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巴(富書主編)
疫情期間,你能撐多久
疫情席捲全球,每天都企業倒閉,員工失業,我們早已習以為常。
可是沒想到,全球運動產品巨頭阿迪達斯,竟然也被疫情逼到了存亡的關口。
4月27日,阿迪達斯發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淨利潤同比下降96%,全球超過70%門店處於關閉狀態。
由於門店大量關閉,阿迪達斯積累了大量的庫存,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才能清理掉。
最近你去線上平臺看,會發現阿迪正在瘋狂打折促銷,可是這樣依舊無法彌補公司的損失。
一季度全球銷售額同比下降19%至47.53億歐元;營業利潤同比驟降93%至6500萬歐元;淨利潤同比下降了96%至2600萬歐元。
CEO斯珀·羅斯特(Kasper Rorsted)已經親自表示,疫情帶來了的挑戰是阿迪達斯前所未有的。
另一家在中國擁有千家店面的服裝巨頭GAP更加慘澹,自2月份以來GAP已消耗10億美元,預計到下周其銀行帳戶裡將只剩下7.5億美元。
GAP宣布停發8萬多名員工的工資,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在中國。
商業巨頭尚且如此艱難,普通的員工的日子可想而知。
商務部發布的消息:第一季度,中國工業產出已下降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20.5%;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4.5%;出口下降17.2%。
光電影行業就有5328家公司註銷,是去年全年的1.78倍。
這些冰冷的數字是一家家無法維持的微小企業,也是許許多多正在喪失收入的打工仔啊。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說:我們正在面臨的或許是這一代人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危機。
這危機包括疫情,也包括經濟下行帶來的降薪、失業、倒閉狂潮。
甚至經濟所遭受的重創要比疫情本身更可怕,更持久。
說實話,我真的不敢想,那些打工者、甚至白領,該怎麼度過這個全球經濟的寒冬呢?
你如果沒窮過,永遠都不會懂
香港大富豪田北辰以前參加過一檔真人秀節目,體驗清潔工48小時的工作。
田北辰的商業帝國每天淨賺2億港幣,可在節目裡,他的薪水僅僅是每小時25港幣。
作為一名清潔工,他每天要工作12小時,生活費卻只有區區50港幣,住在只有15平方米的「豪華籠屋」裡。
最後,田北辰承認,沒有資本,就算像他那樣有能力,也只能在底層苦苦求生。
知乎曾有一個問題很火:
「火車硬座和臥鋪相差僅一百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選擇硬座?」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很扎心:
很遺憾,在中國,絕大部分家庭沒有達到火車票自由。
別說高鐵了,連綠皮車買很多人都坐不起。
看看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數據:
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882元,其中「中位數」是19882元每年。
換算成月薪,才2000多元。
也就是說,全國還是有50%的人一個月賺不到2000塊。
對於他們而言,100多塊的差別是實實在在的,可以抵得上好幾天的開銷了。
不管你承不承認,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有一個個的圈子組成的,圈子之間有著森嚴的門檻。
考研名師張雪峰有一個很經典的說法:
「有四個地方最能揭示社會的真相:第一是汽車客運站,第二是火車站,第三是高鐵站,第四是飛機場。」
坐A380的人,心血來潮,也可以去坐坐中巴,可是大多數坐中巴的人,恐怕不會有機會坐上A380。
這就是差距,也是隔閡。
你如果沒窮過,永遠都不懂,這就是社會最殘酷的現實。
專業能力,是普通人的唯一資產
最近和朋友聊天,總繞不開一個話題:現在形勢這麼嚴峻,該怎麼辦才好呢?
思來想去,我覺得作為普通人,除非遇到拆遷這樣的天降禮包,否則真的只能靠自己。
多年的社會經驗告訴我們,普通人想要獲得更高報酬的工作,無非有兩種選擇。
第一,是從事高門檻的工作。
比如金融行業、網際網路行業,這些都催生了眾所周知的高收入群體。可是這些行業也相應地設定了很高的門檻。
首先你要有高學歷,因為學歷不僅代表你的綜合素質,更代表你的潛在人脈資源,可以幫助你迅速打開局面。
其次,你還得適應高強度和高淘汰率的市場競爭。你要有40歲前賺夠一生所需財富的野心,才能保證在人才高消耗的機制面前的底氣。
對於絕大多數勞動者而言,高門檻的工作可望而不可及。
那麼你就需要第二點,也就是在普通工作中儘可能地打磨專業,形成差異化優勢。
比如,房屋中介看起來是相對低門檻的工種,幾乎沒有學歷限制。
可是要成為一個頂尖的房屋中介,卻需要很長時間的修煉。
修煉什麼?一是洞察人心的能力和社交的藝術,二就是專業的技能。
去年有個新聞很火,上海鏈家的美女學霸經紀人安婧婧一天開三單,淨賺10多萬,被集團老總親自表揚。
類似的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張永剛,妥妥的大學霸,畢業後也選擇從基層的房產中介做起,很快就成為明星經理人。
這些人來到門檻較低的行業裡,走的就是差異化的職場路徑。
安婧婧在半年內自學了金融、城市規劃、室內設計、稅務、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把自己修煉為一本活字典。
所以別人帶看10次沒有租售的房子,她帶看1次就順利成交。
張永剛在門店工作的一年時間裡,寫下超過10萬字的讀書筆記。
可見,工作雖然有門檻高低,卻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疫情確實會淘汰很多人,不過也同樣給了一些人機會,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扛得住,甚至脫穎而出。
同樣是在家待業,有的人選擇天天打遊戲,有了上頓沒下頓,有的人選擇即使吃不飽飯,也要看書上網鑽研某項技能。
幾個月以後,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境遇了。
從來沒有糟糕的行業,只有糟糕的人。反過來說,也沒什麼萬年不破的金飯碗,只有持續精進的個體。
高門檻的工作,起點高競爭壓力也大;低門檻的工作,看似無望其實也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所以,雖然情況很糟糕,但是還沒有到絕望的時候。無論在什麼行業中,你都有機會通過技能的磨礪,實現事業的進階。
咬牙走下去,你的高潮在下一公裡
《雙城記》裡說:This is the best and the worst of times(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其實大體上而言,命運不會格外垂青哪一代人,也不會格外委屈哪一代人。
所謂命運饋贈的禮物,都不是垂手可得的。
如果你羨慕那些高薪的人,那你要做的就是打磨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羨慕那些被機遇垂青的人,那你要做的就是使自己配得上那份機遇。
千萬不要因為眼前的困苦,人就變得目光短淺,喪失長遠的打算。
疫情雖導致失業,但不代表就此被打敗了人生。
在你覺得難的時候,其實恰恰也是你可以改變的時候。
路遙說: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一個覺醒期,覺醒的早晚決定命運。
任何的時代裡,都蘊藏著向上流動的機會。
也許這一次的困苦,就是一次覺醒的機會,抓住它,或許就是你一直在等待的逆天改命的機會。
作者簡介:喬巴,富書主編,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首發富書,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