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嶽父胡美是什麼人,為何入宮看了一次女兒,就被誅殺了

2020-12-12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朱元璋的嶽父名叫胡美,他的長女胡氏在洪武13年的時候,被朱元璋冊封為胡順妃。洪武17年,朱元璋卻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下詔賜死了嶽父胡美。至於胡美到底身犯何罪?當時朱元璋隻字未提,對於大臣們來說,也無人敢質問朱元璋,這在當時成為了一樁懸案。

(朱元璋劇照)

事情直到6年之後,也就是洪武23年,朱元璋才首次提到賜死胡美的原因,「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雲」。

也就是說,胡美是死於一次擅自入宮探親。

那麼,胡美的一次平常的入宮探親活動,為什麼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呢?不但自己被逼自盡,還連累女婿丟掉了性命。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胡美是一個怎樣的人。

胡美原名胡廷瑞,因避諱朱元璋的字國瑞,只好將名字改為胡美。他是元末明初一位有名的將領,最初在陳友諒的手下幹得風生水起,屢建奇功。陳友諒稱帝後,任命胡美為江西行省丞相,駐守南昌。

至正(元惠宗年號)21年,朱元璋徵伐陳友諒。攻下江洲後,聽聞胡美勇猛而善謀略,手底下兵強馬壯,人數眾多,便聽從軍師劉伯溫的建議,譴使者招降胡美。

在當時的情況下,陳友諒已經日薄西山,敗局已定,胡美最為明智的選擇就是歸順朱元璋。但他心存忌憚,害怕一旦投降朱元璋後,被朱元璋削奪兵權,自己將成為光杆司令。於是,胡美在猶豫再三後,派出使者鄭仁傑面見朱元璋。

鄭仁傑當面向朱元璋提出了歸降的條件:一是不得降低他的爵位,二是不得整編和打亂他的部隊。對於第一個條件,朱元璋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承諾仍然保留胡美丞相的待遇。但對於胡美提出的第二個條件,朱元璋面露難色,因為胡美手握重兵,朱元璋同樣心存忌憚,擔心他日後反水。

(胡美劇照)

此時,機警的劉伯溫起到了關鍵作用。他用腳輕輕地踏了一下朱元璋所坐的胡床,朱元璋恍然大悟,答應了鄭仁傑的要求。

在胡美歸降當日,朱元璋給足了他面子。不但率領軍師劉伯溫親自前往龍興樵舍迎接,還安排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當然,胡美也顯出了足夠的誠意,上繳了陳友諒賜予的丞相印,還獻出了軍民、儲糧的數目,在新城門外恭迎朱元璋。

胡美投降朱元璋後,率領原部屬開始為朱元璋攻城掠地,立下赫赫戰功。

至正23年,胡美隨朱元璋攻取武昌,圍剿了陳友諒的兒子陳理。至正25年,他又隨大將徐達,率手下騎兵和水兵攻下了淮東。次年,胡美又馬不停蹄地率軍和張士誠展開激戰,連克湖州、無錫等十多座城池,成為了朱元璋的開國功臣。

朱元璋也夠仗義,在即位稱帝後,接連封胡美為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等。洪武3年,胡美又被封為豫章侯,食祿1500石。後又在洪武13年,改封胡美為臨川侯,並且誇讚他說:「汝以陳氏丞相來歸,事吾數年,忠實無過。」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胡美的信任,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胡美此時的功勞和地位,也已至巔峰。

但是,僅僅在4年之後,胡美就因進宮探望女兒而被朱元璋賜死。那麼,胡美的死因,真的就是「擾亂宮禁」嗎?

(胡順妃劇照)

對於胡美來說,身為男人而非命婦,未經許可就入宮探望女兒,固然是有違皇宮禁忌。但探親畢竟是人之常情,且他戰功卓著,封侯拜爵,斷不至於因為這個錯誤就賠上性命。

而且,胡順妃一直備受朱元璋寵愛,不但被冊封為貴妃沒幾年,還很早就為朱元璋生下了皇子湘獻王朱柏,可以說正在得勢之時。

照理說,朱元璋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少會給胡順妃一點面子,不會妄起殺心的。

因此,朱元璋以「擾亂宮禁」為名賜死胡美,還有別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朱元璋的多疑和防範之心。

首先,胡美是朱元璋的開國功臣,而且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戰功赫赫,功勞很大,手底下又有一批誓死追隨的幫手。這對朱元璋,對朱家天下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尤其是草根出生的朱元璋,他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天下和皇權,不容許有任何危機皇權的人物存在。

其次,胡美又是一個外戚的身份,而且是一個勢力龐大的外戚。如果任由他繼續做大做強,並且發展為和內宮內外勾結,勢必導致禍起蕭牆,後患無窮。

再次,胡美捲入了黨爭之中。他畢竟只是一個降將,儘管他對朱元璋忠心耿耿,儘管他屢有戰功,但他始終不是朱元璋信任的核心權力集團成員。因此,胡美為求自保,捲入黨爭之中。

事實也是如此。朱元璋在賜死胡美6年後,在李善長一案中,將胡美劃為奸黨,認為胡美不但「擾亂宮禁」,還參與了李善長的「謀反」事件。

(參考資料:《明史》)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為何將嶽父滿門抄斬?6年後他自曝四個字,讓百官心生寒意
    說起朱元璋的嶽父,也許大家第一反應是郭子興。大腳馬皇后是朱元璋最心愛的女人,而郭子興只是馬皇后的義父。但別忘了,作為皇帝,不僅有無數後宮佳麗。嶽父自然也有無數。我們今天說得朱元璋的嶽父,並不是靠裙帶關係從政的。他為朱元璋建立明朝做出了巨大貢獻,還被朱元璋賜免死鐵券。
  • 朱元璋為何將嶽父滿門抄斬?六年後他自曝原因,百官噤若寒蟬
    明朝洪武十七年,南京城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臨川侯胡美突然被打入監獄,後被賜死,其家人也未能倖免,「子婿刑死,美賜自盡」。更讓人奇怪的是,在胡美死後,明太祖沒有公布其罪行,朝中百官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直到六年後,朱元璋才自曝原因,揭開了這件事的真相!
  • 郭子興有著嶽父和知遇恩人的雙重身份,為何兒子還會被朱元璋誅殺
    那麼來看看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就是郭子興,紅巾軍的元帥之一,元末的軍閥勢力之一。成為朱元璋恩人和嶽父1352年,郭子興集結一幫青壯,攻打下了濠州,郭子興俠義的性格在前期很受歡迎,有人跟著他幹。同時他也接納各路人才,朱元璋也是這個時候去投奔他的。
  • 歷史上唯一1個被誅殺十族的人,他到底做了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之前,招方孝孺輔助孫子朱允炆,任翰林院學士。朱元璋駕崩之後燕王朱棣就發動叛亂,企圖奪取自己侄子的江山,朱允炆派兵抵擋,起草這個討伐檄文的正是方孝孺。最終朱允炆不敵,自焚殉國,朱棣奪取大明江山,那時候的朝臣大多都是隨風倒,全部轉而擁戴朱棣。
  • 歷史上最後被誅九族的人是誰?古代皇帝下令誅殺九族指的是哪九族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統治之下,經常有「抄家」和「滅族」的事件發生,尤其是一些朝中大官,一旦犯了在錯,就往往避免不了被皇帝下令落個「誅殺九族」的下場。所謂「九族」,是指一個大家族的親屬關係。二說: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1、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2、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3、妻族二是指嶽父、嶽母。
  • 元朝的官府慣例,到了朱元璋這為何行不通,為此他誅殺數百名官員
    我們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自幼受貪官汙吏的敲詐勒索,所以對待貪官汙吏他是非常的憎惡。他還親自寫定刑典《大誥》,也就是整理這一年審判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誥文的形式向全國發布,告誡官吏們,不要重蹈覆轍。
  • 劉邦和朱元璋為什麼誅殺功臣?除了為子孫掃除障礙,還因出身低微
    劉邦和朱元璋作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從底層造反、最後建立一個大帝國的開國君主,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誅殺功臣這方面,他們出奇的一致,劉邦誅殺了韓信、彭越和英布,而朱元璋也將開國功臣以各種方式消滅殆盡,那為何在開國的君主之中劉邦和朱元璋兩人都喜歡誅殺功臣,而其他的開國君主諸如唐宗、宋祖、清朝開國君主則不會採取同樣的措施呢
  • 胡惟庸被朱元璋誅殺,胡惟庸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蚊子咬死的?
    胡惟庸被朱元璋誅殺,胡惟庸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蚊子咬死的?胡惟庸擔任丞相之職時,中書省的大權實際上由他一人掌握。按規定內外諸司大臣給皇帝的奏摺都要經過中書省,但是胡惟庸仗著朱元璋對他的寵幸,獨擅專權。凡是對他的不利的奏章都按下不發,甚至罷黜官員也不經過朱元璋同意。洪武十三年(1379年),朱元璋終於不能忍受胡惟庸欺上瞞下,結黨營私,便借著佔城國使臣事件將胡惟庸拿下。關於胡惟庸的死法,似乎有多種。
  • 新倚天中玄冥二老為何投靠朱元璋?你看朱元璋給他們什麼禮物?
    新倚天中玄冥二老為何投靠朱元璋?你看朱元璋給他們什麼禮物? 可是讓人詫異的是,在新版倚天屠龍記中,玄冥二老竟然投靠了朱元璋。
  • 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孫子,誅殺功臣,可為什麼不削藩呢?
    大明建立後採取了分封制,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分到了全國各地。他死後,孫子朱允炆登基了,不過他的屁股還沒有坐熱,叔叔燕王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把他趕了下來。我們知道,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孫子,可謂是煞費苦心。甚至不惜與自己的昔日老兄弟撕破臉,對這些功臣下手,背上了誅殺功臣的帽子。可是對於同樣威脅建文帝皇位的諸多藩王,朱元璋並沒有什麼舉動。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孫子,誅殺功臣,可為什麼不削藩呢?有人說,朱元璋自己親自安排的分封制,沒有自己否定自己的,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 他是歷史上唯一被誅殺十族的人,幾百人為他而死,第十族死的冤枉
    朱元璋晚年大批的殺害曾經為他打天下的手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朱允炆登基鋪好道路,他知道朱允炆是一個文弱書生,如果當皇帝那麼曾經打天下的那些武將肯定有很多不服從管理,害怕朱允炆會把持不住局勢,於是就找各種理由殺害他們。而且在他駕崩之前還把方孝孺做翰林院學士,讓他來輔助朱允炆。
  • 幸福裡的故事胡美中結局揭秘 胡美中和胡美華未來有什麼關係
    在《幸福裡的故事》,胡美中就是胡美華的姐姐,有一個丈夫叫李大勝,但是兩人的夫妻關係其實一般。胡美華有個男友叫吳西凱,但是胡美中卻和吳西凱互相看不順眼。  因為這部劇是原創的劇本,所以沒法給大家提前劇透,但是從目前的人設來看,胡美中的結局和胡美華息息相關。
  • 朱元璋為了朱允炆,誅殺功臣,為什麼不限制同樣威脅皇位的藩王?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選擇了老大朱標為太子。朱標在很多人眼裡也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然而,由於朱標早逝,打亂了朱元璋的計劃。 朱元璋於是又立半個嫡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不過在朱允炆登基後沒多久,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手中奪走了皇位。
  • 「胡惟庸案」是朱元璋自導自演?太監雲奇告密過程貓膩百出
    這朱元璋一聽也是非常好奇,於是決定要去胡惟庸的府邸看看這等奇事。一番準備之後,朱元璋在侍衛隨從的簇擁保護下,從西華門出了宮,前往胡府觀賞醴泉。就在朱元璋出宮沒多久,就快要到胡府的時候,一個宦官慌慌張張跑到朱元璋隊伍前面來了個攔駕,而且絲毫沒有停頓的意思。
  • 明朝第一個異姓王,朱元璋殺光他的兒子,娶盡他的女兒!
    說起明朝異姓王,很多人會想到徐達。 常遇春等人,實際上,在朱元璋時期,第一個不同姓的王是郭子興。朱元璋成為皇帝後,他對嶽父郭子興的支持表示感謝,追封嶽父為「滁陽王」,在滁州為郭子興建廟,每年祭祀。郭子興也是朱元璋的第一位異姓王。 然而,儘管郭子興與朱元璋有恩,但朱元璋還是殺害了他的兒子並娶了他的女兒。郭子興是元末的草莽英雄。 韓山童在潁州起義時,郭自興率先領導紅巾軍佔領了濠州。 他被任命為紅巾軍的元帥。 此後多年,郭子興為紅巾軍招募了士兵買了馬匹,從此也算有了基礎。就在這時,朱元璋從黃覺寺出來,加入了紅巾軍,還得到了郭子興的讚賞。
  • 藍玉下場有多悽慘,朱元璋格外開恩之後,才得以留下一張「人皮」
    圖片:朱元璋人物漫畫藍玉慘案,牽連人數之多讓人難以想像。當時朱元璋下令,不僅是誅殺藍玉一人,他所率領的軍隊全都遭到牽連。隨後,明朝許多開國功臣也受到連累,朝堂之上迎來了一番血洗。此事件在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即使到了現在,仍有許多專家和學者對此事持有不同的看法。
  • 潭王朱梓:究竟是明太祖朱元璋親兒子?還是梟雄陳友諒的遺腹子?
    首先潭王的嶽父於顯並沒有死於洪武二十三年,早在三年前便於去世。死後朱元璋還特地追封其為英山侯,諡襄武。(洪武二十年十二月)己巳,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於顯卒。顯,蘄州府黃梅縣人。—《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八十》其次朱元璋收到潭王去世消息的時間是在4月3日,意味著老朱派使臣去召朱梓回京是在三月,當時連吉安侯陸仲亨等人都尚未被打為胡黨下獄,潭王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 朱芳雨胡美婚禮南寧站 幸福時光在南寧繼續(圖)
    朱芳雨回到酒店與接親的朋友會合,而胡美則回家梳妝打扮等候新郎。  下午5時許,朱芳雨率領車隊浩浩蕩蕩來到位於南寧市中堯路的嶽母家中迎接老婆胡美。在經過東莞凌晨「攻城」接親的考驗後,朱芳雨顯然對突破新娘親友團的防守輕車駕熟,不費太大工夫就把新娘房門打開。接下來的習慣與南寧風俗接軌,向嶽父嶽母敬茶遞紅包後,大家一起吃了象徵美滿的吉祥食品。最後,滿載幸福的車隊開向婚禮現場。
  • 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剩下四人為何不殺?
    那麼,朱元璋為何放過他們呢?首先咱們得明白,朱元璋並不是殺人狂魔。誅殺功臣只是他穩固政權的手段,從來就不是目的。建立明朝初期,朱元璋對功臣們是很好的,尤其淮西老鄉,更是一再優待。但凡有點功勞,都被找出來封官封爵。後來為什麼改變態度呢?其實先變得不是朱元璋,而是功臣們,他們的心被養大了。就說李善長,朱元璋對他夠好了吧?又是讓他當丞相,又把女兒嫁給他兒子。
  • 為何明朝皇后大多出身寒門?朱元璋定下了這一「特殊」規定
    封建社會禮法嚴苛,等級森嚴,最為講究尊卑貴賤,這使得男女婚配最為看重門當戶對,家世背景乃是第一位的,其他諸如外貌才華什麼的,都得往後排。 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皇宮內院之中,歷朝歷代能入宮為妃的,幾乎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至於要成為母儀天下的六宮之主就對家室的要求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