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有新規劃!

2020-12-25 生活晨報

太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有新規劃

涉及歷史城區、歷史文化風貌區、歷史文化街區等

9月19日太原市住建局消息,為傳承歷史文脈,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最新編制的《太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正在公示規劃草案,市民可提出意見或建議。

規劃範圍圖

該規劃的範圍為太原市域行政轄區,面積6909平方公裡,重點規劃範圍中心城區930平方公裡(包含城六區、清徐、陽曲)。其中,市域文化遺產保護結構為「一河、兩山、兩核、四片」。具體為一河:汾河文化遺產廊道;兩山:西山、東山歷史文化帶;兩核:太原府城、晉陽古城文化核心區;四片:崛圍山—二龍山文化遺產聚集區、清徐文化遺產聚集區、陽曲文化遺產聚集區、婁煩—古交文化遺產聚集區。

城池體系變遷圖

在中心城區歷史文化保護方面,涉及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風貌區等。其中,要保護3處歷史城區,包括太原府城歷史城區、明太原縣城歷史城區、清源縣城歷史城區;保護5處歷史文化街區,包括南華門歷史文化街區、東三道巷歷史文化街區、明太原縣城歷史文化街區、太原礦機宿舍歷史文化街區和太重蘇聯專家樓歷史文化街區;保護8處歷史文化風貌區,包括文廟—文瀛湖歷史文化風貌區、督軍府—鐘樓街歷史文化風貌區、城西水系歷史文化風貌區、迎澤大街歷史文化風貌區、小東門街歷史文化風貌區、拱極門歷史文化風貌區、清真寺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天主教堂歷史文化風貌區。

市域文物資源分布圖

另外,還涉及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築保護,其中保護紅色文化遺產172處。紅色文化遺產應堅持搶救性和預防性保護並重,對價值較高且尚未納入現有保護體系的紅色文化資源,應推薦為歷史建築或不可移動文物。推進革命文物的整體規劃,開展婁煩、古交、陽曲、清徐、晉源革命文物集中連片區保護利用工程。

具體的公示內容與反饋方式可在市住建局官網查看。

來源:太原晚報

圖片來源 太原市住建局官網

相關焦點

  • 《太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草案公示
    記者從太原市住建局獲悉,近日,《太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草案公示,將通過保持和延續名城傳統格局和風貌,改善歷史環境,塑造太原歷史文化名城獨特意象,保護太原自然、歷史和人文特色,傳承歷史文脈,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
  • 太原市首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亮相
    根據相關要求,《太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5年至2020年)》規劃草案現已編制完成,開始公示,徵集市民意見。    歷史多民族文化融合    太原處於中國古代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過渡地帶,是歷史上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三次大的割據時期北方各民族爭雄稱霸的基地。在晉陽城九個獨立王朝中,七個由少數民族創建,集中表現出多民族文化與政權交替的特點。
  • 珠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公示稿)
    ,應有利於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應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遺產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並符合本規劃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要求。
  • 《自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省政府批准
    原標題:推動名城保護工作達到國際較高水平 《自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省政府批准 《名城保護規劃》關鍵詞點擊   關鍵詞:規劃重點   ——明確名城歷史城區格局與風貌、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古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內容和措施
  • 浙江溫州平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浙江溫州平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浙江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面積約1.3平方公裡平陽縣位於溫州市南部,自晉太康四年(283年)建縣,縣治所在地均為昆陽鎮,原建有橢圓形城池,舊城面積約一、規劃目的為了保護平陽縣城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並延續平陽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特點,繼承和弘揚城市的傳統文化,統籌安排各項城市建設,為保護和整治提供技術法規依據和措施,特制定此規劃。
  • 宣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示
    為全面梳理和保護宣城市歷史文化資源,落實和深化國家、安徽省與宣城市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城鎮發展的新戰略和新要求,處理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助力宣城創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特編制本規劃
  • 九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示!
    新浪樂居訊: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九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現對該方案公開徵求意見。如有意見和建議請書面反饋至九江市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規劃局。二、規劃依據本規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規劃編制審批辦法》等國家和地方頒布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城鄉規劃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範為依據編制。
  • 泉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豐州古城納入核心
    東南網5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昌乾 陳建輝)備受關注的《泉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編)》方案完成。昨(5月18日)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泉州組織召開《泉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編)》技術審查會。
  • 四川省政府同意《松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2017年,松潘縣啟動《松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7-2035)》編制工作。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原則同意該規劃。四川省人民政府要求,阿壩州嚴格按《保護規劃》對松潘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古蹟等進行系統性保護。
  • 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獲批
    日前,《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已獲陝西省政府批覆:一、原則同意《保護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規劃內容。二、《保護規劃》的實施要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切實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三、同意《保護規劃》劃定的西安歷史城區的保護範圍為:環城路外側紅線(立交或環島處以主線外側紅線為邊界)以內的區域,面積約13.5平方公裡。
  • 關於《臨清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草案)公示的公告
    為廣泛徵集社會各界人士意見,集思廣益形成科學規劃,更好服務臨清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現就《臨清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草案)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廣大市民或與之存在相關利害關係的單位、個人均可在公示期內到公示現場或指定公示網站.公眾號查閱規劃內容。
  • 江永縣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原則通過市級審查
    今日永州訊(江永融媒記者 陳平凡 唐雪富)12月3日,江永縣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市級審查會召開,原則通過市級審查。會議首先對江永縣歷史文化名城及陳家街、瀟浦街、三元宮三個街區保護規劃編制情況進行了匯報說明,隨後由規劃人員就全縣歷史沿革、保護情況和價值特色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匯報,來自永州市的專家團隊就江永縣發展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 惠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
    第三條  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應當遵循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分類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則,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係,保持和延續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繼承、挖掘、弘揚本地優秀歷史文化。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 「金華歷史文化名城」金華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傳承
    2007年3月18日國務院正式公布金華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此這座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傳統文化特色突出的千年古城得以正名,並走上了一條保護與傳承並重的發展之路。由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保護研究所編制的《金華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8-2035)》歷時一年多經過調研、走訪、座談等系列工作已進行初步公示。
  • 《東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示 劃定8處歷史文化街區
    10月22日,東莞市城鄉規劃局對《東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公示。  《規劃》內容顯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市域)的總體保護、歷史城區的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的保護、文物古蹟與歷史建築等4個層次和東莞歷史城區、東莞歷史文化街區2個重點。同時劃定了歷史城區180公頃的規劃範圍及8處歷史文化街區。
  •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專業性和大眾化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專業性歷史文化名城是特殊類型的城市,具有城市的所有功能。其特殊之處則體現在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建築、園林、規劃等諸多載體中。最近,在北方某高校建築、園林、規劃專業的招生介紹中有如下表述:「風景園林,是綜合利用科學和藝術手段營造人類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門學科。」
  • 山西省有6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平遙、太原以外,還有誰?
    為了進一步傳承中國古代歷史、保護歷史文化和文物古蹟,我國提出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從1982年首次頒發至2018年5月2日,全國共有13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泉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豐州古城列入核心範圍
    閩南網5月19日訊 備受關注的《泉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編)》方案完成。昨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泉州組織召開《泉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編)》技術審查會。長旺/製圖  住建部城鄉規劃司名城保護處處長鄭文良、省住建廳城鄉規劃處處長洪榕、省民宗廳社會事業處處長劉培芝、省文化廳主任科員林小燕等出席,審查會還特邀了多名專家參加討論。
  •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現狀堪憂
    名城保護專家指出,,申報歷史文化名城的必備要素--歷史文化街區在「拆舊建新」的房地產開發熱潮不斷淪為廢墟,還有不少歷史文化名城因為過度商業化導致已無「文化」可言。要落實《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亟待建立歷史文化名城資格退出機制。
  •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的批覆
    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保護規劃》)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現批覆如下:一、原則同意《保護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二、《保護規劃》的實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文化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切實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