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慢鏡頭丨家國情懷裡,「匹夫責任」無時不同屏

2020-12-15 紅網

每一座城市都停止了喧譁,每一個家庭都屏住了呼吸……這是2020中國年裡一道獨特光景。

專家施方,以靜制動是抗疫「特效藥」;全民自覺,「宅」成鼠年春節主基調、關鍵字。居家構築穩固後院,不給前線將士添麻煩,全國「一盤棋」大格局中,一個小卒子也迸發出健康力量。

淮海戰役能吃下一鍋「夾生飯」,陳毅元帥說過,「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家國同構、舍家顧國,湖南「疫」線眾多支前一個兵,都「來自老百姓」。人民戰爭匯聚一片汪洋大海,任憑風狂雨驟,大海依舊在那兒!

沒有國泰,哪來民安。湖南千萬小家與國家同心同向,每一個小我都肩扛一份責任,滾燙家國情懷裡,「匹夫責任」無時不同屏。

你在家裡蹲,「黨員代購」送貨上門。

每一個家,都成「免疫細胞」

「身後事,簡單辦。」除夕日,醴陵老黨員劉國龍鄭重囑咐。四天後,劉國龍病逝,家屬遵照遺囑不辦一桌酒,喪事一切從簡。疫情當前,老人走得安靜,最後留給世間一分安寧。

疫魔來襲時,恰逢春節各種宴席高峰期,湖南許多家庭都以小家的自覺自律,換大家的健康平安,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停辦、簡辦、緩辦紅白喜事。「婚禮延期,幸福不延期」等個人「官宣」,朋友圈裡尋常見。咱們老百姓明白一個樸素道理:國事為大,家事為小,如果不能給國家幫上什麼忙,至少可以做到「不添亂」。守好了家門,既是對自家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於是,鼠年春節,一副對聯特別火:「霍去病、辛棄疾」,倆戰將化身一對「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新門神。於是,鼠年春節,雖每逢佳節倍思親,卻不聚會、不拜年,成語「別來無恙」這樣念:別來-無恙!這時,有一種幸福叫不敲門、不串門。

選擇自我禁足,「家裡蹲」雖少了一些年味多了一些沉悶,但想一想前方將士,他們往往有家卻難回,足不出戶難道不是另一種幸福?一個個家庭眾志成城,用一些沉悶來「悶死病毒」,孕育出一個個健康「免疫細胞」,大門不邁的你同樣是凡人英雄,暫且只管吃好喝好的小家,同樣能為支撐國家意志提供特殊潛能。

當然,別深陷舒適區,「宅」亦應有為。不負宅家韶華,誰沒讓時光「跑冒滴漏」,時光總會給誰添一勺能量值。

發放「宅福利」,湖南有關出版單位彰顯社會責任,電子書、有聲讀物和線上學習資源一齊上架,免費開放「充電驛站」。好書作伴、開卷有益,化解消極情緒,補充生活豐富度,閱讀強有力地屏障了心靈。

讓「宅孩子」猴兒屁股坐得住,線上教育誨人不倦。郴州市菁華園學校楊重紅老師,開辦抖音直播班,「網紅」主播傳道解惑。春季延遲開學,湖南各地學校突破時空局限,走「網際網路+教育」通道,電子教材供給充裕,「停課不停學」時時可學。雖不聞上下課鈴聲,師生卻依然在一起。孩子們發現,躺吃家中也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非常時期上了一堂生動愛國主義課。

和平年代愛國,無須壯舉驚天動地,只要把小家夢想融進國家命運,都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宅家日子以靜制動、靜中有動,表面上靜若處子,實則在積蓄動若脫兔的滾滾動能。

石拔專奉獻「幫助微力量」。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

風雨同舟、共克時艱,「宅力量」是種特殊戰鬥力。奮勇支前、舍小家為大家,人民戰爭更織密了一個強大火力網。「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三湘抗疫陣營,「夫妻隊」「父子兵」「兄弟連」不斷湧現。

大年初一,邵陽南高速出口抗疫執勤崗,紅鷹特騎隊隊員劉芳登記車輛信息,他護士妻子劉香豔測體溫,夫唱婦隨配合默契。因互戴口罩,互怕家人擔心,事先都沒通報「上了前線」這一重要信息,「夫妻隊」近在咫尺卻誰也沒認出誰。泰戈爾詩句,「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戲劇性化作實景。直到黃昏時,劉芳撥通妻子手機,熟悉鈴聲竟在身旁響起。兩人摘下口罩相視一笑,除了接續奮戰,任何言語已顯多餘。

疫情就是命令,安仁縣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劉賽平聞令而動,他的愛車在醫院停車坪裡久趴不挪窩。打開車尾箱,抱枕+簡易睡袋組裝出了一張簡易「加床」,陪伴劉賽平度過10多個寒夜。車尾箱當「家」,一家負重千家靜好。

一個個「兵」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也踴躍支前。花垣縣十八洞村石拔專大姐,奉獻「幫助微力量」捐款1200元。大姐說,黨和政府幫助他們脫了貧,如今武漢有困難,自己也要幫助一下。「國家好,老百姓才好」,十八洞村鄉親們認準了這個理兒。

家是國細胞,舍家為國,我即防線。打贏疫情阻擊戰,是小家與國家的共同指向,「戰時」家國情懷最濃烈!

辰谿縣城「空軍」喊話。

除了戰鬥勇氣,還講戰鬥智慧

打贏疫情阻擊戰,既要戰鬥勇氣,也要戰鬥智慧。

無論城鄉皆告別了車馬喧,沉寂中,各種「喊話」響了起來,喊出了民間戰「疫」智慧。

不同地方,腦洞大開想到了「打銅鑼」。君山區木裡港社區,兩名「摩託俠」載著銅鑼與音響,「輕騎兵」每到一地,鳴鑼吸引村民側耳細聽。汝城縣編排出「神劇」《銅鑼防疫》,「蔡九」「林十娘」來提醒,「各家各戶,不要出門……」銅鑼聲聲如警鐘聲聲,共防疫情「上山下鄉」。

不同人群,都讓流動音響派上了用武之地。通道縣甘溪村村主任龍採蘇的流動音響裡,自編自錄了侗語順口溜,「不要任性去串門」等勸告通俗易懂又接地氣,一些老人聽不懂普通話,亦能入腦入心。祁東縣廣場舞愛好者向志紅邀上同伴,手拖流動音響走街串巷,「廣場舞大媽」變身防疫宣傳員。

除了地面部隊,頭頂還出動了喊話「空軍」。辰谿縣城,民兵應急連啟用無人機,搭載喇叭於空中盤旋,「辰河高腔」極具鄉土特色。上有「戰機」下有排查,空地聯動顯現出戰鬥效能。

打好打贏抗疫戰,必須打通「最後一公裡」,築牢最前沿陣地。每個小我都與國家共脈動,人人盡責盡智,自然攻無不克、守無不固。

廣場舞大媽變身防疫宣傳員。

若沒家國情懷,精神無法永續、靈魂無處安放。中國人最愛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已成中華文化核心基因、中華民族精神標識。

非常時期,家國情懷的價值底蘊更具現實意義。疫情發生後,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擺放第一位,一個個小家也無不舍小為大、舍家為國。歷史再度表明,家國情懷裡春風化雨,個體成長方能自我超越。

抗疫進入新階段,春生萬物長,復工時節忙,一手生產一手戰鬥,宅了許久「憋壞了」的你,重返盛世繁華撒一撒歡,加滿「家國情懷」的油,去釋放養精蓄銳後一種回補性爆發力。

相關焦點

  • 抗疫文藝中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傳承賡續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抗擊疫情中,「家國情懷」始終貫穿著文藝創作的各方面全過程,發揮著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家國敘事呈現三種創作邏輯。第一, 從「家」出發的微小敘事。家,是烙印在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記。
  • 「佳節有新知」關山萬裡,家國情懷千鈞重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的意義在抗疫之中得到了最為深刻而精到的詮釋。我們不會忘記在疫情最兇險之時,鍾南山院士那堅定深沉的目光,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我們不會忘記全國抗疫表彰大會前張定宇沿著人民大會堂臺階拾級而上的蹣跚步履,我們也不會忘記,舉國抗疫時最美逆行的白衣天使、軍民同心的硬核力量、鄉村社區的守望相助……經此一疫,我們都懂得了家家戶戶與泱泱大國,永遠密不可分;國民姿態與民族未來永遠緊密相連。
  • 家國情懷時時在
    民族英雄左宗棠以前,我認為愛國情懷是熔鑄在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裡,是國難當頭時,多少人不計生死。在庚子年的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裡,中國人夜以繼日抗擊疫情,讓我們看到了那曾讓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的家國情懷,原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早已融入了血脈,不善於訴說。
  • 家國兩相依——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王學斌: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只有讀懂了中國人心中的家與國,才能理解那些在抗疫中的犧牲和奉獻。而說到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就繞不開中國古代社會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
  • 在詩詞裡重逢家國情懷
    捧讀《詩詞與家國情懷》,他的學術童子功,依舊會在框架結構和字裡行間,流露出理工科思維的痕跡。 劉建彪善於建模,他為每一首詩詞構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場景。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滋潤著中華民族一直走到現在。但是,任何東西都需要有個時空坐標,否則容易迷失,更會產生隔膜。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逐漸隱身於歷史的深處,當時寫作的場景,甚至地理地貌都發生了變化,有的變化極大。山無陵,江水竭。
  • 用這6句詩,點燃了你的家國情懷?
    在如今中印衝突和中美摩擦加劇的情況下,我覺得很有必要重溫這些點燃家國情懷的古詩詞了。第一首,我想到了宋代詩人陸遊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也是他的遺囑。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第一次讀到《鄉愁》,是在小學語文課本裡。一種對家國的念念在懷的情感,便根植在我的精神世界裡。鄉愁,無關乎榮華富貴、鐘鳴鼎食、肥馬輕裘,它其實是一種關於家的故土難離的觀念,而這種觀念在我心中與日生長,攀援成滿園綠蔭。兒時,父母為了我,不曾像鄰家青壯年外出創業,忙完農活,就在本地務工。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核心】國家 社會 家庭和個人成為一個共同體在中國,說不完道不盡的,正是家國情懷。史書萬卷,字裡行間都是「家國」二字。《大學》有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段論述將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串連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奠定了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為準則。
  •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這次疫情,除了前方一線醫護人員與軍民共同戰疫情之外,舉國一致,許多人宅在家裡。有的練習繪畫,有的撰寫文章,有的研究學問,有的讀書悟道,等等。其中大家都想到了家國情懷這個詞。家國情懷詞典是這麼解釋的,所說的「家國情懷」,其概念是多層次的:家國情懷起源於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識分子階級優越性的自我標榜,具有狹隘性。同時,家國情懷在形成過程中,與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宗族倫理、個體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是經歷了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
  • 端午節,感知習近平金句裡寄意深遠的家國情懷
    端午節,感知習近平金句裡寄意深遠的家國情懷 2020年06月19日 14:36:00來源:央視網 這一天,人們紛紛紀念屈原,在思接千古的家國情懷中積蓄前行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屈原,並引用屈原詩歌中的名句闡述思想,寄意深遠。今天,讓我們重溫習總書記平實的話語,來一場感受中華文化深厚底蘊的尋「根」之旅——去找尋古人精神與當下需求的連接點,感受中華民族傳統風骨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思考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與創新。
  • 【戰「疫」說理】抗擊疫情同樣是家國情懷的精神洗禮
    為防疫抗疫,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黨中央及時應對,科學布控,精準施策,各地紛紛出臺「硬核」防控措施。疫情面前,無人能夠置身事外,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抗疫期間,廣大幹部、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正勇敢地奮戰在抗疫一線,普通百姓也以「宅在家中」的方式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同心支持力量。這次疫情,既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也是完善和提升國家治理水平的一個契機,更是對全民的一次家國情懷洗禮。
  •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讀懂習近平的家國情懷
    在2019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不僅談到「年夜飯」「守歲」, 還進一步指出「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習近平眼裡,「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新春佳節期間,讓我們再次感受習近平的「家國情懷」。
  • 家國情懷,一個古老民族的精神脊梁
    在中國人的心中,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每個人的生命體驗都與家庭、家族、國家緊密相連。從家出發,個人、家庭、群體、國家乃至天下,一脈相承,共同支撐著我們的理想。這就是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 唐寧遠:端午詩詞裡的家國情懷
    端午詩詞裡的家國情懷文 | 唐寧遠端午歷來就是一個富有詩意和愛國傳統的節日,家國情懷是端午最美的文化底色,穿越雋永的古詩詞,赴一場千年之約,品一場文化盛宴,別有一番情趣。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字字血淚,句句哀鳴。「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元代舒頔讚嘆屈原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於探索的精神。
  • 詩意清明丨山河無恙 如你所願 主播小朱帶你走進詩詞裡的家國情懷
    本期誦讀人小朱帶你感受革命烈士詩《把牢底坐穿》裡的家國情懷。清明是慎終追遠,清明是家的感恩、國的思念,家國情懷也寄托在不能忘卻的紀念裡。「為人民利益活著,無尚光榮。為人民利益而死,死而永生。」不能忘卻的,是中華民族豐碑上那一串串閃亮的名字。《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願把這牢底坐穿!
  • 萬和七年陪伴日背後:企業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
    2020年12月12日,萬和迎來了第七個陪伴日,秉持著「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的家國情懷,將今年的陪伴日主題升華為「有你陪伴,就是溫暖」,聚焦2020那些溫情的陪伴瞬間,號召大家一起用陪伴書寫家國溫暖。
  • 運鴻集團董事長李玉保:家國情懷顯大愛 踐行責任有擔當
    9月4日下午,人民網·人民健康特邀運鴻集團董事長李玉保做客直播間,聽他講述在抗疫復產中,運鴻集團作為 「企業公民」的家國情懷,展示新時代企業家在艱難時期勇力潮頭、風雨如磐的時代擔當。樹立和宣傳企業家先進典型,引領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 高考作文輔導266(考前押題):國家意識、家國情懷
    國家意識、家國情懷【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① 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盡亂,無有安身。① 寫一個故事,表達你對國家意識和家國情懷的理解。② 以報考國防生的高三學生的身份,給學校校報寫一篇筆談,介紹自己報考國防生的心 路歷程。
  • 講述戰疫故事 展現家國情懷
    12月14日,2020見證偉大的抗疫精神——中國同心戰疫紀實影像主題活動開幕式在雅居樂長江酒店舉行。圖為頒發最佳作品獎。12月14日,「2020見證偉大的抗疫精神」——中國同心戰疫紀實影像主題活動開幕式在我市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中共中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衛生健康局、中山廣播電視臺承辦。
  • 「題中人」如何抒寫家國情懷
    在考試尚未結束時,就有家長在場外議論,今年的作文試題是否會與「新冠疫情」相關?今年山東採用的是全國卷的新高考Ⅰ卷,作文要求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進行寫作。面對這道被「全民押中」的題目,考生們輕鬆應答。昨天,教育部考試中心也對高考語文試題進行了權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