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才讓工作照
青海在線網 (文/米海蓮) 金秋九月,祁連山國家公園油葫蘆自然保護區還沒有全然進入秋季,山腰上綠樹蔥鬱,只有一些山草色染上了些許黃色。遠處潔白的羊群點綴在山間,雲霧縈繞在山壑,一陣風雨過來,山頭的雲霧散開,露出湛藍的天空,天空像是在畫布上打翻了藍色墨水瓶,朵朵的「棉花糖」隨風變幻著不同形狀,似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這片風景如畫的山谷間,有一群身著墨綠色工服的人,每天要對保護區進行巡護,他們已經把保護家鄉、保護祁連山、保護自然當作是自己的信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守在這裡,共同保護著「中國溼島」。
從自然到純粹
「我叫普華才讓,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野牛溝人,現在也是祁連山國家公園油葫蘆自然保護區的一名管護員。」一位管護員介紹道。
1972年出生的普華才讓今年48歲,出生在祁連縣野牛溝鄉,他從小生活在祁連山油葫蘆自然保護區的懷抱中。普華才讓家中兄弟3人,他是家中老大,在他出生時,家裡條件不好,全家靠在村裡生產隊勞作為生,家中只有一頂牛毛氈帳房。在上小學前,他也常在牧場放牧,直到1983年11歲時,家裡承包了兩百隻羊,他開始一邊放牧一邊上學。
因為村裡沒有學校,他和村裡同齡人要去離家60公裡的縣城上學,每周回家一次。回家後,他也從來沒閒著,幫家裡幹家務、放羊。從前,牧區的學習意識不強,所以普華才讓在上完五年級後就輟學回家,一心一意地幫家裡放羊。
因為有羊的收入,普華才讓家的生活過得簡單卻也溫足。跟其他輟學離開家鄉去打工的朋友不同,普華才讓輟學後一直沒想過離開家鄉去打工,只有偶爾幫附近的牧民放羊增添收入。「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除了放牧,我也不會幹其他活。」普華才讓靦腆地笑著說。
普華才讓生活照
普華才讓是農村的孩子,樸實是他身上的烙印。
從小在家鄉長大的他,每天行走在草場、山間,他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他在放羊時,心情格外放鬆,羊在遠處吃草,他躺在草地上放空自己,閉眼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普華才讓喜歡自然,也敬畏自然,小時候,他還不知道什保護生態環境,但他明白要保護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他看到別人在山林或草地生火時會制止對方,用自己的道理說服對方,讓對方明白保護自然有益於自己。
普華才讓的生活就這樣平淡地過著,按部就班的娶妻生子、放羊、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這片土地。閒暇時刻,他也會上山觀察一下植物和動物,離開時帶走撿到的垃圾。油葫蘆保護區內奇花奇草爭豔,沙棘、金露梅和銀露梅隨處可見,還有許多珍稀動物生活在這裡。關於保護區內動植物,普華才讓也有自己的一個知識庫,山上的動植物大多能說出名稱,也能簡單地說出它們生活的環境。說起山上的植物和動物,他的眼裡有不一樣的光芒,他把那些動植物當作自己的朋友。
從信仰到堅持
2015年,祁連山油葫蘆自然保護區招聘管護員,普華才讓知道後欣然報名,仿佛在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了。從小生長在這裡的他,對這裡是再熟悉不過的,在他看來,這份工作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在簡單的熟悉工作內容後,作為管護員的他開始了人生的新旅程。
管護員的工作並不是他想像中那麼簡單。巡山、撿垃圾、調查保護區內的動植物、給牧戶宣傳生態保護和森林防火知識……因為工作辛苦,和他同一批工作的人,有些離開了管護站,而他和部分人留了下來,這一幹就是5年。「我在這裡習慣了,我不想離開家鄉。」對於家鄉,普華才讓有別樣的感情,生他養他的祁連山就是他的第二位母親,他只想留在家鄉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
和同事們的合照(右一)
一輛摩託車是他每天進山巡護的必要交通工具,從油葫蘆管護站出發進山,騎車行駛30公裡,那裡是普華才讓經常巡護的區域。保護區內只有一條山路,山路上到處是石子,路面凹凸不平,即使騎著摩託車,30公裡的山路依舊顛簸難走。等到巡護區域後,他把車停在山下,便徒步上山,有時走到叢林密布的地方,他會習慣性的大吼一聲,用吼叫聲嚇走叢林中可能存在的野獸。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這是確保巡護員安全的方法。
普華才讓每次進山巡護需要3—4小時,進山前他的妻子會給他帶一些乾糧或是風乾肉,讓他餓時充飢。為了減輕負重,他有時不帶水瓶,渴了就去牧民朋友家喝水,或者就地飲用山泉水。「我們山裡的水很甘甜,比外面賣的礦泉水還要好喝。」普華才讓說。
每隔2—3個月,他都要去挨家挨戶宣講生態保護和森林防火知識。因為保護區內的牧戶之間相隔較遠,每次進山宣講,都要花費他2—3天時間,所以他在進山宣傳期間,必須早早出門,晚上還要在牧戶家住宿。
「山裡的牧戶都是我同村的人,我們都很熟悉,每次去宣講也很方便。」普華才讓說。
冬天巡山
進山後突遇變天是常有的事,有時遇上傾盆大雨,普華才讓會跑去附近的牧民家裡躲雨,但有時卻沒那麼幸運。2017年夏天,他騎車進山工作,突遇暴雨,雨越下越大,衝壞了唯一的山路,他下車冒雨推著車過河,水淹至大腿,身上的衣服也全都溼透,他咬牙堅持推車過了河,過河後他緩慢地騎車回到管護站才鬆了口氣,直呼:「好險!」
冬天,天氣寒冷,即使普華才讓穿著3層衣服,戴著帽子和手套,也還是寒冷難耐,更何況,衣服穿多了也會影響行走。冬天對他來說是相對辛苦的一段工作時期,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河水結冰、山草枯黃、樹木蕭瑟,很平常不過的景色,他瞧得卻很仔細,視線所到的區域不漏掉一絲情況。
2019年8月末,是普華才讓第一次出省,他的大女兒考上北京的大學,他去送女兒。他理解年輕人想出去的心理,也鼓勵他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他卻說自己不會離開祁連縣,在自己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會繼續做油葫蘆自然保護區的管護員。
縱使山高水遠,道阻且長,在保護家鄉的道路上,普華才讓從來不會掉隊,他愛腳下的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多年來,油葫蘆管護站的31位管護員用一顆顆勤勞、善良的心匯成守護的力量,守護著他們腳下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