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核心】
5年後,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48個漁村,將變身7個新型生態社區,上萬名漁民搬上新樓後慢慢 「消失」,將就地從事旅遊等第三產業。昨天上午,記者在田橫島窪裡村看到,首批新社區改造拆遷正式啟動。記者在部分小漁村看到,這裡的漁民已經很少出海打魚。不少漁民紛紛將破舊漁船拆解,很久不用的大鐵錨也搬上了房頂,房上晾曬的乾魚和網具成了漁民難忘的記憶。
發布
48個漁村將改為新社區
昨天上午,記者在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內看到,窪裡村作為首批新社區改造的舊村落,已經正式啟動拆遷工程。老漁民破舊的房子多數已經被拆掉,這裡很快將崛起一座座新型社區樓房,大部分漁民也將從老房內搬進新居,成為沿海漁村裡的首批新型居民。
按照整體規劃,5年內,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將把區內48個村莊規劃為7大新型農村社區。記者了解到,列入改造規劃的村落,大部分分布在沿海一線,目前都是以出海打魚為生的專業漁村,隨著新社區的建設,約有兩萬多漁民不久將告別漁村搬進新樓房。記者在田橫島度假區內探訪看到,這裡風光旖旎,每個小漁村都散發著濃厚的漁家文化氣息,唯一不足的就是漁村的大部分房屋顯得有些破舊。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漁村改造工作的不斷推進,48個舊村落將變身美麗的新型居民區,這裡將為漁民打造一個生態環保的新海濱旅遊城市。
變化
田橫漁民5年後「消失」
「現在已經很少有漁民出海了,聽說以後,漁村將改造變成新城了。」昨天下午,記者在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山東頭村看到,這裡依山傍海,漁村離海邊僅幾十米,而不遠處就是著名的田橫島景區。在碼頭上記者看到,幾名漁民正在忙著拆解破舊的漁船。
「以後可能不用出海了,舊船也只能拆了。」一名漁民告訴記者,這條漁船已經好久不用了,以後也可能用不上了,所以就僱來專業的拆解人員,將自家30馬力的漁船拆了。記者在村裡轉了一圈看到,還有不少漁民在碼頭上拆解破舊漁船。69歲的老漁民王喜華告訴記者,他家的一條小漁船已經拆掉了,還有一條船現在也很少出海了。他們村以前家家戶戶都有漁船,現在一多半都沒有漁船了,而且會越來越少。在靠近海邊的蘇家村和劉家村,記者採訪了解到,這兩個漁村的漁民加起來也不到10戶,漁民都改做養殖業了。再過兩年,漁民就基本沒有了。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相關負責人稱,48個小漁村改造成新型社區後,這裡的漁民就會慢慢「消失」。
去向
上萬漁民改吃「旅遊飯」
「你看,現在每個漁村最大的特色就是幾乎每家房頂都曬著乾魚。」昨天中午,記者在山東頭村看到,不少漁民家的平房頂上,都晾曬著不少的乾魚,這也成了小漁村獨特的漁家文化象徵。漁民劉晉說,這是漁民每年冬季的習慣。每年一過大雪節氣,漁民家裡儲存的一些海鮮都要拿出來晾曬。
記者注意到,由於漁民長期不出海打魚,多數漁民家的大鐵錨,都搬到了房頂擱置起來,許多錨都已鏽跡斑斑。一名漁民說,以後等搬上新樓了,這些漁船上的東西,怕是都要進博物館了。有的漁民不捨得丟掉,就將錨具和網具放在房頂,留個紀念。
「在新社區改造中,漁民不僅搬上新居,而且將成為旅遊新城的直接受益者。」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已經引進了幾個大型的旅遊項目,是和社區改造相配套。最大的亮點就是將在沿海一線建設大型海鮮美食街,同時還投資興建高端的遊艇等大型旅遊項目。在保持漁家文化的同時,又注入了一些高科技的旅遊功能。到時,不僅田橫島風景區將成為一大亮點,而且這裡的上萬名漁民將棄船上岸,從事旅遊、餐飲等第三產業。5年後,這裡的大部分漁民,將完成從出海打魚到旅遊從業者的華麗轉變。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也將成為青島北部沿海一顆璀璨的明珠。
【延伸】
打造海濱旅遊高端產業
記者從即墨市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管委了解到,度假區今後5年,將打造成為現代化開放型的濱海新城,在交通、生態環境等基礎工程逐步完善的基礎上,將6平方公裡度假區管委駐地進行規劃,對駐地窪裡村120萬平方米區域分期改造,將管委駐地打造成國際生態旅遊島的核心城區。
按照總體規劃,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將依託山海資源,推進高端旅遊產業發展,推進計劃投資的中房北美風情和文山旅遊綜合開發項目開工建設,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進行山體綜合開發,提升形象,將度假區打造為融島、灘、灣為一體的高端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培植高端旅遊新亮點。
據介紹,在現有交通路網的基礎上,以濱海大道、疏港公路兩條大動脈為依託,區內將加快紀崔路大修等支線路修建工程,構築起區內大路網框架。目前啟動的首批一期舊村改造項目,將打造成國際生態旅遊島的核心城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發展將推進臨港製造、濱海旅遊等藍色高端產業,打造遊艇及裝備製造濱海產業基地。另外,在新型社區內還將投資新建日處理能力為500立方米的汙水處理廠及配套設施,提高汙水處理能力。
按照規劃中繼續優化整治生態環境要求,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將用「市場化籌資」完成潘家等17個村莊的村容整潔、造林綠化等綜合整治工程,完成女島工業功能區排水工程、巉山小流域治理工程、垃圾分類處理廠建設和寨裡河道治理,讓區內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多姿。
【人物】
老船長拆漁船盼新居
「過不了多久,漁村就要拆遷了,就盼著這一天呢。」昨天下午,今年60多歲的田橫島漁民王順和指著碼頭那條已經破舊的老漁船說,他在這個小漁村生活了大半輩子,家裡祖祖輩輩都是靠出海打魚為生。老王說,記得小時候,他的爺爺就是一名老船長,經常帶著他到漁船上玩,那時候打上來的海鮮很多,品種也很多。後來,父親接了爺爺的班,也成了一名船老大。再後來,他也成了船老大,家裡購買了兩條漁船。這一幹就是幾十年的光景,但海裡的東西越來越少,到他這一代,已經是不經常出海了。今年,他家的一條舊船也拆掉了,剩下的一條漁船,傳到了兒子手裡,但也很少出海作業了。「聽說漁村要改造,這裡就要變成旅遊新城了。像俺這樣出了一輩子海的漁民,真是盼望著早一天能搬進新居。」王順和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