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0日訊 乳腺癌不是女性的疾病嗎?八旬老爺爺也會得乳腺癌?真的假的?不會是故弄玄虛吧?可金華市人民醫院的胸外科專家非常肯定地回答:是真的。
八旬老爺爺:4年前就發現右乳有花生米大小的腫塊
最近,金華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專家門診來了一位80歲的老爺爺。他說4年前就發現右乳有腫塊,當時只有花生米大小,不痛不癢,就沒當回事,可近幾個月好像大起來了,家人不放心,就陪他來就診。
金華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姚慧韜為他做了仔細體檢,發現老爺爺的乳房腫塊約5×5cm,局部皮膚隆起,無壓痛,質地較硬,邊界尚清楚,但活動度較差,同側腋窩未及腫大淋巴結,結合乳腺超聲檢查,判斷這是一例比較罕見的老年男性乳腺癌。
之後,姚慧韜為老爺爺做了手術,快速切片報告為浸潤性導管癌。
男人一樣會得乳腺癌
姚慧韜說,男性乳腺癌是少見的惡性腫瘤,佔男性全部癌腫的0.2%~1.5%,佔乳腺癌的1%左右。正是由於「男性不會患乳腺癌」這種錯誤認識,所以才會讓人放鬆警惕,直到男性乳腺癌癌症晚期才發現罹患乳癌,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從理論上說,乳癌的發生是由於乳房細胞內出現惡性腫瘤組織。男性也具備乳腺組織,所以同樣也可能導致乳癌。只是由於生理結構的差異,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遠遠大於男性。
男性乳腺癌的特點
據姚慧韜介紹,男性乳腺癌的特點有以下幾點:1.就診晚。由於男性乳腺生理解剖特點,加之多為無痛性乳塊,故就診時多偏晚。據報導,診前病程為31.2個月,長出女性乳腺癌1年以上。2.乳腺腫塊為自發症狀。病人就診時的常見主訴為乳暈下無痛性腫塊,易侵犯皮膚及乳頭,並可出現潰瘍,一般為單側,左右發病均等,少有雙側,副乳亦可發生,最初在乳頭及乳頭下出現較小的及界限不清的無痛性腫塊,約半數病人可出現皮膚發紅、瘙癢、乳頭回縮及乳頭溼疹等現象。隨著病變進展,腫物可以和皮膚粘連,固定,並出現「衛星」結節。3.區域淋巴結轉移早。由於男性乳腺體積小和其中淋巴管較短的解剖學特點,54%~80%的病人較早期即出現淋巴結轉移,尤其男性乳暈區距內乳區淋巴結較近,易累及內乳區淋巴結,此亦為男性腺癌預後要比女性乳腺癌差的原因之一。4.ER陽性率高。男性乳腺癌ER陽性率為64%~76%,並對內分泌治療有良好反應。
男性乳腺癌的發病原因
姚慧韜說,男性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非常清楚,目前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①內源性雌激素增多(35%):與女性乳腺癌相比男性乳房無生理活動,缺乏卵巢激素的過度刺激,但發病者多有男性乳房發育,內分泌異常和肝功能損害等,雌性激素增高,可以誘髮乳腺癌,肝臟受損時,肝臟對雌激素滅活功能減低,導致體內雌激素相對過多,男性乳腺發育症增多,有人認為男性乳腺發育症為癌前期病,易導致乳腺癌發生。②性染色體異常(27%):有研究表明,發病病人中有的睪丸小,曲細精管纖維化和玻璃樣變,尿內垂體促性腺激素增多和性染色體異常稱為Klinefelter症候群,在此情況下,其乳腺癌發病率較正常男子高20倍。有相當比例的病例家族中,或有女性乳腺癌的家族史,或家族中有患其他腫瘤病例存在,提示男性乳腺癌的發生有一定的家族性。此外,放射性物質接觸,乳腺局部損傷,臨床治療應用雌性激素等,也可誘髮乳腺癌。
有這些情況的,就要當心了
「有下列情況者可考慮為男性乳腺癌。1.老年男性,乳房出現無痛性腫塊。2.查體腫塊侵犯皮膚及乳頭,並可出現潰瘍。3.針吸細胞學檢查找到重度增生,可疑癌細胞,乃至癌細胞。4.術前冰凍明確診斷。」姚慧韜提醒,鑑別診斷男性乳腺癌應與男性乳腺發育症鑑別,男性乳腺癌患者多為老年人,單側腫塊,腫物偏心性,質硬,無疼痛,針吸找到癌細胞。而男性乳腺發育症多見於青春期和肝病患者,多為雙側盤狀物,有觸痛,針吸細胞學檢查為重要鑑別手段之一。
治療宜早不宜遲
姚慧韜說,男性乳腺癌的治療同女性乳腺癌。對於未侵犯胸肌的患者應首選改良根治術。根治性或改良根治術後有腋下淋巴結轉移的病人,需要術後放射治療。術前放療主要用於第Ⅲ期以上的病例,病灶較大,潰爛,照射後使腫物縮小,有利於手術姑息性切除。根據淋巴結轉移陽性及ER陰性者加用術後化療的方案可望提高生存率。內分泌治療主要用於晚期或復發的男性乳腺癌病人。還可以選擇雙側睪丸切除術或雙側腎上腺切除術,來切斷體內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主要外周來源。
需要提醒的是,男性乳腺癌病人具有年齡較高、病程長、預後差的特點。但如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治療預後與女性趨於相同。影響男性乳腺癌預後的因素,主要是病理類型、分期、治療方法及就診時有無淋巴結轉移。多數報導認為,治療後總的5年生存率比較,男性5年、10年生存率均略低於女性。因此,欲改善男性乳腺癌的預後亦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金華新聞網-金華晚報 記者 盛繼紅 通訊員 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