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舌尖上的瑤家釀菜

2020-12-14 情深深語夢夢

關注「百味人世間」 盡覽人世間百味

六:舌尖上的瑤家釀菜

土哥

大年三十不緊不慢地來了,正善等人上午練了半天,下午各自在家幫忙,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接著,正善又像往年一樣,寫好自家的對聯,再幫幾位本家寫,正善給自己家寫的對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為正美家寫的對聯是:雞唱康平世,鶯歌福壽春。

正善剛寫好對聯,正善就過來了:「哥,你這字越來越漂亮了。」

「你倒是把時辰拿捏得挺準的。」正善道。

「我不只是為拿春聯來的,我而且還是來送美味的。」正善這才發現正美的雙手一直背在身後。

正善道:「什麼美味?快拿出來!」

正美不理正善,朝灶房裡忙碌的至高和正善娘說:「大伯,伯娘,我爹上午和其他人去山裡打獵,獵回了一頭麂子,讓我送塊麂子肉過來。」

在灶房裡幫著忙的正善妹妹正雲一聽,高興壞了:「太好了!麂子肉做蛋皮釀,美味天下無雙,皇帝見了不願走。正美哥,快拿進來!」

正美走進灶房,把麂子肉往桌子上一放,看見案板上的許多食材,問:「正雲妹,今年年夜飯,大伯和伯娘準備做多少個菜呀?」

正雲說:「我爹娘準備九菜一湯:雞、鴨、魚、肉、海帶蹄,四個釀菜一個湯。十全十美呀!」

「具體怎麼做?我們家也九菜一湯。」正美看著正在刮魚鱗的正雲問道。

「紅棗板慄燉雞,腐竹燜鴨,糖醋鯉魚,香芋扣肉,海帶燉豬蹄,水豆腐釀,油炸豆腐釀,蛋皮釀,蘿蔔釀,外加一個肉丸粉絲湯。」正雲快人快語。

瑤家人過年過節,雞鴨魚肉四大菜必不可少,另隨季節時令,受食材所限,再選「瑤家十八釀」中的幾大釀,總共湊齊十大碗,寓意十全十美。

正雲說的四個釀菜就是著名的「瑤家十八釀」中的四個。

瑤家十八釀不是名菜,也不是珍品,但它是瑤家人飲食的名片。瑤家十八釀,其實是瑤家人的家常菜。在瑤家人的餐桌上,最興釀丸。學會做各色釀丸,也是瑤家人必備的家常手藝。十八釀包括:蛋皮釀、油炸豆腐釀、水豆腐釀、魔芋豆腐釀、米豆腐釀、螺絲釀、蘿蔔釀、冬瓜釀、苦瓜釀、香菇釀、蓮藕釀、辣椒釀、南瓜花釀、牛耳菜釀、茄子釀、絲瓜釀、蒜頭釀、竹筍釀。

從前,瑤家人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能吃上肉,常遇到肉很少、佐料很多的情況,於是心靈手巧的瑤家人就想出了把肉「釀」進蔬菜瓜果內的辦法,結果這樣做出來的菜餚鮮美無比,遠遠勝過單獨的任何一種食材。到現在,每逢佳節和貴賓到來,瑤族人家家戶戶做「釀」的風俗流傳不已。 

釀菜做起來也不難。第一步準備釀料,釀料以三分肥七分瘦豬肉或五花肉為主料,再配以蔥、蒜葉、香菜、馬蹄、芡粉、糯米、五香八角粉等輔料,將主料剁碎,與輔料按一定比例攪拌均勻,這樣的餡心不膩不肥,清香可口。

第二步製作釀皮,在選好了瓜果等釀材後,最重要的工序是掏。掏法有多種多樣,如果是辣椒之類的小個頭,將蒂切掉,把中間的籽兒挖出來就好;如果是螺絲,要先用鉗子剪去尾巴,接著將螺絲焯水,再用竹籤挑出螺絲肉,螺絲殼洗淨做釀皮,螺絲肉洗淨剁碎與輔料混合做餡心,其味鮮美無比。

如果是苦瓜、茄子之類的長段兒,就得先切成拇指長的段兒,再掏空;像大蒜、春筍之類的「長條兒」就比較麻煩了,得用牙籤將大蒜、春筍的莖部細細密密劃開,再用力一擠,中間那部分能像燈籠一樣散開。

最麻煩的是水豆腐,先切成一寸寬兩寸長的小塊後,要用小勺子輕輕地舀,一不小心就會舀碎或舀透,就會報廢。

接下來第三步就可以隨心所欲「釀」了。「釀」也就是塞,即將餡心塞到準備好的釀皮裡頭,注意不要塞得太緊,太緊的餡兒不容易煮熟。如果你選擇苦瓜,只要將餡心塞滿就行了。

最難釀的當數釀水豆腐,十分考驗手藝,塞的手法必須輕,將餡心慢慢塞進去,要保證底面和四周不裂開,而上面又有一點點「破土而出」,這樣才能浸入油鹽的味道。因此,水豆腐釀被稱為是「瑤家十八釀」的「第一釀」。

最後一步是烹製。烹製的方法無外乎是煎、蒸、燜、焙、炸。釀香菇、釀油豆腐之類的「小球球」,上蒸鍋;釀苦瓜、釀春筍之類的條兒段兒,上煎鍋;像釀茄子釀木薯之類如餃子般的,上炸鍋;像水豆腐釀之類一碰就會碎的,就只能上燜鍋了。

上不同鍋的「釀」有不同的處理辦法:上蒸鍋的,只要蒸熟,淋上加好調料、勾芡的汁兒就算大功告成了;上煎鍋的就麻煩一點,要將餡心露在外面的部分煎黃煎香,再加上醬油、辣椒和其他調料放水小燜一會兒;上炸鍋只針對茄子釀、木薯釀,一定要用大火高油溫,否則釀與釀就會黏在一起;上燜鍋的,火越小越好。

烹製水豆腐釀最要注意火候。一般有經驗的主廚往往先把水豆腐釀兩面煎至金黃色再燜。各環節用火要特講究,煎時不急不猛,燜時要稍旺,出鍋前撒點紅椒粉、蔥花、滴幾滴小磨香油。這樣出鍋前的水豆腐釀浸透了佐料的味道,自然味美味佳了。把水豆腐釀添入盤前要熄火,在盤內整齊碼好。剛出鍋的菜餚色香味俱佳,令人回味無窮。

用餐時,瑤家人常常勸客人快動筷子吃水豆腐釀,喊著「搭賴」,意思是趁熱吃。這時的水豆腐釀柔嫩細滑,特別爽口,回味無窮。不過,也還得注意別燙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水豆腐釀添盤上桌,吃當然也是需要講究的,初次吃更要注意夾豆腐的方法和技巧,最好藉助小勺子幫忙。

漁坡村中製作「瑤家十八釀」最出色就數至高了,村裡哪家有紅白喜事,都會請至高去主廚。

太陽剛落西山,家家戶戶就準備吃年夜飯了。至高帶領一家人在神龕前擺放好三牲祭品,對著「天地君親師」牌位行了祭拜,燃放鞭炮後,就往堂屋八仙桌上擺放酒菜了,首先上的是香芋扣肉,香芋扣肉在碗缽中的形狀似團圓,又被稱為「團圓菜」。

香芋扣肉作為瑤家過年必備的特色菜餚之一,其製作流程也相當講究。主料選取五花肉,先將沙姜、桂皮、八角等香料放入鍋中,待五花豬肉煮熟後,要用大針趁熱在豬皮上密密扎些孔,然後沫一些薑絲、蔥絲、生抽。上色後就可以下油鍋炸肉走油,炸出的肉顏色紅亮,香味濃醇,皮皺肉爛,肥而不膩。

接著把炸出來的五花肉切成肉片,肉朝下皮朝上整齊地排列碗缽中,肉片之間夾置一片油炸香芋。入蒸鍋蒸製半個小時左右,開蓋觀察香芋和肉的成色,合適後撒上蔥蒜末即可出鍋。香芋和五花肉配在一起,相輔相成,香芋吸收五花肉的油和肉味,五花肉吸收了香芋的香味,也變得不油膩了而且甘香可口。夾一塊酥甜軟糯、醇香細膩的扣肉,食之滿嘴生香,餘味無窮。

最後一道菜是糖醋鯉魚,意為年年有餘。

晚餐過後,全家人就圍坐在灶前守歲,至高又照例千叮萬囑大家,初一到初三這三天,男女老少說話必須講究吉利喜慶。

關注「百味人世間」 盡覽人世間百味

作者簡介:土哥,原名蔣土志,浙江省北師大嘉興附中語文高級教師,高三資深教師,廣東魯迅研究會會員,在《中國校園文學》《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瀟湘聲屏》《永州日報》《作品》《浙江日報》《嘉興日報》《小小說》等三十餘家報刊上發表、獲獎(詩)文、小說數百(首)篇,現為三家報刊高考輔導特約編輯。該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多次培養出省市高考狀元,指導學生作文在各級競賽中獲獎及在各級報刊上發表數百人(篇)。多家文學平臺籤約作家。

相關焦點

  • 「神州瑤都」瑤都情懷,「瑤家十八釀」之香菇釀
    瑤家廣場 瑤山水瑤家路;瑤山姑娘瑤山情!淳樸的瑤都人民做好了美食等您光臨! 假如你有一個瑤家的朋友那麼你會發現,你來到這個地方第二天就起不來了;因為什麼?因為這裡的朋友很熱情,他會帶你吃上當地的一些特色美食,到了晚上就要擔心了,瑤山的「茅臺」是真的好喝好醉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喝會暈。
  • 神州瑤都最著名的瑤都家常菜十八釀
    在我們神州瑤都,有著著名的瑤族十八釀。這十八道菜都非常經典,非常好吃,來到神州瑤都,沒有吃過這些菜的人,出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這裡,現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瑤族十八釀之一的辣椒釀的做法。選辣椒:瑤都辣椒釀用的辣椒是有講究的,基本都是採用泡椒來釀的。因為泡椒煮的時候不會脫皮,只有不脫皮的辣椒釀才是最完美的,不僅好吃還好看。泡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要選直一點的,選好辣椒後,把辣椒洗乾淨。
  • 打開舌尖上的任意門!世界精釀啤酒之旅
    精釀啤酒的崛起,也歸因人類貪求美味的味蕾,隨著精釀啤酒持續推動美食發展,各地都出現風格獨具的精釀啤酒餐酒館,位在臺北的ABV系列餐廳便是熱中此道的龍頭代表!甚至還開發出一套全中文世界精釀啤酒百科App,提供最多元的精釀啤酒訊息,包括原廠來訪的採訪精華、不斷新增世界各國精釀啤酒廠介紹、精釀啤酒知識庫、各式各樣品飲會的訊息,該App針對店內啤酒揭開品飲六點雷達圖,加上專業的各大啤酒網站評比、還有杯型建議,讓人邊吃邊喝就能成為啤酒達人。怎麼搭最好?
  • 微➲美食 舌尖上的客家:客家菜大全(釀菜)
    注重火功,以蒸、焗、煲、釀見長,尤以砂鍋菜聞名。客家菜講求四時節氣,有「冬羊、夏狗、春雞、秋鴨」之說。小編會不斷精選、整理一些客家菜,供喜歡客家菜的朋友們參考。釀菜客家釀菜最為出名、敢稱頭牌菜的就是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釀豆腐。傳說與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飲食習慣改變有關,是餃子的情結造就了客家釀菜。
  • 廣西平樂縣「十八釀」美食擂臺賽上演舌尖誘惑
    廣西平樂縣「十八釀」美食擂臺賽上演舌尖誘惑 2018-12-29唐夢憲 攝   中新網桂林12月29日電(歐惠蘭 唐夢憲)12月29日至31日,一場取當地食材的地方特色美食平樂「十八釀」擂臺賽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茶江美食街開賽,12支當地餐飲界代表隊陸續參加,上演舌尖美食誘惑。12月29日,桂劇表演隊在巡遊。
  • 江西客家人的釀菜:萬物皆可釀!
    江西客家人的釀菜:萬物皆可釀! 釀菜,是在一種原料中 夾進、塞進、塗上、包進另一種 或幾種其他原料,
  • 舌尖上廣西名菜陽朔田螺釀 大田螺讓人流幹口水(2)
    舌尖上廣西名菜陽朔田螺釀 大田螺讓人流幹口水(2) 字號:小大2014-08-28 10:39 來源:21CN言歸正傳,介紹一下田螺釀。到陽朔旅遊,啤酒魚,田螺釀,葉子粑,艾粑粑等等都是美食地標,不可不吃。到菜市場看看,發現還有現成的苦瓜釀,油豆腐釀等等,記得多年前在桂林還吃過南瓜花釀,當時覺得很新奇。
  • 舌尖上的客家 無所不「釀」的飲食文化
    與客家菜接觸,就能感覺到其無所不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蓮藕、釀蘿蔔、釀腐皮、釀辣椒、釀豆角、釀豬紅、釀雞蛋、釀冬菇、釀蔥白……總之,五花八門。然而,釀菜到底是什麼?即指在一種原料中夾進、塞進、塗上、包進另一種或幾種其他原料,然後加熱成菜的方法。▲釀水豆腐傳說釀菜與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飲食習慣改變有關。
  • 廣西美食篇:「十八釀」釀出舌尖上的美味!
    賀州的菜釀十分具有地域特色,如賀州大寧鎮的豆腐釀,必須是用寧江水製作的豆腐才別具風味。不論你什麼時候來到賀州,都可以在賀州人的餐桌上品嘗到別具一格的賀州風味菜——菜釀。賀州人逢菜必釀,豆製品類、果菜類、根莖菜類、葉菜類,甚至豬大腸、豬血、豬網油都可以做成菜釀,還有生蔥大蒜照樣釀。
  • 舌尖上的美食,廣西賀州「十八釀」
    前年去賀州旅遊踩線的時候,吃飯途中,聽一個當地的朋友說,賀州有「十八釀」,即十八種釀菜。我半思不解,什麼是十八釀?原來,「釀菜」是把各種調料加入到肉餡裡,然後填入不同蔬菜或殼類做成的「外衣」中,或蒸,或燜,熟而成「釀」。
  • 廣西客家6款釀菜,客家菜的經典釀菜,客家人來說說最喜歡哪一款
    客家人特別鍾情於一種美食的烹飪手法——釀。用釀的方式做出來的美食,客家人叫釀菜,是把新鮮食材當成皮像包餃子的方式填入餡料,做成像餃子一樣的食物。釀,客家話是「包」的意思!無菜不能釀,客家人對釀菜的食材選擇種類之多到無法估計,豆芽、小蔥、菜葉、豬大腸、田螺、豆腐等等,常見的食材客家人都能做成釀菜,對客家人來說,萬物皆可釀!下面介紹6款釀菜,款款是客家釀菜的經典菜,如果你是客家人,我想最少吃過其中兩種。
  • 客家釀菜——無所不釀
    ▲釀水豆腐      」釀,即指在一種原料中夾進、塞進、塗上、包進另一種或幾種其他原料,然後加熱成菜的方法。」  ▲釀腐皮        客家釀菜得名取「釀」的「包裹」、「內中」 之義,符合它的製作方法。釀菜又分為豆腐釀和蔬菜釀,例如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等等,釀菜多採用蒸、燉、煎、炸等烹調方法。
  • 到湖南江華,看瑤山優品,品瑤家美食
    11月26日,江華瑤族自治縣2020神州瑤都(中國.江華)瑤族盤王節暨農產品、旅遊商品美食展銷博覽會在瑤族古鎮開幕,吸引了眾從商家和遊客前來銷售優質產品,品嘗獨特的美食,推動消費經濟發展。江華生態環境優美,自然人文資源豐富,瑤族文化底蘊深厚,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 客家釀菜最為出名——釀三寶
    客家釀菜最為出名、敢稱頭牌菜的就是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釀豆腐。傳說與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飲食習慣改變有關,是餃子的情結造就了客家釀菜。釀就是把類似餃子餡料的釀醬釀進豆腐等主料裡。有釀豆腐、釀苦瓜等等。3、將醃製好的肉餡釀入豆腐裡。4、平底鍋熱油,放入豆腐塊小火煎制。將每一面都煎至金黃。5、取一小碗,再倒入適量的生抽,糖和澱粉和適量的水,調成醬汁。6、將調好的醬汗倒入煎至金黃的豆腐裡,加蓋燜2分鐘收濃汁,最後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 客家「釀」菜文化:幸福是「釀」出來的
    不過,做粄用的米皮,是經過碾磨加工的形態。而釀,用的必須是食材的天然形態。釀菜,更多是客家人對古代飲食方式的一種保留。前面說過,釀菜在宮廷或士大夫的美食中出現,那麼釀菜體現的是客家人秉承的漢族士大夫情結。「五四」之後成長的中國人,對於中國的傳統基本上是持否定態度的,也漸漸地很少人理解了,大部分中國人都變成純商業體質。科舉制度結束後,在過去的上百年裡,士大夫精神失去了具體的現實依託,變得無所適從,尤其在商業和科技高度發達的社會。在遍布全球的客家人中,還葆有這種世代相傳的士大夫精神。
  • 新寧的家釀米酒
    新寧的遊子,除了有著「血漿鴨」情結,那醇厚香甜的家釀,也是讓人夢縈魂牽的。
  • 廣西賀州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食:釀菜,對賀州人來說,無菜不能釀
    賀州釀菜簡介廣西賀州市,是有名的長壽之都,也是有名的美食之都。提到賀州,就不得不提到客家飲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食:釀菜。據不完全統計,賀州釀菜的種類多達100多種。種類五花八門,各具風味,尋常見到的苦瓜、冬瓜、茄子、辣椒、豆製品,甚至是豬大腸、豬網油、田螺,賀州人都能做成釀菜,更有大師級的廚師竟然能用豆芽做成釀菜。萬物皆可釀只要是菜,賀州人看到的第一反應是釀,可以這麼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賀州人不能釀的。對於賀州人來說:「萬物皆可釀!」
  • 經典釀菜——油豆腐釀肉
    釀菜是在一種原料中夾進、塞進、塗上、包進另一種或幾種其他原料,然後加熱成菜的方法。釀菜做法,民間素來處處有之,客家菜中尤為常見,八大菜系中蘇菜、湘菜、粵菜等菜系中皆有釀製菜餚,各地釀菜風味皆具特色。油豆腐釀肉就是釀菜中的一道經典菜餚,做法簡單,味道卻相當的驚豔!
  • 客家菜煎釀豆腐
    煎釀豆腐是客家菜,該菜湯汁醇厚,鮮嫩滑潤,色澤養眼。客家人將豆腐挖個小洞,將調了味的肉泥釀入,先將豆腐兩面煎黃,然後再加醬汁燜至入味,最後澆上薄薄的澱粉芡汁,點綴些紅綠。第一次接觸到這道菜是在漳州的客家樓酒店,非常的慚愧!第一次吃竟然沒有吃出夾心,還以為就是家常豆腐。心想還是俺豆腐之鄉淮南的釀豆腐做的好吃,技術水平也高。兩片嫩豆腐中間夾肉泥,外層裹上蛋清糊炸至焦黃,然後用番茄酸甜汁烹飪,色如金桔,開胃解酒,大人小孩都愛。
  • "舌尖上的新年"曝片段海報
    時光網訊 將於1月7日上映的美食電影《舌尖上的新年》今日曝光一支正片片段,展現了廣西桂林的新年美食「釀菜」,用意想不到的食材調製在一起,色、形兼備,美不勝收。同時,電影還發布了一款「回家版」海報,濃重的中國風與食物「餃子」相結合,勾起濃濃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