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5日電 逝去的2018年,世界在變化,歷史在湧動,在日華僑華人隨時代起舞,社群繼續蓬勃發展。日本《中文導報》歸納了2018在日華人十大新聞,為走過的日子存照留影。
2018年9月12日,日本川崎京濱工業區,一名工人在工作。
文章摘編如下:
1、日本通過《入管法》修正案,開啟引進外國人單純勞動力之門。
日本《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修正案,12月8日凌晨在參議院全體會議的激烈交鋒中,最終在多數贊成下獲得通過。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出臺允許企業僱傭外國單純勞動力的法律,凸顯了勞動力嚴重不足對經濟社會造成影響的現狀。
入管修正案旨在擴大引進外國人勞動力,從2019年4月起實施。政府初步計劃以「特定技能」籤證,5年內在14個行業引進34萬5150名外國人勞動者,以彌補日本的勞動力缺口。政府表示,今後將為新法制定各相關行業的具體運用方針,施行3年後會對制度進行調整。
日本擴大引進勞動力,對經濟社會的正面促進和增收增益顯而易見。面向未來,日本社會需要擺正心態,在開放社會體系中為人口流動的正負效益做好加減法。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更多中國人來日生活工作,為日本建設國際化社會做出貢獻。
2、在日華僑華人可統計人口達95萬,迎接百萬人口新時代。
據日本法務省公布,截至2018年6月末,在留外國人263萬餘人,比2017年末增加75403人,創歷史新高,約佔日本總人口的2%。
從國籍看,中國籍(不含臺灣)最多,有741656人,比2017年末增加1766人,增幅1.5%,佔全體外國籍人口的28%。如果加上臺灣(58456人),中國籍人口首次突破80萬,佔全體外國籍人口的30.1%。此外,自1952年到2016年為止,華人取得日本國籍的累計人數約14萬人,再加上近1萬名非法滯在者,以及5000多名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中國歸國殘留孤兒,在日華人可統計人口約達95萬人。
另據日本警察廳4月12日發布數據,過去九年間,在日中國人觸犯刑法的案件數大幅下降,從2008年的10063起,降至2017年2682起,9年間降幅達73%。
分析指出,在日中國人數量不斷增長,多數人生活已經安定化,擁有永住身份的人超過三成。現如今來日的留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大都不用為生活擔心。
資料圖片:2017年5月17日,日本東京新宿商業區,人們穿過街道。
3、「2018中國節」點亮東京代代木,15萬人到場感受中國文化。
作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重要紀念活動,「2018中國節」於9月8日、9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盛大舉行。首都圈的華人社會熱情動員、積極行動,推出了60家中國各地美食攤位、40家旅遊、物販、企業、社團的推廣攤位,成為在日本品嘗中國美食和體驗中國文化的最大盛典,吸引了15萬中日觀眾到場,在日本創造了感受中國、友好交流的新熱潮。
中國大使館和實行委員會連續三年精心打造了「中國節」平臺。為了讓中國節出彩出色,展示中國水平,感染日本觀眾,在日華人社會廣泛動員,精彩出演,多個華人演出團體和個人輪番登場,表現驚豔。
「2018中國節」盛況空前,集中展示了精彩紛呈的中國文化,展示了華僑華人在日本的生活面貌,也展示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活動本身的意義不僅吸引中日兩國人民參與盛會,更是大家共同攜手向前的一個過程。
當地時間7月8日,日本岡山縣倉敷市大面積被淹,航拍畫面顯示,眾多民宅被洪水圍困。
4、援助西日本災區,在日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義捐獻愛心。
2018年是日本的災年,各地受災不斷,西日本發生大範圍暴雨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此,在日使領館、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慷慨義捐獻愛心,表達了對災區和受難民眾的問候和關懷,展現了應有的協力姿態和社會貢獻。
華僑華人向日方轉交慰問金,表達了在日中國同胞視日本為第二故鄉,與日本人民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困難,為受災地區重建盡微薄之力的心情;也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增進中日人民,特別是在日華僑華人與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為中日關係發展注入新的正能量。
5、橫濱山手中華學校建校120周年,在日華文教育再掀高潮。
2018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華僑學校——橫濱山手中華學校成立120周年。該校創建於1898年,由孫中山先生倡議,並在康有為、梁啓超等扶持下,由橫濱華僑興資建立,是一所由華僑自己創辦經營的全日制華僑學校。9月21日,舉行了創立120周年慶祝大會;9月22日,舉辦了「新時代世界華文教育發展論壇」。
以百年中華學校為代表,同源、睦新等一大批華文學校也開展社會教育,助力在日華文教育再掀高潮。
2018年,一般社團法人全日本華文教育協會舉辦了第四屆「大使杯」中文朗誦大會,推出了「我和華文教育」徵文比賽;7月末,第二屆「中華文化大樂園東京營」成功開營; 9月10日,「首屆東京華文教師節」向多年來致力於華文教育事業的老師們表達敬意,頒發了「我和華文教育」徵文獎、國務院僑辦海外華文教師貢獻獎,及海外華文教師優秀獎。
6、華人社團首創聯合忘年會現千人盛況,社群交流蓬勃發展。
12月22日,「2018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忘年會」盛大舉行,吸引上千名華人參與,在華人社會和僑團發展史上還是首次。除了全華聯和聯合總會以外,在日各大僑團都鼎力相助、踴躍參與,從衝繩到北海道的各地僑團都積極參與。超團體的千人聚會雖屬首創,卻充分顯示了在日華人的凝聚力和社群底氣。
以社團聯合忘年會為代表,中日友好交流絡繹不絕,華人社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成為新常態:2018年的「東京中國電影周」繼續掀動中國電影熱,話劇協會奉獻了屬於在日華人自己的高品質藝術劇目;「中國好歌聲」、「水立方青歌賽」唱響了中國情懷,各種書畫展覽和舞臺演出傳遞中國文化、展示華人面貌;中國燈會接二連三點亮了日本的冬夜,「中日友好杯高爾夫大會」連續舉辦十屆,打造了在日華商和日本經營者交流的舞臺,還有各種高爾夫、桌球、羽毛球大會成為固定賽事,切磋球技,活躍社群,促進互動交流。
7、張本智和勇奪最年輕冠軍制霸總決賽,華人二代茁壯成長。
12月16日晚,2018年國際乒聯收官之戰——世界巡迴賽總決賽落下帷幕,日本華裔選手張本智和帶走了份量最重的男單冠軍,成為該項賽事最年輕的冠軍得主,也展示了華人下一代成長的底力。
作為中國血統的在日華人第二代,張本智和以15歲172天的年齡創造了國際乒聯總決賽最年輕男單冠軍的新歷史, 震驚世界乒壇。實際上,自2015年出道至今,張本智和一直在創造「最年輕」紀錄。
2018年初,全日本錦標賽,14歲的張本智和戰勝水谷隼,成為了日錦賽歷史上最年少冠軍。6月日本公開賽,張本智和奪得職業生涯第二個巡迴賽冠軍。12月國際乒聯總決賽,張本智和成最年輕冠軍得主。
張本智和回顧了自己的2018,給自己打了80分。他指出這些成績談不上多麼輝煌,收穫在於和世界最優秀的選手同臺競爭站在了最高領獎臺,收穫了自信,也學到了很多。明年最大目標是世界錦標賽拿牌,最好是拿金牌,更大目標是東京奧運會拿金牌。
此外,「華人灰色行業之路越走越窄」,「中國勞工北海道被捕,暴露日本入管和就勞政策之弊」,「留日藝人蔣勁夫在日被捕」等,也被日本《中文導報》列入2018在日華人十大新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