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上岸轉型漁船變身遊船 吸引遊客體驗漁村風情
金羊網-新快報 2019-02-08
■在廣州南沙十四湧水產市場,漁姐們拿著各種水產開心地笑起來。
■漁姐郭煥彩正在工作中。
●南沙區紅港村
■關鍵詞:漁村 遊船 美麗鄉村群
吹著海風,搖擼行舟,暢遊漁村,品嘗海鮮……在位於廣州最南端的南沙區萬頃沙鎮紅港村,漁姐郭煥彩將自家漁船改成了遊船,成為春節前後十四湧一道流動風景線,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體驗最後的漁村風情。
春節前,《廣州南沙新區鄉村建設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公開徵求意見。《規劃》提出,南沙將形成黃閣麒麟文化、東湧嶺南水鄉、萬頃沙濱海漁村等9個美麗鄉村群,實現鄉村振興。其中,包括紅港村在內的萬頃沙濱海漁村將保存原汁原味的漁村風貌,形成南沙特有的水鄉景觀。
【到此一遊】
遊客搖櫓捕魚 過一把「漁民癮」
「新年港團光臨,生意紅紅火火!」在南沙十四湧水產中心附近,張燈結彩的紅港漁村遊船碼頭迎來開門紅,當家的漁姐郭煥彩喜不自禁,在朋友圈裡分享了快樂。十四湧下湧橋旁,4艘長10米、寬2.3米的復古木質觀光漁船整齊排列在岸邊。作為紅港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紅港漁村遊走紅,為十四湧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裡可以說是廣州最後的漁民聚居地,保留了完整的漁民生活、漁村風貌和漁家文化。」郭煥彩說,一艘遊船可以坐7個人,船上配有駕駛員和安全員各一人,都是聘請當地漁民任職。
遊船沿著十四湧往返約4.5公裡,途經萬頃沙紅江、紅洋、紅港等4個村落,河湧兩岸是依湧而建的居民樓。遊人可以體驗傳統的漁家風情,品嘗海鮮。
一路上,漁姐將漁村歷史娓娓道來,遊客一邊聽一邊動手撒下漁網蝦籠,期待回程時的收穫。行至十四湧水閘口,漁船稍作逗留,客人在此飽覽水湧漁村自然風貌,掏出手機、相機拍照留念,也可以在船長的指導下體驗搖櫓。
隨著遊船返航,之前撒下的漁網蝦籠裡也有了不少收穫。漁姐熟練地收回漁網蝦籠,螃蟹、河蝦、鯽魚、草魚……看到這些生猛水產,遊客們發出陣陣歡呼。他們既可以美美地品嘗一頓出水不久的生鮮,也可以到近在咫尺的水產中心選購生猛海鮮,拎到碼頭上請漁民加工,一邊大快朵頤,一邊欣賞漁舟唱晚的風光。
【漁姐心聲】
「傳統漁村不轉型就沒有未來」
紅港村位於萬頃沙鎮西南部、十四湧以北,緊靠洪奇瀝水道,是一條人口僅300多人的漁業村,多數村民以捕魚為生。全村有40多艘漁船,很多村民有自己的漁船和小碼頭。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外出打工,而且漁村附近海域的魚蝦也少了,村民以捕魚為主業的已很少。
「現在的生活肯定比以前好,不用在海上顛簸,日子沒那麼艱難了。」郭煥彩對新快報記者說,此前,她的兩個孩子還沒上學時,也要跟著大人一起出海捕魚,一家人擠在一條船上,漂到哪裡,就住在哪裡。她的大兒子曾經有兩次掉到水裡,都是被她丈夫撈上來的。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已有漁民從捕魚轉做旅遊,在河湧邊經營休閒漁船,載遊客出海捕魚,不過那時漁村遊船項目還沒出現。自2016年以來,一些漁民經營河湧遊、民宿和農家樂,吸引了不少城裡的客人。「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這個(遊船)項目沒有人來做,挺可惜的。」郭煥彩說,傳統漁村不轉型就沒有什麼未來。即使家中老人勸說「搵兩餐就可以了」,她仍然選擇了做「敢於吃螃蟹的人」,傾其所有投進了遊船項目,帶頭找到一條搞活經濟的新路子。
「剛開始,創業真的很困難。」郭煥彩說,前年,漁村遊船趁「五一」假期正式開業,第一天沒準備什麼特別儀式。「一天下來才收入320多元,還是賣水果和魚乾賺來的。」後來,她丈夫生病了,家裡連治病的錢都湊不夠,更是讓她感覺對不起家裡人。但是,她堅持一心一意經營遊船,想了很多辦法。令人欣喜的是,遊船的生意漸漸有了起色。去年國慶節生意很好,碼頭上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怎麼吸引客人再來一次、再玩一次,我們還需要想更多的辦法。」
【發展大計】
南沙區規劃九大「美麗鄉村群」
「留住根脈,記住鄉愁。」自2013年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以來,南沙區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思路,通過深入發掘鄉村特色和風土人情,突出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村容村貌專項整治,分批完成紅港村、蘆灣村、大穩村、子沙村等25個市級美麗鄉村的創建和驗收。其中,紅港村、紅海村、紅江村打造濱海水鄉漁村,發展河湧遊、濱海漁業旅遊,逐步開發濱海漁村特色的旅遊產業。
據南沙區有關部門介紹,該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營造生態、宜居、美麗的生活環境,把開發建設成果送到群眾家門口,促進人民群眾同步共享開發建設成果。日前,《廣州南沙新區鄉村建設規劃(2018-2035年)》公開徵求意見。按照《規劃》,南沙區鄉村建設發展規劃形成黃閣麒麟文化、東湧嶺南水鄉、東湧魚窩頭萬畝魚塘、欖核星海故裡、大崗生態農業、橫瀝都市休閒、橫瀝沙田水鄉、萬頃沙濱海漁村、萬頃沙特色種植9個美麗鄉村群。
《規劃》提出,南沙區將建設4個鄉村風貌分區,分為濱海沙田水湧風貌區、灣區城中新邨風貌區、田園水鄉生態風貌區、歷史文化記憶風貌區。其中,濱海沙田水湧風貌區包括橫瀝鎮、萬頃沙鎮範圍內行政村,利用十四平行條湧和條村獨特空間布局、深入伶仃洋的濱海岸線、大沙田的地景等自身稟賦,形成南沙特有的基圍地水湧漁村景觀;功能發展參照十八湧漁人碼頭和香港大澳漁村,保存原汁原味的水湧漁村風貌。
根據《南沙新區美麗鄉村建設2016-2020年規劃》顯示,紅港村被列為美麗鄉村建設「示範作用首位」的12條精品村之一,風貌特色是「水鄉漁村」。在發展精品村特色項目建議中,規劃列出了該片區的一些項目:紅港碼頭(出海捕撈遊)、農家旅館、農家樂、十四湧遊船、綠道騎行、水上婚禮、鹹水歌。未來,隨著「出海遊」的遊船上崗,垂釣、民宿、農家樂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相信紅港村的特色旅遊會越來越旺。
■新春有乜玩?
紅港村包船出遊 「船長」是老漁民
遊覽一湧兩岸的漁村景觀,體驗傳統的漁家生活,品味獨特的海漁文化……在廣州南沙美麗鄉村紅港村,「紅港漁村遊」是由當地漁民打造的地道漁家文化休閒旅遊項目。除了漁村遊,還提供海鮮代加工、湧邊燒烤等服務。目前有4艘休閒復古漁船可供遊客乘船觀光,每艘船一次可容納7人,通常以包船形式載客出遊,4人坐船280元/船,5至7人則430元/船。「船長」和「安全員」都是聘請了當地有著幾十年打魚經驗的漁民,既能讓遊客了解水鄉歷史文化,又為漁民上岸轉型提供了機會。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