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清泉煮清茶,一盞香茗卻無言。
是他們豐富了我們的茶文化,讓原本的茶有了更加飽滿的精神內涵。
白居易的的無由執一碗,寄於愛茶人。
李清照的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茶文化豐富了茶葉的精神內涵
自從有了茶,就和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文化豐富了茶葉的內涵,也飽滿了茶葉作業物質層面以外的精神層面面的需求。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
我們喝茶不僅是為了「飲」,也是為了「品」。不僅是為了「身體」,也是為了「身心」。
自古帝王皆愛茶,自古文人多品茶。茶葉從最早的《神農百草經》開始,到現在已經淵源流淌幾千年的文化。尤其在唐朝,茶葉與茶文化進入了一個鼎盛的時期。也就在這時候,被奉為茶聖的陸羽閉門寫下了《茶經》為我國,乃至世界的茶文化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後來宋朝延續了唐朝的茶葉文化,在經歷了元朝的低落,從明朝開始再次發展,到清朝進入第二個高峰期。在乾隆皇帝退位之時,一旁的大臣說:國不可一日屋君。而乾隆笑而曰:君不可一日無茶!可見,茶在當時,不管是朝廷內野,還是尋常百姓,都以非常的盛行。
宋朝的黃庭堅在《品令 茶詞》中寫到: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靜,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裡,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口不能言,是勝過了萬語千言。口不能言,是茶本無言方為真!
寄情於茶,縷縷清香
很多喝茶的朋友都會有一個相同的感受,當我們深入細緻的品茶時,我們可以從一杯茶湯中,品嘗出山川風情和大自然的靈性。拂面春風笑靨開,味同甘露潤靈臺。我們亦可在品茶時,感受時間帶給我們的陳韻萬千。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是呀,茶是一片神奇的樹葉,它濃淡皆可;篤靜者,品茶入心,安魂;煩慮者,品茶沉思,靜心。品茶又是一種情調,一種雅興,一種交往、一種沉澱。
茶之可貴,是因為它能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終身之友,它不被貴賤所奴役,那一股平淡的情誼,總是給我們娓娓道來濃濃的情誼。
小小的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嬌小,也是那樣的,卻惹人憐愛,又是那樣的妙不可言。茶之內功,無喧囂之形,無激揚之態,一盞淺注,清氣馥鬱。品茶所體會到的感受,是那一杯清茶中淡淡的滋味。是淺嘗苦澀,回味甘甜!是味為甘露勝醍醐,服之頓覺沉痾蘇。
恰如燈下,故人萬裡,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黃庭堅眼裡,一盞清茶宛如是自己的故友。他說,煮好的茶水,香氣馥鬱而持久,精心飲茶使人變得精神爽朗,正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朋友從不遠千裡之外而來的相逢。這種為妙的心境,卻不可言傳,唯有飲茶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真味。
我是一個喜茶的人,也是一個愛茶的人。再濃的茶也有淡的時候,可往往茶淡了才有真味。
這時,我們裝下了整杯茶的滋韻,也裝下一段時光的茶香。淡淡的一絲香甜,柔柔的一縷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訴說著娓娓道來的情誼。
清風明月本無價,一盞清明皆有情!
你今天喝茶了嗎?
【芸品茶舍】分享一杯地道好茶,交流喝茶的體會,傳播茶葉文化,專注喝好一杯茶的清福。你有怎樣的體驗呢?不妨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