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從天皇到戰犯,為何他們的籤名都是中文

2020-12-11 史海遊歷

大家都知道,在1945年的8月15日,是日本投降的日子,自此我們也結束了十四年的抗戰,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投降書上不僅是裕仁天皇,就是那些日本戰犯們,他們的籤名全部都是中文書寫的。

日本有自己的語言,也有自己的文字,那麼他們為何要用中文書寫,這裡要給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那就是日本歷代天皇的名字,全都都是漢字,他們的名字和年號,是出自中國的古籍的,他們的名字本來就是漢字,不存在什麼翻譯。

明仁天皇的年號是平成,就是出自《史記·五帝本紀》中的一句話,其含義就是,不管是國內國外,還是天地之間,都是和平興旺的,是比較吉利的。所以他們的籤名,才都是中文,根本沒有日文。

其實現在的日文,並不能說是完整的日文,而是通過簡化的漢文,變成了日本的文字,就像是文言文,和我們現在的簡體字的區別,並且在日本孩子的學習中,一定是要學習我們中華文化的。

在日本的高中學生的語文課上,他們要學習三種語言,第一種就是日本古代的語言,第二種就是日本的現代文,最後一種那就是漢文,並且在日本的高考中,是必須要靠漢文古文的,作為閱讀理解來考。

日本人從漢朝時期,就一直受到我國的影響,到了唐朝的時候,因為唐朝的開放和包容,日本更是派了不少使者,來學習中國的文化,也搬走了不少文化、禮儀、茶道等東西到日本,甚至現在日本的和服,都有中華文化的影子。

在日本的高中語文書中,就是有漢文的,他們的中國地圖,上面也都是繁體字,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地方,在地圖上都有標誌,他們只是把有名的幾個地方,記錄了下來,這裡的地圖並不全。

因為日本受到唐朝文化影響,所以他們學習的內容,還會有唐朝的服飾,日本人對於唐朝,那是相當崇拜的,當然我們古代的一些文學家,比如孔子等都有介紹,就連現代的老舍等人,也都有介紹。

日本人還要學習中國的成語、唐詩等東西,在他們高考的時候,這些東西都是要考的,不過日本的語法,和中文是有很大差別的,就拿吃飯來說,日語的意思就是,你飯吃了嗎,但是在我們中國話中,就會說你吃飯了嗎?

所以那些日本人都多多少少會中國字,至於那些日本戰犯,也用了中文籤名,可能是因為天皇是中文名字,所以他們也用,或許還有別的原因,網友們知道的話,可以在留言裡寫下來。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為何日本百姓面面相覷,根本聽不懂天皇說的什麼?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為何日本百姓面面相覷,根本聽不懂天皇說的什麼? 說起日本,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厭惡的,因為日本曾今在我們中國犯下了滔天大罪,也給我們造成了一個永遠也無法彌補的傷害。二戰時候,日本為了稱霸世界。侵略中國試圖吞併整個亞洲。還與德國狼狽為奸,成立法西斯主義,偷襲珍珠港。
  • 裕仁天皇為何沒有列為戰犯?中國雖有想法,但要和美國保持一致
    戰爭結束之後,審判戰犯、清算戰爭餘毒就成為重要工作。在遠東,盟國成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主要戰犯。但是,在戰犯的名錄裡,卻並沒有天皇的名字。為什麼要把天皇排除在外?他是日本的象徵,是侵略戰爭的「罪魁」,更應該受到審判。可是他卻逃脫了審判。這是為何?一、裕仁天皇是不是戰犯?
  •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在幹啥?照片不會說謊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從當時遺留下來的老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當時日本7000萬百姓的表情大概都是什麼樣。裕仁天皇下達無條件投降詔書的時間點是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整。主要是通過一些廣播的方式,來讓日本國內的一些民眾和士兵們接受到了不再繼續徵戰和侵略的消息。
  •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在做什麼?照片不會說謊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從當時遺留下來的老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當時日本7000萬百姓的表情大概都是什麼樣。裕仁天皇下達無條件投降詔書的時間點是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整。主要是通過一些廣播的方式,來讓日本國內的一些民眾和士兵們接受到了不再繼續徵戰和侵略的消息。 8月14日美國記者在日本國內拍到了一則大眾痛哭流涕的照片。這是在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前幾個小時,雖然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消息,可是大多數日本百姓已經了解了事情的走向。
  • 1945年日本投降曾提出一個要求,需宣布日本天皇無罪,原因為何?
    1945年7月11日,波茨坦會議召開,大會通過《波茨坦公告》並促令日本立刻無條件投降,但日本給予了拒絕。當然,此時的日軍主力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遭遇了毀滅性打擊,但日軍在中國仍佔據有利態勢,大陸交通線也已經打通。加之日本法西斯大本營有著濃重的封建殘餘,幾乎全部高層都陷入了末日狂熱,不惜全國玉碎。
  • 1945年日本為何會宣布投降?一年之後,裕仁天皇道出了實情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侵略性極強的國家。雖然日本國土的面積不大,日本的文化歷史起源和發展,甚至都跟我國歷史上的多個朝代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但這個國家在走入近代時期,卻已經不再是一個依附於我國的小國家了。那究竟是從何時起,日本突然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帝國,並且還有了侵略我國的野心呢?
  • 1945年日本投降真的是無條件嗎?其實盟軍當時還是妥協了三個條件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同年9月2日早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人頭攢動,就連甲板和炮塔上都擠滿了盟軍士兵和各國記者,大家都在等待一個偉大時刻的到來,當日本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地走到籤字臺後,盟軍士兵指引著他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後,接受日本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海軍尼米茨上將、中國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上將、英國海軍福萊塞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籤字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問天皇:你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只說了4字
    日軍之所以能夠堅持到戰爭完結,最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以及武士道精神,令數不勝數的日本人情緒十分高昂,甚至在戰敗早已註定的情況下,整個日本居然還做好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準備。
  •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岡村寧次卻回電了4個字,透漏著不甘心
    日本屬於島國,島內的自然資源匱乏。在古代時期,日本曾經長期臣服於我國。但是日本人並不安分,在明朝後期,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後,他們不斷擴充海軍,並迅速成為了海上強國,因此他們不斷在我國沿海上製造事端,還曾佔領臺灣。
  • 二戰中日本無條件投降?其實是有前提的,第一點讓人無法接受
    而到了後期,在我們中國的戰場上日本陷入了泥沼,而他們的軸心國盟友也在歐洲戰場上失去了往日的優勢。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日本依舊在徒勞地堅持著,最終遭到同盟國的合力反擊。先是日本的在1945年8月6遭到美國原子彈的襲擊;後於8月9日,在我國東三省的日本王牌關東軍遭到了蘇聯紅軍的一百多萬人的圍剿。至此,日本再無能力抗衡同盟國,日本的裕仁天皇也不得不宣布日本投降,結束了長達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 日本投降老照片:圖3公開處決日本戰犯,圖5南京大屠殺主犯伏法!
    日本投降老照片:圖3公開處決日本戰犯,圖5南京大屠殺主犯伏法! 【日本投降老照片:圖3公開處決日本戰犯,圖5南京大屠殺主犯伏法!】
  • 日本二戰真是無條件投降?他們曾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就死戰不降
    如果大家翻看任何歷史書籍,在定義日本二戰投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時,都會出現三個字「無條件」投降。有心人會疑問,投降就投降,為何是無條件投降呢?其實大家都被這個提法蒙蔽了,日本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有條件」投降,提出的最大的條件就是盟軍尤其是美國,要答應日本保留天皇制,或者說不懲罰裕仁天皇。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派出代表團(11人)登上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當天9時籤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咋一看,日本這一提法沒有問題,其實我們都忽略的一個問題。日本為何投降?
  • 二戰日本投降後,美軍司令問天皇為何不剖腹,天皇無恥回答讓人憤怒!
    而在當時對中國施加災難的則主要是日本人,他們侵入中國的領土,燒殺搶掠,無惡不為,使中國人民遭受巨大的痛苦。不過所幸的是在中國人民的奮起反擊下,終於戰勝了日本,使國家重獲獨立。 美軍統率麥克阿瑟空降日本本土,他在此主持了對日本二戰戰犯的審判工作,同時巡查了美軍對日本本土的統治及戰後工作。
  • 二戰時日本天皇犯下滔天大罪,投降後,為何還能逃脫戰爭罪責?
    二戰時,日本向美國投降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求美國保證天皇無罪,最後美國也的確答應了這一條件。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畢竟日本天皇稱得上是二戰最大的戰犯,即便說他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不為過,那麼為何他在投降以後還能夠逃脫戰爭的罪責呢,難道僅僅是因為美國的庇護嗎?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1944年夏,日本戰事不順,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東條英機被日本天皇趕下臺後,任命德高望重的寺內壽一為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首相。可惜悲哀的是從菲律賓到日本的空路和海路都被英美聯軍切斷,寺內壽一回不去就職。天皇沒轍,只得另外任命小磯國昭為首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真的嗎?其實大家都被騙了,還有三個無恥條件!
    中國人整體上都是十分樂觀,對未來有著比較樂觀的期望,可是在中國人的心中一直有著一個無法抹平的傷痛。這個傷痕一直到今天都還在隱隱作痛,但給我們帶來傷害的人卻從未對我們做出過正式的道歉。日本在二戰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對中國發起了全面侵華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了十四年,在戰爭期間日本造成了中國同胞幾千萬人的傷亡,中國的國土也變成了一片廢墟,中華民族處在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在中國人民統一抗日戰線的苦苦堅持下,到了1945年隨著德國這個軸心國主力軍的投降,日本也只能做最後的垂死掙扎。
  • 裕仁宣布投降後,一名將問他為啥不剖腹自殺,他的回答讓人憤怒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頒布了投降詔書,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但是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卻感到無比憤怒,原來一向對他們灌輸這種思想的精神領袖,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主要發動者東條英機,松井石根等人,非但沒有切腹自盡,反而一味的苟且偷生,央求軍事法庭對他們網開一面。
  • 二戰後,美國為何選擇保留裕仁天皇?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1945年8月15日,日本軍國主義者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作為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發動者和主要決策者,戰爭的最大戰犯裕仁天皇卻沒有出現在戰後的遠東軍事法庭上,並且日本的天皇制在戰後還得以保留。(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網絡圖)眾所周知,美國是處理戰後對日問題的主導國家,那麼美國為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呢?又為什麼選擇裕仁天皇?
  • 1945年日本投降,被遣送回國的士兵,下場如何?比囚禁他們還要慘
    在1945年的8月15日,上海《大公報》的頭版頭條上,五個超大的黑體字「日本投向矣!」點燃了全中國人民內心的狂喜。每條大街小巷,都可以聽到有人在哭嚎,有人在狂笑。這五個字,代表了太多太多。
  •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何未將裕仁天皇列入戰犯處死
    1946年4月3日,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遠東委員會"決定對日本裕仁天皇不予起訴。6月18日,遠東審判首席檢察官基南在華盛頓宣布對日本天皇不以戰犯論處。消息剛出,便引起軒然大波,受日本侵害的國家、國際仲裁機構以及部分日本國民都表示,裕仁做為國家元首,理應作為頭號戰犯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與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