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港童年經典小吃——蘿蔔絲油墩子!還記得嗎?

2021-02-17 古雷網


說起蘿蔔絲油墩子(油zou),那可謂是咱古雷港附近鄉鎮非常經典的街頭小吃。小時候到處都能看見做油墩子的小攤,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巷子小店逐漸被豪華商店取代,已難覓其蹤影。 


記得小時候,早上起來、我媽都會給我一兩塊錢去買點油墩子或炸素丸回來配粥。每到街轉角遠處就會飄來一股無法抗拒的油炸香。 

一個奶奶坐那. 

一個小爐子. 

裡面炸著各種麵粉丸... 

我會在旁邊盯著看. 

看哪個大一點. 

看哪個炸的脆一些. 

挑到自認為最大的. 

就好像擁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幸運. 

記得那時... 

蘿蔔絲油墩子是二毛錢一個! 

炸麵粉蝦丸是五分錢一個! 

這就是那時的幸福...(˶‾᷄ ⁻̫ ‾᷅˵) 

我是不是暴露了自己小時候窮? 

(說的好像我現在不窮似的凸^-^凸)

 蘿蔔絲油墩子

看朋友說起這個. 

一下勾起了難掩的欲望..

炒雞想吃有木有.. 

某寶上買了個模具. 

自己DIY做起來.

 

1、白蘿蔔 
去皮抽絲,加入適當食鹽反覆擠掉水分,並用重物壓半小時左右; 
再拌入青蔥、五香粉、雞精等調味料,攪拌均勻。 

2、麵粉中加入適量鹽拌勻,加入水調成糊,加一點黑胡椒和五香粉,攪拌成糊糊。 


3、鍋裡放油,燒熱,把模具放下去一起加熱 


4、模具加麵糊鋪底,加蘿蔔絲,再加麵糊蓋在蘿蔔絲上,入油鍋炸。 

 

5、放入鍋中炸 
火要中小火.
不能太大
太大外麵糊了
裡面沒熟
炸1-2個看看起
根據情況調節
炸至表面微黃... 

基本定型後..

從模具內倒出.

如果不會自然脫落.

可以用筷子啥的幫忙

別燙著手了哈~

 

動次.動次.動次動

動起伱們的雙手

做起來~╮( ̄▽ ̄"")╭

-END-

相關焦點

  • 上海人說油墩子是他們的!
    我和妹妹種的「一點紅」成熟了,趁著這個好時候,我們做了杭州老底子小吃油墩子,還有蘿蔔煲。驅散這冬日嚴寒,有它們就夠啦。杭州「老網紅」——油墩兒油墩子,是江浙滬地區的街頭小吃,上海人喜歡叫它油墩子,杭州人習慣叫它油墩兒。
  • 又見「油墩子」
    前兩天,在定西路上的老上海蔥油餅店又吃到了久違的油墩子,真是讓我又驚又喜,滿滿的童年回憶又回來了。說起油墩子,恐怕是過去上海冬天街頭最常見的小吃了。誰沒在冬日的馬路上吃過幾口呢?下午放學後,我總能在校門口的圍牆下見到那個熟悉的攤頭。
  • 快要絕跡的油墩子,快要消失的老上海小吃
    不光是上海「土著」,只要是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油墩子」的存在。而油墩子對於上海人來說可謂一代人的回憶。小時候放學了,就守在一個攤頭前,看著攤主將麵糊倒入鐵勺或模具中,加入蔥花、蘿蔔絲,在上面再蓋上一層麵糊後放入油鍋。等著出鍋後,手捧著燙嘴的油墩子,一口一個香脆,和同學們嬉鬧著離開。
  • 你知道油墩子什麼嗎?你別傻了,其實就是炸過的蘿蔔糕
    這是一種特色小吃—油墩子,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是什麼,其實它裡頭就是一個蘿蔔糕,看它的做法就知道了。材料有蘿蔔絲、麵糊、蔥粒和模具,蘿蔔絲最好是提前焯過水,並要擰乾水份。接著把肉絲、蔥粒、蝦米、蘿蔔絲加在一起,加上各種調料攪拌。
  • 香酥雞,臭豆腐,油墩子,裡脊肉,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還記得小辰光的香酥雞越是路邊小攤上賣的,越是香得伐得了!還記得小辰光的臭豆腐淋上滿滿的甜麵醬,越臭吃起來越香!還記得小辰光的油墩子帶著一股蘿蔔絲的清爽,一口一個香脆!還記得小辰光的裡脊肉辛香入味,香氣四溢,好吃到啃籤子!
  • 即將消失的傳統小吃——油墩子,聽起來土裡土氣,吃過就忘不掉!
    即將消失的傳統小吃——油墩子,聽起來土裡土氣,吃過就忘不掉!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古老國度,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出現了很多文明,就飲食方面,我們有獨特的飲食文化,就比如說用筷子吃飯就是我們國家首先發明應用的。
  • 油墩子——街頭叫賣的蘿蔔絲餅
    江浙滬等地有一道很多人難以忘懷的街頭小吃,那就是油墩子。蘇州、上海人管這小吃食叫油墩子,蘇北叫油端子,杭州叫油墩墩兒,寧波叫油餉,到了江西則叫油炸倮……名稱各異,卻是同一個東西,從形態到內容都差不多。油墩子根據餡兒料的不同可分成三種:蘿蔔絲油墩子、紅豆沙油墩子和肉餡兒油墩子。據說,上海地區的人偏愛的是蘿蔔絲餡兒的,而蘇州地區的人多喜歡肉餡兒的。和油條、大餅、粢飯糰相比,油墩子製作時需要拉開的架勢要小得多也簡單得多,往往一個小爐子和一口小鐵鍋就足以撐起一下午的買賣。
  • 上海瀕臨失傳的那些小吃,你知道幾個?(含探店攻略)
    這次五一能連續休息5天,大家想好去哪裡玩了嗎? 友情提醒帶好口罩,優享旅遊生活!如果來「魔都」——上海的話,一定要品嘗上海特色小吃,尤其是那些即將瀕臨失傳的老上海傳統小吃,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古鎮小吃街——七寶古鎮小吃街(以羊肉味特色)、南翔古鎮小吃街(以南翔小籠為特色)等。其實各種古鎮小吃街80%的貨色都差不多,它們的特色小吃記得一定要吃。散落在各地的「家族名望」——王家沙、杏花樓、長春食品、第一食品店、光明村等。
  • 油墩子:外皮脆、內餡糯、脆糯相合肉鮮又緊香!
    攤主一般是清爽的本地中年婦女,全部家生,唯一只矮爐,一口油鍋,一桶食油,一盆蘿蔔絲,一盆麵糊,一個網勺,幾個橢圓形鐵勺,而已。我從小就歡喜吃油墩子,特別是看攤頭阿姨餘油墩子。撈一勺子麵糊,倒入橢圓形鐵勺,加入摻著蔥花的蘿蔔絲,最後再覆一小層麵糊,加一點煎透的碎屑,隨後放人沸油中餘。鐵勺的柄有個彎鉤,阿姨把鉤子搭在油鍋邊口,讓油墩子在油裡餘,繼續做下一個。
  • 街邊的美味:油墩子
    她戴著一隻潔白的大口罩,窈窕的身材繫著一隻白色的大圍裙,手上還戴著一次性手套,只有那雙大眼睛,面向我洋溢著笑意。「嗯,很好吃!」我在品嘗過兩個餅之後,終於緩解了自入夜以來的飢餓感,也終於有心情提出自己的問題了。「這個餅裡面是蘿蔔絲呀,為什麼要叫油墩子呢?」
  • 油墩子,老淮安的特色小吃,讓你吃上一口後就會愛上它!
    滾燙的油鍋冒出無數的氣泡,就好像在油鍋裡放起了煙花。不過,其做法也很講究的,不緊不慢的細心做著,底部鋪一層面,中間堆上蘿蔔絲,頂部再蓋一層面,讓麵糊自由的滲下去!所以說,油墩子相當厚實,幾乎吃不到麵粉。
  • 油墩子的製作過程
    油墩子是江浙滬地區的街頭小吃,又叫油端子或油墩兒。油墩子分為兩種,素菜餡又稱蘿蔔絲餅,甜味的用豆沙餡。葷菜餡是用肉餡。將調稀的麵糊,少許倒入橢圓形鐵勺中,加蔥花和白蘿蔔絲、鮮肉做成的園團,再覆以麵糊入油鍋炸。由於屬油炸食品,外表呈黃褐色,吃起來香脆有味。
  • 即將消失的江浙滬傳統小吃——油墩子,你吃過嗎
    相信在江浙滬地區待過的人都知道一種叫「油墩子」的美食,一般都是在小巷口裡有一個小檔口或者推個小車,面前一口大油鍋,上面擺了幾個做好的油墩子,像個小菸灰缸一樣,橢圓形很可愛,可能還有春卷和其他一些油炸製品或者臭豆腐,油鍋裡還在噼裡啪啦的炸著美味。
  • 香酥雞,臭豆腐,油墩子,裡脊肉,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還記得小辰光的香酥雞越是路邊小攤上賣的,越是香得伐得了!還記得小辰光的臭豆腐淋上滿滿的甜麵醬,越臭吃起來越香!還記得小辰光的油墩子帶著一股蘿蔔絲的清爽,一口一個香脆!還記得小辰光的裡脊肉辛香入味,香氣四溢,好吃到啃籤子!
  • 油墩子(作者:朱成墜)
    油墩子朱成墜江南地區,上海地方,有一種小吃,叫作油墩子。它與五香豆、梨膏糖、老虎腳爪、臭豆腐乾、麻球、爆炒米花、米飯餅、烘山芋等,形成了黃浦江畔的經典休閒食品。這些具有濃厚海派文化特色的點心,儘管,不少是從外埠流傳至上海灘的舶來品,但是,久而久之,也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的居然演變為上海的名特優吃食囉。
  • 江南街頭小吃「油墩子」白蘿蔔的終極吃法,兒時的美好回憶
    油墩子是江浙滬地區的街頭小吃,又叫油端子或油墩兒。油墩子分為兩種,素材餡又稱蘿蔔絲餅,甜味的用豆沙餡。葷菜餡是用肉餡。將調稀的麵糊,少許倒入橢圓形鐵勺中,加蔥花和白蘿蔔絲、鮮肉或豆沙做成的園團,再覆以麵糊入油鍋炸。由於屬油炸食品,外表呈黃褐色,吃起來香脆有味。
  • 這家復古小店每天只做100個油墩子,藏著上海人才懂的老味道!
    小儂立馬就懷念起了油墩子、香酥雞、裡脊肉、年糕串……那時候,每天放學不知道有多少學生簇擁著老闆,大部分零花錢也都揮霍在吃的上面了。,有一家「致童年 弄堂小吃」,雖然剛開不滿一年,但憑藉復古懷舊的裝修、正宗的上海味道,以及品類繁多的兒時小吃,
  • 老北京的蘿蔔絲餅 PK 江南街頭小吃油墩子 想要好吃就得下油鍋
    蘿蔔絲餅早被老北京納入到傳統小吃的序列,不過我驚喜得發現,在江南一帶竟然有一種叫油墩子的美食,和老北京蘿蔔絲餅是「雙胞胎」。在吃的方面特別細膩和講究的江南人,在油墩子這種街頭美食上也是認真得很。如果你走在蘇州街頭,可能你會找到賣油墩子的小攤兒。現擦絲的蘿蔔一定要本地出產才對,而且是個頭越大越給力。把白蘿蔔刨成細絲,加上蔥花和鹽,就不需要別的調料了。
  • 潘君諾先生的油墩子
    潘君諾先生的油墩子 2020-04-15 1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教您上海特色小吃油墩子做法,外酥裡嫩嘎嘎香,連吃五個不嫌多
    大家好,這裡是【劉一手美食】,關注老劉,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實用的家常菜 1、油墩子是江浙滬地區的街頭小吃,又叫油端子或油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