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兩大節日,春節與聖誕節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相同
文/@成長新視點
春節與聖誕節,是東西方兩個最大的傳統節日,各自代表了東西方的節日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點。
春節與聖誕節相比,相同點有節日目的和節日影響兩點,不同點有節日時間、起源由來、活動習俗、特殊美食和過節人群等五個方面。
一、相同點。
1.節日目的。春節和聖誕節,最初設立的目的都是祭祀和紀念,只是彼此祭祀和紀念的對象不同。
2.節日影響。春節和聖誕節,是東西方兩個最大的節日,也是東西方覆蓋人群、參與人群最多的兩大節日。
二、不同點。
1.節日時間。
春節,節日時間是以中國的農曆為準,最火的兩天是除夕(農曆舊年12月31日)和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初一)。
聖誕節,節日時間以西方公曆為準,最火的兩天是平安夜(公曆12月24日)和聖誕節(公曆12月25日)。
2.起源由來。
春節,源於中國古代的歲首祭祀活動,遠古時期,古人在歲首祭祀上天和祖先,表示感謝和祈求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從中國為中心,傳播到亞洲地區的漢文化國家。
聖誕節,是為了慶祝耶穌的誕辰而設置的節日。從古羅馬為中心,傳播到歐洲、美洲等國家。
3.活動習俗。
春節,主要習俗有貼春聯、放鞭炮、大拜年、壓歲錢、吃餃子、團年飯和守歲等。
聖誕節,主要習俗有擺聖誕樹、吃蘋果、戴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及聖誕購物等。
4.特殊美食。
春節,傳統的春節大餐,由水果、點心、涼菜、拼盤、炒菜、火鍋、湯鍋、香菸和酒水組成,主要有雞魚肉蛋、團年餃子、開年湯圓等。
聖誕節,傳統的聖誕大餐,由前菜、湯品、開胃菜、主菜、點心與飲料組成,主要有聖誕火雞、煙燻火腿、聖誕三文魚、聖誕布丁等。
5.過節人群。
春節,東方過春節的國家有中國、韓國、朝鮮、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
聖誕節,西方過聖誕節的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典、瑞士、德國、智利、荷蘭、丹麥、愛爾蘭、蘇格蘭等美洲、歐洲國家。
結語。
春節,是以中國為中心的漢文化圈人群為主;聖誕節,是以歐洲國家為中心的基督教人群為主。各個國家的具體風俗,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