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謠」野孩子20年 昨日工體館圓滿落幕

2020-12-24 網易娛樂

「黃河謠」野孩子20周年紀念音樂會昨日圓滿落幕,野孩子樂隊及萬曉利、小河、周雲蓬、吳吞、胡德夫、謝天笑相繼登臺,共同用音樂追憶往昔。


集體謝幕。

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

網易娛樂10月25日報導 10月24日,由樹音樂主辦的「黃河謠」野孩子20周年紀念音樂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圓滿落幕,野孩子樂隊及萬曉利、小河、周雲蓬、吳吞、胡德夫、謝天笑相繼登臺,共同用音樂追憶珍貴往昔。這些經典的聲音,熟悉的面孔仿佛把人帶到十幾年前,那間叫「河」的小酒吧,一群熱愛音樂的青年在裡面唱啊笑啊,享受著民謠的「黃金時代」。

張瑋瑋回憶起最初在野孩子的時光,他說當時和樂隊排的第一演奏曲叫《死之舞》,之後自己在這個樂隊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在野孩子樂隊的二十周年紀念音樂會上,《死之舞》作為開場曲再次被彈奏起,依舊是「雙吉他雙打擊樂」的經典編制,伴著屏幕上閃現的一張張舊照片,那群在黃河邊上唱歌的野孩子「回來了」。

唱不盡的黃河謠

看過演出,網友感嘆——野孩子二十年就幹了一件事,唱著黃河謠,流行已經不知翻了多少花樣,佺哥(張佺)就在那裡,靜靜的由短髮少年變成花白頭髮,猶如一個抱著冬不拉的俠客,內心狂野卻靜靜生長。

「我不能忘記那條河,不能忘記那個城市,不能忘記城市裡的人和事。」坐在舞臺中央的張佺話不多,但在唱《黃河謠》前他輕輕地對觀眾說了這些話。這首歌,更像是一個珍重的儀式,五條漢子,放下手中所有的樂器,雙手扣在膝蓋上,挺著脊梁,莊重地清唱著。

不能忘記的人和事裡,有小索,一個說起野孩子不得不提的名字。《小馬過河》這首演奏曲,是樂隊獻給已逝的小索的,鏗鏘有力的鼓點,仿佛訴說了那些思念,「我們永遠與他同在」

廉頗老矣,尚能高音否

經過二十年,《眼望著北方》這首歌從曾經的E調降到了D調,如今又被改回到E調,「廉頗老矣,尚能高音否」。

如今,某種意義上野孩子樂隊變成了真正的「眼望著北方」,這些年大家都陸續搬到了雲南,換個環境,一切變了又似乎沒有變,仍然是「苦行僧」般的音樂修行,吃麵排練踢毽子的生活。《不要拿走它》,是為雲南而寫,輕快的節奏響起,眼前就有了畫面,蒼山、洱海、油菜花大片的黃,「我們希望這首雲南的讚歌,不要變成它的輓歌。」

「野孩子」和他們的朋友

「如今大家重新聚在一起,既是為了音樂也是為了難得的友誼」。

吳吞說,野孩子樂隊是朋友、是老師,給了他在北京生活的勇氣。他在臺上唱《時候到溜》,野孩子給他合音,六個聲音疊在一起,一首樸素的民謠竟也有了一絲開闊之感。

謝天笑是穿休閒西服來的,不是皮夾克,不是破洞的牛仔褲,甚至不是電吉他。坐在椅子上,一把木吉他,謝天笑來了一把不插電版的《生活在地下》。他提起野孩子,想起2001年在河酒吧聽他們唱《伏熱》,他的心就像石頭一樣堅強/哪怕破碎了那也是/那也是石頭,「這幾句歌詞讓我流淚」。

胡德夫從臺灣而來,他說為野孩子「獻出花朵和致敬」。在現場,他演唱了那首膾炙人口的《匆匆》。作為同樣為民謠作出開天闢地式的貢獻的胡德夫和野孩子,有著很多相同之處——野孩子遊歷大江南北,將表達西北獨特的空間感為音樂的己任;胡德夫從小愛哼父輩們常唱的卑南族歌謠,長大後去過其他國家他意識到「唱自己的歌」才是最重要的。

小河、周雲蓬和萬曉利組成了「橫切面」組合,三人一阮、一吉他、一貝斯,一起合唱了《這一切沒有想像的那麼糟》、《飛的高的鳥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不會說話的愛情》。小河把歌詞換成「野孩子,你是一面旗幟」以此致敬野孩子。呼麥、民歌唱腔……小河、周雲蓬、萬曉利以全新的方式重新演繹了《黃河謠》這首歌,帶來了全新的感受。

演出結尾,屏幕上打出了張佺說的一段話,這些話道出了野孩子的心聲——「如果不提二十周年,我真的沒有意識到有一件事情讓我身在其中那麼長的時間。所有過去的失敗和驕傲,所有的聚散離合,就像是發生在昨天。和很多人一樣,我也奢望下一個二十年後我們還能坐在臺上,像我年輕時總會想起的詩句那樣。光陰如水,光陰如火,我們在大地上只唱一生。」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黃河謠--野孩子樂隊20周年音樂會10月登陸工體
    黃河謠—野孩子樂隊二十周年專場音樂會野孩子樂隊10月24日,「黃河謠——野孩子樂隊20周年音樂會」的演出將登陸北京工人體育館。1999年,野孩子發表首張同名專輯,並於同年參加了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一個藝術節,得到了英國媒體的大量關注與報導。見證了早年野孩子成長的人,現在大多已經不再活躍於民謠圈了。我們這些後來者,無從得知他們發生過多少故事,只能在他們早期的專輯裡,感受到他們民謠外表下,堅硬無比的搖滾內核。2001年,野孩子在北京創辦「河」酒吧,每周固定在那裡演出。
  • 「野孩子」中秋回蘭州吟唱「黃河謠」
    「野孩子」中秋回蘭州吟唱「黃河謠」  「大河之上」系列專場音樂會蘭州站9月8日開唱一曲《黃河謠》,唱出了野孩子樂隊對家鄉、對黃河深深的愛。8月19日記者獲悉,這支從蘭州走出去、被譽為最有代表性的民謠樂隊,將於今年中秋「回家」唱響「大河之上」專場音樂會,用那首《黃河謠》表達遠方的遊子對家鄉蘭州的無限眷戀之情。
  • 野孩子樂隊20年 聽我再唱一支黃河謠
    長江商報消息 全國劇場巡演下周五到武漢本報訊(記者 謝方)上周末,被國內很多音樂人視為民謠偶像的野孩子樂隊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了成立20周年音樂會,音樂會上,胡德夫、萬曉利、這一場音樂會被很多人拿來類比20多年前,竇唯、張楚、何勇這魔巖三傑在香港紅磡體育館的那場演唱會。《黃河謠》《敕勒川》《眼望著北方》……那場音樂會後,很多樂迷在微博上表示,聽到第二句時已經忍不住流淚,全場大合唱直到最後。如今,這個機會將來到武漢,11月6日晚,野孩子樂隊將再次來到武漢,在湖北劇院開唱。從河酒吧到Live House,再到工人體育館,野孩子樂隊走了20年。
  • 「黃河謠」野孩子樂隊20周年音樂會10月唱響
    10月24日,樹音樂主辦的一場名為「黃河謠——野孩子樂隊20周年音樂會」的演出將登陸北京工人體育館。屆時屬於民謠黃金一代的豪華嘉賓陣容:萬曉利、小河、周雲蓬、吳吞、老狼(或胡德夫)以及「中國搖滾現場之王」謝天笑將輪番登臺,共同見證和參與這場意義非凡的音樂會。除了北京,野孩子樂隊20周年音樂會還將登陸上海大舞臺。
  • 「道骨仙風」的野孩子樂隊,他們的《黃河謠》唱哭了多少人?
    達聞西猴子說「有半年到一年睡前都聽《黃河謠》」。重塑打擊樂黃錦說「在我自己最孤單的時候是野孩子陪我走過的那段歲月」。馬賽克夏穎說「他們竟然都出山了,太好了」。一群道士第一次聽《黃河謠》的感受首先,感謝樂夏的舞美,給了我們一輪明月做背景。
  • 蘭州老牌樂隊「野孩子」一首黃河謠唱哭周迅
    用阿卡貝拉的方式唱完了整首《黃河謠》用聲音向現場觀眾呈現了西部曠野之景唱出了對老家蘭州的鄉情一曲結束全場無聲靜默超級樂迷周迅悄悄抹眼淚"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遠方的親人啊,聽我唱支黃河謠,日頭總是不歇地走"歌中唱的是蘭州,卻是所有人心中對家的眷戀
  • 野孩子樂隊的這首《黃河謠》唱哭周迅,真正的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
    前幾天,某奇藝上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上線了,一支來自西北的民謠樂隊野孩子樂隊走入了大眾視野。 一曲「最西北」的民謠《黃河謠》唱進了無數人心裡,唱出了對老家蘭州的鄉情——五個西北漢子站在舞臺上閉著眼、背著手,清唱整首《黃河謠》。
  • 蘭州老牌樂隊野孩子在《樂夏》一首黃河謠唱哭周迅
    其中位列第二的就是來自蘭州的樂隊 " 野孩子 "。樂隊五人一動不動地站在站在舞臺,脫離樂器伴奏純人聲合唱,用阿卡貝拉的方式唱完了整首《黃河謠》,用聲音向現場觀眾呈現了西部曠野之景,唱出了對老家蘭州的鄉情。一曲結束,全場無聲靜默,超級樂迷周迅悄悄抹眼淚。
  • 「野孩子」
    ——「野孩子」  10月24日,樹音樂主辦的「黃河謠」野孩子20周年紀念音樂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落幕,低調的舞美,野孩子樂隊及萬曉利(左)、小河、周雲蓬(右上)、吳吞、胡德夫、謝天笑(右下)相繼登臺,從《死之舞》到《黃河謠》,與全場歌迷共同用音樂追憶著河酒吧並享受著民謠的「黃金時代」。
  • 「野孩子」
    ——「野孩子」  10月24日,樹音樂主辦的「黃河謠」野孩子20周年紀念音樂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落幕,低調的舞美,野孩子樂隊及萬曉利(左)、小河、周雲蓬(右上)、吳吞、胡德夫、謝天笑(右下)相繼登臺,從《死之舞》到《黃河謠》,與全場歌迷共同用音樂追憶著河酒吧並享受著民謠的「黃金時代」。
  • 「野孩子」震撼《樂隊的夏天2》舞臺 一曲《黃河謠》唱哭周迅 唱進...
    原標題:「野孩子」震撼《樂隊的夏天2》舞臺  一曲《黃河謠》唱哭周迅 唱進無數人心裡  而《樂隊的夏天》也讓我們看到了那些還在默默地認真堅持做音樂的人,就比如從蘭州走出去、被譽為最有代表性的民謠樂隊——野孩子,在上周六晚的節目中,野孩子一曲「最西北」的民謠《黃河謠》唱進了無數人心裡,唱出了對老家蘭州的鄉情——五個西北漢子站在舞臺上閉著眼、背著手,清唱整首《黃河謠》,「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遠方的親人啊,聽我唱支黃河謠……」一曲結束,全場靜默,周迅更是感動到流淚
  • 《樂隊的夏天》裡,野孩子樂隊用《黃河謠》唱哭...
    另一邊,《樂隊的夏天2》中,野孩子的一曲《黃河謠》唱進了無數人心裡。五個人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脫離樂器伴奏純人聲合唱,就這麼唱完了整首《黃河謠》,最淳樸的歌聲唱哭了周迅。白舉綱感嘆:「他們這才是真正的民謠。」
  • 聽「野孩子」們講那過去的事情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唱著我的黃河謠」,今年是野孩子樂隊成立二十年。《黃河謠》、小索、河酒吧,這些關鍵詞至今仍是民謠圈念念不忘的傳奇,更是後來者憧憬的前輩。早年見證過「野孩子」成長的人,大多已經不再活躍於民謠圈。後來者無從得知他們發生過多少故事,只能在他們早期的專輯裡、音樂中去探索那些閃光的細節。
  • 一首《黃河謠》告訴我們真正的民謠是流傳
    原標題:一首《黃河謠》告訴我們 真正的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正在熱播的原創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一支來自西北的民謠樂隊野孩子樂隊走入了大眾視野。他們用一首沒有伴奏的《黃河謠》觸動了現場和網絡上的無數觀眾。
  • 野孩子的《黃河謠》,讓人嚮往甘肅蘭州,那裡是什麼樣地方
    野孩子樂隊於1995年2月在杭州組建,有張佺、小索兩名成員。同年5月他們回到出生地蘭州,通過近一年的時間對西北民間音樂進行了考察。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流浪的人不停地唱唱著那黃河謠……盤點蘭州都有什麼好玩的:黃河風情線
  • 野孩子,不願守規則的藝術家-虎嗅網
    1999年初,野孩子錄製了第一張小樣《咒語》。2001年,野孩子樂隊在北京創辦河酒吧,每周固定演出。2004年10月30日,小索因患癌症去世,野孩子暫時解散。2011年河酒吧十周年紀念之後不久,張佺、張瑋瑋、郭龍固定組合演出,2011年在西湖音樂節正式宣布野孩子重組,2015年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辦20周年紀念演出,現有樂手:張佺,張瑋瑋、郭龍、馬雪松、武銳。
  • 樂隊的夏天上不守規則的「野孩子」們
    他們的音樂,野生於生活在千禧年前後,樸樹的《我去2000年》作為中國唱片工業成熟後生產出來的一張代表專輯,影響了許多音樂人和樂迷。在2002年,野孩子樂隊出了一張現場專輯《ARK Live現場》,也就是他們2002年在上海ARK酒吧的音樂現場。
  • 專訪|野孩子:民歌時代的一曲輓歌
    野孩子也幾乎是中國唯一一支頗有影響力的「民歌」樂隊,凜然正色的人聲齊唱,不規則拍子的《黃河謠》,野孩子的歌成了一代又一代在外西北人的鄉愁,甚至所有聽過野孩子的歌的人,都會被歌聲營造出一種「虛有的鄉愁」。《黃河謠》響起,蒼茫的西北景象就像夜幕一樣落下來。
  • 「樂隊的夏天」過去了,這個冬天,跟著「野孩子」漫遊「大河之上」
    憑藉一曲《黃河謠》,野孩子樂隊曾在今年夏天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中,讓評委周迅及無數觀眾感動落淚。本月26日,這支與眾不同的民謠樂隊將登陸上海保利大劇院,帶上海觀眾現場感受來自「大河之上」質樸而又現代的民謠。
  • 專訪野孩子張佺:吟遊詩人的夏天
    第一期節目出場的時候,野孩子身板挺得直直的,用純阿卡貝拉的方式演唱了那首極具代表性的作品《黃河謠》,開腔如裂帛,生生唱哭了評委席的周迅。 他們倆一起走南闖北,農民和牧人的歌聲、甘肅的「花兒」,這些民間的音樂奠定了野孩子的基礎。兩人在異鄉的時候,想著西北五月的槐樹,一望無際的河流,寫出了這首《黃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