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0月19日消息:「老街要動遷了!」消息一傳到漕河涇社區中東街居民區,這裡就「炸」開了鍋。曾經參加過老街動遷3次規劃的小區居民董乃斌興奮地說:「老街動遷上世紀80年代就提上日程了,這次好像是第九個方案了。」
漕河涇老街已有百年歷史,位處康健路與冠生園路之間,是徐匯區最後一條老街。但是人口膨脹、空間狹促、房屋老化,使得昔日繁華的老街變得陳舊破落。面積僅5.44萬平方米的小區裡,擁擠著3800多居民。如今,80%左右的居民還只是合用3個公共廁所,最近的居民倒馬桶也要走上20米,而最遠的要走50米。
老街動遷已是老話題,但是由於動遷成本高,屢次提上日程,屢次遭到擱淺。今年,徐匯區加快了新一輪舊區改造的力度,老街動遷被列為區政府的實事工程。從7月起,老街已開始動遷。
徐雪英老人是第一個動遷戶,她在這裡住了50多年,對老街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些天沒事就跑來看看動遷中的老街。她感慨地說:「漕河涇地區這幾年舊貌換了新顏,老街也該變變『臉』了。」
老街動遷,居民的居住條件改善了。70多歲的孤老方大義,退休後一直住在單位分給他的10平方米小間裡。生性孤僻的方老伯平時很少與人往來。這次動遷,居委幹部對他說政府要改善一下住房條件,可是方老伯說什麼也不相信。最後,居委幹部找來了他原來單位的工會主席,方老伯才同意去看看羅秀二村的新房。當看到寬敞明亮的新房時,一向話不多的他難耐喜悅,連聲對居委幹部和動遷組說:「謝謝!謝謝!」。
84歲的孤老王秀玲動遷前居住的老房子只有7平方米。屋子陰暗潮溼,光屋頂漏雨,居委會就幫著修了3次。這次動遷,老人擔心沒有了安身之處。動遷組打消了老人的疑慮,把她安置到紫陽新村。儘管房間在底樓,但是老人別提多開心了。
據了解,這次老街動遷涉及1187戶居民,3個多月來,已經有900多戶動遷居民搬出了老街,這樣的動遷速度在徐匯區是最快的。對此,居委會的陳主任笑著說:「儘管許多居民捨不得離開生活幾十年的老街,但是考慮到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大家還是樂呵呵地搬走了。」
編輯:朱彥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沈立新 袁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