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的「海航隨心飛」套票火爆全網,第一批2000套產品在不到一小時內全部售罄,雖然網友扎堆搶購導致海航app短暫宕機,但「隨心飛」發售首日的搶購奇景也恰巧印證了海南航空對「後疫情」時期城市居民亟待釋放的旅遊和出行需求的準確預判。
第一批產品售罄後,海南航空在官方微博發布了第二批產品售賣時間,並加售兩場,開播時間分別為7月7日上午11:30-12:30和晚上20:00-21:00,每場銷售4000套。
雙保險加持,開售兩日再搶8000套
「海航隨心飛」早在放出消息時便引發市場強烈反響,眾多消費者翹首以盼,然而,開搶首日便出現伺服器無法正常訪問,是大多數人未曾預料到的。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海航當日發文稱,將調整第二批「海航隨心飛 歡聚自貿港」產品的銷售時間,線上銷售次數增加為兩次,地點改為淘寶直播間,用戶可通過淘寶、飛豬、支付寶掃描二維碼進入直播,產品投放數量也從最開始公布的4000套,增加為共計8000套。
對於航空公司來說,「直播帶貨」的新玩法顯然有別於傳統的客戶端機票銷售,短時間內海量的訪問互動和下單操作遠遠超出了航空公司app日常的運轉強度,出現系統錯誤的風險較高,此前,東航在銷售「隨心飛」產品的過程中,也曾短暫出現無法完成支付的問題。筆者查找發現,發售前海南航空APP曾於7月3日、7月5日分別進行了兩次系統優化,想必也是為了應對此次線上搶購。而在系統出錯後,海南航空迅速採取措施,用極短時間連夜將賣場遷移至淘寶直播間,並祭出加售兩場8000套的雙保險,足見其誠意,緊張而有序地進行了促銷節奏的調整,令第二批產品的搶購體驗和節奏明顯提升。
免稅新政+無限飛,消費者才是最後贏家
就產品而言,筆者粗略算了一筆帳,發現「隨心飛」產品定價2699-2999元或將給到消費者最大的優惠。以北京-海口航線為例,日常單程的價格在1200-1400元左右,有些航線則要達到1600元-1800元。此次活動2999元的價格可以不限時間不限次數,相當於只需要平常一趟往返的價格可以就下半年無限往返海南任一航空港口,對航司而言這似乎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盈利的手段。
結合此前海南省推出的免稅新政來看,我們也許能對「隨心飛」的真正意圖可見一斑。
7月1日,海南自貿港滿月,海南免稅店購物新政及海關相關監管明確規定,「以牟利為目的為他人購買免稅品或將所購免稅品在國內市場再次銷售」屬於違反離島免稅政策規定的行為,這一新政讓海南「代購」們感到了深深的焦慮:新政的推出無疑將吸引全國遊客自行前往海南島購物,從而徹底告別代購。7月6日,海航「隨心飛」產品正式開售後,為數眾多的海南代購們終於還是失去了最後的低價籌碼。
「這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代購抱怨,現在每個人有10萬元免稅的購物額度,很多人自己直接就過來把東西買了,省下來的錢還能順便旅個遊。她邊說邊展示手機裡的簡訊:「你看你看,只要來過海南的人,都收到新政實施的簡訊了,還有我們什麼事兒呢?!」
貨真價實的經濟利益是全國疫情結束後,地方政府拉動經濟、刺激消費的主要抓手,與此同時,「建設海南自貿港」是今年海南省的重頭戲,更是兩會後的社會焦點。實際上,這可能正是「隨心飛」的真正目的:和免稅新政打個配合,鼓勵大家前往海南旅遊,順便買買買。
「隨心飛」各有千秋,運營保障是前提
不少國家和地區疫情防控形勢已經趨向好轉,而進入暑期旅遊季,各個航司都推出了不同的「隨心飛」套餐,產品設計也各有不同。海航的「隨心飛」產品與東航、華夏航空的同款產品有明顯差異,屬於地方特色類航旅產品,但是結合免稅政策和海南下半年旅遊熱點後,其誘惑力明顯更勝一籌。此外,在海航旗下12家航空公司的共同加持下,「海航隨心飛」可通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重慶、西安、長沙等100多個國內城市旅客「歡聚自貿港」。以2019年為例,海航集團共運送海南進港旅客958萬人次,海南航空運送438萬人次。此次加之12家航司四通八達的航線網絡,密集的航班班次,將充分滿足各界人士進出海南的出行需求。
回到產品設計方面,區別於全國範圍的「隨心飛」產品,「海航隨心飛」由於僅限於往返南航班優惠,此次共計促銷僅10000套想必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而作出的考慮。因為每個航班只提供20個使用座位,如果發行量過多的話,也就意味著客座率會極大的提高,屆時將有許多人可能會因此影響產品的使用。對於產品數量的限制,無論多少,都是航司基於對旅客產品體驗方面的考慮而做的決定。而一班只放出20個座位,也是在保障航班正常運營的前提下,考慮到更多臨時決定出行的商務及普通旅客正常出行而進行的貼心設計。
此次海航的產品,相比其他航司更具特點,也在短時間內將自身打造成了暑期前非常亮眼的航旅大賣點。把海航的機票和離島免稅的政策找到一個很好的結合點,雖然在經濟上無法為航司帶來快速而顯著的收益,但是能夠幫助海南省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消費,對海南的經濟旅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創新產品的目的都是為了盤活運力資源,進而帶動國內航旅消費市場大循環。民航是服務行業,服務需求根本上來自於經濟活躍程度,疫情要控住,經濟要復甦,民航業才真正走上了回暖的正軌。未來,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