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尖嶺農場一交易中心加快建設

2020-12-17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那大10月13日電 (記者易宗平)近日的儋州尖嶺農場新型城鎮化建設暨旅遊工藝品交易中心項目工地上,高聳的塔吊揮揚著巨臂,一輛輛工程車來回奔忙,建設場面熱火朝天。這個項目著力於打造四大交易區域,今年前三季度已實際投資4500萬元,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達90%。

  據了解,儋州尖嶺農場新型城鎮化建設暨旅遊工藝品交易中心項目,由儋州市尖嶺農場與海南騰信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實施。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5億元,建設面積達10萬平方米,包括4個交易區域:旅遊商品交易區,5萬平方米;民間工藝品交易區,2萬平方米;特色商品交易區,2萬平方米;網際網路交易區,1萬平方米。

  該項目已於2016年6月開工,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14億元。其中,該項目到2016年底完成投資6920萬元;2017年1月至9月計劃投資5000萬元,實際完成投資4500萬元。按照規劃,該項目將於2018年底竣工。

  儋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尖嶺農場新型城鎮化建設暨旅遊工藝品交易中心項目,對海南西部旅遊業是重大利好。該項目地處那大鎮創建「中國農業公園」和蘭洋溫泉風情小鎮的交匯地帶,項目建成後,有望與全市乃至海南西部相關景區發揮聯動效應。值得預期的是,四大交易區著眼於提供豐富多彩的產品,將為遊客購買心儀的「伴手禮」帶來更多選擇,也為相關產品經銷商帶來新商機。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加強農墾藍洋片區建設
    本報海口5月15日訊 (海南農墾報記者張佳琪)「泡溫泉,去儋州藍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發展在加速 投資環境立頭功
    海南大衛投資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該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70億元,分三期實施:一期建設天香木蘭養生度假區、科學家工作區、木蘭種植繁育基地等;二期建設木蘭森林園區;三期建設木蘭產業帶動區等。  這樣的綠色生態產業,儋州還有不少:位於海頭鎮的海南黃花梨產業園,計劃總投資20億元;位於東成鎮的海南國際熱帶苗木花卉基地及苗木花卉交易中心,計劃總投資3.5億元。
  • 關於加快推進儋州機場建設的建議
    儋州已將西部中心城市的定位具體化,全力打造西部教育、醫療、文體、消費、服務「五大中心」。加快建設儋州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是推進「五大中心」落地的重要前提,其中儋州機場的建設是關鍵一環。儋州機場建設是貫徹落實習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與中央12號文件精神,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主要措施,同時也將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提供有力的基礎支撐。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城鎮化拓出全域發展路徑
    「一市」即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雙城」即建設那大城區、濱海新區;「三大功能區」即建設北部濱海經濟區、中部綜合功能區、南部生態保護區。  明晰的發展戰略,使儋州拓出全域發展路徑,不僅演繹精彩的「雙城記」,而且湧現出一批風情小鎮,並將規劃編制延伸到村莊。特別是「雙城」定位,使儋州開始由「內陸時代」轉向「濱海時代」。
  • 關於加快推進儋州機場項目建設的建議
    現答覆如下:   一、加快推進儋州機場項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西部沿海市縣尤其是儋州市和洋浦經濟開發區,是我省新型工業和能源工業集中布局的區域、港口資源集中布局的區域、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和旅遊業極具發展潛力的區域。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追求更有質的經濟發展
    「市裡面正積極規劃和籌建粽子產業園、粽子一條街,以便在2016年端午節至2017年端午節期間實現3000萬個儋州粽子產銷目標,同時進一步帶動和輻射更多相關產業發展。」儋州粽子行業協會會長王開元說。  二、三次產業方面,上半年儋州工業稅收收入增長近四成。
  • 海南儋州2025規劃出爐!機場和免稅城統統在列!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加快儋州-洋浦「環新英灣」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根據《綱要》,儋州將大力發展與洋浦主導產業相配套的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導入發展旅遊會展、數字經濟、航運服務、貿易金融、文創設計、物流倉儲等產業業態,加快教育、醫療以及生活、商務、休閒娛樂等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不斷提高「環新英灣」地區城市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造依託洋浦、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全力推進城市提檔升級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設置儋耳郡;公元622年,唐高祖設置儋州,領儋縣等地3956戶;1988年,海南建省,儋縣隸屬省管轄;1993年,國務院批准撤銷儋縣,設立縣級市儋州市;2008年,省委五屆三次全會上,明確儋州建設海南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定位;2015年,國務院批覆設立地級市儋州市;2017年,省第七次黨代會上,再次強調將儋州建成海南西部區域中心城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洋浦至儋州白馬井公交線路開通
    、東方、臨高聯動發展,共同建設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引起儋州代表團代表們的熱議。1月17日上午,代表們現場溝通部署,決定首先從交通互聯互通上先行先試,方便兩地人員往來,當天下午就開通了洋浦至儋州白馬井的公交線路。  「報告提出『推動洋浦和儋州、東方、臨高聯動發展,共同建設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讓我非常激動。」省人大代表、洋浦工委書記周軍平說,這對于洋浦和儋州都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大家將主動支持、積極配合,共同推動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建設,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海南日報》整版報導儋州:做好四篇文章,服務全省大局!
    加快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通過城市更新,全力把儋州打造成為海南西部教育、醫療、文體、消費、服務「五大中心」;加快建設全島「菜籃子」,大力發展生態循環養殖業,實現生豬、儋州雞等畜禽規模化養殖,擴大瓜菜種植面積;當好全省經濟發展的「壯勞力」,緊盯主要經濟指標預期目標,迅速做大經濟總量。當好洋浦發展「助攻手」,調整濱海新區發展定位,提高濱海新區城市承載能力,主動融入洋浦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載儋耳展新姿
    一個項目發揮如此有效的產業關聯效應,這是儋州加快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進程中的新常態。  位於東成鎮的海南國際熱帶苗木花卉基地及苗木花卉交易中心,是這種新常態的又一個亮點。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02萬畝,是集特色苗木花卉研發、培育、產品交易、展覽、林業休閒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綜合型花卉基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香芋 享譽瓊州
    今年,儋州市政府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市場需求,著力打造九大農業知名品牌,其中儋州香芋赫然在列。儋州計劃通過樹品牌,使香芋這一在當地有著悠久種植歷史的農作物煥發生機,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新路子。  昔日果腹物 今成「香餑餑」  儋州香芋,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芋頭、芋艿,是天南星科植物的地下球莖,因其煮熟後甘甜又有香味,吃後滿嘴留香,故當地人又稱之為「香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廣物地產獻禮儋州
    2月8日上午9時,儋州城內鑼鼓喧天、禮炮齊鳴,廣物·雅拉湖畔體驗中心盛大開放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輝建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公告
    受委託,定於2019年3月22日下午15時在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公開拍賣:海南省儋州市海頭鎮港口管區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旅遊走上快車道
    ■ 本報記者 易宗平  特約記者 謝振安 通訊員 陸勝  「這次參加2013首屆海南雪茄文化旅遊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多彩旅遊活動春節迎賓客
    日前,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統籌推進美麗海南百千工程建設相關工作,認真落實「倍加珍愛、精心呵護」海南優良環境和「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要求,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建設好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千個美麗鄉村,在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做好全域旅遊文章,加快推進海南建設步伐。  對此,澄邁積極響應。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蘭洋溫泉風情小鎮將換靚妝
    本報那大4月28日電 (記者易宗平 通訊員韋雪梅)有「天下第一奇泉」之稱的儋州蘭洋溫泉,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國慶黃金周旅遊收入創新高
    今年國慶黃金周,包括東坡文化旅遊區在內的儋州各知名景區景點、鄉村旅遊點推出豐富的特色體驗活動,受到市民遊客歡迎。  據統計,10月1日至7日,儋州接待遊客19.99萬人次,同比增長23.7%;實現旅遊總收入9805.8萬元,同比增長24.2%。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1.32萬人次,同比增長29.1%。  「『探親+旅遊』是這個國慶假期的旅遊亮點。」
  • 儋州:向西部中心城市邁進
    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原題:全面發揮資源優勢,搶抓歷史機遇,推進西部教育、醫療、文體、消費、服務五大中心建設  儋州:向西部中心城市邁進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儋州變化稱得上翻天覆地,現在的儋州城區高樓林立,鄉村道路縱橫,到處生機勃勃,在幾十年前,沒有人能想到儋州能有今天的繁榮。」
  • 海南日報數字報-莊建潺:育苗「土專家」的綠色人生
    墾·人物  ■ 海南農墾報記者 鍾顥  通訊員 蔣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