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講古法細金術——花絲工藝,看完這篇文章,你大致能明白,為什麼古法黃金的價格要貴一些了。
咱們先用「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來大致感受以下花絲的外觀,這種精密的網狀和精巧的花樣,就是用花絲工藝製成的,會用到多種手法,能把手工藝體現得淋漓盡致。要做好一件精妙絕倫的花絲工藝品,你大概要做這幾步。
一、準備工作:
拉絲
首先你需要用到非常細的金線或銀線,怎樣獲得呢?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通過高溫加熱金銀使之變軟,然後拉絲。技術成熟後,就出現了專門的拉絲板,板面上會排列幾十個不同直徑的孔,然後將方條狀的金條或銀條經由孔眼拉絲,最小直徑可達2mm,細過髮絲。
這一步非常考驗手感,力氣太大意斷,太小就拉不出絲,而且表面很容易粗糙,需要反覆幾次操作。
制胎
制胎就是做一個底座,好讓花絲結構有依託,古時一般用白芨、碳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調和成糊狀,製成胎體。再覆蓋細金後的花絲紋飾,在紋飾和紋飾之間加上焊藥,經過火燒,碳粉和白芨會燃盡,最後金絲紋飾能連接成一體,且為鏤空狀。
二、細金程序
在準備好金絲後,就到了「妙手生花」的環節,這個部分可細分為好幾個步驟,但基本都是互相搭配,環環相扣的。
1.掐絲:用金絲製成大致形狀,非常考驗基本功
掐絲其實就是把紋飾或圖案的大致輪廓描繪出來,先勾出整體,剩下的再慢慢局部優化,是直接影響紋飾是否動人的一步,工匠們通過鑷子或鉗子,慢慢勾勒拼湊。
2.編織:生動紋飾處理
對於一些立體而生動的紋飾和圖案,往往需要用到編織工藝,其實和草編、竹編一樣,只不過金絲更細更軟,操作難度更大。
3.填絲:把單一素絲填充在掐好的輪廓內
填絲對工藝要求相對沒那麼複雜,但很繁瑣和單調,如果是一些比較大的首飾,填絲往往需要用到最長的時間,因為需要把一根根素絲慢慢填充成一個網面,需要十足的耐心。
4.攢絲:大面積地拼湊匯整
由掐絲和編織構成的圖文和紋飾,需要協調地拼接和填充,填絲說白了就跟拼圖一樣,到攢絲這一步,首飾的外觀也基本成形了。
5.焊接:不同紋飾部分的拼接
一件複雜的首飾的紋飾層次是很強的,不同的紋飾和內容都需要單獨做,然後再焊接成一個整體。
6.鑲嵌:復配裝飾
古人對金飾的要求往往是比較高的,在金飾之上,會加上需要寶石或是珍稀材料,這個時候就需要做好最後一步,也就是鑲嵌,需要在之前就做好淺槽,然後再通過鑲、挫、鏨、掐、焊等流程固定住。
在古代要想做好一件首飾,往往需要十幾甚至是二十幾個匠人通力合作事,講究配合,考究經驗。到現代,掌握這門工藝的人不斷減少,花絲也正式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法黃金自然承擔了文化傳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