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詭異或是有趣之處,就是我們自以為它會朝著東面發展,它卻偏偏向西進步,譬如,偽滿洲國。這個不被稱為「國家」的國家在我們的心裡,一定是一個民生凋敝、經濟落後的殖民地,然而在歷史上,卻不是如此,偽滿洲國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那麼這個「國家」是靠的什麼去發展經濟的呢?
其一,就是東北優越的礦產資源。偽滿洲國所在的地區礦物資源特別地豐富。根據1936年滿洲國國務院的資源調查報告顯示,煤炭儲量約為30億噸,鐵儲量約為40億噸,其他的礦物有黃金、鋁礬土、油頁巖、金剛石等等,滿洲國建立的豐滿發電站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發電站,1943年的發電能力達到了22億度。
其二就是東北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當時的東北還集中了中國的大部分鐵路物質和幾乎全部的世界先進水平的運輸車輛,鐵路、陸路交通發達。1939年東北的鐵路裡程超過了10000公裡,1945年達到了11479公裡,而中國1949年鐵路總裡程22000公裡。
其三,就是張作霖父子多年的苦心經營。在1925年,奉系軍閥通過第三次直奉戰爭的勝利從而佔領了傷害,在這背後的基礎就是東北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和江南相比肩,20年代末,東北工業化水平已經超過了長江流域,張氏父子的新政使得東北的民族工商成為日本滿鐵附屬地經濟的威脅,這也是九一八事變的誘因。
東北形成了以煤炭、鋼鐵為中心的重工業體系和以糧食加工、紡織、食品工業為中心的輕工業體系,而直到1049年,關內的中國工業體系還僅局限於幾個大城市。
不得不提的是,日本建立的偽滿洲國是一種掠奪式的戰時畸形經濟,其發展的過程,凝結的是千百萬東北人民的月累,而其結果,也只是為日本在中華大地更大範圍的侵略提供了物質支持,中國人並未從此中收益,偽滿洲國的經濟越發達,中國的災難就越重,這是值得令人深思的一點!
本文由「細說歷史種種」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