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導報》:2018,這些大事和在日華人有關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5日電 逝去的2018年,世界在變化,歷史在湧動,在日華僑華人隨時代起舞,社群繼續蓬勃發展。日本《中文導報》歸納了2018在日華人十大新聞,為走過的日子存照留影。

2018年9月12日,日本川崎京濱工業區,一名工人在工作。

文章摘編如下:

1、日本通過《入管法》修正案,開啟引進外國人單純勞動力之門。

日本《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修正案,12月8日凌晨在參議院全體會議的激烈交鋒中,最終在多數贊成下獲得通過。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出臺允許企業僱傭外國單純勞動力的法律,凸顯了勞動力嚴重不足對經濟社會造成影響的現狀。

入管修正案旨在擴大引進外國人勞動力,從2019年4月起實施。政府初步計劃以「特定技能」籤證,5年內在14個行業引進34萬5150名外國人勞動者,以彌補日本的勞動力缺口。政府表示,今後將為新法制定各相關行業的具體運用方針,施行3年後會對制度進行調整。

日本擴大引進勞動力,對經濟社會的正面促進和增收增益顯而易見。面向未來,日本社會需要擺正心態,在開放社會體系中為人口流動的正負效益做好加減法。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更多中國人來日生活工作,為日本建設國際化社會做出貢獻。

2、在日華僑華人可統計人口達95萬,迎接百萬人口新時代。

據日本法務省公布,截至2018年6月末,在留外國人263萬餘人,比2017年末增加75403人,創歷史新高,約佔日本總人口的2%。

從國籍看,中國籍(不含臺灣)最多,有741656人,比2017年末增加1766人,增幅1.5%,佔全體外國籍人口的28%。如果加上臺灣(58456人),中國籍人口首次突破80萬,佔全體外國籍人口的30.1%。此外,自1952年到2016年為止,華人取得日本國籍的累計人數約14萬人,再加上近1萬名非法滯在者,以及5000多名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中國歸國殘留孤兒,在日華人可統計人口約達95萬人。

另據日本警察廳4月12日發布數據,過去九年間,在日中國人觸犯刑法的案件數大幅下降,從2008年的10063起,降至2017年2682起,9年間降幅達73%。

分析指出,在日中國人數量不斷增長,多數人生活已經安定化,擁有永住身份的人超過三成。現如今來日的留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大都不用為生活擔心。

資料圖片:2017年5月17日,日本東京新宿商業區,人們穿過街道。

3、「2018中國節」點亮東京代代木,15萬人到場感受中國文化。

作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重要紀念活動,「2018中國節」於9月8日、9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盛大舉行。首都圈的華人社會熱情動員、積極行動,推出了60家中國各地美食攤位、40家旅遊、物販、企業、社團的推廣攤位,成為在日本品嘗中國美食和體驗中國文化的最大盛典,吸引了15萬中日觀眾到場,在日本創造了感受中國、友好交流的新熱潮。

中國大使館和實行委員會連續三年精心打造了「中國節」平臺。為了讓中國節出彩出色,展示中國水平,感染日本觀眾,在日華人社會廣泛動員,精彩出演,多個華人演出團體和個人輪番登場,表現驚豔。

「2018中國節」盛況空前,集中展示了精彩紛呈的中國文化,展示了華僑華人在日本的生活面貌,也展示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活動本身的意義不僅吸引中日兩國人民參與盛會,更是大家共同攜手向前的一個過程。

當地時間7月8日,日本岡山縣倉敷市大面積被淹,航拍畫面顯示,眾多民宅被洪水圍困。

4、援助西日本災區,在日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義捐獻愛心。

2018年是日本的災年,各地受災不斷,西日本發生大範圍暴雨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此,在日使領館、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慷慨義捐獻愛心,表達了對災區和受難民眾的問候和關懷,展現了應有的協力姿態和社會貢獻。

華僑華人向日方轉交慰問金,表達了在日中國同胞視日本為第二故鄉,與日本人民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困難,為受災地區重建盡微薄之力的心情;也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增進中日人民,特別是在日華僑華人與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為中日關係發展注入新的正能量。

5、橫濱山手中華學校建校120周年,在日華文教育再掀高潮。

2018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華僑學校——橫濱山手中華學校成立120周年。該校創建於1898年,由孫中山先生倡議,並在康有為、梁啓超等扶持下,由橫濱華僑興資建立,是一所由華僑自己創辦經營的全日制華僑學校。9月21日,舉行了創立120周年慶祝大會;9月22日,舉辦了「新時代世界華文教育發展論壇」。

以百年中華學校為代表,同源、睦新等一大批華文學校也開展社會教育,助力在日華文教育再掀高潮。

2018年,一般社團法人全日本華文教育協會舉辦了第四屆「大使杯」中文朗誦大會,推出了「我和華文教育」徵文比賽;7月末,第二屆「中華文化大樂園東京營」成功開營; 9月10日,「首屆東京華文教師節」向多年來致力於華文教育事業的老師們表達敬意,頒發了「我和華文教育」徵文獎、國務院僑辦海外華文教師貢獻獎,及海外華文教師優秀獎。

6、華人社團首創聯合忘年會現千人盛況,社群交流蓬勃發展。

12月22日,「2018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忘年會」盛大舉行,吸引上千名華人參與,在華人社會和僑團發展史上還是首次。除了全華聯和聯合總會以外,在日各大僑團都鼎力相助、踴躍參與,從衝繩到北海道的各地僑團都積極參與。超團體的千人聚會雖屬首創,卻充分顯示了在日華人的凝聚力和社群底氣。

以社團聯合忘年會為代表,中日友好交流絡繹不絕,華人社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成為新常態:2018年的「東京中國電影周」繼續掀動中國電影熱,話劇協會奉獻了屬於在日華人自己的高品質藝術劇目;「中國好歌聲」、「水立方青歌賽」唱響了中國情懷,各種書畫展覽和舞臺演出傳遞中國文化、展示華人面貌;中國燈會接二連三點亮了日本的冬夜,「中日友好杯高爾夫大會」連續舉辦十屆,打造了在日華商和日本經營者交流的舞臺,還有各種高爾夫、桌球、羽毛球大會成為固定賽事,切磋球技,活躍社群,促進互動交流。

7、張本智和勇奪最年輕冠軍制霸總決賽,華人二代茁壯成長。

12月16日晚,2018年國際乒聯收官之戰——世界巡迴賽總決賽落下帷幕,日本華裔選手張本智和帶走了份量最重的男單冠軍,成為該項賽事最年輕的冠軍得主,也展示了華人下一代成長的底力。

作為中國血統的在日華人第二代,張本智和以15歲172天的年齡創造了國際乒聯總決賽最年輕男單冠軍的新歷史, 震驚世界乒壇。實際上,自2015年出道至今,張本智和一直在創造「最年輕」紀錄。

2018年初,全日本錦標賽,14歲的張本智和戰勝水谷隼,成為了日錦賽歷史上最年少冠軍。6月日本公開賽,張本智和奪得職業生涯第二個巡迴賽冠軍。12月國際乒聯總決賽,張本智和成最年輕冠軍得主。

張本智和回顧了自己的2018,給自己打了80分。他指出這些成績談不上多麼輝煌,收穫在於和世界最優秀的選手同臺競爭站在了最高領獎臺,收穫了自信,也學到了很多。明年最大目標是世界錦標賽拿牌,最好是拿金牌,更大目標是東京奧運會拿金牌。

此外,「華人灰色行業之路越走越窄」「中國勞工北海道被捕,暴露日本入管和就勞政策之弊」「留日藝人蔣勁夫在日被捕」等,也被日本《中文導報》列入2018在日華人十大新聞中。

相關焦點

  • 日本中文導報:在日華人細說感染新冠後的隔離生活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正處於二次緊急事態之中的日本,在歲末年終感染人數劇增。《中文導報》記者採訪了最近家裡有兩名年輕人感染的華人家庭,了解了他們的確診、隔離過程。
  • 日本中文導報:部分旅日華人因疫情被解僱 生活困窘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各地僱傭形勢不容樂觀。日本總務省日前發布的4月勞動力調查顯示,完全失業率(季節調整值)為2.6%,是日本自2017年12月以來的高位。近期,旅日華人被「炒魷魚」或「待業」個案激增,當中部分人生活陷入困境。
  • 《中文導報》:北海道僑胞為中國和日本抗疫雪中送炭
    中國僑網4月9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北海道華僑華人最大的日中友好民間團體,北海道中國會一直惦記著為中國和日本的抗疫活動出錢出力。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1月份,北海道中國會積極響應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的號召,呼籲會員捐款支援中國抗疫,成立了以代表田義之為組長,運營委員長陶惠榮為副組長的全華聯災害應急委員會的北海道中國會防疫組。
  • 日本華文寫作積腋成裘 中文導報推出系列叢書
    中新網5月21日電 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日本最著影響的華文報紙《中文導報》社自主出版了「導報系列叢書」。「導報系列叢書」的陸續出版,是《中文導報》在日本傳播中華文化的又一項具體成果,更顯示出日本華文寫作源遠流長的傳統和迄今達到的新境界。
  • 在日華人的2019:蓬勃發展 與時代共舞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日本《中文導報》日前刊發年終特稿,歸納了2019年在日華人十大新聞。逝去的2019年裡,世界在變化,中日關係在提升,在日華僑華人社群繼續蓬勃發展,與時代共舞。  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華人加入日本國籍的人數累計超過14.5萬人。如今,在日華人可統計人口已破百萬。2016年至2018年,在日中國人每年增長都超過3萬,過去一年也增長了2.1521萬人。  在日本,人口老齡少子化趨勢越來越嚴重,2019年日本出生人口將跌破90萬。在此背景下,包括華人在內的外國人才和勞動者活躍在各行各業,為日本社會輸送了血液。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來源:中新網中新網2月2日電日本《中文導報》近日刊發社論稱,2019年新年伊始,中共廣東省委在1月3日召開了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了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目標。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縱深,可以搭建更大的舞臺、書寫更宏偉的篇章,對中國經濟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巨大。2018年11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虎門二橋最後一片節段箱梁成功架設,主線全面貫通。預計2019年5月實現通車,屆時將有效緩解虎門大橋的通行壓力。圖為建設中的虎門二橋。
  • 日本《中文導報》:中國遊客春節赴日熱衷深度遊
    (圖片來源:日本《中文導報》) 中國僑網2月1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近年來,赴日中國消費者逐漸從「購物消費」轉向注重體驗型的「事物消費」,並且,中國遊客從大城市圈不斷深入地方的傾向日益增強,體驗當地文化成為旅行中最重要的部分。
  • 日本發 10 萬日元紅包,申請手續不簡單!《中文導報》為你示範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本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緊急經濟對策,日前開始向每位在日居民發放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623元)「特別定額補貼」。
  • 日本《中文導報》:旅日閩籍僑團攜手抗疫
    中國僑網4月1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前,閩籍僑商、日本黃檗文化促進會理事長陳熹代表日本黃檗文化促進會,向日本京都及旅日僑界捐贈了7萬隻口罩。捐贈物資的箱子上寫著「東西互照,道義撐持」,這句話取自明末清初東渡日本的福清黃檗高僧隱元禪師的語錄。
  • ...自殺事件 發生事故 日本民眾 速報 熱線 避難 中文導報 慘案 JR...
    東方網7月31日消息: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最近一周,日本東京的公共運輸頻繁出現人身事故,動不動就影響數萬人的出行,顯示出社會心理的動搖已成為常態。這其中,在新小巖車站發生的兩起自殺事件尤其衝擊和慘烈,新小巖車站位於東京都江戶川區和葛飾區之間,周邊居住著大量的華僑華人,已形成了一個鬆散的在日華人聚集區。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自殺慘劇,讓大量每天經過並利用車站出行的華人感到震驚。儘管自殺事件在日本司空見慣,但死亡就發生在自己身邊,還是讓許多華人心有餘悸,特別是那些送孩子早出晚進的家庭深感不安。
  • 發展中日友好 日本愛媛縣成立"華僑華人聯合會"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經過為期半年的籌備,日本愛媛縣華僑華人聯合會於4月26日正式成立。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於淑媛發去了賀電,全日本華僑華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金□發來了賀信;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吳鐵人領事、李洋領事隨員;神戶華僑總會名譽會長林同春老先生、岡山縣華僑華人總會會長劉勝德、四國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魯忠明等出席了成立大會。於總領事賀電指出,聯合會的成立是旅日僑社的一件大事,標誌著愛媛縣僑社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 日本《中文導報》:今年首批中國留學生已赴日入學
    中國僑網11月11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據悉,自日本政府公布10月起開放留學生入境的政策後,會有約9000名中國學生抵達日本留學,其中約有5000人通過語言學校途徑來日。日本和風教育集團表示,旗下學校已陸續有300名中國學生入境日本並註冊入學。
  • 日本《中文導報》:疫情期間在日外國員工籤證小貼士
    中國僑網5月2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經濟,各企業無奈推出新員工延期入職,解僱剩餘勞動力等舉措自救解困,這也讓部分在日工作的外國人受到波及。近期,有日本律師在網上刊文,對「疫期在日外國員工籤證的幾種特殊情況」進行梳理總結,以供需要人士參考。
  • 日本《中文導報》:日本將全面停止接收新入境外國人
    中國僑網1月5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本政府將全面停止接收新入境外國人,包括之前有商務通道等協議的11個國家與地區,時間預計從1月7日開始,為期一個月。在此期間,新入境的中國留學生和商務人士均不能入境。
  • 旅日歌唱家任雁當選全日本華人音樂家協會新會長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近日,全日本華人音樂家協會進行換屆選舉。經前會長、揚琴演奏家郭敏提名和選舉,旅日歌唱家任雁當選為全日本華人音樂家協會新會長。任雁,原中央歌舞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師從著名詞曲作家谷建芬。
  • 西澳驚現中文路標!諷刺,針對西澳華人!這是赤裸裸的歧視和偏見
    相比之下,華人的確也在西澳出過車禍,但總體數量跟本地人的肇事記錄相比,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是在一些西澳人眼中,華人就是成了不遵守交規的代表...或許這也與澳媒有關,這極少數車禍,每一次都會被澳媒大肆報導,結果就給人一種,華人經常違規駕駛釀成車禍慘劇的假象。
  • 日本翻譯導遊解禁 華人幾家歡喜幾家愁
    日本觀光廳所在的中央合同廳舎3號館。(日本《中文導報》) 中國僑網1月31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1月4日修改後的日本《口譯導遊士法》正式施行,即使沒有此前所必須的國家口譯導遊資格及地方口譯導遊資格也能面向訪日外國遊客提供有償的口譯導遊服務。
  • 日媒:日本愛知縣華僑華人在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
    據日本《中文導報》消息,當地時間3月1日,日本愛知縣華僑華人在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近期,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加劇,為了號召大家重視戴口罩、提升防護意識,一群來自愛知縣的華僑華人志願者們,在3月1日來到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
  • 日媒:投桃報李 日本華僑華人為東京市民免費發放口罩
    【來源:中國僑網】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前,一群生活在東京的大連華僑華人,在銀座大街上免費向日本市民發放口罩,以感謝此前日本人民對中國的真誠援助。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不斷蔓延,劉燕林認為,在日華人應該為日本民眾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以回報疫情之初,鄰國人民不分彼此的相互支援。此想法一出,就得到了日本大連總商會和大連理工大學日本校友會的大力支持。中國大連電視臺《東瀛風》節目組記者,在銀座現場做了跟進報導。
  • 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呼籲旅日僑胞共同抗疫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3月13日電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緊急動員,行動起來,為抗擊疫情提供支持。全華聯領導團隊每周召開網上會議,研究討論如何配合使館,將海外華僑華人的防疫工作做細做好,同時每天轉發中日兩國疫情通報,及時向大家傳遞中國、駐日使館的各種建議和防護知識。日前,全華聯災情對應委員會發表公開信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國際社會所有成員攜手共同應對。在疫情面前,人類命運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