐」的代名詞。

  陳正義覺得自己應該扭轉中餐在德國人心目中「廉價粗糙」的形象。

  1994年,他在漢堡創辦了「你好」餐廳,自創菜譜,精烹細飪,將中餐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不久後,這家以精緻菜品著稱的中餐館,受到了法國米其林美食權威鑑定機構的推薦,成為北德地區唯一一家獲推薦的餐廳。

  中西風格相結合中餐館火了

  受哥哥的影響,2008年,因工作關係經常往來於漢堡的陳求義也決定涉足漢堡的餐飲業。他和哥哥一起,在漢堡市區繁華地帶盤下一間由英國頂級建築設計師設計的真銅建造的房子,併購進一批比利時名師打造的昂貴燈飾,斥資百萬歐元,傾力打造了這家時尚前衛的「銅房」餐吧。

  開張不久,因烹飪手法獨特、菜色品種繁多,「銅房」在當地聲名鵲起,備受年輕時尚人士推崇,並被北京《美食與美酒》雜誌推選為50家海外最佳餐館之一。

  10月11日,記者來到陳求義親手打造的這家以「現場烹飪」聞名的個性化餐館「銅房」(Copper House),發現餐館內裝修極致考究,雖供應東南亞菜品,服務特色卻極富西式風格。西洋音樂,燭光餐桌,總體上看,「銅房」更像是家兼具酒吧和餐廳功能的西式餐吧。

  現身說法

  求特色不忘融合中餐成「隆重宴席」

  陳求義告訴記者,如今在德華人從事的職業、經商的範圍跨度很廣,德國的華人圈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管是大學教師、律師,還是經營中餐館、旅行社或貿易公司的華商,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

  與此同時,華人的生活習慣上也越來越西化,很好地融入了德國社會。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陳求義的餐館在追求個性和特色的同時,也參考和借鑑了當地的餐飲文化。

  在德國餐飲業,陳求義兄弟可以說入行不久,但發展卻有後來者居上之勢。

  記者問陳求義有沒有什麼訣竅。他說:「哪來什麼訣竅,其實就是融入德國社會,了解當地的文化,了解當地人的所需,這樣餐館提供的服務才會被當地人真正接受。」

  陳求義還介紹說,目前在德國,除「你好」和「銅房」外,還有不少菜品精緻、用餐環境幽雅的中餐館。

  德國中餐擺脫了過去在德國人心目中「廉價粗糙」的形象,逐步向「高品位、高檔次和優品質」的追求上轉變。一些德國人還將高品質的中餐視為「隆重宴席」。

  如今,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在慶祝重大節日和舉辦重要活動時,都喜歡選擇中餐,追求特色,但又「不失隆重」。

  權威解讀

  現實需求不強德國未再建唐人街

  中餐館是德國華人很好地融入當地社會的一個典型案例。中國駐漢堡總領館副總領事邢偉平告訴記者,德國「二戰」後再未出現唐人街,除了沒有形成類似歐美其他地區唐人街的歷史條件外,新生代移民做到了與德國社會的很好融合也使得在德華人對於唐人街並沒有強烈的現實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看,沒有形成唐人街還是華人進一步融入當地社會和文化的有利條件。華人由於沒有聚居在一起,能更積極地去了解移居地的政策和文化,融入周圍環境,並在當地人的監督下守法經營、合理從業。

  這樣,也避免了華人封閉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不願接觸外面的社會,不願融入主流文化,造成許多與當地人的誤解,導致一些問題和衝突凸顯出來。

  邢偉平還介紹說,德國政府的相關政策也越來越支持外來移民融入當地社會,並鼓勵外來族裔學德語、融入主流文化。同時,德國政府還鼓勵外來族裔保留自己的本族文化。目前在德國,有許多華人華僑開辦的中文學校,這些學校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版文並攝/記者李莎

  興盛期聚集2000華商「二戰」前遭迫害消失 香港飯店「獨撐」德國唐人街

  去過德國的中國人大多都會感到奇怪:在擁有15萬華人的德國,卻找不到一條唐人街。多年以來在歐美地區普遍盛行的唐人街,為何卻在德國「無影無蹤」?

  「德國曾有過唐人街,漢堡就出現過最早的『小中國』區」。近百年前,這裡曾因2000多名華人聚居,被稱為漢堡的「小中國」。日前,在赴漢堡參加由德國外交部發起的「德中同行」後續活動——「2011年發現之旅」期間,本報記者從德國歷史學家處得知這個頗感意外的發現,並與德國同行一起探尋這條消失了的唐人街。

  實地尋訪

  「中國角」紀念牌印刻華商形象

  「德國並非沒有唐人街,實際上,最早的唐人街近百年前就在漢堡出現過。」10月8日,德國知名歷史學家、漢堡當代歷史研究中心研究員拉爾斯-阿梅達帶領記者,來到漢堡市區繁華地帶St.Pauli 區的「Schmuck」街。

  拉爾斯告訴記者,這裡便是20世紀初中國人聚居的地區,也是迄今為止在德國發現的最早的「唐人街」,當時那裡被稱為「小中國」區。

  拉爾斯曾在美國華盛頓德國歷史研究所工作,負責「小中國在漢堡」的研究項目。期間,他發現並收集了大量有關漢堡「唐人街」的歷史資料,包括華人的老照片。

  在漢堡乘坐S1、S2、S3地鐵,都能到Reeperbahn站,出站後再走過一個街區,只需5分鐘,就是Schmuck街。

  記者發現,這條「Schmuck」街雖地處市區繁華地帶,卻不喧鬧,商鋪不多;街道一旁樹木蔥蘢,另一旁是一座牆漆顏色鮮豔、藝術氣息濃厚的劇場,讓這條街看起來更像是從鬧市區另闢出來的幽徑。

  劇場對面,一座籃球訓練場的外圍鐵絲網上,立著一塊黑漆漆的、記錄著唐人街歷史的陳舊紀念牌,上面寫著:

  這裡曾是「中國角」的舊址。中國人曾在德國蒸汽船上當廚師、做機械工,來到漢堡港,他們在Schmuck街上安家,開餐館、開商店、辦旅館……1944年5月13日早上,納粹以中國人在英國軍艦上做事為藉口,指責中國人為間諜,遂將這裡的160名中國人關押入威廉斯堡的集中營……

  紀念牌上還印有一幅中國男子的畫像,是那個年代海外華商的典型形象:身穿西服,頸系領帶,梳著整齊的中分頭,左手叉腰,一臉躊躇滿志的神情。

  歷史巨變

  2000多華商聚集成就「小中國」輝煌

  據拉爾斯介紹,19世紀末期,一艘艘滿載著絲綢、瓷器等貨物的歐洲商船從廣東來到漢堡港。船上走下一群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

  他們在海上漂泊了近一年的時間,被囚在船艙底下做工。這些中國人比那些從非洲和美洲來的奴工更任勞任怨,受到了歐洲商隊的「喜愛」。

  20世紀初,從中國回來的歐洲商船漸漸多了起來。商人們開始同意婦女在船上做一些雜工,很多中國船員的妻子也跟著四處漂泊。

  日子久了,有些船員的家屬因為疾病或生小孩,不能再隨船隊出發,就暫住漢堡。他們就結伴搭夥,在「Schmuck」街聚集。

  當1921年中國領事館建立時,「Schmuck」街一帶已居住了2000多名華人。當時的《漢堡晚報》就稱這一帶是個「小中國」。

  捏造「通敵罪」希特勒搜捕華人

  1933年,希特勒上臺。1938年,希特勒開始推行「純淨德國血統」政策,認為「五代都是德國人的才是真正的德國人」。華人的噩夢開始了,他們被逼與德國太太離婚,理由是「會玷汙日耳曼人的血液」。

  1939年前後,「二戰」一觸即發,納粹政權逐步加大對移民的迫害,華人開始逃離。但仍有少數人留守在「Schmuck」街,他們以為納粹抓的只是猶太人。

  不幸的是,這最後一批留守的中國人還是遭到了迫害。1944年5月13日,秘密警察以憑空捏造的「通敵罪」將「Schmuck」街的中國人全部逮捕,投進位於威廉斯堡的「明日集中營」,其中17人因不堪忍受虐待不久後死去。此後,華人大批外逃,德國再也沒有出現過新的唐人街。

  舊址回望

  舞蹈學校裡上演一段段跨國姻緣

  如今的「Schmuck」街上,仍有一些中國人當年的活動舊址,但早已物是人非。街道一旁,坐落著兩棟有著百年歷史的老舊樓房。灰暗的外牆上,傷痕累累。

  拉爾斯介紹說,這兩棟樓原本是連在一起的,但在「二戰」期間,因為遭受炮彈轟炸,樓被一分為二。戰後,人們在舊牆坍塌的地方,重新蓋起新樓,將被炸空的地方填補上。目前,這兩棟樓已被改造成普通居民的住宅樓,一層樓還租用給一些當地人,經營小商鋪。

  此外,「Schmuck」街邊當年還有一所舞蹈學校,許多中國人常到那裡跳舞消遣,與德國姑娘相識相戀,成就了一段段浪漫的跨國姻緣。然而現如今,這條街道已不復存在。

  拉爾斯告訴記者,他在開展相關研究時,曾見到過一位當年與最早一批來到漢堡的中國人結婚的德國女子。她就是在「Schmuck」街邊舞蹈學校與中國商人認識的,嫁給這名中國人後,他們共同開店,還育有幾個孩子。

  不過,好景不長,1938年後,隨著中國移民被納粹迫害,這名德國女子被迫離婚,隻身帶著兒女逃離了漢堡,在國外隱居多年。「二戰」後,女子帶著兒女回到德國,生活悽苦,也很少再向外人提起過往事。

  華商堅守

  香港飯店「孤獨」延續唐人街歷史

  唯有一家名為「香港飯店」的小旅館,至今仍延續著百年前「小中國」區的歷史。這家旅館位於與Schmuck街平行的另一條街上,兩地不過相隔5分鐘的步行路程。這裡幾乎是能完整見證漢堡唐人街的「孤證」了。

  旅館不大,只有一層樓,總共加起來不到15間客房;入口的門廳看起來更像是間老舊的酒吧,裡面掛滿德國足球隊的隊服和花花綠綠的明信片,幾名鐵桿球迷正坐在吧檯前,聚精會神地盯著牆上電視裡播放的足球比賽看。

  只可惜記者到訪當天,旅館現任的老闆Marietta Solty女士不在,50多歲的女店員布基特指著牆上掛著的兩任旅館老闆的照片,向記者講述起旅館創始人Chong Tinlam(後人稱他為「張先生」)的故事。

  20世紀初,許多中國人在一些歐洲國家的遠洋商船上工作時途經漢堡,見這裡經濟繁榮,商機遍布,便在這裡經商。另外,還有一部分原來在歐洲其他地方經商的中國人,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爆發後,敏銳地嗅到漢堡巨大的商機潛力,也紛紛聚攏過來。

  張先生便是這批精明中國人中的一員,他於1938年來到漢堡,先是在海德堡大學留學;後與一位波蘭人結婚,並在當時已初具規模的「中國角」上買下這家飯店,起名為:「香港飯店」。隨著「二戰」臨近,來到漢堡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小旅館的生意也越做越火。

  但在納粹當局於1944年展開的「中國行動」中,張先生未能倖免。他是160名被抓中國人中的一員,被關進了納粹集中營。

  在獄中,中國人遭受嚴刑拷打,每天還要被迫做勞工。此外,集中營裡的衛生狀況很差。部分人不堪重負和凌辱而死,但憑藉堅強的毅力和不懈的抗爭,張先生與其餘140多人一起堅持了下來。戰後,他們重獲自由。

  然而,由於德國許多城市被戰爭重創,陷入經濟蕭條的困境,與張先生一同獲釋的中國人都紛紛離開了漢堡。只有張先生和其他少數中國人依靠戰前做生意的積累,留了下來。

  張先生重新盤下「香港飯店」,克服重重困難後,幾乎以一己之力延續著唐人街的歷史。

  店員講述

  「Fighter」的鬥志撐起百年老店

  「我們的前老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Fighter(抗爭者)!」女店員布基特告訴記者,戰後,曾經以來往漢堡的中國旅客為主要客源的旅館生意,卻因中國人的大批離去變得舉步維艱。張先生頂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將「香港飯店」的生意堅持下來,並操持得有聲有色。

  直到1983年,張先生去世後,這家旅館才交給他的女兒MariettaSolty接管。現在,這家「百年老店」雖經歷諸多風雨,仍穩穩地屹立於「小中國」區的街角,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女店員告訴記者,旅館曾經過數次翻修,內部格局沒做什麼變化,以儘量保留「小中國」當年的印跡。而旅館前臺懸掛的一張張在「小中國」時代,各國旅客留下的舊鈔和明信片,繼續向人們述說著那段有關「消失的唐人街」的歷史。

  本版文並攝/特稿記者李莎

相關焦點

  • 德國唐人街是怎樣毀在希特勒手裡的?不堪回首的華人移民悲慘歷史
    世界各國都有華人聚居的唐人街,比如英國的倫敦華埠,日本的橫濱中華街等等。但是目前擁有15萬華人的德國卻沒有唐人街。事實上,德國曾有過唐人街,二戰時毀在了希特勒手裡。讓我們解開百年歷史迷霧,看看那些令人唏噓的往事。
  • 一直以唐人街為傲,看過100多年歷史的德國村就沉默了
    先說咱們在海外的唐人街吧,幾乎是國人的天下,濃縮版的中國城市。小編去過不少國家的唐人街,說實話,沒有多少好感但也不至於反感,畢竟是中國人聚居的地方。這張是舊金山的唐人街景,其實哪個唐人街都差不多,反而舊金山唐人街還寬敞一些。
  • 義大利移民數量接近700萬人 移民新生代人數超百萬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日前在舉行移民事務負責人聽證會上指出,截至到2018年,義大利合法移民數量為525萬人,而滯留在義大利的非法移民大約在200萬人左右,社會移民總數接近了700萬人。
  • 千帆訴盡絲路夢 曼谷唐人街博物館記錄移民歷史
    在曼谷唐人街街口的金佛寺內,設有一個唐人街歷史博物館,講述了華人移民泰國的歷史。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船艙」,船艙內擺放瓷器、絲綢。數百年前,這些帆船就從廣東出發,劈波斬浪,抵達泰國,除了運輸商品外,也搭載許多中國人來到泰國尋找工作。  博物館內模擬出了當年帆船運人運貨到泰國的情形,燈光效果展示出的風浪,讓人感同身受。
  • 組圖:曼谷唐人街歡度春節
    組圖:曼谷唐人街歡度春節     人民網曼谷2月2日電 記者孫偉攝影報導:連日來,海外最大的唐人街——曼谷耀華力路喜氣洋洋,
  • 德國移民發展史,帶你去看,德國移民歷史真相
    移民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人移民前往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除了追求高薪工作,還看重對方國家優厚的社會福利和良好的生活環境。目前,在德國的外國人高達1120萬;還有一千萬德國人具有移民背景。
  • 百年浮沉 澳大利亞唐人街記錄華人移民拼搏血淚史
    提到唐人街,就不得不提雪梨著名的僑領方勁武,自1946年隨父親來到雪梨,此後的七十餘年間他便一直紮根在唐人街,對這裡的熟悉程度無出其右,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唐人街「活歷史」。據方勁武介紹,在他小的時候,雪梨大約只有三千多名華人,那時的德信街就已經成為了雪梨唐人街。但在此之前,其實雪梨曾有過兩條唐人街。
  • 新春見聞:正月初一的印尼雅加達唐人街(組圖)
    新春見聞:正月初一的印尼雅加達唐人街(組圖) 2017-01-28兩名西方遊客在水果攤點前拍照 林永傳 攝  上午的一場小雨,讓位於雅加達北區班芝蘭唐人街的路面變得有些泥濘。臨街小巷的攤點,都拉上了遮雨的油毛氈,一些用小推車擺著的售賣紅包等小件物品的流動攤點,只能臨時用塑料布將小貨攤包得嚴嚴實實。  臨近中午,小雨停了,不少顧客來到這條具有悠久歷史的商業街,採購他們所需的貨品。
  • 中國移民受關注 俄羅斯官員稱不允許建立唐人街
    中國移民受關注 俄羅斯官員稱不允許建立唐人街 2008年02月29日 14:23 來源:環球網 發表評論    《美國之音》2月28日刊發文章,原題為《俄羅斯不允許中國移民建立唐人街
  • 歐洲唐人街的由來
    說起歐洲的唐人街,可謂歷史悠久。大約230年前,中國水手坐船造訪了英國倫敦。到了19世紀初,最早的一批中國移民遠渡至英國港口利物浦紮根生存,歐洲最早的唐人街隨之出現。
  • HL德國移民、德國護照,免籤188國,全球排名第三,無移民監
    HL德國移民、德國護照,免籤188國,全球排名第三,無移民監、快速辦理賽普勒斯護照、居留,保加利亞護照、居留,馬爾他護照、居留,萬那杜護照、居留,土耳其護照、格瑞那達護照,聖基茨護照,黑山護照、多米尼克護照,安地卡護照,聖露西亞護照,葡萄牙居留,希臘居留,西班牙居留,德國居留,法國居留,美國永居,加拿大永居,澳大利亞永居
  • HL德國移民、德國藍卡、德國護照、移民德國有兩種方式:成長環境
    環旅出國服務現在選擇移民的人數是不斷的增加,選擇德國移民的人也不在少數。那麼德國移民的優勢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為什麼那麼多人移民德國?德國移民優勢匯總!因而德國本身的發展歷史就很長了,而且該國對於公民的重視程度還是很高的,總體來說得到德國綠卡就有了保障,這就是德國移民優勢之一。二、歐洲26國暢通無阻因為德國是申根國之一,所以只要拿到了德國綠卡就可以享受26國的免籤服務,對於愛好出國旅行的人來說在方便不過了。
  • 用拼貼照片記錄唐人街歷史
    完成唐人街餐館照片拼貼項目的過程,也增進了他對波士頓唐人街餐館歷史的了解。金悅磊  在位於美國波士頓市區的「中國貿易中心」大樓裡,坐落著新英格蘭華人歷史協會的一間辦公室。辦公室外的一面牆上,貼有一幅名為「波士頓唐人街餐館拼貼2018」的作品,由密密麻麻的幾百張唐人街餐館照片拼貼而成。  我通過歷史協會的工作人員輾轉聯繫上了這幅作品的創作者愛德華·索科洛夫。已逾古稀之年的愛德華是土生土長的波士頓人,退休前曾是一名律師。他在2000 年左右開始波士頓唐人街餐館主題項目的拍攝。
  • 德國的移民越來越多
    背井離鄉闖天下,若不輝煌不回家! 所有的背井離鄉,都是為了榮歸故裡。 (德國籍歌星韋唯和她的兒子們) 由於歷史原因,德國同土耳其關係較好
  • 澳大利亞唐人街:故鄉與家的情緣
    「這是個好地方,是我們成長的地方」  對很多華人而言,澳大利亞唐人街寄託了他們心中對故鄉的眷戀。那麼在眾多華人心中,他們的唐人街記憶是什麼樣的?對他們來說,唐人街又意味著什麼呢?  Box Hill是墨爾本歷史悠久的華人區,承載了很多人的美好。
  • HL德國護照、德國移民計劃、德國僱主歐盟藍卡項目、德國移民居留
    HL德國護照、德國移民計劃、德國僱主歐盟藍卡項目、德國移民居留、快速辦理賽普勒斯護照、居留,保加利亞護照、居留,馬爾他護照、居留,萬那杜護照、居留,土耳其護照、格瑞那達護照,聖基茨護照,黑山護照、多米尼克護照,安地卡護照,聖露西亞護照,葡萄牙居留
  • HL德國護照、德國優才定居藍卡計劃、方便經濟、無語言移民監要求
    HL德國護照、德國優才定居藍卡計劃、方便經濟、無語言移民監要求、快速辦理德國護照、德國藍卡、德國居留、德國永居、賽普勒斯護照、居留,保加利亞護照、居留,馬爾他護照、居留,萬那杜護照、居留,土耳其護照、格瑞那達護照,聖基茨護照,黑山護照、多米尼克護照
  • 探究德國的移民開放之路
    聯合國最新移民報告顯示,全球2.72億移民中,有一半的移民集中生活在10個國家,德國位居第二。德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移民國家,而且還是移民大國!德國曾經是一個拒絕移民的國家。德國聯盟黨和自民黨曾經在聯盟協議當中寫道「德國不是移民國家,因此德國要採取人道主義的正當措施,來禁止外國人移民德國」。
  • 俄羅斯民粹主義抬頭 移民局長稱唐人街不可接受
    環球在線消息:當地時間11月16日,俄羅斯移民官員宣稱,俄羅斯政府不會允許移民社區在其領土上發展,「唐人街」也不會在俄羅斯出現。  移民局局長——「唐人街」俄難以接受  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局長康斯坦丁-羅曼達諾夫斯稱,「我認為『唐人街』一類的外國移民聚居區對俄羅斯社會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我可以保證,俄羅斯不會出現唐人街這樣的移民聚居區。移民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我們應該謹慎處理。」
  • 雅加達GLODOK街區——擁有歷史悠久的唐人街!
    在整個歷史上,唐人街一直被稱為活動中心,經濟的支柱,是每個城市的關鍵要素。 Glodok街區位於印度尼西亞首都的雅加達西部的Taman Sari區,被譽為該國最大的唐人街地區和世界上最大的唐人街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