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宜興,周鐵古鎮。
位於太湖西岸,因周朝設鐵官於此而得名,一座具有2700多年建鎮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這個太湖之濱的江南古鎮,湖山毓秀,民勤物阜,儒風芳菲。古鎮內,古蹟,古樹,古街,古居,古橋,古寺,處處訴說著周鐵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脈。素有「陽羨狀元地,周鐵教授鄉」的美譽,被稱為「無錫西門外第一鎮」。
古鎮裡,最為知名的是距今1700年多前的千年銀杏,是三國時期,孫權母親為紀念孫權15歲到宜興任陽羨長,代行奉義校尉,於公元195年栽下此樹。現此樹髙23.7米,根部直徑1.44米,樹冠遮陰面和達400多平方米,被喻為「引人入勝的活化石」,「生物界的奇蹟」,它歷盡滄桑,見證了周鉄鎮的古往今來。
古銀杏樹後,便是周鐵城隍廟。始建於明朝初年,由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下令敕建,乾隆和道光年間亦有重修。前殿供奉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楊國興大元帥,後殿供奉幽冥教主、二樓慈航真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風雨滄桑,滿是時代更迭的記憶。
散步在周鐵古鎮老街,處處可見典型的江南古鎮秀美風光,橋多,河多,小橋流水之畔古樸人家,別有一番韻味。
穿越古鎮的中心河,叫橫塘河,是船隻通行的主要航道,站在古老的周鐵橋向橫塘河的兩側望去,參差錯落的白牆灰瓦,河畔青綠古樹,構成了一幅江南水鄉的水墨畫。
據介紹,周鐵古街是宜興現存的規模最大的古街區,由於以前陸路不發達,大家都走水路,所以這條靠著河的東街是最繁華的。而周鐵的古街保護得極好,處處能看到學堂、澡堂、百年老店。雖然寧靜,遊人不多,但格外典雅清淨。
古街的中間由石板鋪成,兩邊鑲嵌長滿青苔的青磚,倘佯其中,恍若穿越回明清時代,「十」字形的古街道在那時形成,沿街樓房,商鋪林立,隱約可見當年老街繁華鬧市的身影。
古街兩側巷子很窄,但從每家開著的門看進去,卻又「庭院深深」,給人一種想探尋歲月盡頭的神秘之感。
此外,周鐵的竺西書院也值得一看。竺西是周鐵曾經的一個舊稱,作為舊時私塾學堂,書院裡濃濃的書香味,可以探尋這個古鎮濃濃的崇德尚賢、尊師重教氣息。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