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祭
◇馬錫斌
端午千帆度,風流傲大江。
粽香猶有偶,儒貴卻無雙。
揮去愁三疊,呼來酒一缸。
唯求歌屈子,騷客佇軒窗。
端午祭
◇巖石勁松
汨水聲何壯,騷風日復遒。
浪飛揚楚韻,魚躍競龍舟。
縱古文章在,沿江角黍投。
平生修傲骨,死不負清流。
端午節前自題畫蘭
阿袁
口中誦三百,筆下恐風寒。
豈自先重五,吾人日浴蘭!
按:唐人杜甫詩:「頭白恐風寒。」
端陽憶屈原
於沐禎
晴川蒲艾綠,鑼鼓助舟翔。
肉粽充糧美,雄黃入酒香。
汨羅千載碧,屈子萬年良。
滄浪歌無疾,相逢祝永康。
龍舟競渡
章壽
鼙鼓韻鏘鏘,山河慨爾慷。
忠魂縈夢渚,浩氣撼瀟湘。
復楚憑三戶,亡秦遺九章。
古風存賽祀,養銳恥空觴。
端午節記事---門頭插艾
◇陳信國
每到天中候,懸門事異常。
採來山下艾,縛著獸中王。
炳燮丹砂點,猩回草木香。
承符曾向日,插戶不驚獐。
七月胚何晩,三年蓄最長。
合榴簪鬢好,臨鏡助新裝。
端午寄屈原
◇傲雪寒梅
每逢端午競龍舟,屈子情懷付水流。
難訴詩人千古恨,離騷一曲載君愁。
端午感懷(新韻)
◇蔣愛華
艾旗祈福手頻招,碧露明眸早沁蒿。
今日勸君多採擷,明朝猶自唱離騷。
端午有吟
◇灼華
飛舟競渡祭英魂,千載深悲啟後昆。
一曲離騷今古唱,汨羅江畔再重溫。
吊屈原
◇茉莉
一曲離騷千古傳,投身碧水淚潸然。
誰能竟許平生志,獨立湘江念逝川。
吊屈原
◇藥理琴音
無道君王戀色魔,屈原不死奈秦何。
縱觀帝國工兵賦,所向民心已棄戈。
紀念屈原
◇鄧浩宏
屈原一跳汩羅江,穿越光陰隧道窗。
家國情懷成鼓角,不時警世定安邦。
詠端午節四風物
◇董文海
艾蒿
淡雅幽香素潔薰,醫人灸法伴針焚。
清高頻在楚辭現,地氣接來專滅蚊。
蒲草
箭體柔心立水濱,端陽專待踏青人。
雖然不是驅寒物,卻使百邪難近身。
馬蓮
茂繁生長萬千叢,花似藍田葉似弓。
為救詩魂纏角黍,赴江蹈鑊慰精忠。
柳條
留柳諧音奉節珍,柔枝嫩葉念靈均。
諍官自古人皆愛,萬戶千楣系楚臣。
端午有感
◇範安萍
每讀離騷作苦思,九歌不盡問天時。
壯懷猶念羅江水,一棹龍舟一棹詩。
戊戌重五感興
◇阿袁
相競西東詩債纏,風寒身手日三穿。
誰知眼下子蘭在,一讀離騷一泫然!
祭屈子
◇蘭亭玉立
波浪汨羅漁父唱,離騷滄海卜居哀。
九章天問懷沙去,端午招魂楚客來。
端午感懷
◇天山一叟
每逢端午念屈原,憂患匹夫莫老閒。
但願四鄰無戰事,虎蠅絕滅唱平安!
端午節感賦
◇羅洪星
村童地僻過端陽,一碗麵條涎水長。
唯揷艾蒿傳美德,何來蒲酒避邪王。
龍舟今日鼓聲勁,屈子昔年心底涼。
追憶楚臣垂淚眼,川流晝夜訴衷腸。
端午節
◇朱俊強
紅妝舞臂玉蘭揚,腕轉柔荑包粽忙。
水煮籠蒸凝美味,盤盛蜜灌散清香。
裝舟破浪拋江海,醉鱉饞魚離覽良。
愛國屈原今可在,忠魂暢笑化波光。
端午抒懷
◇羅朝開
又逢端午龍舟賽,祭奠忠魂萬楫開。
無力回天終向水,有心報國亦成灰。
九歌沉石山河慟,三閭含冤日月哀。
且看古今多俊傑,幾人亮節軼崔嵬?
端午有吟
◇梁園客
粽香飄逸映荷花,端午又臨荊楚家。
競度龍舟追屈子,廣張艾草驅瘟邪。
君王昏聵國當敗,烈士忠貞氣自華。
汩水悠悠千古恨,誰人憑弔不嗟呀。
端陽感懷
◇童麗君
悲歌壯烈慶端陽,艾草蒲圈粽子香。
楚水千秋懷怨恨,龍舟萬載悼忠良。
孤吟總嘆民生苦,一死空憂國祚祥。
求索無期知路遠,離騷錦句古今揚。
端陽
◇白雲過客
窗外輕飄粽葉香,時光流水又端陽。
蘭湯沐浴邪汙去,鑼鼓喧天正氣昌。
抱石汩羅悲郢楚,懸睛吳地泣錢塘。
細思多少先賢事,逆耳忠言是妙方。
祭屈原
◇李茂林
愁雲落淚楚江吞,代代憐才祭屈魂。
論語春風千裡去,離騷古韻萬年存。
思鄉醉月三杯盞,作賦吟詩第一樽。
遠客琴聲來許瘦,懷王酒色坐朝昏。
端午有寄(集古人句)
◇觀棋不語
年年端午風兼雨,競渡深悲千載冤。
鼙鼓動時雷隱隱,俗流指笑漫喧喧。
情知不向甌江死,醉裡曾看玉海翻。
老大逢場慵作戲,萬家顛沛獨何言?
註:按句序1、宋.趙蕃;2、宋.張耒;3、唐.盧肇;4、宋.許景衡;5、明.湯顯祖;6、宋·釋德洪;7、宋.劉克莊;8、近代·傅子餘
端午吟
◇天涯一峰
菖蒲艾葉粽飄香,重五年年祭悼忙。
屈子有心興社稷,懷王無略失忠良。
未酬壯志千秋恨,錯信讒言萬載傷。
遙問江南何處冷,汨羅雲暗水茫茫。
端午抒懷
◇葉仁傑
漁鄉歲歲賽龍舟,邀約高朋海上遊。
戲水弄舟波浪湧,眠山浴日石灘休。
飛雲滴雨忠魂恨,靜海揚波怨魄流。
好客漁翁頻敬酒,醉歸情動論春秋。
時近端午而懷屈原
◇老驥
悠悠歲月近端午,千古沉冤一部書。
後者唯知懸角黍,先儒亦末免蟲魚。
問天筆墨誰知得,報國情懷獨有餘。
才大古來難為用,況思今日曳長裾。
端午節隨筆
◇汪火炎
千舟月夜浪花高,兩岸星辰古柳濠。
擊水流沙掀艾綠,鳴鑼迸鼓為君騷。
魚銜粽葉貪靈氣,鶴沐曦光梳羽毛。
賦得閒詩留一墨,江湖天闊足風濤。
戊戌端午祭
◇白潔
端午來臨粽米香,門懸艾草飲雄黃。
楚王昏昧千年恨,屈子誠貞百世長。
滾滾汨羅悲諂佞,悠悠歷史嘆忠良。
龍舟競渡英魂祭,我品離騷誦九章。
端午
◇秀鑫
五月清風粽米香,家家艾草滿庭芳。
羅江湧浪龍舟舞,楚淚盈流仙樂殤。
一曲離騷悲舊事,諸天神鬼泣華章。
丹心可鑑千秋映,烈骨忠魂青史長。
悼屈原
◇寒梅凝雪
東海龍王五五巡,惜憐屈子毅成仁。
汨羅源遠難幹淚,葉粽情長屢溼巾。
香艾幽幽邪惡鑑,龍舟潑潑正貞循。
星河渺渺彰天問,千古流芳鳳與麟。
卜算子·端午龍舟
◇丹溪陽
端午賽龍舟,十裡人聲沸。鑼鼓喧天逐浪追,東去飛流水。 奮力俏後生,三姐盈盈淚。顧盼青江吳音好,弋水芳心墜。
錦帳春·屈子成殤
◇王曉梅
楚韻湘風,九歌天問,那香草,丹心幾寸?壯懷千年志,未酬憂忿,國殤誰憫? 一曲離騷,淚沾霜鬢,汨水吼,波濤滾滾。任孤鴻遠去,月枯星殞,忠魂震震!
鷓鴣天·汨羅江傳奇
◇愛在綫
史跡燃情五月天,汨羅江水比天寒。三閭義士空懷國,抱石沉江更毅然。 聲慢慢,淚漣漣。粽香端午祭先賢。龍舟泛起千重浪,一曲悲歌唱屈原。
鷓鴣天·端午弔屈原
◇惜緣
蒲節期聞粽更香,龍舟角技鼓聲揚。離騷曲飲汨羅恨,雅頌時經歷史長。 憑天問,九歌殤,若英華採剩悽涼。年年此際心如故,詩弔良臣淚兩行。
沁園春·端午祭
◇馬錫斌
流徙瀟湘,心牽楚天,郢都可安?問江河上下,舟帆竟渡,何時吾返,拒寇民歡。宵小專權,楚王昏聵,摧折忠良恨萬千。空悲切,亡種誰人急,憂憤揮箋。 離騷飛越連巒,亙古唱,聲聲啼竹斑。緯地之英雋,經天宏略,富民修武,夢展才賢。驟疾寒風,黑雲壓頂,昔日繁榮若暮煙。仰天嘯,捨身成一躍,天地奇冤。
水調歌頭·端午
◇墨瀾
臨水吊忠節,把酒祭沉冤。離騷一曲千古,風韻灑人間。休說家亡身殞,且看情深義憤,今汗幾人顏。楚水碧波漾,難把恨膺填。 結彩絲,插艾草,浴芳蘭。直臣從此,流芳耀世越千年。可嘆雄腔傲骨,空負清流皓月,遺恨滿晴川。向道震天鼓,誰得錦標還。
浣溪沙·端午節祭屈原
◇張識
端午終於到眼前,挈妻將子祭忠賢。淚花點點實難幹。 兩捆香兒門上立,幾包粽子案中端。叩頭屈子問平安。
三奠子·祭屈原
◇陳亞洲
望汨羅江畔,被發行吟。傷去國,枉勞心。苦曾經性烈,傾一片丹忱。奸臣忌,懷王怒,自分襟。 空留嘆惋,獨伴浮沉。人縱去,節尤欽。孤身驅嬖佞,赤膽戰兇禽。水翻滾,山沉默,恨幽深。
小重山·端午節
◇瑩潔
端午時清日復長。門前青艾草,度新陽。細纏五色線絲長。雄黃酒,米粽倍馨香。 騷意滿瀟湘。楚人忠義節,斷迴腸。龍舟競渡意何傷。鳴綠綺,梧鬱樹蒼蒼。
臨江仙·端五節
◇四葉草
端陽五月三湘淚,波瀾迭起江中。龍舟賽事去年同,舊詞新闕,追憶楚辭翁。 屈原獨醒人空瘦,巴山楚水英雄。昏君賊子恨無窮,九歌漁父,天問訴情衷。
浪淘沙·湘女賽龍舟
◇袁瑞林
鑼鼓響雲端,白浪滔天。英姿颯爽賽龍船。戮力同心穿浪裡,拼命爭先。 好似箭離弦,射向天邊。鞭炮齊放凱歌旋。一曲離騷歌屈子,紀頌千年。
踏莎行·端午祭
◇段嶽嶺
作賦離騷,飽書墨硯。憂愁幽思情遮面。滿含情脈怒如嘶,懷憂苦毒依心轉。 傾國魂消,愁君腸斷。投江含恨紅塵遠。憂民憂國怎成愁。飄香粽子尋河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