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讀書筆記第120本·餘秋雨《千年一嘆》

2020-12-23 四夕清荷

《千年一嘆》是餘秋雨先生的力作,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日記。

在世紀交替之際,餘秋雨視察人類非常重要的幾個古文明發祥地,跋涉四萬公裡,當他面對人類文明的遺址,種種讚嘆、驚嘆、感嘆和悲嘆,都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次前所未有的壯舉,是他從未經歷過的文化反思和心靈悸動。

「我們甘願在毫無保護中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這一切,就像脫去手套撫摸它們的傷痕。」這是這本書自序中的一句話,它富含了哲理,是我們的一個真實的寫照。在作者這次「千禧之旅」中,所走過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現代化的城市,而是一些讓我們感覺都很古老的地方。正是作者對這些「古老的地方」的「拜訪」,使他的心裡產生了一種想法。

本書完全記錄了四萬行程中的經歷。在書中作者以感傷、厚重而平實,卻不失優美的語言,記錄了伊斯蘭文明、兩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來文明等文明的衰落,並探討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對比中又逐漸找到了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續的原因。

歷史,每每想起,總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滄桑感。多少個王朝,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滾滾而來。

文明已經衰落了,歷史也開始褪色,輕聲一嘆,人類又投身於新的歷史。我們在總結,在回憶,在悲祭我們的祖先。隨後毅然走上腳下的路,順著他們的腳印一步步走下去。

《千年一嘆》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萬公裡,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經歷,給我的感覺是苦中帶甜。

本書採用遊記的形式,但給人的感覺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日記,在讀書的同時,本書時時給讀者傳遞這樣一些問題,希臘、埃及、約旦、印度等古國都曾經有過輝煌的古文明,從輝煌到勢微,從勢微到衰敗,到沒落,而我們中華文明卻避免了整體性的衰落,如何保持中華文明的延續,發展,我們讀者對此應持有何種觀點,我們讀者應該如何去面對等等。

------------------------------------------------------------------------

西塞羅說:「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

願在長路漫漫的人生中,讀書成為你對抗歲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願每一本書都是一道燭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裡,給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讀書,既讓你及時審視內心,又讓你抬頭看到詩與遠方。

只想在有限的生命裡,做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喜歡的話語,快樂地活著,去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讀的書越多,越發現自己懂得了解的越少。看別人的一生很快,過好自己的一生又很難;從別人身上發現缺陷很容易,自己卻又很容易固步自封,因循守舊。還好,人生那麼長,慢慢成長吧!

配圖源於網絡,感謝原圖!

相關焦點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04本·餘秋雨《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的第二部散文集,寫於《文化苦旅》之後,《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借我一生》等之前。《山居筆記》是一部經典散文集,是一本集歷史,文化,地理,和美術為一體的書。全書共十一篇散文,從《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到《歷史的暗角》結束。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19本·餘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
    本散文集是餘秋雨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遊記,以一種大手法書寫歷史、感悟人生,重點突出對「人」的思考,以悲憫情懷書寫傳統文化中的各種癥結,儘管也難以找到完美的答案,但給人以厚重、以滄桑,以震撼、以啟迪。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02本,一本哲學入門書
    今天的讀書筆記是一本哲學入門書,由田中正人等所著的《驚呆了!哲學這麼好》。全書用看漫畫的方式秒懂哲學,用500幅粉紅小插圖,說透72位哲學家、210個哲學概念和2600年西方哲學史!只要三分鐘,就能夠認識一位哲學家、懂得一種哲學思想,一步踏入哲學世界。
  • 讀書分享:《千年一嘆》
    餘秋雨先生所著的《千年一嘆》記錄了他在本世紀初隨香港鳳凰衛視越野車隊跋涉四萬公裡的所見所聞,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經歷。希臘、埃及、約旦、印度等古國的古文明,從輝煌到衰敗沒落,創造文明的是人類,毀滅文明的也是人類,文明與野蠻只有一步之差。文明的發源地,是最早開始使用文字的地方,現在卻成了文盲最多的地方,真是絕妙的諷刺。
  • 彌勒「秋雨書院」預計10月對外開放~
    彌勒「秋雨書院」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整體內外裝修已完成90%,預計10月可對外開放。「秋雨書院」 項目於2019年正式落地彌勒,是紅河州、彌勒市州市兩級招商引資重點文化項目,由彌勒德富裡地產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擬投資2.8億元,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秋雨書院」 位於彌勒市熙和北路與熙和中路交叉口,2020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歷時6個月完美實景逐步呈現。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11本·曹文軒《草房子》
    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少年男童的小學6年生活,其中有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
  • 努力讀書2年寫出百萬筆記,才發現這樣讀書才是對的
    一般說到讀書,我都不是先跟對方討論方法,而是問有沒有開始去讀。方法學了一個又一個,從來沒有真正讀幾本書,怎樣讀書的書倒是看了不少,真正讀的書沒有幾本。這個就像用字典是為了認字,怎樣查字典的書,是為了使用字典。結果一直停留在學習查字典,從來沒有真正查過字典,這個邏輯是不是很奇怪。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三個關於讀書的基本事實。
  • 高中生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的格式
    高中生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的格式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讀書筆記的寫法,供參考!讀書筆記的格式是什麼樣的(一)提綱式讀書筆記。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八、課文內容導讀(一)第一部分「談讀書,感受多」(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讀書的感受。開篇點題。「多」字突出了作者談到讀書時那壓抑不住的情感,可見作者對讀書這件事興趣很濃,體會很深。(二)第二部分「讀書好,收穫多」(第2—8自然段),按照時間順序回憶「我」的讀書經歷。
  • 3步驟+「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簡單、實用的技巧讓讀書升華
    歐巴馬曾在2009年9月美國開學日時做過一個公開演講,演講的題目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他在演講中說:「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擅長的,你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你們有長處,而且你們需要通過讀書來發現自己的長處。」但是,如果讀書僅僅是把書看完,那麼充其量就是個搬運工,很難去理解和吸收,更不用說有獨立的創見。
  • 讀書札記:在閱讀和旅行中學會欣賞-讀書筆記摘抄
    ,讀後感,讀書筆記摘抄,以下內容是讀書札記:在閱讀和旅行中學會欣賞-讀書筆記摘抄 ,更多讀書筆記範文請關注讀書筆記大全及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點擊進入讀書筆記大全   讀書筆記怎麼寫?讀書筆記格式   讀者將自己在閱讀時獲得的資料或者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
  • 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我喜歡看書,喜歡記日記,所以我長期堅持的一件事情就是寫讀書筆記。這件事我己堅持了幾十年,成了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的感覺是堅持寫讀書筆記益處多多。一、擴充寫作詞彙,豐富語言表達。讀書過程中,人們經常為書中的一些優美語句、精彩片段所震撼。可讀後時間一久,難免忘記。
  • 讀書筆記怎麼寫?教你繪製思維導圖製作讀書筆記
    傳統的讀書筆記指讀書時把文中精彩的部分整理出來,或把認為對自己有讀書心得的內容記錄下來。適當的做一些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自己理解書籍內容和訓練自身閱讀能力,還能從側面加深對書籍的記憶力。你可曾想過用思維導圖製作讀書筆記?
  • 2018年讀書筆記第43本·莉絲·默裡的《風雨哈佛路》
    在17歲時決定重返學校,憑著自信的談吐和紮實的基礎爭取到了考試的權利,後來被校長賞識而重新獲得了讀書的機會。她開始努力,無處安身的莉絲常在地鐵站、走廊裡學習、睡覺,她用2年的時間完成了4年的課程,並獲得"《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
  • 讀書筆記該怎麼寫?一份詳細的寫作模板供你參考
    本文介紹了寫一份讀書筆記需要做到的八個步驟,前面四個步驟做到位後可以寫出一篇合格的讀書筆記,第五到第八個寫作步驟則有助於作者朝著一份優秀的讀書筆記方向去努力。第一步:瀏覽書籍【瀏覽書籍】包括三個要點,分別是目錄、內容主題和結構框架。
  • 一年級怎麼做讀書筆記?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讀書,不但要閱讀,還要有效閱讀。做讀書筆記就是有效閱讀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閱讀批註。首先讀書筆記這個是一個見仁見智的批註,比方說我們自己看書時,同樣一段話,可能你的感觸深一些,你會批註甚至願意摘抄,但是對於別人可能就只是一段還不錯的描述,並不會記錄。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不是看他幾年級,重點看他的閱讀力到達哪個階段了,如果自主閱讀已經沒問題了,可以買兩套帶閱讀筆記的書籍引導一下。
  • 讀書筆記——學會做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為什麼必須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如果一味低頭讀書,讀完就忘就是常態,甚至合上書本那一刻,你已經講不出書中重點。而這點對於實現讀書變現就是最大的障礙。關於讀書筆記的重要性,我們不多做闡述,現在直接開始講乾貨:如何做讀書筆記?一、常用劃線折頁法這是我們從小就在用的方法,實踐證明,最簡單最樸素的方法往往最好用。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29本·彼得·海斯勒的《江城》
    《江城》是一個美國人描述他在1996年9月至1998年6月在長江邊上一座水城生活將近兩年的故事。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的撰稿人。
  • 我要像春天對待櫻桃樹那樣地對待你 | 情人節讀書筆記
    戀人之間的語言不是語言,是語氣 | 讀書筆記月斜西,月斜西,真情思君君不知 | 讀書筆記五點鐘貼一角夕陽,六點鐘掛半輪燈光 | 讀書筆記身為屌絲,嚮往的仍然是逆襲的故事 | 讀書筆記足球和詩歌,今後依然會是我的摯愛 | 讀書筆記魯迅「
  • 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弄清這三點,給你的讀書技能升個級
    但並不是說我們不想達到第三種目標,很多時候只是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至少筆者從小到大很少意識到,讀書居然是有方法的。讀書這麼簡單的事還要什麼方法?不就是拿起就對嗎?一遍不懂,那就再讀一遍,還能有什麼難度?固然像我這種方法讀下來,也能記住書中一二,但不可否認,效率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