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區的明珠:湘西民族文化園

2020-09-13 封面湘西

作者:雲中龍008

湘西民族文化園位於吉首市,是湖南湘西經濟開發區核心地帶,是湘西州乃至武陵山片區標誌性的文化園區。 湘西民族文化園總佔地面積39500平方米,主要建設有博物館、非遺館、藝術中心、文化廣場、景觀橋、音樂噴泉、灣溪河景觀走廊、工人文化宮等項目,形成了湘西州政府新城綠色人文生態景觀帶。

民族文化園沿著湘西州政府正前方一直到工業大道的文化景觀軸,分為六個部分,即「苗族鼓舞廣場」、「福橋、壽橋和康橋」、「土家族擺手舞廣場」、「龍橋、鳳橋」、「紅色湘西廣場」、「美麗湘西廣場」。

1、湘西州博物館。民族文化園入口處的右側為湘西州博物館,館舍偉岸如山,展陳特色可以用這樣十六個字來概括:地方特色、民族風韻、軸心輻射、多元展陳。

2、湘西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湘西民族文化藝術中心的建設代表著湘西人民要與世界接軌,其設計理念來源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婦女的頭飾。

3、民族團結柱。景觀柱立於廣場入口處,形式對稱簡潔,大氣新穎,如同一扇敞開的民族之門,體現了湘西人民熱忱歡迎五湖四海的客人前來湘西做客。造型整體色彩華麗雅致,材質以石材和彩瓷相結合,手法新穎細膩,強調民族多姿多彩,表現民族燦爛輝煌為核心內容。

4、鼓舞廣場。「天下鼓鄉、鼓舞世界」,湘西苗族鼓舞蘊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誠信仰、勇於創造和頑強拼搏的民族精神,它是以鼓樂指揮生產,以鼓樂傳播文化,以鼓樂娛樂身心,把音樂、舞蹈、表演等藝術種類有機的組合在一起,歷史悠久、內容豐富且特色鮮明,並於2006年被列入了中國第一批文明用語非物質文化遺產。

5、福橋、壽橋。與鼓舞廣場相連的是兩側的廊橋(福橋、壽橋),和中間的步行橋(康橋),廊橋的雕刻則體現了湘西當地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既保留了苗族文化講究象形、對稱的傳統審美觀,又融入漢族的文化元素,與周邊的建築藝術相生相伴、融為一體。

6、擺手舞廣場。土家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反映了土家人民的生產生活,如狩獵舞表現狩獵活動和摹擬禽獸活動姿態,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來所創造的精神財富,也是土家人民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社會生產發展的縮影和藝術性的表現。

7、龍橋、鳳橋。土家擺手舞廣場西側則是布局了兩座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的風雨橋。根據明清時代的建設特點進行設計,採用全實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杆、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過往人們能躲避風雨,故名曰風雨橋,簷角翹起、繪鳳雕龍,故又命名為龍橋、鳳橋。

8、紅色湘西廣場。穿過龍鳳橋到達的是「紅色湘西廣場」,東西廣場主要以「動」紅色湘西廣場、美麗湘西廣場主要以「靜」表現形式。

9、大型音樂水秀。大型音樂噴泉水舞聲光秀為架空型水池,噴泉設備布局按牛角形與頭帕形等具有湘西文化符號特色對稱布置,運用先進的設備、先進的控制技術,把聲、光、電水秀綜合藝術結合起來,打造一個只有在湘西才能享受到的藝術作品。

10、灣溪河景觀走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儘快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END·

監製/角角

主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黃沙沙

審核/石群方 尚欣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總投資241億元 湘西經開區州慶重點項目建設忙(多圖)
    今年是湘西州成立60周年,湘西經開區作為活動主會場、參觀考察重點區域,承建州慶項目多,今年列入州重點項目的有42個,總投資241.48億元;2017年全年計劃投資70.41億元,1-7月累計完成投資45.3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任務的64.5%。 湘西州文化體育會展中心項目、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園、陽光國際酒店等項目基本或部分完成建設。
  • 湖南要「騰飛」縣城,被譽為「湘西明珠」,與吉首,麻陽齊發展
    鳳凰縣,不僅是國家承認的首批旅遊強縣,也是「湘西明珠」。這條鐵路的建設,不但將懷化到張家界的時間縮短到一小時,也盤活了整個武陵山片區的旅遊資源。其中收益最大的就是鳳凰縣等地的旅遊產業。這條線路的建設經過了眾多值得人們前去的旅遊城市。也為鳳凰縣日後的發展有著帶動作用,相信等到這裡正式通車後,也一定會「鳳凰騰飛」,城市經濟發展升級,協同沿線的城市一起發展。
  • 「神秘湘西 . 州府新城」等您來
    這裡有國內外知名旅遊勝地鳳凰古城、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世界橋梁奇觀矮寨大橋、戰國古城裡耶,靈山秀水的土地躍然於黃永玉的畫筆之中,迷人獨特的文化書寫在沈從文的筆觸之下,質樸靈動的氣息飄蕩在宋祖英的歌聲裡…… 這片神秘大雅而又生機勃勃的土地上,湘西全域旅遊的重要窗口、武陵山區的璀璨明珠—湖南湘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裝扮一新,以靚麗的容顏,喜迎八方來客
  • 「湘鄂渝黔」四省攜手助推武陵山片區旅遊業!
    「湘鄂渝黔」四省攜手助推武陵山片區旅遊業!,省旅遊委播放湖北武陵山片區旅遊扶貧宣傳視頻,並做了經驗介紹和典型發言。「十三五」期間,湖北武陵山片區旅遊投資累計投入258.9億元,建設旅遊項目59個,目前進入省政府儲備項目庫有24個。周正素指出,省旅遊委傾力對口幫扶巴東脫貧解困,較好地履行駐村帶縣的政治責任。2018年直接投資對口幫扶村100萬改擴建廢舊房屋為旅遊民宿並投入使用,村集體已經開始營業營收,全村96個貧困戶計劃脫貧40個,2019年可以如期完成脫貧出列的目標。
  • 事關武陵山片區旅遊發展的聯盟誕生了
    他說,構建武陵山旅遊發展聯盟,符合黨中央決策部署及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等四省市有關要求,符合各市州區縣的根本利益,順應各民族同胞的熱切期盼。聯盟的成立必將極大推動區域旅遊資源共享、產品互補、線路互聯、客源互送、信息互通、政策互惠,促進武陵山片區旅遊事業統籌發展、協同發展、聯動發展。
  • 武陵山片區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
    記者從會上獲悉,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目前,區域內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存量問題得到全部解決,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據統計,武陵山片區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4元,是2010年的3.3倍;片區農村貧困人口從2011年的793萬人下降到2019年的4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6.3%下降到1.7%;71個片區縣有70個實現脫貧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基本解決。  據悉,武陵山片區內「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存量問題得到全部解決。
  • 湖南省武陵山片區四方城公眾考古研學基地揭牌儀式在保靖縣舉行
    了解遺址風貌 公眾參與文物拓片實踐活動 合影留念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1日訊(特約記者 宿任人 田麗)11月8日,湖南省武陵山片區四方城公眾考古研學基地揭牌儀式,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舉行,這是湖南省武陵山片區首個成立的公眾考古研學基地。
  • 鄂爾多斯市世界民族文化園A片區創意方案設計徵集
    鄂爾多斯市世界民族文化園A片區創意方案設計徵集  開標時間:  鄂爾多斯市中視文化產業(東勝)基地--世界民族文化園項目A片區設計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本項目創意方案設計進行徵集,現請有意願的設計單位自願參加本方案的徵集。
  • 襄常高鐵新動態,常德市省域副中心出局後轉向武陵山片區?
    無論是湖南的一核兩副還是湖北的一主兩翼,湖南的兩副都出自湘東,看似沒有湖北合理,個人認為都是根據自身省情的現實選擇,湖南在湘西和湘中沒有扛鼎的城市,在整體實力上都有硬傷,最終只能用三區四化做整體協同。當然常德市沒有定位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確實有點惋惜,常德的崛起實際上能對武陵山片區的發展起到帶動作用,嶽陽市和衡陽市都做不到這一點。下面看一下常德市和武陵山片區的關係,最後會有襄常高鐵的最新動態。
  • 湘西秘境·閃靚乾州:吉首文峰樓點亮湘西文旅新名片
    為傳承非遺經典,弘揚民族文化,助推吉首夜經濟與文旅產業融合,6月24日晚,「湘西秘境·閃靚乾城』文峰樓亮燈儀式暨神秘湘西非遺展演」活動在湘西秘境遊客接待中心後廣場舉行,標誌著湘西秘境項目運營活動正式開啟。
  • 武陵山片區:71個片區縣有70個實現脫貧摘帽 貧困發生率從26.3%下降...
    她強調,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奪取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武陵山片區是全國14個片區中率先啟動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實施的片區。
  • 快訊丨許達哲在懷化調研並主持召開湘西片區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許達哲在懷化調研並主持召開湘西片區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圖片均由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冒蕞 攝 華聲在線6月2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冒蕞 劉笑雪)今天,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懷化就推動高質量發展進行調研,並主持召開湘西片區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省政協副主席、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省政府秘書長王群參加上述活動。
  • 2019年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協助推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合作聯席會召開...
    10月10日,2019年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協助推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合作聯席會在銅仁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黨組書記、主任巴特爾發來書面致辭,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楊小波到會,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出席,貴州省政協主席劉曉凱主持會議。
  • 聚焦分子病理 助力腫瘤疾病精準診斷——武陵山片區病理高峰論壇...
    部分參會人員合影懷化新聞網訊 12月12日,武陵山片區病理高峰論壇順利召開,來自大湘西各醫療衛生單位相關醫務人員百餘人參會。此次會議旨在推動分子病理學技術在精準醫學實踐中的應用,進一步促進武陵山片區醫療衛生領域病理學科的發展。
  • 張家界四都坪鄉牧笛溪村迎來2018武陵山片區首屆土家織錦文化節
    2018武陵山片區首屆土家織錦文化節暨第二屆牧笛溪守秋匯在張家界永定區四都坪鄉牧笛溪村舉行。本次以「織秋牧笛溪」為主題的2018武陵山片區首屆土家織錦文化節暨第二屆牧笛溪守秋匯由土家織錦大賽和守秋匯兩部分組成,共五個板塊,即:土家織錦大賽、織錦藝術展演,趣味農耕活動、扶貧紀實展、篝火晚會,整個系列活動將四都坪的「風景、風物、風情」巧妙的融合,形成山水四都、生態原鄉的景象。
  • 武陵山民宿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近日,由湖南湘西州吉首市文化旅遊廣播局和武陵山民宿行業協會舉辦的"武陵山民宿產業發展座談會暨湖南吉首精品民宿推介會"在武陵山片區中心城市吉首召開,來自湘鄂渝黔四省邊區民宿從業者歡聚一堂,大家就"民宿怎樣在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揮作用?相對其他地區的民宿,武陵山民宿該如何定位,設計,施工和運營?在分享經濟模式下大家如何資源共享,遊客互送?
  • 武陵山旅遊發展聯盟大會在黔召開
    武陵山片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於一體,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數民族聚集多、貧困人口分布廣的連片特困地區和重要經濟協作區,《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和國家民委、國家旅遊局、全國工商聯、國家開發銀行
  • 武陵山旅遊發展聯盟大會在重慶黔江召開
    參會嘉賓合影武陵山片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於一體,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數民族聚集多、貧困人口分布廣的連片特困地區和重要經濟協作區,《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和國家民委、國家旅遊局、全國工商聯、國家開發銀行《關於推進武陵山片區旅遊減貧致富與協同發展的意見
  • 2020年武陵山片區廣電傳媒協作體年會在常德舉行
    紅網時刻常德12月12日訊(記者 白玲川)12月12日,2020武陵山片區廣電傳媒協作體年會在湖南常德召開,來自武陵山片區的湖南、重慶、湖北、貴州四省市9個地級市、州、區廣播電視臺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謀媒體轉型發展。常德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康重文為活動致辭。
  • 張家界聯合武陵山片區推出房車旅遊精品線路開啟冬季旅遊新模式
    懷化、邵陽、益陽、常德、重慶酉陽、湖北恩施、貴州遵義等武陵山片區旅遊主管部門和旅遊企業代表參加活動,並首次聯合發布武陵山片區4條房車旅遊精品線路。來自湖南、江蘇、河北,湖北,天津、四川、重慶、廣東、甘肅、河南、湖北、貴州、浙江等十多個省市的房車俱樂部也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