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位於伏牛山腹地、南陽盆地北緣,總面積2946平方公裡,境內水資源豐富,有7條大河流、87座大中小型水庫,其中鴨河口水庫是長江流域漢江支流唐白河水系白河上遊的大(1)型水庫,總庫容13.16億立方米,庫區水面面積約120平方公裡,是南水北調備用水源地。南召縣先天資源稟賦較好,但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群眾生活水平不高,是典型的深山縣、庫區重淹沒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秦巴山系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
為破解守著金碗要飯吃的困局,河南省水利廳把南召縣作為定向幫扶單位和試點單位,結合南召自然生態條件,因地制宜,把脈問診,開出良方,堅持以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為抓手,以引江濟淮、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衛河治理等十項省重大水利工程為引領,徹底改善南召水生態環境面貌,構建出水清安瀾、人水和諧的生態新格局。目前,南召四個出境水斷面水質達標率位居南陽市前列,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小橋流水人家,竹林棧道花廊,南召縣城郊鄉柴崗村,已成為南陽周邊的新晉網紅打卡地,山花爛漫,漢服小姐姐拍照直播,老年模特隊在棧橋上悠然走秀,孩童們在紫薇花長廊下追逐嬉鬧,「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村民們心裡更是樂開了花:「以前這兒是個荒廢多年的坑塘,沒人管,雜草叢生,看著害怕人,縣裡治理後美得我們都不敢認了,來的遊客可多了。今年五月端午開始,我們開始在荷塘邊上擺攤,賣點冷飲小吃,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這個位於南召縣城郊鄉柴崗村的坑塘治理項目,只是南召縣「千村萬塘」治理工程的冰山一角,更是近年來南召縣「四水同治」工作的一個微小縮影。
在確定試點後,河南省水利廳又專門委派了對南召縣情比較熟悉,有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張明貴同志到南召縣掛職工作,加強該縣與水利廳的聯繫溝通。自2018年到南召縣任職以來,張明貴可以說是參與並見證了水利治理為南召縣城鄉居民生活帶來的福利。他告訴筆者:「我們在水利建設上,堅持治管並重,真正做到高效利用水資源、系統修復水生態、綜合治理水環境、科學防治水災害,逐步構建起系統完善、豐枯調劑、循環暢通、多源互補、安全高效、清水綠岸的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網絡。」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厚植生態優勢,實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構建長效管護機制,南召縣試點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河南省水利廳將與南召縣以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水生態環境為合作方向,以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動力,助推南召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南召縣委宣傳部 曹國宏 曹怡然 王磊供稿)
(責編:於思遠、楊曉娜)
河南:因地制宜興產業 穩定脫貧重長效 牢記總書記囑託,河南各地因地制宜,精選脫貧致富路。仲夏時節,「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採訪團深入河南基層,探訪脫貧攻堅的河南答卷……【詳細】
河南:中原糧倉的「豐收答卷」 6月的中原大地,麥浪滾滾,滿目金黃。河南修武王屯鄉東黃村的小麥超高產攻關示範點,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新品種「中麥578」高產示範方實打驗收報告出爐,平均畝產841.5公斤,冬小麥單產再創新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