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潮範兒世外桃源」岫雲村,元氣森林照亮回家路
在川北,有一個小村莊,這裡常年都被薄霧籠罩,山色空濛。空氣新鮮溼潤,呼吸都變成一種享受。乍一看,似是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的神仙駐地,
秀美的自然環境讓坐落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顯得格外特別。「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這個以陶淵明的詞而命名的小村莊儼然一副世外桃源的神奇樣貌。然而,正是因為在群山丘壑之中,難以進入,導致這個村莊很難與外界構建良好的商貿渠道,從而一直非常貧窮。修路,變成了這個村莊脫貧致富的首要因素。
在成功修建了岫雲村通往外界的道路後,年輕的「85後」村支書李君利用網際網路插上科技的翅膀,在「雲」端將城裡人對健康食材的需求與農村的生產串聯起來,並通過這條道路讓村裡的原生態農產品飛到千家萬戶,讓脫貧的希望之光照進每一個村民的生活裡。岫雲村的脫貧攻堅戰也深深的打動了來自遠方的客人,元氣森林為村中那條道路捐贈了路燈和道旗,照亮了這條脫貧致富之路。
網際網路提升農產品溢價 快速脫貧不再困難
2008年,年輕的李君毅然決定辭掉在成都的高薪工作,回到村裡當起了村官。而那個時候的岫雲村是一個「三無」貧困村,沒有路,沒有旅遊資源,也沒有支柱產業。村裡是種啥啥不成,栽啥啥不行,這讓剛上任的李君時不時就對天高呼:「我太難了!」
後來李君發現家家戶戶都有飼養家禽的傳統,在大城市打拼過的他,深知城裡人對原生態農產品的需求,便考慮將兩者對接起來。2011年,李君號召村民成立岫雲村土雞合作社,隨後又在全國首創「遠山結親·以購代捐」模式,通過與城市的企業、家庭「一對一」「一對多」結親,把農民的產品銷售出去,讓他們有尊嚴地脫貧。
初見成效後,岫雲村應用網際網路思維解決了產業扶貧的同質化問題,特別是網際網路的傳播對於品牌和農產品實現了高價值的作用、讓岫雲品牌和岫雲模式快速傳播蔓延。
據說曾經有一家貧困戶,以前她家是出了名的「髒亂差」,自從2015年通過網際網路把她家養的兩頭豬在網上拍賣出了7600元的高價(當時市場價最多3000元左右)之後,她每天很早就起床收拾環境衛生,打豬草,餵雞餵鴨,一年在家裡能掙2萬多塊錢,因為她看到了在網際網路時代通過勞動能改變自己生活的希望! 至此,岫雲村,這個與雲霧相伴的川北小村莊,真正從大地走上「雲端」,科技之光照進了每一位村民的心裡。
農產品為什麼不可以潮一點?2016年,為了讓岫雲村的產品紮根城市,有持續穩定的上行通道,「岫雲村」品牌正式成立,而該品牌旗下湯館正式開業。通過採用「餐飲+農產品」銷售的模式,食客不僅可以在餐廳直接體驗食物,還可在店內直接購買食材。通過這種方式,打造了四川省知名的「時光雞」、「歲月鴨」、「年華豬」等11種家喻戶曉的農產品,成功讓這些農產品潮出圈。
希望之光:元氣森林捐贈路燈,照亮回家路
岫雲村脫貧了,在過去,它雖然美麗卻並不富饒,而現在,脫貧致富讓這個美麗的村莊蒙上了一層幸福的光輝。暖日升起,白雲悠悠,點點陽光,自林間灑下。林海熠熠生輝,朝氣蓬勃。舉目遠眺,這裡總有你看不完的風景。
與村落交相呼應的,是村中那彎彎曲曲的水泥馬路。這條道路,將村裡的農產品順利的運出,立下了不小的功勞。為了讓這條小路更加動人,更是為了向脫貧致富的勞動人民致敬,元氣森林捐贈了100套太陽能路燈和鋁合金道旗,此舉則是希望用路燈照亮岫雲村的致富之路。
夜晚來臨,華燈初上,遠遠看去,這條小路像是披上了潔白的頭紗,分外妖嬈。在燈光下,孩童們嬉戲玩鬧,老人們喝茶對弈,好一副險情愜意的美景。脫貧後的岫雲村帶給人除了依然美麗清新以外,更平添了幾分歡樂,幾分感慨。
科技,是照亮岫雲村脫貧的希望之光,而元氣森林照亮了脫貧致富之路,將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鞏固脫貧成果。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貧困村莊可以通過科技力量,吹響脫貧致富的集結號,讓更多的家庭不再為貧困所累,讓幸福之光點亮更多人的心靈。
(文章來源:財經網)
(責任編輯:DF318)