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秘波斯美食,我們在廣州城裡挖出兩家不為人知的伊朗餐廳

2021-02-17 邊度

▲輕點上面藍字

不錯過發城中優質生活推薦

作為古代波斯帝國的後繼者,伊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但在國內吃貨圈裡,伊朗的美食卻缺乏跟其歷史和文化相對等的地位。

前幾年,廣州還有好幾間伊朗餐廳,但它們大多已經不復存在,即使在廣州這座充滿異域風味的城市裡,如今伊朗餐廳也是稀缺之物。為了探秘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波斯美食,我們把整個廣州翻了一遍,硬是找出兩間不為人知的伊朗餐廳。

 

// 德黑蘭餐廳 //

走在站前路的兩旁,你可能會以為自己到了俄羅斯,因為這裡布滿了俄文的招牌和廣告,它們全是向前蘇聯各國發貨的物流公司。如果你喜歡前蘇聯國家的商品,可以逛逛這裡的便利店,我曾經在此買到過俄羅斯的巧克力、喬治亞的果汁、亞塞拜然的茶葉……

這條充滿異域風情的街道也藏匿著一些獨特的餐廳,例如俄羅斯菜、高加索菜,也包括今天要介紹的伊朗菜。

 

這間店的名字非常具有識別度,一聽就知道專營伊朗菜,它叫做Tehran Restaurant(德黑蘭餐廳)


餐廳位於普蘭內特酒店的樓下,開業至今已經兩年有餘。雖然店裡生意不錯,但甚少中國客人前來,大眾點評上面只掛著店名,完全沒有食客的留言。

餐廳的門面挺大,走進店裡之後,卻發現空間並不大,只能容納大約10張餐桌。店內員工以中國人為主,裝修也沒有多少特色,只有收銀臺前的伊朗國旗才能說明它是一間異國餐廳。

伊朗的菜式主要包括烤肉和燉菜,配搭一些特色做法的伴碟,再加上米飯和麵餅作為主食。從店裡的菜單來看,烤肉較多,燉菜較少,特色小吃更少,但菜單裡的東西倒也真是伊朗做法。

Kebab Mix

(混合燒烤) 65元

和其它中東國家一樣,伊朗菜最大的特色是燒烤(Kebab),這是當地人每天最重要的菜式。在店裡點一份混合燒烤,即可同時吃到伊朗最著名的Koobideh(烤肉條)Joojeh Kebab(烤雞肉串)

Koobideh是最具伊朗特色的燒烤菜餚,將牛羊肉剁碎,加入各種香料,捏成肉條進行燒烤,就可以做成這道特色烤肉。我一直都不太喜歡這種碎肉串的口感,但德黑蘭餐廳烤出來的肉條卻是外焦裡嫩、保有一定彈性,感覺還不錯。

而金黃色的肉串,則是另一種特色烤肉Joojeh Kebab。在醃製的雞肉塊上面塗抹黃色的藏紅花水,然後再燒烤,就可以烤出如此美麗的肉串。黃色的藏紅花是伊朗的特產之一,在菜餚和主食裡加入大量藏紅花,是伊朗美食非常重要的特徵。

Barberry Chicken with Rice

(刺檗燉雞配米飯)60元

我一直很想吐槽,伊朗人起的菜名總是缺乏文字美感,大多都只是食材的列舉描述。原本以為這是菜單翻譯的問題,查回波斯語名字,才發現根本沒有區別。例如這道拗口的「刺檗燉雞配米飯」,聽上去沒啥吸引力,實際上卻是非常具有伊朗特色的代表菜。

Barberry(刺檗bò)也是伊朗的一種特產,樣子有點像石榴籽,經常被用在伊朗菜餚之中。把刺檗熬成汁,然後加入雞腿及其他食材燉煮,就可以做成這道菜。由於國內很少使用刺檗做菜,大多數國內食客一開始未必能接受刺檗汁的微澀酸味,但是多吃幾口之後,應該很快就能適應並喜歡這種特別的風味。

Mirza Qasemi

(西紅柿雞蛋烤茄子) 45元

Mirza Qasemi是北伊朗地區的一道特色前菜,以茄泥為主料,加入蒜泥、西紅柿、黃油、雞蛋等進行攪拌,然後烤制而成。

對於國內食客來說,這道菜的適應度估計是100%的,因為它的味道非常接近我們日常的烤茄子。而且由於加入雞蛋、黃油等輔料,Mirza Qasemi的味道比我們的烤茄子更香。店裡還在茄泥上面加了幾顆黑橄欖,使得這道菜的味道更加複合。

Iran Bread

(伊朗烤饢) 10元

跟南亞、中東的其他國家一樣,伊朗也是喜歡以饢為主食的國家。用饢搭配前面的Mirza Qasemi,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除了上面介紹的菜餚,餐廳菜單裡的伊朗特色菜還包括PitiKhoresh。Piti是一款陶罐燉肉湯,在伊朗也被叫做Dizi,可以搭配饢一起食用。這道菜源於亞塞拜然,以後介紹高加索餐廳我再專門詳解;Khoresh則是伊朗燉菜的總稱,餐廳菜單裡有秋葵Khoresh,但當天斷貨,我們沒能點到。


整體來說,德黑蘭餐廳各道菜餚的出品都很穩定,有種伊朗家常餐廳的感覺,人均60元的消費可以吃一頓。

人均:65元

名稱:TehranRestaurant(德黑蘭餐廳)

地址荔灣區站前路58號普蘭內特酒店一樓

電話:13610101649

時間:10:00-02:00

人均:60

// Honeymoon 涵蜜月餐廳 //

西灣路的中段有一片高檔住宅區,由於這裡既靠近廣州西站(貨運站),又靠近各大商貿批發市場,而且生活環境較好,不少從事外貿工作的外國客商會在此定居,因此這裡也聚集了一些另類的外國菜,例如哥倫比亞餐吧,也包括接下來要介紹的第二家伊朗餐廳。


走進財富公館小區樓下的小型商業街,就可以見到一間小而美的異域餐廳:Honeymoon Restaurant(涵蜜月餐廳)。這家餐廳開業至今只有一年,老闆是兩名來自伊朗北部吉蘭省的年輕姐妹。這對獨自在外打拼的伊朗姐妹,也是現代伊朗女性越發獨立自主的代表。

這間店只開了一年,知名度比德黑蘭餐廳更低。


與德黑蘭餐廳的家常風格不同,走進涵蜜月餐廳,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種精緻、豪華的感覺。牆面上掛著的照片,以及一份看不懂的波斯文認證書,微微展現著餐廳的伊朗背景。店裡的菜單跟德黑蘭餐廳相似,都是以燒烤為主、以燉菜為輔,但多了一些特色甜點。

Barberry Chicken with Rice

(刺檗燉雞配米飯) 60元

為了跟德黑蘭餐廳進行直接對比,我又點了同樣的一道菜:刺檗燉雞配米飯。涵蜜月餐廳的這道出品讓人非常驚豔,刺檗的酸味做得比較溫和,並且跟雞肉的香味構成很好的層次感,口味方面明顯優於德黑蘭餐廳。不僅我自己很喜歡這道菜,隔壁桌的兩名伊朗客人也非常喜歡,他們先點了兩份,吃完後又單點一份,結帳時又再要求打包一份。

雞肉的做法前面已經說過,這次說說米飯的做法。伊朗的米飯是用長粒米煮成的,顆顆分明。每一份米飯都分兩鍋煮熟,一鍋是正常煮飯,另一鍋則加入藏紅花水使米粒變黃,最後黃白飯粒混合,就成為一份漂亮的伊朗米飯。

Lamb Chops Kebab with Rice

(波斯羊排配米飯) 85元

羊排也是伊朗燒烤中的常客,由於它烤制出來顏值很高,非常受人喜愛。伊朗的烤羊排會在烤制完成之後加入檸檬汁,使得羊排在焦香之中帶著一點清爽的酸味。不過,可能由於羊肉的新鮮程度不夠,這道羊排調味過多,但肉香欠缺,讓我覺得略感失望。

Iranian Doogh

(伊朗酸奶水) 20元

Doogh是伊朗人最喜歡的一種日常飲料,它以酸奶為基底,加入鹽、奶、薄荷調和,成為一款鹹味酸奶飲料。這款飲料非常特別,它沒有酸奶的粘稠感,薄荷和鹽的味道也比奶味更重。很多到訪伊朗的中國遊客都喝不慣Doogh,並將這怪異的味道稱為「牙膏水」。

對比兩家伊朗餐廳,它們價格上基本相當;口味上雙方各有優劣,我個人覺得涵蜜月餐廳稍好。只是,涵蜜月餐廳開業時間較短,還不知道能否長期維持高品質經營。不過,涵蜜月餐廳精緻的店內環境、餐點擺盤,倒是非常適合情侶約會

人均:65元

名稱:Honeymoon Restaurant(涵蜜月餐廳)

地址荔灣區西灣路149號財富公館多利街1號鋪

電話:18902280671

時間:9:00-1:00

人均:¥80

攝影 | 秦若逸    文字編輯丨Chi

設計︱喵喵     排版︱múshroom

 更多邊度心水推薦,點擊圖片可見原文↓↓↓ 

錯過這鍋菌菇雞,至少再等8個月

還有什麼比吃上一條香脆多汁的德國香腸更令我滿足?那就是再來第二條!

相關焦點

  • 波斯探秘揭開伊朗神秘面紗~
    大部分的國人對伊朗所知甚少,伊朗史稱波斯,位於西亞腹地,幅員遼闊,國土面積和我國的新疆省相當。中國和伊朗的交往,可以追溯回公元前2世紀。今天,讓我們沿著古波斯文明的足跡,探尋偉大的波斯帝國曾經的輝煌,體驗現代伊朗人的生活
  • 古代波斯,現代伊朗:新舊文明
    周邊地區到處都是來自附近餐館的野餐者和食客,我們將開始理解為什麼伊朗人以友好而聞名。我們將在傳統餐廳享用晚餐並開始相互了解。接下來我們將前往一個充滿歷史和爭議的地方:前美國大使館,今天被稱為「間諜之巢」。我們將參觀歷史上最長的人質危機,當時伊朗學生接管了大使館444天。我們將在德黑蘭商業中心的大巴扎享用午餐。伊朗最大的城市,城市內的龐大城市可能會變得忙碌,但我們將闖入一家餐廳,每天為數千種家庭式波斯食品提供服務。
  • 伊朗旅遊路線籤證攻略,瘟疫過後探秘波斯
    伊朗古稱波斯,是《倚天屠龍記》中小昭的家鄉,也是對中國遊客非常友好的一個國家。2019年7月21日晚,伊朗駐華大使館 宣布自即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前往伊朗旅遊可享受免籤待遇,允許逗留時間為二十一日。而且,是憑護照出入海關,不貼紙、不蓋章!
  • 伊朗傳統波斯美食Ash
    伊朗傳統波斯美食ash(波斯語:آش ,中文意思粥湯)具有悠久歷史和品種多,例如有:麵條ash、杜格 ash、酸奶ash、大麥ash、水果ash、石榴ash等。人們最熟悉的是宗教食物ash,例如遇到伊朗烈士日就會有信徒做,然後免費派發周圍群眾包括遊客,俗稱免費午餐。常見的宗教食物有法圖麥ash和海珊ash(又叫阿舒拉日飯),由時下幾種豆子、米麵、肉湯、蔬菜等做成,在當天由虔誠信士舉意做,然後免費分給周圍群眾包括遊客。
  • 行走伊朗,古樸而厚重的波斯文明
    探秘波斯帝國--伊朗。首先來到首都德黑蘭殿內設有寢室、餐廳、禮賓廳。其中禮賓廳的裝飾和擺設均為歐洲上個世紀的風格,比如沙發為路易十三至十六世時代的風格;瓷器產自法國;銅雕為義大利製造,還有許多歐洲名畫和中國裝飾品。此外,在該宮殿裡還有許多其它國家官員贈送的禮物。
  • 約伴|伊朗: 古波斯帝國的禁忌與美麗
    此後伊朗一直是一根草(雖然那年還不流行這個說法),於是待來年的春節假期,我花言巧語地約好了童童,在大年初一的晚上,我倆坐上了廣州直飛德黑蘭的飛機。因為時間不夠,所以這是一次不盡興卻回味悠長的旅行。一直想念伊朗,一直堅信著總有一天會回去。正在謀劃這次約伴,突然就傳來伊朗對中國護照免籤的消息。那麼,我們就去吧!
  • 發現伊朗,豔遇波斯~
    波斯語中,人們稱呼我們不是Chinese,而是Qin,與「秦」發音相似,可見中國與波斯的交往,是延續了數千年的。我們經過,友好的伊朗人邀請我們加入他們的野餐行列,給我們切水果、倒紅茶。他們的聚會方式很簡單,食物卻很豐盛:一大家人開著車,覓一處幽靜的地方,鋪上波斯地毯,席地而坐,拿出準備好的主食、蔬菜、水果、紅茶,邊聊天邊享用,一下午很快就過去了。面對熱情的邀請,盛情難卻,我坐在花園的陰涼下,卷著饢,吃著煤氣爐上燉熱的菜,聊起了伊朗人引以為豪的哈菲茲。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波斯曾經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三洲的大帝國,其疆域面積約為五百萬平方公裡,在世界古代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西方人一直以來也都以"波斯"的名字來稱呼這個地方。然而,我們可能都忽略了一個細節,事實上,今日的伊朗與曾經的波斯並非完全一樣。
  • 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怎麼稱呼我們?很簡單,只有1個字
    「明教」發源于波斯,波斯才是總教所在。那麼這個神秘的波斯到底在哪呢?答案很簡單,波斯就是現在伊朗的一個古名。現在的伊朗,有大約66%的人屬于波斯人。 在很多人心目中,「伊朗」這個名字,還沒有「波斯」來得印象深刻。我們可以把波斯理解為一個部落,或者一種文明,最開始,波斯部落住在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就把這塊地方稱作「波斯」了。
  • 現在的伊朗在唐朝時期竟然是波斯!
    大家好,歡迎來到經典人文之旅,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唐朝時期與伊朗的友好關係。伊朗唐代叫波斯,從張騫通使西域以來即和中國有交往,以後連綿不斷。唐代兩國關係更為密切,波斯使節不斷到唐朝來,波斯王子卑路斯與其子泥涅師都久居長安,終老於此,波斯商人到中國來的更多,長安、洛陽,揚州,洪洲,泉州,廣州等城市都有他們的足跡。在新疆的吐魯番,烏恰、青海的西寧,西安,太原,三門峽,洛陽,以及廣東的英德縣都發現過波斯薩珊朝的銀幣,而且有的數量很大,說明波斯和中國通商的繁盛。
  • 伊朗遊記 伊朗:波斯宅院重現天堂的樣子
    ■ 點擊上方」壹行伊朗"關注我們,每日新鮮為您呈現
  • 發現伊朗,豔遇波斯
    讓我們跟隨窮遊er EzioHsu 一起出發去伊朗吧~(以下內容來自窮遊er EzioHsu)自由塔傳說這個自由塔(Azadi Tower)是前朝巴列維國王於1970年代修建的,以紀念波斯立國2500年。雖然叫做「自由塔」,但前後政府都沒能給這個國家帶來真正的自由。立塔為證,算是對現實的諷刺嗎?
  • 發明「雅利安血統」:伊朗的波斯民族迷思
    對我來說,這幾乎就是完美的回答,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年輕的伊朗裔美國人,擁有亞塞拜然-巴赫蒂亞血統。雖然我們都被稱作「波斯人」,但是她認為這種稱呼非常輕率,她還尖銳地指出:除了她所使用的語言,以及我們之間共同的伊朗主流文化,她身上並沒有多少「波斯人」的特點。
  • 在中東它是波斯,在全世界它是伊朗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伊朗都是清高的少數派。套用馬勒的名言:在中東它是波斯,在穆斯林中它是什葉派,在全世界它是伊朗。2007年的動畫電影《我在伊朗長大》的英語原名是《Perspolis》(波斯波利斯)。這部描繪伊斯蘭革命前後生活與觀念的巨大變化的電影以伊朗最著名的波斯遺址為名,也許可以這樣說,如果沒去過波斯波利斯,那就不算到過伊朗。
  • 我國管伊朗叫波斯,那伊朗怎麼稱呼我們的?很簡單,僅一個字
    就比如說中國人稱伊朗,可能在現代社會中還有一部分人因為受到歷史典故和文藝小說的影響,會稱伊朗為波斯。但是把角度反過來,那麼伊朗人是如何稱呼中國人的呢?其實僅僅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秦。 中國人叫伊朗人為波斯人,其實並不是中國人給伊朗人取的名字,是在公元前600年之前,當時希臘人和伊朗人之間有很深厚的文化,經濟,政治往來。
  • 伊朗故事,波斯古今之二,卡尚豔遇一個愛拍照的美女。
    於是同行的2位女士手忙腳亂的從包裡翻出紗巾戴在頭,就這樣走進了伊朗。約好的阿里大叔沒有來,派出了他的兒子阿明在機場出口接我們,一輛8座的豐田車拉著我們4人出發前往伊朗的第一站卡尚。卡尚位於德黑蘭以南250公裡處的卡維爾鹽漠邊緣的一片綠洲。因為盛產玫瑰花和玫瑰精油,又享有沙漠玫瑰之城的美譽。
  • 伊朗人為何非常反感被稱呼為阿拉伯人?波斯的文明比阿拉伯更悠久
    而對這種現象最有感觸的便是生活在伊朗高原的波斯人了,大部分生活在國外或者出國旅行的波斯人都曾被當地人詢問過這樣的問題:「你來自哪個阿拉伯國家?埃及還是沙特?你一定會說阿拉伯語吧!」對於經常被誤認為阿拉伯人,很多伊朗的波斯人對此事非常反感,他們並不是反感外界對中東民族的不了解,也不是因為他們對阿拉伯人有敵意,而是因為他們嘆息自己的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如今卻被許多人不了解,甚至被誤認為伊朗是阿拉伯國家,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時候,波斯大帝居魯士便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而這個被人們稱為波斯第一帝國的國家
  • 伊朗攻略 在古老時光中邂逅波斯文明
    ■ 點擊上方」壹行伊朗"關注我們,每日新鮮為您呈現
  • 波斯還是伊朗?波斯帝國大事紀年表
    文:[英]卡韋赫·法魯赫譯:高萬博波斯還是伊朗?從某種意義上講,兩者在指代同一個實體時,即指代東方的中國、印度與西方的希臘-羅馬世界這些偉大文明之間的中部帝國時,都是正確的。希臘人將第一個伊朗人的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稱為「波斯亞」(Persseya),即波斯,不過伊朗人會將他們的家園稱為「伊勒安」(Eire-An)或者「伊朗」(Ir-An),即「雅利安人的土地」。最初的伊朗人概念,是包含米底人、波斯人和大部分已經消失的北伊朗語族使用者(塞種人/斯基泰人和薩爾馬提亞人)在內的眾多族群的大家庭。伊朗或波斯從最開始就是多語言、多民族和多信仰的國家。
  • 從波斯帝國走來的民族——伊朗親歷記(2)
    (2020年剛開年,伊朗和美國這對傳統冤家就劍拔弩張,使得本就脆弱的中東局勢更趨緊張,伊朗這個國家的一舉一動再次牽動著這個世界的神經。對於伊朗這個國家,人們有著太多的好奇、不解和誤解,就在2個月前,我曾經隨團在伊朗旅行16天,現將我在伊朗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在正式踏上伊朗這片神奇的土地之前,先讓我們沿著時間的河流,來簡單回顧下伊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