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遊老濟南

2020-12-12 旅觀四方

老濟南城什麼樣子,濟南城的老居民應該有印象。不同的時代,百姓生活方式絕不一樣。戰火紛飛的年代,終日惶恐不安,多的是對安定生活的期盼。商品經濟時代,終日忙碌奔波,多的是對肩負家庭責任的承擔和幸福生活的努力。建國已71年,對老濟南城有印象的人也不多了。

說起老濟南,必說濟南四門-老東門,西門,南門和北門,四門環抱應為城牆。在90年代求學期間,外出乘坐公交,報站時經常聽到自動報言「老東門站到了,請帶好您的行李和物品,從後門下車………」,不同公交路線,報站不一樣,但常能聽到東門,西門,南門的報音,印象中未聽到北門的報站。根據報站,基本確定東門在大明湖東,東關街附近,南門在泉城大酒店附近,當時附近還有個工藝廠,現早已搬離,西門在三聯附近,近年的三聯動變也較大,北門現查網絡,知是大明湖的北水門。由此輪廓,推而黑虎泉等水徑,概知水系同為護城河所在。

西門,南門區域,現是經濟政治中心地帶,歷史概貌已無樣痕,唯留泉城古韻的只能從東門北門邊曲水亭街追尋了,還能看到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樣子,但也商業包裝破壞了,落入了俗套。

民國及建國前後,經緯路成為經濟中心,繁華地帶,已在真正的老濟南城之外了。

推及濟南火車站教堂的拆撤與重建,希望還是給歷史保留下空間,保存原始古韻風貌,不要唯餘嗟談。

行文不易,請予以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索非亞·裡奇攜閨蜜去鄉村逛遊了一圈
    索非亞·裡奇攜閨蜜去鄉村逛遊了一圈 索非亞·裡奇(Sofia Richie)現身於馬裡布(Malibu)。馬裡布的一個鄉村市場(Malibu Country Mart),索菲亞·裡奇,攜閨蜜一起去逛遊了一個叫「赤腳夢想商店(Barefoot Dreams Store)」的商場,時間是09/03/2020。
  • 老濟南兔子王不斷被恢復,非博會濟南非遺講老濟南故事
    在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一群參觀者圍著非遺傳承人、老濟南周氏兔子王的製作者周秉生製作的精美兔子王問東問西,看得痴迷……而周秉生講起泉城兔子王的文化傳承也滔滔不絕。濟南泥塑兔子王是名副其實的好看、漂亮、有文化底蘊。這些「兔子王」白面紅唇、兔面人身,長長的耳朵與頭部之間用彈簧相連,有的身著紅袍、背插紅旗,有的手持藥杵穩坐虎騎之上,造型別致。
  • 《印象濟南.「老殘遊記」中的「老濟南」》
    「老殘遊記」中的「老濟南」》(上篇)作者:曾 悅  張 英    演播:曾 悅    走進《老殘遊記陶藝館》,讓人似乎穿越到了清末民初的「老濟南」。他以大量、生動的筆墨,描寫了「老濟南」的風土人情、泉水鏡像、軼聞趣事,也讓「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的濟南而名揚天下。
  • 老濟南呼籲:很多老巷子沒了 濟南話不能再丟
    「尹家巷、寬厚所街、縣西巷……」對於不少積澱著濟南文化的老城區街道,在按察司街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濟南」秦女士仍能如數家珍。雖然已經81歲高齡,也不再居住在老城區,秦女士還是習慣經常回去轉轉。「隨著城市發展,很多老街都沒了,但濟南的老話不能再丟失了。」
  • 讓人懷念的濟南老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位於濟南市經一路北側,是由德國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設計建造,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於1992年拆除,曾登上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建築類教科書。在建築界,凡提到鐵路站點設計,沒有人不知道濟南老火車站,比起過去的北京前門老火車站或上海老火車站,濟南老火車站也是略勝一籌
  • 老濟南那些事(開篇)——濟南的由來
    為什麼寫這樣的題材出於對自己的愧疚和自責,從今天開始,以土身土長老濟南人的生活視角陸續分享,講述濟南的人文和歷史,風情趣味,以及失傳的真相。開篇 老濟南那些事—濟南的由來濟南(jǐ nán)這個名字最初來源是因為它位於濟水(河流)之南。濟水是黃河下遊的一條重要支流,濟水流經的城市有:濟源(濟水發源地)、濟南 、濟寧、濟陽(現已劃區),皆因濟水而命名。
  • 舌尖上的濟南,打卡老濟南味道的特色菜館
    濟南出差,半工半遊,達到的第一站必須大明湖打卡,在大明湖附近覓食,在景區的特色小吃街裡,同行的同事一開始覺得對於開在景區對味道有顧慮,結果也是啪啪打臉,上來一道菜誇一道菜。酒是一瓶接一瓶的啟。就是環境一般,居民樓裡,狹小,嘈雜、衛生間也是在街上。
  • 在濟南|黑天鵝、老濟南纏蜜、胡同美食……濟南老街,春日遊
    曲水亭街上的老濟南纏蜜。這裡有不少家賣纏蜜的,但感覺這家最正宗,3元一個,可以纏很久。據說這家的纏蜜是用麥芽糖做的,跟用糖稀做的不一樣,纏起來顏色會稍稍變淺,越纏越有韌性,並且味道也不一樣。麥子用老阿姨教的手法纏蜜,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開心的不得了。纏累了,舔上一口,甜味縈繞在唇齒之間,回味無窮。咬一口,能拉起長長的糖絲兒。
  • 留住老味道,明府城很濟南
    據了解,明府城日後將打造成「五城」,再現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老濟南生活圖景。保留原汁原味的老濟南味道,不破壞原有建築風貌,這再好不過。老街巷修舊如舊,鋪路用老舊石材  「絕對不能建成商業性街區,把古城拆了再重建仿古城,那是暴殄天物。」
  • 逛遊四川峨嵋山 尋峨嵋派秘笈見證奇蹟
    拍照遊覽逛遊到7點左右坐纜車下山,靠(* ̄m ̄)排隊坐纜車用了1個半小時,秩序井然有序,下纜車後冒雨☔️走在下山的步道上驚喜的看到它
  • 老濟南,老博物館,別錯過這場尋秘之旅
    這怪不得他,因為在老鐵路郵局牆上,有個很小的銅牌上面寫著幾個小字「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其實,這也不怪博物館,因為這裡需要預約才能進入,屬於半開放式的。山東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經一路91號,為濟南老電報大樓原址,始建於1904年,1929年後改為車站郵局,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老濟南的名小吃與窮講究
    老濟南讓人口舌生香、久久難以忘懷的,倒未必是那些魯席大菜,往往就是一些上不了大臺面,充滿平民意味的小吃,它們是「吃在濟南府」的招牌。
  • 夢回老濟南——「一大馬路上的濟南第一」
    經一路,老濟南人更習慣叫一大馬路,濟南開埠後,成為出西關走北店子過黃河去東昌府的重要商道。濟南開商埠後修建的第一條馬路,其寬度就超過了濟南府歷史上任何一條官道,成為商埠開發的奠基之作,足可見商埠開發者的超前視野,也為今天的濟南留下了現代馬路不可或缺的痕跡。   鋪一條沙石路,為何叫大馬路呢?濟南的大馬路之名,其源於清鹹豐十年(1860)煙臺修建的第一條大馬路。煙臺是山東省最早的通商口岸,此時,西方的馬路正在沿海商埠區方興未艾,是新時代鋪路技術的代名詞。
  • 老布走濟南 水泉村
    老布走濟南 水泉村>老布走濟南 水泉村布建忠(小布丁)水泉村非常具有老濟南特色,石橋、山泉、水井,尤其是夏季雨後山泉湧出之時,家家泉水,戶戶有橋,不愧於「小泉城」之稱。 注2:作者布建忠系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都市頭條濟南頭條
  • 濟南的傷痛老濟南火車站,曾經亞洲第一現已拆除
    老濟南火車站建成於1911年,曾是亞洲第一大火車站,由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費舍爾設計,德國日耳曼建築風格。網絡上傳播老濟南火車站是世界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火車站,小編覺得這兩種風格的元素都有一些存在,鐘塔是典型的日耳曼建築風格,售票處確實有哥德式風格尖頂跟拱形門設計,設計風格有點異議。
  • 濟南這家百家老糕點店,有濟南人記憶中的老味道,來掃貨多是老人
    濟南是魯菜的發祥地,特色美食都有魯菜的鮮明特徵,加上濟南人喜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因此濟南的特色美食,把子肉,牛肉燒餅等格外受歡迎,不過濟南老的糕點店裡的糕點也一樣極具人氣。濟南的一大糕點食品商店始建於1912年,已經近百年,他家的桃酥,長壽糕,紅蛋糕等傳統糕點,依然擁有高人氣,這家老的糕點鋪也加以創新,新式的糕點種類也很多,這家店裡傳統糕點加上新式糕點,品種多達100多種。
  • 《遠東旅行》的遠東第一站:濟南老火車站,是老濟南人記憶中的痛
    #90後旅行#《遠東旅行》的遠東第一站:濟南老火車站,是老濟南人記憶中的痛很多人都喜歡旅遊,旅遊自然就會選擇乘坐火車了,其實,在我們各地都是有火車站的,這樣在火車站級能去各個地方了,因為有了火車站,是一點也不耽誤我們行程。
  • 慢品泉文化佳餚,細酌老濟南味道
    四季廚房 老濟南味道城南往事 老濟南罈子酥鍋漢鼎酒店 泉水豆腐漢鼎酒店 印象泉城  伴隨著2013泉城新年祈福會的開展,獨具泉水文化特色的「
  • 是誰拆除了老濟南站,現在後悔了吧
    1989年,在對濟南老火車站是保留老站進行改造,還是徹底推倒另起爐灶的問題上,高層人士和專家學者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1990年代,追求現代化建設、排斥資本主義是一種嚴重的思潮,當時執政者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一位不願具名的當年濟南火車站擴建專家組成員告訴記者。
  • 為何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青島老火車站卻能保留至今?真相在這裡
    為何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青島老火車站卻能保留至今?真相在這裡提到濟南老好火車站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它在建成之後,一度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火車站之一,在當時也是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但由於城市的發展,人口流動的增長,濟南老火車站最終還是因為不堪重負而走向了被拆除的命運,很多濟南人或者說山東人都表示不能理解,這樣一個見證了老濟南90多年滄桑歷史的老候車站就這樣被拆除了,難道就沒有辦法讓它保留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