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嘆》是餘秋雨先生的力作,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日記。
在世紀交替之際,餘秋雨視察人類非常重要的幾個古文明發祥地,跋涉四萬公裡,當他面對人類文明的遺址,種種讚嘆、驚嘆、感嘆和悲嘆,都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次前所未有的壯舉,是他從未經歷過的文化反思和心靈悸動。
「我們甘願在毫無保護中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這一切,就像脫去手套撫摸它們的傷痕。」這是這本書自序中的一句話,它富含了哲理,是我們的一個真實的寫照。在作者這次「千禧之旅」中,所走過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現代化的城市,而是一些讓我們感覺都很古老的地方。正是作者對這些「古老的地方」的「拜訪」,使他的心裡產生了一種想法。
本書完全記錄了四萬行程中的經歷。在書中作者以感傷、厚重而平實,卻不失優美的語言,記錄了伊斯蘭文明、兩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來文明等文明的衰落,並探討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對比中又逐漸找到了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續的原因。
歷史,每每想起,總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滄桑感。多少個王朝,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滾滾而來。
文明已經衰落了,歷史也開始褪色,輕聲一嘆,人類又投身於新的歷史。我們在總結,在回憶,在悲祭我們的祖先。隨後毅然走上腳下的路,順著他們的腳印一步步走下去。
《千年一嘆》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萬公裡,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經歷,給我的感覺是苦中帶甜。
本書採用遊記的形式,但給人的感覺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日記,在讀書的同時,本書時時給讀者傳遞這樣一些問題,希臘、埃及、約旦、印度等古國都曾經有過輝煌的古文明,從輝煌到勢微,從勢微到衰敗,到沒落,而我們中華文明卻避免了整體性的衰落,如何保持中華文明的延續,發展,我們讀者對此應持有何種觀點,我們讀者應該如何去面對等等。
------------------------------------------------------------------------
西塞羅說:「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
願在長路漫漫的人生中,讀書成為你對抗歲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願每一本書都是一道燭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裡,給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讀書,既讓你及時審視內心,又讓你抬頭看到詩與遠方。
只想在有限的生命裡,做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喜歡的話語,快樂地活著,去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讀的書越多,越發現自己懂得了解的越少。看別人的一生很快,過好自己的一生又很難;從別人身上發現缺陷很容易,自己卻又很容易固步自封,因循守舊。還好,人生那麼長,慢慢成長吧!
配圖源於網絡,感謝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