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支部引領產業帶動 農牧民捧上致富「聚寶盆」
這兩天,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沙海鎮友愛村村民們正忙著種植果樹。今年村裡採用「黨支部+企業+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引進企業流轉土地200畝,村集體經濟投資50萬元,建設經濟林基地,主要種植樹莓和矮化密集雞心果,吸納貧困人員到基地打工,為貧困戶增收。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把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通過黨建引領、「四輪聯動」,拓寬嘎查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支部帶動 增強「新動能」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巴彥淖爾市把選優配強嘎查村「領頭雁」作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關鍵,注重從外出務工經商優秀青年、本鄉大學畢業生、致富帶頭人等優秀人員中,培養嘎查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建強嘎查村幹部隊伍。目前,全市652個嘎查村黨組織書記中,致富帶頭人412人、佔63.2%。
為了能更好地承接上級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有關項目和資金,巴彥淖爾市積極引導嘎查村全部建立集體經濟合作組織,鼓勵黨組織書記擔任集體經濟合作組織負責人,立足當地資源,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遊則遊,多舉措拓寬增收渠道,帶動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優選『領頭雁』,建強『火車頭』。選優配強嘎查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最直觀的成效就是增強了嘎查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動能。到2020年底,全市652個嘎查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將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60%達到10萬元以上。」巴彥淖爾市委組織部農村牧區基層黨建組織科科長習而思自信地說。
部門聯動 明確「責任田」
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單靠一個部門不可能實現,需要整合各方資源,明確各級黨組織抓集體經濟責任,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
巴彥淖爾市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市縣兩級組織部門牽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分析研判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項目實施計劃、村企合作協議等項目建設材料,及時修改完善發展思路,解決制約發展問題,把好項目實施關,避免項目實施走彎路,確保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科學可行。
在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中,沙海鎮的項目真是效益可觀。近兩年,沙海鎮投入317萬元,因地制宜扶持各村發展麵粉加工、鋼架蔬菜大棚、樹莓種植等產業,形成「一村一品」村集體經濟主導產業模式。杭錦後旗沙海鎮副鎮長王強說:「我們鎮通過多方引進資金投資建設多個扶貧項目,在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吸納貧困戶參與到項目中,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在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過程中,旗委統一編制了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規劃,由旗委常委會通過後實施,統籌發改、民政、財政、扶貧等相關部門資源,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和工作扶持力度,夯實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為脫貧攻堅增添新動能。去年,扶貧部門為全旗87個村爭取到了光伏發電項目。」杭錦後旗旗委常委、組織部長秦淮說。
項目驅動 裝好「助推器」
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需要強有力的項目和資金做支撐。為了充分發揮嘎查村集體經濟的撬動和示範帶動作用,巴彥淖爾市縣鄉村四級黨組織齊發力,積極爭取中央、自治區等有關部門關於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的項目和資金,助推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今年,巴彥淖爾市爭取到中央、自治區重點扶持嘎查村23個,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嘎查村7個,爭取到上級專項扶持資金2300萬元。
臨河區白腦包鎮水桐樹村黨組織書記劉智軍笑容滿面地說:「今年我們村爭取到125萬元扶持資金,計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鹽鹼地改良項目,項目實施後,預計集體經濟收入達31.5萬元。照這樣發展,以後的日子越來越好。」
在做好重點扶持和資金扶持的同時,巴彥淖爾市大力發展新能源項目,充分發揮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助推器」作用。目前,全市實施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嘎查村376個,已併網發電277個,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嘎查村122個,平均每年增收集體經濟2.5萬元左右。
產業推動 樹立「新標杆」
「幫錢幫物,不如幫建個好支部」。五原縣隆興昌鎮榮譽村黨支部去年引進企業發展花菇產業,不僅盤活了閒置的土地資源,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村支部書記閆文明說:「公司按照每畝地400元的價格租了這片荒地,建起了花菇產業園,這樣一來不僅村集體增收了,村民們到產業園打工掙錢,也實現了脫貧增收。」
為了充分發揮產業推動作用,巴彥淖爾市組織召開全市基層黨建現場觀摩會,重點圍繞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等內容進行觀摩學習,旗縣區相互借鑑經驗,啟發工作思路,促進產業發展。
巴彥淖爾市立足地區實際,採取「黨支部+龍頭企業+項目」「黨建+電商」等方式,積極探索總結出光伏產業型、土地承租型、入股分紅型等10餘種發展模式,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推動嘎查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