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周鐵古銀杏,已有1800歲了,傳說為孫權母親栽種

2020-12-15 陸建華攝影

江蘇無錫宜興,有三棵樹齡在1800多歲的古銀杏,其中以周鐵鎮城隍廟門前的那棵最為出名。每年的初冬,金黃色的銀杏葉,與伸向天空的樹枝,猶如一把巨大的遮陽傘,老遠就能見到它。民間傳說,周鐵城隍廟古銀杏、周鐵師瀆村古銀杏,和宜興新莊街道浯泗瀆古銀杏,均為三國時期吳國的創立者孫權之母種植。


周鐵鎮,位於無錫宜興市的東北部,太湖的西岸。從鎮中心至太湖邊,現在的距離大約一公裡多,在古時,太湖的水域面積要遠比現今的範圍大,因而古時的周鐵鎮,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臨湖小鎮。周鐵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2700多年前的周朝時期,朝廷在此設置了「鐵官」,再加上周姓為當地的大姓,所以得名周鐵。



周鐵鎮上有一條縱貫古鎮的河道,名叫「橫塘河」,它一頭與內陸的平原地帶相連,一頭便扎入浩渺的太湖。當年周鐵鎮臨太湖的「大區港」,曾經是漁家與商船的重要停泊港灣,周鐵鎮便是陸路與水路上的一個重要支點。而那棵1800多歲的古銀杏,便聳立於周鐵鎮入口處,橫塘河之東岸。



這棵見證了周鐵鎮歷史的古銀杏,樹高23.7米,樹幹最粗的地方,胸圍有3.4米,整個銀杏樹撐開的樹蔭面積約有400平方米,約等於一個標準籃球場的面積。大樹的下面,就是周鐵人為之驕傲的「城隍廟」,傳說此廟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還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敕建的。有一種說法,當年的周鐵城隍廟規模頗大,那古銀杏樹就在城隍廟的院子裡,而周鐵著名的「竺西十二景」中,「城隍秋韻」排在了開頭第一位。



民間傳說,這棵1800多歲的古銀杏,是當年三國時期,雄霸江南的吳國國王孫權的母親親手栽種下的。這種說法並非捕風捉影,因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15歲的孫權,被其兄長孫策封為「陽羨長」,宜興古稱荊邑,秦朝時置陽羨縣,現在宜興出產的茶葉還叫「陽羨茶」。因為孫權走馬上任時,年僅15歲,孫權的母親不放心自己的小兒子,便跟隨孫權來到了宜興。



孫權的母親吳氏,吳郡吳縣人(今江蘇蘇州),出生年月不詳,卒於公元202年。27後,孫權才正式稱帝,建立了吳國,其後孫權追尊自己的母親吳氏為「皇太后」。吳氏一生育有兩個兒子,分別為孫策和孫權。據說當年吳氏為紀念孫權當上了「陽羨長」,特意在周鐵栽種下了這棵銀杏樹。一同種下的還有周鐵鎮師瀆村古銀杏,宜興新莊街道浯泗瀆古銀杏。



能夠支撐這一說法的,便是宜興福勝禪寺裡珍藏的《三國碑·祥瑞記》的石刻碑文,以及明代古鎮志《洞山志·風物考》中的記載:此樹由東吳大帝孫權之母手植。只是查遍了網上的資訊,很難找到原文。一些關於周鐵古銀杏的介紹資料,均沒有石刻碑文的圖片,也沒見到《洞山志·風物考》的相關影像。更何況周鐵鎮城隍廟,與周鐵師瀆村、新莊街道浯泗瀆村這三處地方,相距最遠有近二十公裡的路程。三國時期,人們陸路出行靠騎馬,水路靠舟船,要在這三個當年還不算熱鬧的地方,各種下一棵銀杏,也難為了吳氏了。



但周鐵這棵古銀杏,當然包括其它兩棵,經專家的檢測,其樹齡確實有1800歲,而按照樹齡推斷,這三棵樹應該栽種於三國時期的前後。所以民間把所有美好放在吳氏的身上,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這三棵銀杏樹現在生存良好,而且一棵樹就能承擔起一個鎮、一個村的風景,能引起人們對初冬的眷戀,功不可沒。



周鐵這棵古銀杏,長得奇特,樹幹部分下面細、上面粗,有點類似立式花瓶,有著胖胖的肚子。粗的部分,其實是銀杏樹幹上長出來的「樹瘤」,據說只有在五百年樹齡以上的大樹,才會在樹幹上長出樹瘤來。樹瘤上部猶如一個平頂蘑菇,當地人稱之「空中平臺」,上面還有嫩綠的苔蘚。據說夏天的時候,綠葉滿樹,傍晚時分,從平臺上方會冒出「白煙」,村民見到白煙升起後,便知道要回家燒晚飯了。



周鐵鎮這株古銀杏,生命力極其頑強,它是一棵雌性銀杏樹,每年秋天能結出很多的銀杏果來。銀杏果是宜興地區的一種經濟作物,很多農家會專門種植銀杏長果子。以前常有村裡的孩童,在銀杏結果時,用竹竿去敲打果實,現在大家都講究古樹保護了,這一現象就再也沒有了。前幾年,鎮裡在對橫塘河清淤時,竟然發現這棵銀杏樹的根須,從河道的淤泥中,伸展到了河的對岸,讓人稱奇。



周鐵古銀杏和城隍廟,是免費對遊客開放的。看完古銀杏,還可以去轉轉周鐵老街。橫塘河的西岸,便是周鐵老街,整個老街呈十字形,分成東南西北四條街,青磚加黃石板鋪成的小巷,明清風味的老式民宅,猶如上世界五六十年代「老電影」中的場景,古樸又不失真誠。老街上還有部分原住居民,以及不少老店,只是現在的老街略顯冷清。

相關焦點

  • 浯泗瀆村的1800歲古銀杏,太湖西岸的第三棵古樹
    在江蘇宜興,沿太湖西岸,共有三棵樹齡在1800歲的古銀杏,分別為宜興周鐵鎮城隍廟古銀杏、周鐵鎮師瀆村古銀杏,以及新莊街道浯泗瀆村古銀杏。民間傳說,這三棵古銀杏,是三國時,孫權的母親吳國太親手種植的。再有就是西晉大將、宜興人周處在這裡斬「蛟龍」,血染河水,所以得名為「紅巷」,紅與洪,僅是字不同罷了。浯泗瀆的古銀杏,到底是誰種植的,並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就像周鐵那兩棵古銀杏一樣,只有民間傳說,種植人均為孫權的母親吳氏。不過浯泗瀆村的人,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這顆銀杏樹是孫權的妹妹孫尚香種植的。
  • 宜興一棵多災多難的古銀杏,卻活成了樹堅強
    其中位於周鐵鎮師瀆村的一棵銀杏,更是歷經了歲月的磨難,現今依舊枝繁葉茂,堪稱為銀杏界的「樹堅強」。師瀆村,是臨太湖西岸的一個自然村,這裡盛產蔬果,現與相鄰的徐瀆村,組合在一起,外界也把這兩個村統稱為「徐瀆村」,或者「徐瀆師瀆」。在宜興,帶有「瀆」的村落有很多,據說從前有上百個,現在還有「七十二瀆」的說法。「瀆」字的意思為水溝、小渠。
  • [宜興民間傳說]:孫權與蜀山三姑娘廟
    宜興蜀山有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三姑娘廟」,相傳是三國時孫權建造的。孫權為什麼在那裡造座三姑娘廟呢?聽我說其來歷。    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開國皇帝,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15歲時曾任陽羨(即今宜興)長。據傳當時太湖盜匪猖獗,橫行不法,大肆搶劫虜掠,害得宜興沿湖一帶百姓不得安寧。
  • 尋鎮江蘇宜興|周鐵古鎮,千年銀杏守護,古街塘河相伴
    江蘇無錫,宜興,周鐵古鎮。位於太湖西岸,因周朝設鐵官於此而得名,一座具有2700多年建鎮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個太湖之濱的江南古鎮,湖山毓秀,民勤物阜,儒風芳菲。古鎮裡,最為知名的是距今1700年多前的千年銀杏,是三國時期,孫權母親為紀念孫權15歲到宜興任陽羨長,代行奉義校尉,於公元195年栽下此樹。現此樹髙23.7米,根部直徑1.44米,樹冠遮陰面和達400多平方米,被喻為「引人入勝的活化石」,「生物界的奇蹟」,它歷盡滄桑,見證了周鉄鎮的古往今來。古銀杏樹後,便是周鐵城隍廟。
  • 著名銀杏畫家憶君先生再次尋訪宜興師瀆古銀杏
    當著名銀杏畫家憶君先生再次來到宜興師瀆時,讓他難以相信的是,前些年所見的這棵瀕臨枯萎的據傳為孫權母親手植的1700多歲古銀杏樹,如今竟盎然著令人欣慰的生機。當嘗到村民熱情相送的由這棵古銀杏長出的白果時,憶君先生感慨它不僅個大,而且十分甜糯。憶君先生簡介: 憶君,長期致力銀杏文化藝術研究,尋訪過數百棵千年以上古銀杏,因其銀杏畫專題開創性創作,被眾多媒體稱為「中國銀杏畫第一人」、「中國銀杏畫最主要代表人物」。
  • 昔日孫權母親栽下良好願望,而今古銀杏樹枝繁葉茂,其餘早無蹤影
    在去澱山湖風景區的路上,看到一塊叫做「磧礇古銀杏」的指示路牌。銀杏樹南方很多,金黃色的銀杏樹葉引無數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然而「磧礇」二字則讓人難讀而費解。喜歡古蹟古樹的林間泉韻毫不猶豫地拐進村子裡一探究竟。
  • 宜興繁華的水鄉古鎮,距今已有2700多年,古韻悠悠沒有門票
    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宜興的周鐵古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了解一下。周鐵古鎮位於江蘇省宜興市,古鎮早在周朝就已形成建制距今已有古鎮入口,城隍廟門前,一棵高聳雲天,枝繁葉茂的古銀杏樹這是周鐵鎮的標誌,從三國孫權16歲任陽羨令,孫權母吳國太手植至今,她已有1800多年歷史。古樹後面的城隍廟乃大明太祖高皇帝敕令而建,整體佔地面積數百平方米,為兩進院落,供奉的是戰死沙場的元帥楊國興。現在看到的是2012年在原址上復建的。
  • 曾是宜興繁華的水鄉古鎮,距今已有2700多年,古韻悠悠沒有門票
    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宜興的周鐵古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了解一下。 周鐵古鎮位於江蘇省宜興市,古鎮早在周朝就已形成建制距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
  • 成都有座神奇寺廟,古銀杏樹已有近1800年樹齡,背後傳說令人驚嘆
    廣漢南興鎮白果村,雙木森林,銀杏樹齡長,年齡大的銀杏會長得又高又壯。所以,如果你看銀杏,要麼一個一個看銀杏林,要麼看茂密的古銀杏。兩個都是玩哥的好。一年中的這個時候,去成都周邊的七個銀杏觀賞地拍漂亮的照片。在這個小廟的旁邊,有一個叫仁聖宮的老院,裡面供奉著銀杏公公和銀杏婆婆,據說這兩株古銀杏樹就是它們的化身。
  • 江蘇宜興三大古鎮,陽羨溪山好,陶都紫砂絕
    江蘇,宜興。太湖西岸,自古魚米之鄉。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此留下「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的詩句。這裡更是中國著名陶都,宜興紫砂名聞天下。在這片水土上,至今古風猶存。一起來看看宜興3處最美古鎮,你可曾去過幾個?
  • 江蘇「零差評」古鎮,已有2700多年,還有一株千年古銀杏
    在江蘇有一座「零差評」的原始古鎮,距今已有2700年,景致超美卻鮮有人知。古鎮遺留了數量較多的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古橋、清代牌坊跟古寺,另外還能看見千年古銀杏,嶽霖、百年姜梅藤、蔣捷古墓、古木雕刻飾物。每件都有深刻文化內涵,每件都有耐人尋味的古老傳說。
  • 又是一年銀杏黃!第一個就值得你心動!
    隨著氣溫逐步降低逐步進入最佳觀賞期先來看看全國銀杏觀賞地圖瞧一瞧最美的銀杏在哪裡無錫最美銀杏惠山古鎮惠山腳下一棵600多年的洪武古銀杏無錫人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一到深秋,滿樹金黃,煞是好看老人說——一個地方有沒有歷史看看老銀杏樹有多少歲了
  • 【無錫】宜興:愛在深秋,緣定新莊,移風易俗,婚事新辦
    新莊街道文杏園是宜興首個鄉村主題文化公園,園內有著一棵樹齡1800餘年的銀杏樹,相傳是三國時期孫權之母為了慶賀孫權受封「陽羨長」而親手種植。文杏園以千年銀杏的堅韌質樸精神為核心,以中國當代文化為特色,展示出洪巷村生態宜居的新時代鄉村形象,為人們提供了娛樂休閒、寓教於樂的好去處。
  • 銀杏,驚豔了各地的秋天
    樹高四十二米,圍八米有餘,據《北窗瑣記》記載,此樹植於周代,傳為郯國國君所種,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3000多年歷史了,傳說這棵銀杏樹是西周初期周公東徵時所栽。這棵銀杏樹生命力極強,至今仍枝葉茂盛。當代書法家王丙龍先生揮毫為之寫下了「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題字。
  • 江蘇銀杏之最,美了數千年
    在徐州邳州市港上鎮曹樓村,有一棵被村民稱為" 觀音樹 "的古銀杏,樹高 22 米,平均冠幅 16 米,胸圍 4.6 米。樹冠葉茂枝繁,遮地半畝,一到秋冬季節,滿樹金黃的美便會迎來一撥又一撥路人的豔羨。據省林業局相關人員介紹,此樹齡已2000年。傳說在三國時期,曹操東伐烏桓,途經此處休整軍隊,築樓小住,因此該村得名 " 曹樓村 "。
  • 金黃銀杏正當時,江蘇十大最美銀杏觀賞地,去趕赴一場銀杏雨
    最佳觀賞時間為11月上中旬,門票免費,建議自駕。東山最佳銀杏觀賞點為:北望村、楊灣村、莫釐村,除此之外東山的曹塢、俞塢、槎灣、楊灣、上灣、白沙等都是古銀杏最佳觀賞地。最佳觀賞時間:11月,門票免費,建議公共運輸。
  • 探訪江蘇銀杏之最:美了數千年,你們還好嗎?
    傳說在三國時期,曹操東伐烏桓,途經此處休整軍隊,築樓小住,因此該村得名「曹樓村」。曹操領兵討伐烏桓獲勝,回到曹樓時,軍兵多患溼疹濃瘡。經觀音廟和尚指點,取廟裡白果樹葉,煮水內服外用,士兵皆愈。曹操大喜贊道:「妙哉,真觀音之樹也!」至此,該樹得名「觀音樹」。
  • 探訪水中宜興:紫砂土以前用來做壺 現在用來擋水
    宜興建設部門為被淹小區搭建應急橋。孫權 攝  以紫砂聞名的宜興,防水也頗具特色,圖為居民用紫砂泥擋水。孫權 攝「紫砂土以前用來做壺,現在用來擋水。」4日,在江蘇宜興丁蜀鎮,紫砂藝人趙師傅對記者無奈地笑笑,一旁7歲的兒子正在屋門口玩水。宜興以盛產紫砂壺聞名海內外。7月1日以來,「暴力梅」持續發威,宜興遭遇連續強降雨,無論是降雨量還是河道水位都達到歷史最高。今年以來,宜興市降雨總量達1161毫米,其中汛期降雨828毫米,半年的降雨量已近往年全年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