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合肥市蜀山區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常態化監測,經合肥市疾控中心覆核,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牛腩(註冊號:SIF1811,生產批次號:27/07/2020-31/07/2020)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合肥市、區兩級立即啟動應急響應。
截至目前,直接暴露人員及一般接觸人員共113人已全部追蹤並進行集中隔離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問題食品購買者共32人已全部追蹤並進行集中隔離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對該超市冷庫內外環境採樣348份,所有環境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對涉及貨物進行封存、溯源,對涉及冷庫及周邊環境進行終末消毒,對同一車輛運輸的其他非問題食品檢測結果也全部為陰性。
在外市的運輸問題食品司機1人及一般接觸人員1人,當地也落實了隔離管控措施,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目前,該超市已關閉停業。
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
密切留意政府部門發布的進口食品檢疫信息和有關防控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自覺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選冷凍冰鮮食品,不要採購不明來源的冷鏈食品。清洗加工冷凍食品時,做到生熟分開和燒熟煮透。
新聞多看點
山西臨汾:進口冷凍肉品外包裝陽性
12月5日,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通報,堯都區對已封存的進口冷凍肉品進行新冠病毒常態化主動全面核酸檢測時,在某農貿市場檢測出一份印度進口的冷凍帶魚外包裝結果呈陽性。
內蒙古滿洲裡市
一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曾連續9天乘坐公交車
12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公告,滿洲裡市一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乘坐公交車軌跡如下:
11月16日至11月24日,每日7時35分左右乘坐4路公交車在二小西側站上車,中旅酒店站下車;18時10分左右在廣達站上車,二小西側站下車;其間偶爾在18時20分左右換乘3路公交車在廣達站上車,盛世花園站下車。
根據傳染病防治有關規定,同乘人員需採取如下措施:
一、及時到所在社區或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登記,面對面登記時要全程佩戴口罩。
二、返家後,暫不要外出,居家隔離觀察14天。
三、如有發熱症狀請及時聯繫所在社區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滿洲裡市疾控中心電話:
0470-6222935
扎賚諾爾區疾控中心電話:
0470-6521150
在烏印度企業項下中國務工人員
發生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
5日,中國駐烏幹達大使館消息:
經檢測,某在烏印度企業項下從事其中承包項目的47名中國公民新冠病毒核酸樣本呈陽性,其中少數人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及腹瀉症狀,其餘人員目前呈無症狀感染狀態。
獲悉上述信息後,中國駐烏幹達大使館即第一時間致電相關承包項目中方負責人,代表鄭竹強大使對相關中國公民表示慰問,要求項目立即停工,做好消殺,就地採取隔離措施以及個人防護工作,並服用必要輔助藥物助力治療,要求項目負責人立即致電烏衛生部門報告確診情況,請其赴駐地診療。
使館同時還協調援烏醫療隊對相關公民進行遠程問診並進行針對性指導,並即組織一批輔助治療藥物及防疫物資向相關承包項目及我公民群體提供。
中國駐烏幹達大使館並即致電該印度企業負責人,要求其切實負起責任,按烏幹達相關防疫要求,及時聯繫烏衛生部門,協助將有關陽性人員送醫,為我檢測陽性公民提供救治等必要支持,切實保障該企業項下中國務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立即採取必要手段做好停工、消殺和隔離及個人防護等工作。
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
再次調整檢測機構範圍
必須選擇靜脈抽血方式採樣
12月2日,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發布通知,稱近期使館在按要求對赴華乘客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進行反查中發現,個別人員涉嫌偽造證明結果和報告。
根據通知,為進一步提高IgM抗體檢測準確性,自馬來西亞出發擬赴華乘客進行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時,須選擇靜脈抽血方式採樣,而不是指尖抽血,且檢測報告上應明確標示採樣方式。
同時,使館再次調整領區檢測機構範圍,自12月4日起,僅認可那些能夠以靜脈血採樣方式進行血清抗體檢測,並且能夠出具帶有二維碼標識檢測報告的部分馬衛生部指定機構。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安徽交通廣播、紅星新聞、人民網、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網站、中國駐烏幹達大使館官網綜合
編發: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