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首《黃河謠》告訴我們 真正的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
正在熱播的原創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一支來自西北的民謠樂隊野孩子樂隊走入了大眾視野。他們用一首沒有伴奏的《黃河謠》觸動了現場和網絡上的無數觀眾。
提起中國民謠,野孩子樂隊是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很多人認為,野孩子樂隊是殿堂級的民謠樂隊。但在他們自己看來,野孩子只是在對音樂的態度上,努力去做一個榜樣。《樂隊的夏天》舞臺上的野孩子樂隊,沒有炫彩的燈光加持、沒有烘託氣氛的伴奏,一首《黃河謠》演唱結束後現場久久無人說話。大樂迷周迅和許多參加節目的樂隊一樣,一度淚流滿面。現場許多樂手表示,是野孩子樂隊陪自己走過了最難的歲月。從西北走出的野孩子樂隊,用作品向大眾證實了,樂隊展示給大眾不僅僅是躁動,來源於中華文明的內斂克制同樣是非常搖滾的力量。
野孩子樂隊始終是中國獨立音樂的一面旗幟。與大部分標榜憤怒的搖滾樂不同,野孩子樂隊的音樂是有生命力的。它根植於土地、河流,像種子一樣汲取生活的養分,向天空生長,最終長成傳遞民族精神的參天大樹。在《樂隊的夏天》現場,提及為什麼會參加節目,樂隊成員郭龍回答,「我們希望在年輕人身上學到我們沒有的東西,要跟著時代前進。」
黃河流淌過中華大地,對所有中華兒女來說都有「母親」、「來處」的意味。節目中,大樂迷周迅評價野孩子樂隊的《黃河謠》說,這是「唯一的」《黃河謠》,這種感情是「唯一的」。的確,《黃河謠》是來自土地、來自勞動的歌謠,在快節奏生活方式充斥的當下,以古樸、真摯的凝聚力,喚起人們心中對家、對親人的思戀,對「根」的眷念。
正如節目中野孩子樂隊所說,真正的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一時的熱度會過去,而打動人心,能夠影響一代人,甚至影響中國原創音樂的作品則會流傳下來。《黃河謠》中蘊含的,來自中華文明的古樸力量,將會在人們的吟唱中得以傳承。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